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熵非晶合金研究进展
1
作者 袁嘉驰 井致远 +3 位作者 王香 张志彬 金国 梁秀兵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7,共14页
高熵非晶合金结合了传统非晶合金的结构无序性与高熵合金的化学无序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磁学性能、耐腐蚀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熵非晶合金的概念与起源,随后对其成分体系、制备方式... 高熵非晶合金结合了传统非晶合金的结构无序性与高熵合金的化学无序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磁学性能、耐腐蚀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熵非晶合金的概念与起源,随后对其成分体系、制备方式以及各种性能做出总结,从材料体系与制备方式两方面分析了高熵非晶合金形成非晶结构的原因,并解析了高熵非晶合金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耐腐蚀性的机理,最后展望了采用材料计算实现高通量的材料设计,重点探究材料的组合性能、涂层等新的制备方式,并且指出解决基础理论问题是促进该材料发展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非晶合金 热稳定性 磁性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四融合”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金国 崔秀芳 刘金娜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6期57-60,66,共5页
为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针对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设计和探索“四融合”培养模式,基于国家重点工程与相关科研课题,分别从校企科研合作、课程体系改革、实习基地建设和工... 为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针对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设计和探索“四融合”培养模式,基于国家重点工程与相关科研课题,分别从校企科研合作、课程体系改革、实习基地建设和工匠精神培养四个方面,构建教研融合、校企融合、实践融合及思政融合的“四融合”培养模式,多维度、全过程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科研思维、实践能力和专业前瞻性,使其具备成为卓越工程师的核心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卓越工程师 校企融合 思政融合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加“共有的教育合作故事”:大学的作用与未来展望——许美德教授专访
3
作者 许美德 金国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在中国与加拿大教育合作交流的历史中,1983—2001年这一时期尤其值得关注。在此期间,三个国家级项目得以实施,两国数十所高校参与其中,合作内容涉及管理、农业、教育、工程、医学、环境等诸多领域。这些教育合作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发... 在中国与加拿大教育合作交流的历史中,1983—2001年这一时期尤其值得关注。在此期间,三个国家级项目得以实施,两国数十所高校参与其中,合作内容涉及管理、农业、教育、工程、医学、环境等诸多领域。这些教育合作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加方也从中受益。许美德教授在其新著中记述了这一渐被遗忘的中加“共有的教育合作故事”。许美德教授长期关注中国高等教育,致力于促进中西方之间的教育交流。她认为,大学应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促进文明对话与国际理解。中国学者在开展中西文化交流时,也需要将目光投向东方的其他国家或者其他文明。中加两国的大学和知识分子可以共同努力,通过文化间的相互交流、理解与借鉴,探索实现不同文明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适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合作 教育交流 文明对话 国际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伯苓实学教育思想及其践行 被引量:5
4
作者 金国 胡金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7-53,共7页
张伯苓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其倡导的实学教育使得私立南开大学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蜚然海内外。考察张伯苓的实学教育不难看出其实质是继承和发扬了晚清实学精神,但在具体实践中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这些鲜明的个人特... 张伯苓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其倡导的实学教育使得私立南开大学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蜚然海内外。考察张伯苓的实学教育不难看出其实质是继承和发扬了晚清实学精神,但在具体实践中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这些鲜明的个人特色以及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坚定的教育信念、开放的文化心态、立足现实、遵循教育规律与开拓创新的精神"等等,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借鉴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伯苓 实学教育 私立南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钢材深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
5
作者 金国 李胜祗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61-265,269,共6页
概述了钢材深加工业的生产概况,分别讨论了以线材、板带材和管材为原料的各类钢材深加工的现状,并介绍了该领域内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的应用以及科研开发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展望了我国钢材深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深加工 钢材 行业发展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自治”与“他治”述评 被引量:11
6
作者 金国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2期116-124,共9页
纵观中国近代高校的学生管理,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自治",即学生自治;另一是"他治",即学校对于学生的规束。"民国"教育方针的重新厘定和早期出国人士的"海归回游"等导致了学生自治的普及,但实... 纵观中国近代高校的学生管理,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自治",即学生自治;另一是"他治",即学校对于学生的规束。"民国"教育方针的重新厘定和早期出国人士的"海归回游"等导致了学生自治的普及,但实际操作中学生自治存在着法律松弛,难以管理和界限不明,干预校政等问题,因此在自治同时也要实施能明确学生自治限度,具有严格的日常管理和严格教学管理的"他治",体用一致,二者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高校 学生自治 “他治” 学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学教育的时代境遇:梁启超与私立南开学校的互动研究(1912—1923) 被引量:2
7
作者 金国 《重庆高教研究》 2018年第5期64-72,共9页
在梁启超与私立南开学校的互动中,国学教育是重要的媒介。梁启超与严修、张伯苓的早期互动为其在私立南开学校开展国学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演讲或讲座以及文化学院的筹建是梁启超在私立南开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具体实践。虽然最终文... 在梁启超与私立南开学校的互动中,国学教育是重要的媒介。梁启超与严修、张伯苓的早期互动为其在私立南开学校开展国学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演讲或讲座以及文化学院的筹建是梁启超在私立南开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具体实践。虽然最终文化学院以失败告终,但梁启超与私立南开学校的互动富有深意,它是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国学教育时代境遇的缩影与写照。近代中国私立大学中的国学教育是近代国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私立大学国学教育的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国学教育在近代社会的时代命运,也有助于为现代国学教育的开展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教育 梁启超 私立南开学校 私立大学 实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高校学科建设的出路在哪里 被引量:1
