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病毒潜伏感染的套细胞淋巴瘤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金在顺 安锦丹 +5 位作者 宋华林 吕强 曹永 于建渤 郭素芬 郑慧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建立EBV潜伏感染的套细胞淋巴瘤模型,为淋巴瘤预防与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新霉素耐性的重组遗传基因EBV(NeoR EBV)和B95-8 EBV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P49、SP53和Jeko-1进行感染,选出EBV阳性的MCL细胞株,采用免疫荧光法和S... 目的:建立EBV潜伏感染的套细胞淋巴瘤模型,为淋巴瘤预防与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新霉素耐性的重组遗传基因EBV(NeoR EBV)和B95-8 EBV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P49、SP53和Jeko-1进行感染,选出EBV阳性的MCL细胞株,采用免疫荧光法和Southern blot进行鉴定,采用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EBV阳性的MCL细胞株的免疫表型及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获得SP49/EBV、SP53/EBV细胞株,均表达EBER1、EBNA2和LMP1,其免疫表型只有CD38表达增强,两细胞株均具有低增殖功能,凋亡抵抗性,成瘤能力下降等特点。结论:本研究建立的SP49/EBV和SP53/EBV细胞株,具有体内EBV潜伏感染的静息B细胞低增殖活性的特征,可成为研究体内EBV潜伏感染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潜伏感染 静息B细胞 套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的表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金在顺 马璨粲 +5 位作者 徐晓焱 寺本典弘 李志强 安锦丹 曹永 吉野正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建立EBV潜伏感染的体外理想模型。方法:我们利用新霉素耐性的重组遗传基因EBV(NeoR EBV)对套细胞的细胞株SP53进行感染,用G418筛选,选出100%EBV阳性的MCL细胞株SP53/EBV。结果:此细胞株表达EBER1、EB-NAs、LMP1,表现出LCL型的EBV... 目的:建立EBV潜伏感染的体外理想模型。方法:我们利用新霉素耐性的重组遗传基因EBV(NeoR EBV)对套细胞的细胞株SP53进行感染,用G418筛选,选出100%EBV阳性的MCL细胞株SP53/EBV。结果:此细胞株表达EBER1、EB-NAs、LMP1,表现出LCL型的EBV潜伏感染的免疫表型.结论:这次我们建立的SP53/EBV细胞株,具有低增殖功能,没有诱导出活性指标等特点,可考虑为机体内EBV休眠期B细胞具有的特征,期待此细胞株可成为研究体内EBV潜伏感染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EB病毒 潜伏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配体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3
作者 金在顺 金秀东 +4 位作者 寺本典弘 李志强 安锦丹 曹永 吉野正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9,共5页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表达CD5的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以中等大小B细胞侵入外套层为特征。CD40L与CD40间的相互作用对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重要意义。对于不同阶段的B细胞,CD40L的刺激可产生抑制或诱导分化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利用...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表达CD5的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以中等大小B细胞侵入外套层为特征。CD40L与CD40间的相互作用对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重要意义。对于不同阶段的B细胞,CD40L的刺激可产生抑制或诱导分化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利用SP49和SP53这两个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对CD40L反应作了研究。与表达CD40L的鼠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BrdU结合的SP49及SP53细胞减少了1/2~1/3,而BrdU结合的对照细胞系(包括Ramos,BJAB and BALL-1)无反应或增加。抗CD40L抗体在0~20 ng/ml时能封闭CD40L对SP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提示CD40L在活体内可能对MCL增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CD40 CD40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7对小鼠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移植后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莹 李文媛 +5 位作者 赵艳晶 尹国华 梁金花 金在顺 杨春壮 刘贵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KLF7对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ANA)移植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小鼠运动轴突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C57BL/6小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用ANA进行桥接修复,在ANA注射腺相关病毒2(AA2)或腺相关病毒2-KLF-7(AAV2-KLF...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KLF7对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ANA)移植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小鼠运动轴突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C57BL/6小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用ANA进行桥接修复,在ANA注射腺相关病毒2(AA2)或腺相关病毒2-KLF-7(AAV2-KLF7,2μl,1×10^(11)病毒颗粒)。