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MicroRNA的预测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7
1
作者 金伟波 李楠楠 +2 位作者 吴方丽 孔栋 郭蔼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43-750,共8页
根据已报道水稻pre-miRNA的序列与结构信息,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在miRNA前体上预测成熟区,产生一个模型——mature-SVM.它预测水稻成熟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7%和100%;然后,用这个模型对从水稻基因组... 根据已报道水稻pre-miRNA的序列与结构信息,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在miRNA前体上预测成熟区,产生一个模型——mature-SVM.它预测水稻成熟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7%和100%;然后,用这个模型对从水稻基因组中筛选出的46501条pre-miRNA进行成熟链预测,此外再根据miRNA的作用原理用blast程序所进一步的筛选,得到了127条pre-miRNA及成熟miRNA;除去其中已知的21条,最后得到106条候选的新的水稻miRNA.从中随机挑取10条进行Northern验证,结果有4条miRNA得到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MIRNA 支持向量机 NORTHERN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基因组中新的microRNA预测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金伟波 孔栋 +2 位作者 应晓敏 郭蔼光 李伍举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9-396,共8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存在于动植物体内、长度为21 ̄25nt的内源性小RNA,对生物体的转录后基因调控起着关键作用,但一些低丰度的miRNA和组织特异性miRNA往往很难发现。为了系统识别拟南芥基因组中新的非同源miRNA,首先基于已报道的拟南... MicroRNA(miRNA)是一类存在于动植物体内、长度为21 ̄25nt的内源性小RNA,对生物体的转录后基因调控起着关键作用,但一些低丰度的miRNA和组织特异性miRNA往往很难发现。为了系统识别拟南芥基因组中新的非同源miRNA,首先基于已报道的拟南芥miRNA的特征,从全基因组范围中筛选出453条可能的miRNA前体;其次,为了进一步对上述miRNA前体进行筛选,利用人的miRNA前体数据构建了支持向量机模型GenomicSVM,该模型对人测试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3%和98.1%(30个人miRNA前体和1000个阴性miRNA前体),对拟南芥测试集的正确率为93.6%(78个miRNA前体);最后,利用GenomicSVM预测上述453条miRNA前体序列,得到了37条候选的新的拟南芥miRNA前体,为进一步的miRNA实验发现研究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基因组 MICRORNA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14亚基基因的PCR体系及原核表达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金伟波 吴方丽 郭蔼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0,共6页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14亚基(HMW-GS1Bx14)被认为可能对面团加工品质有很大贡献的亚基.为了验证其功能,本研究欲通过PCR方法扩增14亚基基因,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为下一步用掺粉实验验证其功能奠定基础.但是由于HMW-GS1Bx14基因由2...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14亚基(HMW-GS1Bx14)被认为可能对面团加工品质有很大贡献的亚基.为了验证其功能,本研究欲通过PCR方法扩增14亚基基因,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为下一步用掺粉实验验证其功能奠定基础.但是由于HMW-GS1Bx14基因由2388bp个碱基组成,GC含量较高,并且在基因中包含约1.6kb的重复区,所有这些都使常规PCR难以成功扩增出HMW-GS1Bx14基因.本研究采取以下三种措施①设计一对高Tm值的特异引物;②采用二段法PCR反应程序;③改良PCR反应的缓冲体系、添加有机溶剂(DMSO,甜菜碱等)和Taq酶保护剂(BSA等);最后成功地扩增出目的片段.此外由于不同生物间对密码子使用存在很大差异,因此HMW-GS1Bx14基因很难在大肠杆菌中得到有效大量的表达.本研究选用万能菌株Rosetta(DE3)plysS作为表达用菌,从而克服了不同生物间密码子使用偏爱性的问题,成功的使HMW-GS1Bx14得到表达,为下一步研究HMW-GS1Bx14的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14亚基 PCR体系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HMW-GS基因启动子片段的克隆及分析
4
作者 金伟波 范三红 +1 位作者 王欣 郭蔼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002-1006,共5页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技术从小偃6号中获得400bp左右的扩增产物,将其与pGEM-TEasy载体连接后转入大肠杆菌,经过筛选获得HMW-8-P和HMW-38-P两种类型克隆.序列分析表明:HMW-38-P包括了HMW-GS14基因上游启动子及信号肽对应编码区,而另一段...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技术从小偃6号中获得400bp左右的扩增产物,将其与pGEM-TEasy载体连接后转入大肠杆菌,经过筛选获得HMW-8-P和HMW-38-P两种类型克隆.序列分析表明:HMW-38-P包括了HMW-GS14基因上游启动子及信号肽对应编码区,而另一段 HMW-8-P 为一未知HMW-GS基因启动子区及信号肽对应的编码区.将两序列和GenBank中已知的35种HWM-GS基因启动子区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最后获得HMW-GS启动子的系统发生树.通过系统发生树可以清晰地看出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不同亚基类型的HMW-GS基因的进化关系,并可确定HMW-8-P为Glu-D-1类型HMW-GS的启动子区.小偃6号中Glu-D-1类型的亚基为2亚基,所以HMW-6-P为2亚基启动子区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 启动子 克隆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识别水稻基因组中microRNA基因