8
作者 金国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4,共3页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尽管本次学科评估在评价体系、评估方法与结果发布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但某些方面仍有完善和改进的空间。比如,在学科评...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尽管本次学科评估在评价体系、评估方法与结果发布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但某些方面仍有完善和改进的空间。比如,在学科评估的"公信力"方面,本次评估未能真正做到"公正透明",与社会各界对于"公正透明"的理解与期待还有距离,与政府推进教育管评办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目标相差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西部高校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学科评估 政府职能转变 发展中心 评价体系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获取与政治参与:张伯苓的角色困顿与抉择(1919-1946) 被引量:1
9
作者 金国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5-186,192,共23页
本文以张伯苓执掌私立南开大学时期(1919-1946)为例,考察并探讨他在办学历程中围绕办学资源获取而完成"教育人"到"政治人"的角色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角色困顿与艰难抉择。张伯苓和南开的个案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私... 本文以张伯苓执掌私立南开大学时期(1919-1946)为例,考察并探讨他在办学历程中围绕办学资源获取而完成"教育人"到"政治人"的角色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角色困顿与艰难抉择。张伯苓和南开的个案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在教育与政治的夹缝中生存的时代困境及其艰辛,张伯苓的角色困顿与抉择以及私立南开大学的发展境遇也是理解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的别样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伯苓 资源获取 政治参与 角色困顿 私立南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商改国立”到国立:私立南开大学复校进程中的国家意志与恩怨纠葛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国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4,共7页
1946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的一纸决定,使得私立南开大学国立化的命运尘埃落定。本文将私立南开大学置于抗战复校的大背景之中加以分析,认为私立南开大学从"商改国立"到收归国立的复校进程背后既有国家意志的强势介入(整合办学资... 1946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的一纸决定,使得私立南开大学国立化的命运尘埃落定。本文将私立南开大学置于抗战复校的大背景之中加以分析,认为私立南开大学从"商改国立"到收归国立的复校进程背后既有国家意志的强势介入(整合办学资源、控制意识形态),也有个人恩怨纠葛。因此,将私立南开大学收归国立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以防"群起效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分析私立南开大学收归国立背后的成因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理解特定背景之下政府与学府、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发展的历史境遇与时代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南开大学 国立 恩怨纠葛 国家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今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素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8
11
作者 金国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57-58,共2页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时代特征要求我国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教育 ,特别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由此教师应肩负培养和造就新世纪人才的历史使命。但目前我国各类职业教育院校 ,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完全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时代特征要求我国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教育 ,特别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由此教师应肩负培养和造就新世纪人才的历史使命。但目前我国各类职业教育院校 ,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完全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 ,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对此 ,笔者在文中就此问题的现状及对策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高职院校师资所面临的挑战 ;二、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资素质 现状 培养途径 业务能力 骨干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国 王莉娟 《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1年第3期74-77,共4页
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困惑;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对策思想两个方面作了分析,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促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现状困惑 对策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元培、张伯苓学生管理思想共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国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3-28,共6页
长期以来,学术界往往习惯于描述、追忆大学的"历史意义"、"宏大叙事",而忽略其背后的"细枝末节",如学生管理等。蔡元培、张伯苓分别执掌过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作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们在修身、学生... 长期以来,学术界往往习惯于描述、追忆大学的"历史意义"、"宏大叙事",而忽略其背后的"细枝末节",如学生管理等。蔡元培、张伯苓分别执掌过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作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们在修身、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能力、严格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具有一致性,他们的学生管理思想对现今的学生管理工作依然有重要的启迪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管理 蔡元培 张伯苓 管理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文——媒介、青年文化与语言的孤独
14
作者 金国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7-70,共4页
随着网络的普及,年轻网友的急速增加,火星文成为一种广泛流行于网络的"语言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贬褒不一。从与火星文相关的媒介、青年文化以及语言的角度看,火星文的出现有一定的合理性。
关键词 火星文 媒介 青年文化 语言的孤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1