于修复术后4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NA内KLF7蛋白表达,NF和S100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NA内轴突再生和髓鞘生成,神经示踪剂荧光金(FG)逆行标记检测运动轴突再生,坐骨神经运动功能指数(SFI)和电生理检测运动功能的恢复。结果:AAV2-KLF7注射ANA后4周,ANA内KLF7蛋白表达显著增高,NF和S100表达显著增加,FG阳性标记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数量增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增加,电生理动作电位波幅增大,潜伏期缩短(P<0.05)。结论:KLF7促进小鼠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轴突再生和髓鞘形成,有助于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F7 脱细胞异体神经 运动功能恢复 坐骨神经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心散影响突触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温薇 金在顺 +4 位作者 周敏 谢宁 刘学伟 李福东 黄树明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40-141,共2页
本文综述了中药复方开心散对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表明了开心散能够促进突触的长时程增强的形成与巩固,对抗某些物质对长时程增强的抑制作用,显示了良好的促进记忆和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 开心散 突触可塑性 长时程增强 L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中胶原和钙结合EGF域1的表达与VEGF-C和淋巴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文媛 刘艳翠 +3 位作者 尹国华 冯克俭 金在顺 王莹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60-1164,共5页
目的探讨胶原和钙结合EGF域1(Ccbe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淋巴管生成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实验组,2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olt法对上... 目的探讨胶原和钙结合EGF域1(Ccbe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淋巴管生成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实验组,2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olt法对上述组织中Ccbe1和VEGF-C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同时应用LYVE-1免疫组化染色计数淋巴管密度(L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喉癌组织中Ccbe1和VEGF-C的蛋白表达均高于良性病变组织(P<0.05),且Ccbe1和VEGF-C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338,P<0.05);在喉癌组织中Ccbe1的表达与LVD、淋巴结转移和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Ccbe1阳性表达与生存率负相关(P<0.05)。结论 Ccbe1能够促进喉癌淋巴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C表达有关,检测Ccbe1表达可成为判断喉癌预后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和钙结合EGF域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管生成 预后 喉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eNOS脱耦联与NADPH氧化应激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成永霞 郭素芬 +9 位作者 刘贵波 冯玉宽 颜彬 王洪伟 于建渤 曹永 李志强 金在顺 陈丽丽 杨向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75-979,共5页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脱耦联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00 mg·L-1牛血清清蛋白糖基化终末产物(BSA-AGEs)与5,10,20μmol·L-1普罗布考作用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24 h,检测四氢...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脱耦联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00 mg·L-1牛血清清蛋白糖基化终末产物(BSA-AGEs)与5,10,20μmol·L-1普罗布考作用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24 h,检测四氢生物喋呤(BH4)、一氧化氮(NO)和超氧阴离子(O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NOS蛋白表达情况,荧光染色检测活性氧簇(ROS),Western blot检测p47phox蛋白。结果随着普罗布考浓度增加,NO生成增加,O2-生成减少,eNOS表达减少,BH4含量增加,ROS表达降低,p47phox表达减少(P<0.01或P<0.05)。结论普罗布考能抑制AGEs诱导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eNOS脱耦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ADPH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糖基化终末产物 血管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睾酮联合ADSC对大鼠脊髓损伤BDNF及其受体TrkB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莹 李文媛 +4 位作者 尹国华 李智刚 金在顺 滕诚毅 孙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5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氢睾酮(DHT)与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的表达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SD大鼠制备脊髓挫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DSC组和DHT+ADSC组。BBB行... 目的探讨二氢睾酮(DHT)与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的表达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SD大鼠制备脊髓挫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DSC组和DHT+ADSC组。