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大学金崇伟教授课题组揭示酸性土壤上氮素高效利用和改善植物酸耐性的分子机制
1
作者 金崇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本刊编委、浙江大学金崇伟教授课题组于2021年9月15日在国际知名期刊The Plant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TOP1 activates NRT1.1-mediated nitrate uptake to create a favorable rhizospheric pH for plant adaptation to acidity”的... 本刊编委、浙江大学金崇伟教授课题组于2021年9月15日在国际知名期刊The Plant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TOP1 activates NRT1.1-mediated nitrate uptake to create a favorable rhizospheric pH for plant adaptation to acidity”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093/plcell/koab226)。该研究揭示了在酸性条件下,一个在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nitrogen use efficiency,NUE)的同时增强植物酸耐性的关键调控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酸 氮素利用效率 酸性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锌叶面肥对芹菜镉积累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王芸 俞朝 +5 位作者 沈泓 曹米娜 周其耀 胡智鹏 金崇伟 冯英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叶面喷施硅(Si)、锌(Zn)等微量元素肥料是阻控作物吸收积累重金属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Si、Zn叶面肥在茎叶类蔬菜上的作用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镉(Cd)低积累芹菜为材料,比较了叶面喷施ZnSO4(Zn)、纳米硅肥(Nano-Si)... 叶面喷施硅(Si)、锌(Zn)等微量元素肥料是阻控作物吸收积累重金属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Si、Zn叶面肥在茎叶类蔬菜上的作用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镉(Cd)低积累芹菜为材料,比较了叶面喷施ZnSO4(Zn)、纳米硅肥(Nano-Si)、硅锌复合肥(Si-Zn)对芹菜可食部镉积累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叶面喷施Si、Zn对植株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P<0.05)降低芹菜地上部的Cd含量和Cd从根系到地上部的转运系数,提高茎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各处理相比,Nano-Si的效果最佳。这说明,在Cd污染设施菜地上,叶面喷施纳米硅肥是保障芹菜安全生产和实现提质增效的有效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叶类蔬菜 土壤重金属污染 纳米肥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BRUTUS及其同源蛋白调控植物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景湘婷 金崇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4-614,共11页
蛋白质的泛素化途径在植物应答生物及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E3泛素连接酶BRUTUS(BTS)因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及应答多种逆境胁迫的调控过程,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BTS及其同源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 蛋白质的泛素化途径在植物应答生物及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E3泛素连接酶BRUTUS(BTS)因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及应答多种逆境胁迫的调控过程,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BTS及其同源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综述了BTS应对矿质营养胁迫、重金属污染胁迫、干旱胁迫、高光强胁迫及病原菌胁迫等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作用机制。同时,本文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BTS其他的潜在功能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连接酶 铁营养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在植物铁营养中的潜在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金崇伟 俞雪辉 郑绍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8-695,共8页
根据近十多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讨论了土壤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吸收铁中可能的作用机理。这种机理可能包括缺铁植物根系分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酚类和黄素类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作为抑菌剂和(或)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物质来影响根际(Rhizosph... 根据近十多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讨论了土壤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吸收铁中可能的作用机理。这种机理可能包括缺铁植物根系分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酚类和黄素类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作为抑菌剂和(或)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物质来影响根际(Rhizosphere)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并在植物根际诱导形成特异性微生物种群,此类特异性微生物转而通过分泌高铁载体(Siderophore),增加土壤中铁的生物有效性,从而提高了根系对铁的吸收。此外,与植物根系共生的一些微生物也会改善植物的铁营养,这种作用可能包括:根瘤菌(Rhizobium)的结瘤作用,增强植物耐缺铁的生理响应;根系感染的菌根真菌通过增加植物根系的养分吸收面积和分泌对铁具有螯合作用的物质来改善植物的铁营养。本文在讨论这种可能的微生物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根际 微生物 高铁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的铅污染问题及铅污染的来源 被引量:29
