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拟退火量子遗传算法的焊接机器人轨迹规划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宇杰 龚堰珏 赵罘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针对焊接机器人在焊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轨迹规划问题,以六自由度机械臂PUMA 560为研究对象,采用笛卡尔空间规划轨迹,并利用混合算法,以关节惯性力矩变化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对不同末端位置的各个关节惯性力矩进行优化,从而消除了机械臂焊... 针对焊接机器人在焊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轨迹规划问题,以六自由度机械臂PUMA 560为研究对象,采用笛卡尔空间规划轨迹,并利用混合算法,以关节惯性力矩变化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对不同末端位置的各个关节惯性力矩进行优化,从而消除了机械臂焊接过程中的运行不稳定、关节运动不平稳等问题。克服了模拟退火算法收敛速度慢及量子遗传算法局部寻优能力差等问题,成功规划出机械臂关节惯性力矩最优轨迹。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模拟退火量子遗传算法收敛时间相比传统遗传算法缩短30.56%,并且优化了关节惯性力矩,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可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轨迹规划 模拟退火算法 量子遗传算法 惯性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术前规划+3D打印导板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金宇杰 徐人杰 +5 位作者 周晓强 李志强 刘宇博 陈广祥 张向鑫 虞宵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1-26,32,共7页
目的探究采用AI术前规划+3D打印导板(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辅助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ing-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精确性及术后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究采用AI术前规划+3D打印导板(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辅助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ing-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精确性及术后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接受OWHTO治疗的56例(56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25例(25膝)采用AI术前规划+3D打印导板辅助OWHTO(A组),31例(31膝)采用传统OWHTO(B组)。比较两组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依据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下肢力线比率(weight bearing line ratio,WBLR)、术后WBLR与术前规划偏差值、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和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 angle,PTSA)。术后随访时采用牛津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估膝关节功能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12~30个月,平均随访(18.25±4.49)个月。A组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少于B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A组OKS评分优于B组(P<0.05),而Lysholm评分、膝关节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OKS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患肢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WBLR、MPTA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PTSA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术后WBLR、MPTA、PTS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WBLR与术前规划偏差值方面,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AI术前规划+3D打印导板辅助OWHTO治疗KOA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且相较于传统胫骨高位截骨术,手术精确性更高,并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失血量,简化手术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术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平台单髁置换中胫股假体对位对早期临床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金宇杰 周晓强 +6 位作者 顾晨希 徐人杰 佘远时 张向鑫 陈广祥 黄野 虞宵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208-216,共9页
目的探究采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FB-UKA)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AMOA)术后胫股假体对位情况对早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关节外科接受FB-UKA治疗单侧膝关节AMOA的133例(133膝)患者的... 目的探究采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FB-UKA)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AMOA)术后胫股假体对位情况对早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关节外科接受FB-UKA治疗单侧膝关节AMOA的133例(133膝)患者的相关资料,术后依据影像学资料测量胫股假体冠状位角、矢状位股骨假体屈伸角和胫骨假体后倾角、胫股假体轴位角,排除其他角度差异后,依据胫股假体冠状位角将患者分为<0°组、0°~6°组、>6°组3组。术后随访时采用牛津膝关节评分(OKS)、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关节遗忘评分(FJS)、膝关节活动度(ROM)评估膝关节功能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后临床结果差异。结果<0°组、0°~6°组、>6°组分别纳入4例、72例、57例患者,平均随访(18.7±5.7)个月。术后3组患者的OKS评分、KSS评分及膝关节ROM均优于术前(P<0.05)。OKS评分、KSS临床评分和FJS评分方面,末次随访时0°~6°组患者显著优于>6°组(P<0.05)。KSS功能评分和膝关节ROM方面,术后0°~6°、>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0°~6°组患者术后膝关节不明原因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6°组(P<0.05),0°~6°组、>6°组患者一般并发症、假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组因病例数过少,未与0°~6°组、>6°组进行比较。结论采用FB-UKA治疗膝关节AMOA术后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且冠状位胫股假体对位情况与术后临床结果密切相关,当冠状位股骨假体相对于胫骨假体轻度外翻(0°~6°)时,术后可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固定平台 假体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太网链路聚合组导致IPTV业务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金宇杰 杨艳 刘伟明 《信息通信技术》 2013年第4期77-80,共4页