BBB行为学和电生理方法检测运动功能的恢复,Western bolt检测脊髓损伤灶BDNF及其受体TrkB的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灶面积,免疫荧光示踪PKH26标记的移植ADSC。结果与ADSC组比较,DHT+ADSC组脊髓损伤灶内BDNF和TrkB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增高,PKH-26标记的ADSC数量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ADSC组和DHT+ADSC组电生理波幅增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快、延迟期缩短,其中DHT+ADSC组神经功能恢复作用显著优于ADSC组(P<0.05),且DHT+ADSC组BBB指数高于对照组和ADSC组。结论二氢睾酮联合ADSC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改善损伤灶和功能恢复的作用优于ADSC组,其机制可能与二氢睾酮促进损伤灶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进而促进移植的ADSC存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睾酮 脂肪源性干细胞 脊髓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CXCR4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文媛 王莹 +1 位作者 李智刚 金在顺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chemokinereceptor4,CXCR4)与喉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SDF-1及CXCR4在45例喉癌和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chemokinereceptor4,CXCR4)与喉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SDF-1及CXCR4在45例喉癌和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喉癌组SDF-1、CX—CR4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声带息肉组显著增加(P〈0.05);SDF-1和CXCR4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TNM临床分期有关(P〈0.05)。SDF-1和CXCR4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SDF-1阳性表达与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SDF-1/CXCRd生物学轴促进喉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SDF-1高表达是喉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iNOS信号对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莹 李文媛 +4 位作者 赵晨辉 金在顺 刘艳翠 张洋 张晶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1-13,10,共4页
目的观察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信号通路对喉癌Hep-2细胞(Hep-2)的增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2细胞,STAT3慢病毒(2μL,1×1010病毒颗粒)和同剂量siRNA STAT3转染Hep-2细胞6 d... 目的观察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信号通路对喉癌Hep-2细胞(Hep-2)的增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2细胞,STAT3慢病毒(2μL,1×1010病毒颗粒)和同剂量siRNA STAT3转染Hep-2细胞6 d后,细胞分为对照组、siRNA STAT3组和STAT3组。MTT法检测各组Hep-2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检测各组细胞STAT3、iNOS及血管内皮因子C(VEGF-C)mRNA相对表达。结果镜下观察STAT3组Hep-2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iRNA STAT3组,MTT法显示STAT3组Hep-2细胞在6 d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iRNA STAT3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STAT3转染组STAT3、iNOS和VEGF-C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iRNA STAT3组(P<0.05),而对照组和siRNA STAT3组STAT3、iNOS和VEGF-C蛋白表达未见显著差异(P﹥0.05)。STAT3与iNOS及VEGF-C mRNA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STAT3/iNOS信号通路能够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喉癌Hep-2细胞增殖,STAT3/iNOS信号通路可成为治疗喉癌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HEP-2细胞 转录活化因子3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海马区老年斑形成的影响
11
作者 胡江平 蔡克瑞 +2 位作者 金在顺 金花淑 李凯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943-4944,共2页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海马区老年斑(SP)形成的影响。方法 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VPA治疗组,VPA治疗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海马区SP的数量及大小。ELISA测定脑组织β淀粉样蛋...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海马区老年斑(SP)形成的影响。方法 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VPA治疗组,VPA治疗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海马区SP的数量及大小。ELISA测定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的含量变化。结果 VPA治疗组小鼠海马区域出现的阳性SP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减少65%,斑块沉积也分别由0.65%降到0.22%(P<0.01)。ELISA结果显示,VPA治疗组小鼠脑内可溶性Aβ的水平(75 pg/m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92 pg/ml,P<0.05)。