5
作者 金崇伟 郑绍建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12-16,共5页
介绍了我国茶叶中铅污染的大致情况 ,指出我国茶叶中的铅超标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土壤母质中铅含量较高本底值 ,土壤特有的理化性质 ,汽车运行的影响 ,有机肥料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茶叶的加工过程 ,以及茶树本身的生理特征都... 介绍了我国茶叶中铅污染的大致情况 ,指出我国茶叶中的铅超标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土壤母质中铅含量较高本底值 ,土壤特有的理化性质 ,汽车运行的影响 ,有机肥料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茶叶的加工过程 ,以及茶树本身的生理特征都可能是导致茶叶中铅含量超标的原因。当前 ,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各个地区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摸清茶叶铅污染的来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铅污染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适应土壤逆境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施卫明 郑绍建 +3 位作者 金崇伟 王萌 丁忠杰 李光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9-1338,共10页
土壤逆境泛指对植物生长和生存不利的各种土壤环境因素,如盐碱、酸性、淹水涝害等。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不同土壤逆境会产生一定的适应能力,了解植物对土壤逆境的生理反应和耐性分子机理,对发掘植物生长潜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十... 土壤逆境泛指对植物生长和生存不利的各种土壤环境因素,如盐碱、酸性、淹水涝害等。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不同土壤逆境会产生一定的适应能力,了解植物对土壤逆境的生理反应和耐性分子机理,对发掘植物生长潜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十分重要。我国植物营养生物学科研人员经过30多年的努力,在植物适应土壤逆境的分子机制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本文就近年来取得的部分土壤逆境的适应机制的进展(铝毒害、铁毒害和盐碱胁迫)进行简要评述。如以STOP1为核心的植物抗铝调控机制;ALR1作为一个铝离子受体调控植物的抗铝性;根际铁在调控铵态氮耐性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分子机制;提升小麦耐盐性且不会影响穗发育的TaSPL6-D基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逆境 铝毒 铁毒 盐碱 适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菠菜体内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孙园园 林咸永 +2 位作者 金崇伟 章永松 方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8,共7页
采用基质培养试验,研究营养液不同铵硝配比(0:100,25:75,50:50,75:25,100:0)对菠菜叶片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植株鲜重和干重以铵硝比为25:75处理最高,铵硝比超过50:50时则显著下降.菠菜叶片抗坏血酸(AsA... 采用基质培养试验,研究营养液不同铵硝配比(0:100,25:75,50:50,75:25,100:0)对菠菜叶片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植株鲜重和干重以铵硝比为25:75处理最高,铵硝比超过50:50时则显著下降.菠菜叶片抗坏血酸(AsA)、总抗坏血酸(AsA+DHA)含量随着铵硝比的提高逐渐增加.菠菜叶片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alLDH)活性在铵硝比小于50%时没有显著变化,进一步提高铵硝比则显著降低;铵硝比不影响抗坏血酸氧化酶(AAO)的活性.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的活性均随着供铵比例提高而逐渐提高,且与As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表明提高营养液中铵硝比增加菠菜叶片AsA含量,与其提高MDHAR、DHAR活性和加快AsA的再生循环有关,而与其对GalLDH和AAO酶活性的影响没有明显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形态 抗坏血酸 菠菜 L-半乳糖酸-1 4-内酯脱氢酶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硝酸盐积累现状及其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8
作者 都韶婷 金崇伟 章永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580-3589,共10页
目前,普遍认为硝酸盐摄入量高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由于蔬菜是人体最主要的硝酸盐摄入源,近几十年来科研工作者就如何通过农艺管理、基因型筛选、遗传育种和采后贮存等手段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在调查并评... 目前,普遍认为硝酸盐摄入量高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由于蔬菜是人体最主要的硝酸盐摄入源,近几十年来科研工作者就如何通过农艺管理、基因型筛选、遗传育种和采后贮存等手段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在调查并评价国内外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的同时,综述了能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的有关措施,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硝酸盐 污染 农艺措施 遗传育种 采后贮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蔬菜的养分吸收和需求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书田 艾超 +6 位作者 何萍 张佳佳 崔荣宗 魏建林 串丽敏 李明悦 金崇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8,共8页