15
作者 董美伶 金国 +2 位作者 王海斗 朱丽娜 刘金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7-113,共7页
概述了纳米压痕技术测量构件残余应力方面的理论知识,回顾了纳米压痕技术的测量原理,包括硬度、接触面积、接触刚度及弹性模量的计算。将纳米压痕测试计算残余应力的模型分为两大类,并重点对以载荷-位移曲线为依据推导出的残余应力计算... 概述了纳米压痕技术测量构件残余应力方面的理论知识,回顾了纳米压痕技术的测量原理,包括硬度、接触面积、接触刚度及弹性模量的计算。将纳米压痕测试计算残余应力的模型分为两大类,并重点对以载荷-位移曲线为依据推导出的残余应力计算模型(如Suresh、Lee、Swadener等模型)的分析过程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上的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同时展望了纳米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纳米压痕 硬度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真空热压烧结NiCrCoTiV高熵合金组织结构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温鑫 金国 +5 位作者 庞学佳 蔡召兵 张子晗 崔秀芳 王海斗 徐滨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9-83,共5页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NiCrCoTiV高熵合金,并分别在500℃、600℃和700℃下对高熵合金进行18h保温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高熵合金物相结构、微观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NiCrCoTiV高熵合金,并分别在500℃、600℃和700℃下对高熵合金进行18h保温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高熵合金物相结构、微观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熵合金的物相组成在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均未发生明显改变,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热处理后,高熵合金晶粒细化,析出相减少;热处理温度越高,晶粒细化效果越好。相比于未热处理的试样,热处理后试样的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并且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耐腐蚀性能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热处理 微观组织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ZT掺杂改性研究进展及其机理探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喆 邢志国 +2 位作者 王海斗 徐滨士 金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09-4015,共7页
PZT作为典型的钙钛矿结构,该结构为掺杂改性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介绍了PZT压电材料掺杂改性的研究现状,简明扼要的分析了等价掺杂、高价掺杂、低价掺杂以及复合掺杂对压电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并从掺杂离子对晶体结构和电畴结构影响两... PZT作为典型的钙钛矿结构,该结构为掺杂改性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介绍了PZT压电材料掺杂改性的研究现状,简明扼要的分析了等价掺杂、高价掺杂、低价掺杂以及复合掺杂对压电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并从掺杂离子对晶体结构和电畴结构影响两方面探讨了PZT掺杂改性的机理,进而为复合掺杂改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酸铅 掺杂改性机理 研究进展 压电性能 铁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根离子对镨盐化学转化膜的组成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玲莉 杨雨云 +2 位作者 崔秀芳 金国 赵刚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6,共6页
为探究转化液主盐酸根在成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光电子谱仪结合电化学测试对两种常见酸根对应镨盐在镁合金表面形成转化膜后的形貌、成分、元素化学状态以及耐腐蚀性能进行比较,并基于酸根离子在水溶... 为探究转化液主盐酸根在成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光电子谱仪结合电化学测试对两种常见酸根对应镨盐在镁合金表面形成转化膜后的形貌、成分、元素化学状态以及耐腐蚀性能进行比较,并基于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过程分析其对转化膜成分及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以PrCl3作为主盐比以Pr(NO3)3作为主盐形成的化学转化膜更加致密;且前者受基体成分的影响较小,形成膜层的Pr、O含量(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后者;前者的耐腐蚀性能优于后者。酸根离子对转化膜成分及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镨盐电离后在转化液中形成的相应稀酸与基体合金的作用机制及其对转化膜形成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膜 镁合金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疲劳失效预测方法与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金娜 徐滨士 +2 位作者 王海斗 金国 朱丽娜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6-34,共9页
薄膜材料的尺寸范围、结构以及其服役环境的特殊性,制约了薄膜失效行为、寿命预测及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的开展。对薄膜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常用的单向循环加载法和悬臂梁弯曲法。详细介绍纳米级动态载荷法,包括连续刚度法... 薄膜材料的尺寸范围、结构以及其服役环境的特殊性,制约了薄膜失效行为、寿命预测及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的开展。对薄膜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常用的单向循环加载法和悬臂梁弯曲法。详细介绍纳米级动态载荷法,包括连续刚度法和纳米冲击试验法,此法能够对实际服役环境更好地模拟,可以实现分相测试以及多种功能模块的原位定点检测,以及定量分析薄膜的疲劳性能。对薄膜疲劳损伤失效机制与寿命预测模型的研究进行探讨与展望,发现薄膜材料失效过程的研究与定量分析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疲劳 失效预测 动态载荷法 损伤机制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残余应力测定方法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26
20
作者 刘金娜 徐滨士 +2 位作者 王海斗 金国 朱丽娜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3年第10期677-682,共6页
残余应力的存在对材料的疲劳强度、应力腐蚀和形状精度等性能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残余应力的准确测定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应用的残余应力测定方法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针对微小体积材料表面的残余应力测定的纳米压痕法,当其结... 残余应力的存在对材料的疲劳强度、应力腐蚀和形状精度等性能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残余应力的准确测定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应用的残余应力测定方法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针对微小体积材料表面的残余应力测定的纳米压痕法,当其结合有限元分析法时,不仅可以计算给定条件下的残余应力场,也可研究残余应力的形成与演化规律,特别是为压痕过程进入塑性阶段的力学分析和模型建立提供了可能。对比了几种残余应力测定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对残余应力测定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测定技术应向着无损、快捷、无污染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测试 纳米压痕 有限元分析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