结论 VPA可以减少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SP的形成,抑制Aβ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阿尔茨海默病 APP/PS1转基因小鼠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A对OA处理的SH-SY5Y细胞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胡江平 蔡克瑞 +2 位作者 金花淑 金在顺 李凯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对冈田酸(OA)处理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中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MTT观察OA对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制备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细胞模型;Western blot检测OA及VPA对Thr231位点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对冈田酸(OA)处理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中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MTT观察OA对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制备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细胞模型;Western blot检测OA及VPA对Thr231位点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当OA浓度大于40 nmol/L时,细胞活力受到明显抑制,而低于此浓度的O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不明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H-SY5Y细胞经OA(40 nmol/L,12 h)处理后,Tau蛋白磷酸化的水平明显增加,给予VPA(10 mmol/L)作用12 h后,Tau蛋白磷酸化的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VPA可以抑制OA处理的SH-SY5Y细胞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A TAU蛋白 冈田酸 磷酸化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睾酮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对小鼠坐骨神经缺损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王莹 李文媛 +4 位作者 尹国华 李智刚 金在顺 滕诚毅 孙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27-1430,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氢睾酮(DHT)与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联合应用对小鼠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移植坐骨神经缺损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 B的表达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脱细胞神经支架(ANA)组、ADS... 目的探讨二氢睾酮(DHT)与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联合应用对小鼠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移植坐骨神经缺损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 B的表达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脱细胞神经支架(ANA)组、ADSC组和DHT+ADSC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电生理和胫前肌湿重比方法检测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Western印迹检测神经移植体内BDNF及其受体Trk B的蛋白表达。NF200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支架中轴突表达,并示踪PKH26标记的移植ADSC。结果与ADSC组比较,DHT+ADSC组神经移植体内BDNF和Trk B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增高,NF200表达增强,PKH-26标记的ADSC数量显著增高(P<0.05)。与ANA组比较,ADSC组和DHT+ADSC组电生理波幅明显增高、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延迟期明显缩短、胫前肌湿重比率明显增高,其中DHT+ADSC组神经恢复作用显著优于ADSC组(P<0.05),而且DHT+ADSC组SFI明显高于ANA组和ADSC组(P<0.05)。结论 DHT联合ADSC移植对小鼠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优于ADSC组,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神经移植体内BDNF及其受体Trk B表达,进而促进移植的ADSC存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睾酮 脂肪源性干细胞 脱细胞异体神经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色上转换纳米荧光探针在套细胞淋巴瘤细胞靶向成像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杨光 郑如意 +2 位作者 董程骥 陈梦茜 金在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19-26,共8页
目的构建上转换纳米靶向探针,并探究其在特异性标记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中的应用价值,为体内套细胞淋巴瘤的靶向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H_2O_2对Na YF_4:Er^(3+)和Na YF_4:Yb^(3+),Tm^(3+)上转换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氧化处理,使... 