研究我国主要蔬菜养分需求对建立蔬菜推荐施肥新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采样、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依据QUEFTS模型分析了露地白菜、露地萝卜、设施番茄和露地大葱产量与养分吸收之间的关系,获得养分吸收最佳曲线,估算... 研究我国主要蔬菜养分需求对建立蔬菜推荐施肥新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采样、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依据QUEFTS模型分析了露地白菜、露地萝卜、设施番茄和露地大葱产量与养分吸收之间的关系,获得养分吸收最佳曲线,估算单位蔬菜产量的养分最佳需求量。结果表明,4种蔬菜的产量、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内效率(IE)变异很大。白菜平均产量为84.3 t·hm^(-2)(n=2758),地上部N、P、K养分累积量分别为176.4、33.6、208.4 kg·hm^(-2),IE值分别为539.3、2901.6、458.2 kg·kg^(-1),生产1 t白菜N、P、K最佳需求量分别为1.96、0.41、2.39 kg;萝卜肉质根平均产量为63.5 t·hm^(-2)(n=2288),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55.4、30.9、217.9 kg·hm^(-2),IE值分别为455.0、2328.7、361.9 kg·kg^(-1),生产1 t萝卜肉质根N、P、K最佳需求量分别为2.2、0.4、2.6 kg;设施番茄平均产量为85.0 t·hm^(-2)(n=703),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13.5、55.1、352.1 kg·hm^(-2),IE值分别为458.2、1941.5、287.9 kg·kg^(-1),生产1 t设施番茄果实N、P、K最佳需求量分别为2.19、0.56、3.36 kg;大葱平均经济产量为60.4 t·hm^(-2)(n=976),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28.8、18.9、117.7 kg·hm^(-2),IE值分别为503.7、3368.7、593.3 k·kg^(-1),生产1 t大葱N、P、K最佳需求量分别为1.92、0.28、1.69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养分吸收 养分内效率 养分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铅污染来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中官 金崇伟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6年第6期7-10,共4页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茶叶铅污染研究的相关报道,综述了茶叶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来源主要包括:茶园土壤酸化和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大气沉降物中的铅和茶叶的加工过程。还根据各种茶叶铅污染来源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关键词 茶叶 铅污染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输煤控制系统设计及典型故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崇伟 黄峰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7-19,55,共4页
利用施耐德Qunatum PLC设计了温州电厂大型输煤控制系统,包括主机模块、电源模块、通讯模块等.研究输煤控制系统的典型故障,针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故障,提出解决方案.经实际运行,控制系统工作可靠、运行良好,提高了效率,实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输煤系统 PLC 中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FPGA的风机音视频智能故障预警器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峰 易浩 金崇伟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0-12,共3页
大型风力发电机造价高、结构复杂,发生故障时损失较大.以EP2C5Q508C8FPGA为核心,设计一种风机音视频智能预警器,实现对风机常见故障的智能预警,具有31帧每秒的图像处理速度,单点预警判断仅需6个时钟周期.实验表明,智能预警器能够实时采... 大型风力发电机造价高、结构复杂,发生故障时损失较大.以EP2C5Q508C8FPGA为核心,设计一种风机音视频智能预警器,实现对风机常见故障的智能预警,具有31帧每秒的图像处理速度,单点预警判断仅需6个时钟周期.实验表明,智能预警器能够实时采集风机的音视频信息,准确判断系统故障,具有成本低,预警速度快,识别率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故障预警器 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施肥对萝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佳佳 丁文成 +5 位作者 艾超 崔荣宗 李明悦 金崇伟 徐新朋 何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7-199,共13页