描述在对IPTV业务的承载网络优化中发现的以太网链路聚合组导致IPTV业务异常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完善以太网链路聚合组的具体实现过程。
关键词 以太网 链路聚合 IPTV业务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跖楔关节融合术治疗[母]外翻的内固定方式的进展
5
作者 张敬宇 叶凌晨 +4 位作者 周晓强 金宇杰 岳彩春 虞宵 徐人杰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67-71,共5页
第一跖楔关节融合术(Lapidus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多种改良,并随着手术方式的演变改进了内固定物的选择,从最初的铬制缝线改进为克氏针、螺钉和钢板等材料。固定材料的进步降低了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 第一跖楔关节融合术(Lapidus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多种改良,并随着手术方式的演变改进了内固定物的选择,从最初的铬制缝线改进为克氏针、螺钉和钢板等材料。固定材料的进步降低了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在Lapidus术中显示出显著疗效,对患者术后的康复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内固定方式。然而,目前对于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研究仍相对不足,最有效的内固定方式尚无定论,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外翻 第一跖楔关节融合术 内固定 第一跖楔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髁外翻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6
作者 金宇杰 周晓强 +6 位作者 孙超 张敬宇 胥正泉 徐人杰 张向鑫 虞宵 陈广祥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22-27,共6页
目的 探讨胫骨髁外翻截骨术(TCVO)治疗陈旧性内侧胫骨平台骨折并发创伤性膝关节炎(TKO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关节外科接受TCVO手术治疗陈旧性内侧胫骨平台骨折并发TKOA的18例患者的术前... 目的 探讨胫骨髁外翻截骨术(TCVO)治疗陈旧性内侧胫骨平台骨折并发创伤性膝关节炎(TKO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关节外科接受TCVO手术治疗陈旧性内侧胫骨平台骨折并发TKOA的18例患者的术前及术后相关临床资料,所有患膝均为陈旧性内侧胫骨平台骨折保守治疗后畸形愈合并发膝内翻TKOA。患者发生胫骨平台骨折至TCVO手术治疗的时间为49~171个月,平均(111.1±33.8)个月;患膝内翻角度为6.81°~14.49°,平均10.95°±2.62°;关节线会聚角(JLCA)为3.58°~8.12°,平均5.95°±1.42°。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拍摄站立位双下肢全长X线片、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并测量患膝内翻角度、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JLCA、胫骨平台后倾角(PTS),评估术前、术后下肢力线以及膝关节对合状态的变化情况。依据术前及术后3、12个月的患膝关节活动度(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KOOS)评估早期临床疗效。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65个月,平均随访(27.4±14.4)个月。术后3个月时,患膝内翻角、JLCA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TA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时,患膝关节ROM、VAS、WOMAC、KOO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好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CVO治疗陈旧性内侧胫骨平台骨折并发TKOA可以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有效矫正膝关节内翻畸形,缓解膝关节疼痛及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截骨术 膝内翻 创伤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氮煎剂对慢性肾衰大鼠肾功能的作用及其对尿酸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宇杰 梁亮 王圣治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3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降氮煎剂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的肾功能的作用及其对尿酸的影响。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他大鼠皆用腺嘌呤灌胃法来复制慢性肾衰竭的模型。将尿毒清作为对照组,按照体重层次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毒清组(给予尿毒清... 目的研究降氮煎剂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的肾功能的作用及其对尿酸的影响。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他大鼠皆用腺嘌呤灌胃法来复制慢性肾衰竭的模型。将尿毒清作为对照组,按照体重层次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毒清组(给予尿毒清颗粒)及实验组(给予降氮煎剂),治疗14 d后,测试每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及肾组织URAT1表达的水平。结果①实验组SCR、BUN、UA明显低于尿毒清组及模型组(P<0.05);②实验组肾组织URAT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尿毒清组及模型组(P<0.05),而尿毒清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降氮煎剂可以显著降低Scr、BUN、UA及肾组织URAT1水平,具有改善肾功能及独立降低尿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氮煎剂 慢性肾衰竭 尿酸 URA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F-IDF算法的新词发现系统原理与实现 被引量:6
8
作者 金宇杰 袁明 《信息化研究》 2020年第5期39-44,共6页
为正确及时发现互联网新出现的各类网络用语和新词,文章提出基于TF-IDF算法的新词发现系统,自动识别并筛选关键新词,解决网络舆情工作中被动识别和手动添加新词的问题,帮助相关人员监测网络舆情并及时进行处理。
关键词 TF-IDF算法 新词发现 网络舆情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道路平面交叉口驾驶员眼动特性分析
9
作者 吴立新 金宇杰 《山东交通科技》 2022年第4期116-118,共3页