目的构建上转换纳米靶向探针,并探究其在特异性标记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中的应用价值,为体内套细胞淋巴瘤的靶向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H_2O_2对Na YF_4:Er^(3+)和Na YF_4:Yb^(3+),Tm^(3+)上转换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氧化处理,使该粒子由最初的疏水性转变为亲水性;在NHS、EDC的作用下,亲水性的Na YF_4:Er^(3+)上转换纳米粒子与CD20单克隆抗体共价结合,Na YF_4:Yb^(3+),Tm^(3+)上转换纳米粒子与CD5单克隆抗体共价结合;CD20抗体-Na YF_4:Er^(3+)纳米粒子轭合物和CD5抗体-Na YF_4:Yb^(3+),Tm^(3+)纳米粒子轭合物的混合悬液与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室温下孵育2 h;CD20抗体-Na YF_4:Er^(3+)纳米粒子轭合物和Na YF_4:Yb^(3+),Tm^(3+)纳米粒子的混合悬液与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室温下孵育2 h;Na YF_4:Er^(3+)纳米粒子和CD5抗体-Na YF_4:Yb^(3+),Tm^(3+)纳米粒子轭合物的混合悬液与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室温下孵育2 h;未偶联有任何抗体的Na YF_4:Er^(3+)和Na YF_4:Yb^(3+),Tm^(3+)上转换纳米粒子的混合液与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室温下孵育2 h;使用配备有980 nm近红外激光的尼康Eclipse Ti-S倒置荧光显微镜对各组细胞进行上转换成像,观察细胞表面上转换荧光的强度。结果实验组细胞表面释放出蓝、绿双色的上转换纳米荧光,但通过观察3组对照实验,细胞表面却仅分别释放出单一的绿色荧光、蓝色荧光以及未见任何荧光。结论上转换纳米粒子与CD20或CD5抗体成功共价偶联,可以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进行特异性标记、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荧光 纳米探针 生物成像 套细胞淋巴瘤 免疫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干扰RNA沉默PHF19基因表达后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梦茜 金在顺 +3 位作者 徐春艳 刘瑞芳 杨光 董程骥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沉默宫颈癌细胞中PHF19基因表达后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宫颈癌He La细胞,根据转染的si RNA-PHF19及其浓度和时间进行分组。MTT比色法筛选出最佳的si RNA-PHF19及其作用浓...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沉默宫颈癌细胞中PHF19基因表达后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宫颈癌He La细胞,根据转染的si RNA-PHF19及其浓度和时间进行分组。MTT比色法筛选出最佳的si RNA-PHF19及其作用浓度与时间,q RT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加入转染试剂si RNA-PHF19后PHF19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Ed U检测加入转染试剂si RNA-PHF19后He La细胞的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加入转染试剂si RNA-PHF19后He La细胞的凋亡情况,q RT PCR检测加入转染试剂si RNA-PHF19后Bax、Bcl-2、Caspase-3、TNF、NFKBIA、p53基因的表达量。结果通过q RT PCR分析显示,对比正常组He La细胞中的PHF19的表达量,在24 h时,加入si RNA-PHF19-1-50μM、si RNAPHF19-3-10μM干扰试剂对PHF19基因的抑制极其显著(P<0.0001),加入si RNA-PHF19-2-50μM、si RNA-PHF19-3-50μM干扰试剂对PHF19基因的抑制最显著(P<0.0001)。通过Western blot检测24h的正常He La细胞以及加入转染试剂si RNAPHF19-2-50μM、si RNA-PHF19-3-50μM和Non-specific control(NC)组的He La细胞中PHF19蛋白的表达发现,对比正常组He La细胞中PHF19的表达,加入si RNA-PHF19-2-50μM和NC组干扰试剂的He La细胞中PHF19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Ed U检测细胞增殖,与He La组相比,加入转染试剂si RNA-PHF19-2-50μM、si RNA-PHF19-3-50μM和NC后Ed U阳性率极低,表现出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与He La组细胞相比,si RNA-PHF19-2-50μM处理的He La细胞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多。通过q RT PCR分析显示,对比正常组He La细胞中Bax、Bcl-2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正常组He La细胞中TNF的表达,加入si RNA-PHF19-2-50μM干扰试剂组He La细胞中TNF基因表达量上调极其显著(P<0.001),加入si RNA-PHF19-3-50μM和NC干扰试剂组He La细胞中TNF基因表达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正常组He La细胞中NFKBIA的表达,加入si RNA-PHF19-2-50μM、NC组干扰试剂的NFKBIA基因表达上调最显著(P<0.0001)。结论 PHF19基因在He La细胞中高表达,si RNA-PHF19干扰He La细胞后,会对He La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产生影响,其主要作用是使He La细胞发生凋亡,He La细胞凋亡的产生主要是由死亡受体途径介导的,在死亡受体途径中,TNF激活下游的NF-κB通路,使NFKBIA过表达,NFKBIA可能在He La细胞中介导p53基因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锌指蛋白19 小干扰RNA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转换纳米粒子在细胞检测及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杨光 陈梦茜 金在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103,共4页
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具有发光谱窄、发光强度高、不产生自体荧光与光漂白、粒子本身无毒等优点。将UCNPs与特定抗体相结合形成的抗体-UCNPs轭合物具有靶向性,作为新一代荧光探针用于细胞的靶向检测。改变UCNPs的成分,可使UCNPs作为一... 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具有发光谱窄、发光强度高、不产生自体荧光与光漂白、粒子本身无毒等优点。将UCNPs与特定抗体相结合形成的抗体-UCNPs轭合物具有靶向性,作为新一代荧光探针用于细胞的靶向检测。改变UCNPs的成分,可使UCNPs作为一种纳米载体,搭载特定化疗药物对肿瘤病灶进行靶向治疗;同时UCNPs还具有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的性能,对肿瘤组织具有良好的协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纳米粒子 靶向探针 靶向治疗 分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F19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志迪 刘瑞芳 金在顺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PHF19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肺癌A549细胞和293T人胚肾细胞,将其分为293T组和A549组,用RT-qPCR方法检测PHF19在肺癌A549细胞和293T人胚肾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通过CCK8、EdU、Transwell检测P... 