【目的】我国萝卜生产中施肥过量和不平衡现象普遍,研究优化施肥对萝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旨在为萝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秋季和2017年春季分别在天津、山东、浙江和河北四个萝卜产区布置4个田间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 【目的】我国萝卜生产中施肥过量和不平衡现象普遍,研究优化施肥对萝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旨在为萝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秋季和2017年春季分别在天津、山东、浙江和河北四个萝卜产区布置4个田间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NPK (S)];基于NPK (S)处理的减氮、减磷和减钾处理;优化施肥+有机肥[NPKM (S),钾肥为硫酸钾];优化施肥+有机肥[NPKM (Cl),钾肥为氯化钾]。测定了萝卜产量、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和氮素表观损失。【结果】与FP处理相比,两季NPK(S)处理的萝卜肉质根产量增幅平均为3.9%,植株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增幅平均为12.4%、15.3%和4.4%,其中河北试验点产量和养分吸收量均达到显著水平。四个试验点NPK (S)和NPKM (S)处理以及NPKM (S)和NPKM (Cl)处理相比,萝卜产量和养分吸收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与FP处理相比,两季NPK (S)处理的氮素农学效率(AEN)、氮素回收率(REN)和氮素偏生产力(PFPN)平均分别增加了32.8 kg/kg、18.9%和110.5 kg/kg;磷素农学效率(AEP)、磷素回收率(REP)和磷素偏生产力(PFPP)平均分别增加了53.0 kg/kg、15.3%和296.7kg/kg;钾素农学效率(AEK)和钾素回收率(REK)平均分别增加了17.6 kg/kg和11.5%。与NPKM (S)处理相比,两季NPK (S)处理的AEN、REN和PFPN平均分别增加了34.0 kg/kg、13.5%和221.7 kg/kg,AEP、REP和FPP平均分别增加了20.8 kg/kg、6.6%和217.2 kg/kg,AEK、REK和钾素偏生产力(PFPK)平均分别增加了9.0 kg/kg、3.6%和89.5 kg/kg。与NPKM (Cl)处理相比,两季NPKM (S)处理的REP和REK分别显著提高了6.2%和7.4%。由氮素表观损失结果得出,两季NPK (S)处理的氮素表观损失比FP处理平均降低了106.7kg/hm^2,氮素残留降低了42.1 kg/hm^2;与NPKM (S)处理相比,NPK (S)处理的氮素表观损失平均降低了84.6kg/hm^2,氮素残留降低了55.6 kg/hm^2;NPKM (S)和NPKM (Cl)处理平均氮素表观损失和氮素残留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保证萝卜产量的基础上,优化施肥量和施肥时期可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氮素损失。肥料用量的增减需依据各地具体施肥量而定,硫酸钾和氯化钾都可在萝卜生产中用作钾源,二者在肥效和萝卜产量及品质方面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产量 养分吸收量 肥料利用率 氮素损失 钾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不同白菜品种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伟锋 林咸永 +2 位作者 金崇伟 章永松 方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9-306,共8页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3个氮肥用量(0、150、300mgN·kg-1土)对2个白菜品种(苏州青和冬妃)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为150mgN·kg-1土时2个白菜品种的鲜重和干重最高,进一步提高氮肥用量其生物量则显...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3个氮肥用量(0、150、300mgN·kg-1土)对2个白菜品种(苏州青和冬妃)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为150mgN·kg-1土时2个白菜品种的鲜重和干重最高,进一步提高氮肥用量其生物量则显著下降.叶片和叶柄硝酸盐含量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显著升高,在高氮条件下冬妃的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苏州青.施氮使白菜类黄酮、总酚、抗坏血酸等抗氧化物质含量以及FRAP(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抗氧化活性和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自由基清除率下降,而谷胱甘肽浓度没有变化.但在150mgN·kg-1土的施氮量条件下,白菜抗氧化物质积累量最高.综合考虑白菜的生物量和抗氧化物质总积累量,施氮量以150mgN·kg-1土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抗坏血酸 总酚 类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质营养元素阻控植物镉积累:从机制到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何小林 关美艳 +2 位作者 范士凯 何虎 金崇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7-756,共10页
许多矿质营养元素能通过沉淀和吸附作用降低土壤中镉的有效性,同时也能与镉竞争细胞质膜上的转运体从而降低植物对镉的吸收。因此,通过合理的养分管理正确处理矿质营养元素和镉之间的关系,实现阻控作物对镉的吸收,被认为是一种费用低、... 许多矿质营养元素能通过沉淀和吸附作用降低土壤中镉的有效性,同时也能与镉竞争细胞质膜上的转运体从而降低植物对镉的吸收。因此,通过合理的养分管理正确处理矿质营养元素和镉之间的关系,实现阻控作物对镉的吸收,被认为是一种费用低、周期短、效率高的技术措施。此外,通过其他农艺措施或分子育种手段调控矿质营养元素与镉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是2种降低作物镉积累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矿质养分元素和镉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土壤中镉的有效性以及植物对镉的吸收。同时,以这些交互关系为基础,探讨了减控作物可食部位镉积累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营养元素 阻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层渗透产生短波通截止滤光片半波孔现象的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薛建军 朱建华 +1 位作者 蒋茂清 金崇伟 《光散射学报》 2008年第4期319-323,共5页