为研究驾驶员在城际道路平面交叉口不同转向过程中的眼动变化特征,以长春市长清公路平面交叉口为试验地点,驾驶员佩戴DIkablis眼动仪进行实车试验,获取驾驶员的扫视速度、瞳孔面积等眼动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向过程中驾驶员扫视速... 为研究驾驶员在城际道路平面交叉口不同转向过程中的眼动变化特征,以长春市长清公路平面交叉口为试验地点,驾驶员佩戴DIkablis眼动仪进行实车试验,获取驾驶员的扫视速度、瞳孔面积等眼动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向过程中驾驶员扫视速度的占比在[100~200°/s]范围内最大;平均瞳孔面积变化率主要集中在[0~0.1]范围内;当瞳孔面积变化率>0.1时,驾驶员左转的平均瞳孔面积变化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道路 平面交叉口 交叉口转向 眼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遗忘评分临床评估阈值在单髁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超 周晓强 +5 位作者 虞宵 胥正泉 金宇杰 张敬宇 陈广祥 张向鑫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919-922,共4页
目的确定初次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后达到患者可接受的症状状态(patient acceptable symptom state,PASS)时关节遗忘评分(forgotten joint score,FJS-12)的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苏... 目的确定初次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后达到患者可接受的症状状态(patient acceptable symptom state,PASS)时关节遗忘评分(forgotten joint score,FJS-12)的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苏州市立医院关节外科收治行UKA治疗的153例前内侧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女113例,男40例;年龄49~92岁,平均(68.80±8.07)岁;身体质量指数(26.57±2.54)kg/m^(2)。所有患者要求术前完成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问卷及术后1年完成FJS-12和OKS问卷。以OKS评分变化值作为锚定点来确定PAS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计算达到PASS累积百分比曲线的第75百分位数法两种统计学方法计算FJS-12的PASS阈值。结果本研究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确定OKS与FJS-12呈正相关性(皮尔逊相关系数>0.3且P<0.05),证实OKS可以作为有效外部锚定点。ROC曲线法和第75百分位数法计算PASS的阈值分别为61.46和75.00。结论FJS-12是评估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对人工关节遗忘程度的有效手段,PASS是评估患者对临床疗效改善的真实感知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患者可接受的症状状态 关节遗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ODN光分配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宇杰 《中国新通信》 2015年第15期66-66,共1页
智能光分配技术是近年来科技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应用于网络技术,并且带动着网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ODN光分配网络技术具有稳定性、管控性强的优势,并且其高效性更是成为光纤接入网络建设的研究重点。可以说,智能ODN光分配技术已经广泛... 智能光分配技术是近年来科技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应用于网络技术,并且带动着网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ODN光分配网络技术具有稳定性、管控性强的优势,并且其高效性更是成为光纤接入网络建设的研究重点。可以说,智能ODN光分配技术已经广泛的应有于网络技术当中,对网络建设与改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ODN光分配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探讨和研究了ODN光分配网络技术的发展及运营,充分应用智能ODN技术可以提升产品兼容性,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ODN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ODN 光分配网络技术 实际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身安全保障义务的泛化及其矫正
12
作者 金宇杰 李业亮 《民商法争鸣》 2010年第1期59-66,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7条对安全保障义务作了专门规定,安全保障义务的限度虽未在该条中直接规定,但结合侵权责任法的救济法性质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可以明确,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7条对安全保障义务作了专门规定,安全保障义务的限度虽未在该条中直接规定,但结合侵权责任法的救济法性质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可以明确,安全保障义务应限定在合理限度范围内,不是无限度的,而实践中存在安全保障义务的泛化现象。安全保障义务理论的确立、理论依据及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都决定了安全保障义务应限定在合理限度范围内,安全保障义务应是适当的、较低标准的义务。实践中应坚持合理限度原则,通过安全保障义务范围的限制和责任限度的限制两个方面对泛化现象加以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保障义务 合理限度 补充责任
原文传递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动力棒偏移对早期临床结果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金宇杰 周晓强 +5 位作者 李志强 刘宇博 徐人杰 沈军 张向鑫 虞宵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3-480,共8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过程中其动力棒偏移对术后早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苏州市立医院骨科采用FNS固定治疗的114例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 目的: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过程中其动力棒偏移对术后早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苏州市立医院骨科采用FNS固定治疗的114例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后FNS动力棒末端相对于股骨头颈中心轴线的偏移程度(W)不同分为两组:中心组(W≤20%)63例,男27例,女36例;年龄(46.4±8.0)岁。偏移组(W>20%)51例,男20例,女31例;年龄(45.1±9.