5
作者 金伟波 吴方丽 +2 位作者 孔栋 郭蔼光 杨淑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7-100,共4页
一些低丰度的m iRNA和组织特异性m iRNA往往很难发现,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根据已知水稻m iRNA的各种属性,设计m iRNA前体预测程序——P reM iRF ind,从全基因组范围中预测出1 375条m iRNA前体,然后利用已知拟南芥的m iRNA对这1 375条前... 一些低丰度的m iRNA和组织特异性m iRNA往往很难发现,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根据已知水稻m iRNA的各种属性,设计m iRNA前体预测程序——P reM iRF ind,从全基因组范围中预测出1 375条m iRNA前体,然后利用已知拟南芥的m iRNA对这1 375条前体进行同源检索,找出166条m iRNA前体,再用水稻已知的m iRNA对这166条序列进行检索,发现其中153条与已知的水稻m icroRNA完全相同,对剩余的13条m iRNA前体预测序列用m Fo ld作进一步结构分析,最后得到10条新的候选m iRNA基因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基因组 RNAfold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x14转化小麦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香利 金伟波 +2 位作者 刘缙 赵惠贤 郭蔼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350-4357,共8页
【目的】利用基因枪将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x14导入普通小麦栽培品种绵阳19,为利用优质基因进行小麦品质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小麦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x14的胚乳特异性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将其转入不含... 【目的】利用基因枪将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x14导入普通小麦栽培品种绵阳19,为利用优质基因进行小麦品质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小麦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x14的胚乳特异性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将其转入不含该亚基的小麦品种绵阳19幼胚愈伤组织中,经潮霉素抗性筛选、PCR检测后,阳性植株进行PCR-Southern和Southern杂交验证,利用SDS-PAGE分析目的基因在转基因后代籽粒中的表达。【结果】从转化的652块愈伤组织中共获得6株转基因阳性植株,转化效率0.92%。转化后代种子分析表明,1Bx14在部分转基因后代种子中表达,但同时也导致部分内源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不同程度的沉默。【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将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x14导入普通小麦绵阳19中,并在部分后代种子中得到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1Bx14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尿卟啉原Ⅲ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曹凤 王亚红 +2 位作者 金伟波 杜光源 郭蔼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99-1304,共6页
根据水稻已公布的尿卟啉原Ⅲ合成酶(UROS)基因和小麦EST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小麦尿卟啉原Ⅲ合成酶基因的部分片段进行克隆,得到了364 bp的cDNA(命名为UROS1)。以UROS1作为种子进行电子克隆,得到一段长为1210 bp的cDNA序列,并设... 根据水稻已公布的尿卟啉原Ⅲ合成酶(UROS)基因和小麦EST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小麦尿卟啉原Ⅲ合成酶基因的部分片段进行克隆,得到了364 bp的cDNA(命名为UROS1)。以UROS1作为种子进行电子克隆,得到一段长为1210 bp的cDNA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到1个1077 bp cDNA序列。对该片段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小麦UROS基因包含了信号肽区和全长的成熟肽区。小麦UROS基因与水稻UROS基因的同源性为86%左右,其推导氨基酸序列与水稻和拟南芥蛋白序列同源性分别约91%和79%。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间核酸序列的保守性较低,氨基酸序列保守性也不高,但都存在UROS保守结构域(Hem D)。进化分析显示,该酶在不同物种间的进化速度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返白系 尿卟啉原Ⅲ合成酶 电子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4亚基基因的花粉管通道法转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香利 刘缙 +2 位作者 郭蔼光 赵惠贤 金伟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4,130,共5页