半波孔现象的出现会极大地影响短波通截止滤光片的光谱性能,已有文献报道膜料色散、膜层折射率非均匀性以及膜厚控制误差积累等是产生半波孔现象的几个可能因素。本文通过模拟计算发现膜层间的相互渗透也是产生半波孔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半波孔现象的出现会极大地影响短波通截止滤光片的光谱性能,已有文献报道膜料色散、膜层折射率非均匀性以及膜厚控制误差积累等是产生半波孔现象的几个可能因素。本文通过模拟计算发现膜层间的相互渗透也是产生半波孔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表明不同的渗透模式对半波孔现象的形成及大小具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短波通截止滤光片 半波孔 膜层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Ⅰ植物铁营养的吸收转运及信号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林琳 刘星星 +1 位作者 祝亚昕 金崇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58-1272,共15页
铁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通气良好的碱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常常因铁有效性低而难以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缺铁已成为继缺氮和缺磷之后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又一重要的营养障碍因子。与机理Ⅱ植物相比,机理Ⅰ植物更易缺铁,... 铁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通气良好的碱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常常因铁有效性低而难以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缺铁已成为继缺氮和缺磷之后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又一重要的营养障碍因子。与机理Ⅱ植物相比,机理Ⅰ植物更易缺铁,因此全面了解机理Ⅰ植物的铁吸收及利用机制是分子育种改良此类植物铁营养的重要基础。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从机理Ⅰ植物的根际铁活化、根系铁吸收、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铁运输以及胞外和胞内铁的再利用等几方面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从bHLH和MYB转录因子调控网络、蛋白的泛素化修饰以及小分子化学信号调控途径等几方面,重点阐述机理Ⅰ植物铁营养吸收、转运及稳态平衡过程的调控机制;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简要的讨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理Ⅰ植物 缺铁胁迫 铁吸收 铁转运 信号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重金属镉积累调控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佳师 王娅婷 +17 位作者 王梦琦 卢玲丽 汪鹏 李柱 李赛 陈思颖 孟栓 顾天宇 徐文忠 晁振飞 黄煜琪 金崇伟 晁代印 陈彩艳 吴龙华 滕应 赵方杰 龚继明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210,共26页
镉(Cd)容易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毒害,其引起的“痛痛病”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公共卫生事件。Cd是我国当前土壤中的主要无机污染物,“镉大米”等事件仍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是人体Cd暴露的的主要途... 镉(Cd)容易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毒害,其引起的“痛痛病”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公共卫生事件。Cd是我国当前土壤中的主要无机污染物,“镉大米”等事件仍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是人体Cd暴露的的主要途径。因此,阐释Cd向植物迁移、在植物体内的转运以及植物的Cd耐受机理,并依此指导低Cd作物的遗传改良和Cd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人们在植物Cd积累的调控机理、应对Cd污染的作物改良以及植物修复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成果,同时也探讨了该领域未来亟待解决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以及作物遗传改良设计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镉作物育种 植物修复 重金属超积累 修复型作物
原文传递
水体类固醇雌激素污染现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都韶婷 金崇伟 刘越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358-3367,共10页
类固醇雌激素被认为具有极强的内分泌干扰性和生物活性,在极低浓度下就能引起人体或动物生殖障碍、行为异常和幼体变异等.由于水体中的类固醇雌激素的生态环境效应最为直接,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水环境中几种常见的类固醇雌激素的... 类固醇雌激素被认为具有极强的内分泌干扰性和生物活性,在极低浓度下就能引起人体或动物生殖障碍、行为异常和幼体变异等.由于水体中的类固醇雌激素的生态环境效应最为直接,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水环境中几种常见的类固醇雌激素的基本特征、污染现状、来源及迁移过程的研究,以期为类固醇雌激素的水处理技术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酮 雌二醇 雌三醇 地表水 污水
原文传递
污水中类固醇雌激素的去除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都韶婷 金崇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3785-3797,共13页
类固醇雌激素被认为具有极强的内分泌干扰性和生物活性,在极低浓度下就能引起人体或动物生殖障碍、行为异常和幼体变异.根据近年来全球监测数据,水体类固醇雌激素的含量已临近甚至超过动物毒理试验的警戒水平.污水处理厂是环境类固醇雌... 类固醇雌激素被认为具有极强的内分泌干扰性和生物活性,在极低浓度下就能引起人体或动物生殖障碍、行为异常和幼体变异.根据近年来全球监测数据,水体类固醇雌激素的含量已临近甚至超过动物毒理试验的警戒水平.污水处理厂是环境类固醇雌激素的主要源头之一,如何从源头控制类固醇雌激素的排放备受关注.本文将从生物降解、吸附及氧化去除三方面来阐述它们在水处理过程中降解类固醇雌激素时发挥的作用及差异,以期为今后类固醇雌激素的水处理技术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酮 雌二醇 巧水 微生物 吸附 臭氧氧化 光降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