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尖顶距、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程度、髋关节Harris评分、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效用值、并发症发生率及翻修手术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骨折复位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后患肢部分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中心组患者术后患肢完全负重时间[15.0(14.0,16.0)周]、骨折愈合时间[14.0(12.0,15.0)周]显著短于偏移组患者[16.0(15.0,19.0)、15.0(13.0,17.0)周],尖顶距[(21.4±3.4)mm]显著小于偏移组患者[(23.5±2.7)mm],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90.6±6.1)分]、EQ-5D-5L效用值[0.9(0.8,0.9)]显著高于偏移组患者[(87.7±6.2)分、0.9(0.8,0.9)],中重度股骨颈短缩发生率[25.4%(16/6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0(0/63)]、翻修手术率[0(0/63)]显著低于偏移组患者[66.7%(34/51)、7.8%(4/51)、9.8%(5/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FNS固定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时,将FNS动力棒尽可能靠近股骨头颈中心轴线置入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并能降低翻修手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原文传递
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严天骄 金宇杰 +4 位作者 孙超 周晓强 胥正泉 陈广祥 张向鑫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96-202,共7页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常患有基础疾病,保守治疗会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目前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内固定手术是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改善髋关节功能、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目前国内外内固定...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常患有基础疾病,保守治疗会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目前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内固定手术是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改善髋关节功能、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目前国内外内固定术式选择较多,各有优劣,尚未统一标准,根据骨折类型、患者身体状况及手术辅助技术等多种因素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本文将从中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特点、常用内固定方式、3D打印导板辅助技术及人工智能辅助技术4个方面,对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器 综述 中老年
原文传递
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其内固定位置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宇杰 虞宵 +4 位作者 周晓强 李志强 徐人杰 张向鑫 陈广祥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193-200,共8页
目的探究采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治疗股骨颈骨折其内固定位置与术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关节外科采用FNS治疗的GardenⅣ型股骨颈骨折且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60例,分析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采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治疗股骨颈骨折其内固定位置与术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关节外科采用FNS治疗的GardenⅣ型股骨颈骨折且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60例,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利用术后CT及X片测量并计算FNS动力棒末端相对于股骨头颈中心轴线偏移程度和尖顶距(TAD)。所有患者随访至少一年,并在末次随访时复查骨盆X片测量股骨颈短缩长度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分析动力棒位置偏移程度、TAD、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长度、髋关节Harri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55±5.89)个月。男性2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45.48±10.09)岁。TAD(r=0.327,P<0.05)及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长度(r=0.310,P<0.05)均与术后动力棒末端相对于股骨头颈中心轴线的偏移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术后动力棒末端相对于股骨头颈中心轴线的偏移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275,P<0.05)。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长度与TAD呈显著正相关(r=0.278,P<0.05),而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与TAD呈显著负相关(r=-0.314,P<0.05),并与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长度呈显著负相关(r=-0.282,P<0.05)。结论采用FNS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当结合适宜的TAD时,将动力棒尽可能靠近股骨头颈中心轴线置入,术后可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原文传递
β-磷酸三钙联合载药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宇杰 虞宵 +4 位作者 周晓强 张敬宇 徐人杰 张向鑫 陈广祥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7期473-479,共7页
由创伤、感染、肿瘤等因素引起的骨缺损是骨科临床的棘手问题, 促进骨再生与修复是治疗的关键点和难点。对于大段骨缺损, 除自体骨移植外, 常需要采用人工骨材料。β-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和骨诱导性能, 且因其载药性... 由创伤、感染、肿瘤等因素引起的骨缺损是骨科临床的棘手问题, 促进骨再生与修复是治疗的关键点和难点。对于大段骨缺损, 除自体骨移植外, 常需要采用人工骨材料。β-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和骨诱导性能, 且因其载药性能较优, 被深入研究并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负载不同药物在创伤、感染、肿瘤性骨缺损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骨缺损 骨再生 骨代用品 药物释放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职务犯罪文书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宇杰 周彦君 +1 位作者 高谷刚 印杰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10期77-81,共5页