目的探讨PHF19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肺癌A549细胞和293T人胚肾细胞,将其分为293T组和A549组,用RT-qPCR方法检测PHF19在肺癌A549细胞和293T人胚肾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通过CCK8、EdU、Transwell检测PHF19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293T人胚肾细胞相比,发现PHF19基因在肺癌A549细胞中低表达(P<0.01);过表达PHF19基因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0.01)。结论过表达PHF19基因抑制了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HF19 侵袭迁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F19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瑞芳 张志迪 +1 位作者 陈梦茜 金在顺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PHF19基因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HCC94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HCC94细胞,用siRNA敲低PHF19基因的表达。RT-qPCR检测不同组细胞中PHF19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采... 目的探讨PHF19基因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HCC94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HCC94细胞,用siRNA敲低PHF19基因的表达。RT-qPCR检测不同组细胞中PHF19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观察PHF19对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Hela细胞和HCC94细胞相比,siRNA-2-50组中PHF19的mRNA表达水平减少(P<0.05);CCK-8结果表明,与对照组Hela细胞和HCC94细胞相比,siRNA-2-50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证实了,与对照组相比,siRNA-2-50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P<0.05)。结论PHF19基因可能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和HCC94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PHF19基因 侵袭迁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梢血中EB病毒潜伏感染的静息B细胞模型的建立
19
作者 金在顺 于建渤 +4 位作者 郭素芬 李志强 安锦丹 王莹 宋华林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应用EB病毒(EBV)感染末梢血CD5+B细胞,建立体内储存EB病毒的静息B细胞模型。方法应用磁珠技术分离脐胎血中的CD5+B细胞;从新酶素耐性的Atada-EBV细胞中提取EB病毒对CD5+B细胞进行转染制备CD5+B/EBV细胞;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法... 目的应用EB病毒(EBV)感染末梢血CD5+B细胞,建立体内储存EB病毒的静息B细胞模型。方法应用磁珠技术分离脐胎血中的CD5+B细胞;从新酶素耐性的Atada-EBV细胞中提取EB病毒对CD5+B细胞进行转染制备CD5+B/EBV细胞;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法检测CD5+B/EBV细胞的病毒免疫表型和基因表型;免疫荧光双重染色BrdU、Ki67和EBNA2检测CD5+B/EBV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5+B/EBV细胞病毒免疫表型CD20、CD80、CD38和CD86表达增强,CD23没有表达;CD5+B/EBV细胞EBNA2和LMP1病毒相关潜伏感染基因显著增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BNA2阳性的CD5+B/EBV细胞可见BrdU阴性细胞。经因子激活CD5+B/EBV后可见Brdu阴性细胞中有Ki67阳性细胞存在,而在EBNA2阳性细胞中可见Ki67阴性细胞,验证CD5+B/EBV细胞中静息B细胞的存在。结论本研究建立的CD5+B/EBV细胞具有体内EBV潜伏感染的静息B细胞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潜伏感染 CD5+B细胞 静息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
作者 杨政权 谷月 金在顺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5-67,共3页
目的:研究53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53BP1表达强度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0例MALT淋巴瘤和10例肿瘤周围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切片做5... 目的:研究53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53BP1表达强度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0例MALT淋巴瘤和10例肿瘤周围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切片做53BP1的抗原标记,检测其各自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53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高强度表达,表达强度与在MALT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的表达强度有明显差异(P<0.01);在MALT淋巴瘤中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中呈低强度表达,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53B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强度较高,在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强度较低,53BP1的表达强度可能作为诊断淋巴瘤恶性程度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BP1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