【目的】利用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小麦进行遗传转化和品质改良。【方法】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4亚基基因导入洛阳8716、陕354、陕893、小偃107和陕150 5种不含该亚基的小麦品种中,转化后代在大田播种出苗后... 【目的】利用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小麦进行遗传转化和品质改良。【方法】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4亚基基因导入洛阳8716、陕354、陕893、小偃107和陕150 5种不含该亚基的小麦品种中,转化后代在大田播种出苗后,利用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4亚基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分析其转化率。【结果】不同品种、不同处理间转化率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以陕354授粉后切去柱头,滴加50 ng/μL DNA液处理的转化率最高,为1.01%,所有转化材料的平均转化率为0.56%。【结论】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对小麦进行遗传转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粉管通道法 转基因小麦 PCR法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1Dx2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范三红 金伟波 +1 位作者 郭蔼光 杨淑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99,共5页
以小偃6号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到1kb左右的核酸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经测序鉴定及序列分析后得知,该片段为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HMW-GS1Dx2)上游启动子及信号肽编码区,共1050bp。将其与β-葡糖苷酸酶(G... 以小偃6号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到1kb左右的核酸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经测序鉴定及序列分析后得知,该片段为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HMW-GS1Dx2)上游启动子及信号肽编码区,共1050bp。将其与β-葡糖苷酸酶(GUS)基因编码序列融合,用基因枪法将构建的嵌合基因转入小麦未成熟种子及叶片,检测其瞬时表达活性。组织化学检测表明,由该启动子驱动的GUS融合基因能在种子中表达,而在叶片中却未见表达,从而证实此HMW-GS1Dx2启动子具有在小麦胚乳中高效表达的活性,为小麦胚乳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 启动子 胚乳特异性 瞬时表达 1Dx2基因 基因克隆 功能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蝇抗菌肽基因(Andropin)的原核表达与活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变芳 郭蔼光 +1 位作者 金伟波 范三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9-215,共7页
【目的】克隆果蝇抗菌肽Andropin基因,以期利用原核表达系统生产高活性抗菌肽。【方法】首先化学合成了目的基因的2个片段和1对引物,然后利用重叠区互补PCR法得到抗菌肽Andropin的全基因序列。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ET32a-Anp,并转入感受... 【目的】克隆果蝇抗菌肽Andropin基因,以期利用原核表达系统生产高活性抗菌肽。【方法】首先化学合成了目的基因的2个片段和1对引物,然后利用重叠区互补PCR法得到抗菌肽Andropin的全基因序列。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ET32a-Anp,并转入感受态细胞OrigammiB进行原核融合表达。重组菌株诱导表达后,用His-Tag Purification kit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纯化的蛋白用肠激酶切割并进行活性分析。【结果】在诱导温度37℃、1mmol/LIPTG诱导培养4h的条件下,可获得高效表达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总蛋白的30%,分子质量约为28ku,可溶性达70%以上;抗菌活性试验表明,表达产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重组工程菌表达得到Andropin的融合抗菌肽,且其具有抗菌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抗菌肽 基因融合表达 大肠杆菌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书颖 郭蔼光 +1 位作者 金伟波 范三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044-1048,共5页
简要评述了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基本方法、应用研究等。尽管目前植物作为药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受到诸多因素限制,优点与问题并存,但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是植物... 简要评述了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基本方法、应用研究等。尽管目前植物作为药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受到诸多因素限制,优点与问题并存,但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是植物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药用蛋白 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与hEGF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方丽 金伟波 王保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5-179,共5页