职务犯罪的隐蔽性强,犯罪嫌疑人往往具有强反侦查能力,因此案件通常难以暴露。本课题基于《监察法》视角,利用爬虫技术在线搜集职务犯罪判决文书,进一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文本进行关键词分析,按数据库关键词段提取文本,进而建立职... 职务犯罪的隐蔽性强,犯罪嫌疑人往往具有强反侦查能力,因此案件通常难以暴露。本课题基于《监察法》视角,利用爬虫技术在线搜集职务犯罪判决文书,进一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文本进行关键词分析,按数据库关键词段提取文本,进而建立职务犯罪文书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包含职务犯罪核心信息,从而体现犯罪类型、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研究职务犯罪特征,针对性完善侦查和防范措施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 爬虫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数据库系统
原文传递
运动学与机械学对线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比较研究进展
18
作者 周晓强 金宇杰 +4 位作者 李志强 徐人杰 张向鑫 陈广祥 虞宵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54-559,共6页
运动学对线(KA)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校准下肢力线的一种方法,与机械学对线(MA)不同,该方法旨在恢复患者病变前膝关节的原有运动轨迹。现有文献报道表明,KA-TKA在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MA-TKA,且在并发症及假体生存率方面并... 运动学对线(KA)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校准下肢力线的一种方法,与机械学对线(MA)不同,该方法旨在恢复患者病变前膝关节的原有运动轨迹。现有文献报道表明,KA-TKA在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MA-TKA,且在并发症及假体生存率方面并不逊于MA-TKA。然而,国内关节外科医师对于KA技术由概念到应用这一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惑。本文就KA-TKA及MA-TKA的最新比较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关节外科医师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关节炎
原文传递
局部骨髓腔内输注预防性抗生素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
19
作者 张敬宇(综述) 岳彩春 +3 位作者 金宇杰 孙超 陈广祥 徐人杰(审校)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2期1341-1344,共4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将人工膝关节假体置入到人体内替换受损的关节,从而矫正膝关节畸形、缓解疼痛并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虽然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各级医院也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但依然面临着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问题。...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将人工膝关节假体置入到人体内替换受损的关节,从而矫正膝关节畸形、缓解疼痛并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虽然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各级医院也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但依然面临着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问题。假体周围感染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5%~2%,医疗水平差距较大的医院其发生率差异也较大,假体周围感染将导致预后不良,严重的患者甚至需要翻修和截肢[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抗生素 假体周围感染 膝关节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预后不良 缓解疼痛 骨髓腔内输注 膝关节活动功能
原文传递
同一患者同期行全膝和单髁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
20
作者 周晓强 孙超 +4 位作者 虞宵 金宇杰 李志强 张向鑫 陈广祥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275-281,共7页
目的探讨同一患者同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单髁置换术治疗双膝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因双膝骨关节炎接受同期行全膝和单髁置换术的患者16例。记录手术时间、止血带时间、住院时间和输血... 目的探讨同一患者同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单髁置换术治疗双膝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因双膝骨关节炎接受同期行全膝和单髁置换术的患者16例。记录手术时间、止血带时间、住院时间和输血率。比较患者双侧术后髋-膝-踝(HKA)角和下肢长度,计算下肢长度差异(LLD)。统计术后2年时的KSS-f评分、OKS评分、EQ-5D评分和FJS评分,并分别记录两侧的KSS-c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随访(34.81±6.01)月。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18.63±5.54)分,总止血带时间为(84.88±5.63)分,住院时间为(7.25±1.65)d。无患者需输血治疗。术后TKA侧HKA角和下肢长度与UKA侧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KA侧HKA改变量为(7.25±4.33)°,UKA侧为(4.17±4.20)°,TKA侧改变的HKA角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5,P=0.023)。TKA侧下肢长度改变量为(12.66±6.29)mm,UKA侧为(5.30±3.05)mm,TKA侧下肢长度增加的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03,P=0.002)。术后2年时KSS-f评分为(82.63±4.70)分,OKS评分为(17.31±3.70)分,TKA侧术后KSS-c评分为(78.94±7.41)分,UKA侧为(83.88±5.77)分,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JS评分为(69.81±4.64)分,EO-5D评分为(73.88±8.21)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栓塞和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无膝关节僵硬,关节感染和保留间室骨关节炎进展等并发症。结论同期行一侧TKA,对侧UKA是治疗双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导致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长度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