为了得到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将含有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hEGF转化入BL21-CodonPlusTM-RP表达宿主菌进行大量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收集包涵体,用氧化复... 为了得到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将含有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hEGF转化入BL21-CodonPlusTM-RP表达宿主菌进行大量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收集包涵体,用氧化复性的方法,加入还原型的谷胱甘肽进行复性,之后通过GlutathioneSepharoseTM4B纯化柱,分离纯化得到复性的融合蛋白。以兔抗人EGF单克隆抗体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ting鉴定,证明分离纯化得到的融合蛋白含有目的蛋白hEGF。最后对复性的融合蛋白进行了活性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hEGF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PGEX-4T-1 BL21-CodonPlusTM-RP 分离纯化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方丽 金伟波 +1 位作者 王保莉 曲东 《陕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6期104-107,共4页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为害虫防治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转基因植物的商品化,人们开始逐渐对转基因植物潜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主要对转基因抗虫植物大田应用潜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现状进行...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为害虫防治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转基因植物的商品化,人们开始逐渐对转基因植物潜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主要对转基因抗虫植物大田应用潜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抗虫基因工程 抗性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方丽 金伟波 +1 位作者 王保莉 张涌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4-70,共7页
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可生产多种生物制品,为提高细胞活力和细胞生长密度,采用有多种添加成分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细胞,选择既有利于细胞生长又可提高培养细胞密度的微载体和条件温和、易操作、气体交换速度快的生物反应器,在线监... 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可生产多种生物制品,为提高细胞活力和细胞生长密度,采用有多种添加成分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细胞,选择既有利于细胞生长又可提高培养细胞密度的微载体和条件温和、易操作、气体交换速度快的生物反应器,在线监控细胞生存环境和生理活动,减少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抑制因素,从而给细胞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另外通过向细胞中导入抗凋亡基因,可减缓细胞凋亡的发生,提高细胞活性和蛋白产量;此外,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过程中,利用多孔微载体能高效、大量地增殖细胞,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细胞 培养环境 生物反应器 微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支持向量机识别miRNA成熟链
15
作者 吴方丽 金伟波 +2 位作者 段敏 王保莉 曲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开发一个用于从pre-miRNA上识别其成熟链的miRNA预测程序miR-SVM。【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工具,将pre-miRNA的序列结构特征作为支持向量机工具——LibSVM的输入向量,经Grid程序优化参数后,开发出一个可靠的miRNA成熟链预测程序m... 【目的】开发一个用于从pre-miRNA上识别其成熟链的miRNA预测程序miR-SVM。【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工具,将pre-miRNA的序列结构特征作为支持向量机工具——LibSVM的输入向量,经Grid程序优化参数后,开发出一个可靠的miRNA成熟链预测程序miR-SVM。【结果】检测结果表明,在miR-SVM人数据集上得到程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7%和81.2%。通过杂交验证,获得ROC曲线下的面积约为87.71%,表明研究提出的序列结构特征可以有效地预测pre-miRNA成熟链。此外,用人数据训练出来的miR-SVM程序对其他20个物种的pre-miRNA成熟链进行预测,结果正确识别率为89.2%。【结论】研究开发的miR-SVM程序,成功地预测了pre-miRNA成熟链,检验结果表明,该程序具有良好的推广性,可用于miRNA试验过程中的前期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成熟链 预测分析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内源小分子RNA的生物合成
16
作者 张斌 金伟波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共3页
小分子RNA(包括miRNAs和siRNAs)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植物中的内源性小分子RNA的生物合成过程进行介绍。
关键词 小分子RNA MIRNA TASIRNA natsiRNAs ra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ramosa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晓华 韩撵法 +3 位作者 张美祥 金伟波 郭蔼光 范三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5-749,共5页
为了研究ramosa2基因在小麦中的功能,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L)中国春基因组为模板,玉米、高粱、水稻和大麦中ramosa2基因保守序列为参考设计引物,扩增到1条全长为771 bp的目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核酸序列与高粱、玉米、水... 为了研究ramosa2基因在小麦中的功能,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L)中国春基因组为模板,玉米、高粱、水稻和大麦中ramosa2基因保守序列为参考设计引物,扩增到1条全长为771 bp的目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核酸序列与高粱、玉米、水稻和大麦中ramosa2基因的同源性高达82.9%-95.2%;其预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高粱、玉米、水稻和大麦ramosa2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79.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序形态建成 ramosa2基因 同源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种仁总RNA提取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荆贝贝 金伟波 +1 位作者 王亚红 郭蔼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64-2065,共2页
采用异硫氰酸胍法、TRIzol法、CTAB法和SDS法从成熟银杏种仁中提取总RNA,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的总RNA纯度高,污染少,完整性好,其A260/A230为1.6~1.8,A260/A280为1.9~2.0;CTAB法提取的总RNA降解少,得率高;CTAB法更适于富含多糖和多酚... 采用异硫氰酸胍法、TRIzol法、CTAB法和SDS法从成熟银杏种仁中提取总RNA,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的总RNA纯度高,污染少,完整性好,其A260/A230为1.6~1.8,A260/A280为1.9~2.0;CTAB法提取的总RNA降解少,得率高;CTAB法更适于富含多糖和多酚物质的植物总RNA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种仁 提取总RNA 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板T形接头机器人焊接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高阳 龚俊伟 +4 位作者 金伟波 刘曙 李荣清 朱强 陈博 《焊接技术》 2018年第9期21-23,共3页
为提高焊接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针对建筑钢结构制造中的焊接结构特点,研究厚板T形接头双面坡口(K形坡口)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工艺。介绍了Mini型焊接机器人系统组成及结构特点,组装过程使用直径5.0 mm的粗焊丝控制组装间隙,通过三角形... 为提高焊接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针对建筑钢结构制造中的焊接结构特点,研究厚板T形接头双面坡口(K形坡口)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工艺。介绍了Mini型焊接机器人系统组成及结构特点,组装过程使用直径5.0 mm的粗焊丝控制组装间隙,通过三角形陶瓷衬垫保证机器人打底焊背面焊缝成形,采用手动检测的方式检测焊缝信息并生成焊接工艺参数,在端部定位焊点上接触引弧,实现厚板T形接头的机器人自动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型机器人 T形接头 K形坡口 陶瓷衬垫 焊缝信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基因Sm UF3GT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时空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红艳 刘景玲 +1 位作者 金伟波 梁宗锁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38-2045,共8页
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家族(UFGT)是植物细胞中催化不稳定花青素转化成稳定花青素苷的关键酶。该研究基于同源克隆和转录组数据库从丹参花瓣中克隆得到了UFGT家族基因之一,命名为Sm UF3GT。该基因包含一个1 35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50个... 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家族(UFGT)是植物细胞中催化不稳定花青素转化成稳定花青素苷的关键酶。该研究基于同源克隆和转录组数据库从丹参花瓣中克隆得到了UFGT家族基因之一,命名为Sm UF3GT。该基因包含一个1 35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50个氨基酸,并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初步定位于细胞质膜,细胞核,以及细胞基质中的过氧化物酶体、高尔基体上。qRT-PCR分析表明,Sm UF3GT在丹参和白花丹参中除了根的其他组织器官均有不同丰度的表达;在花发育进程中,在丹参花瓣中的表达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在白花丹参花瓣中呈现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Sm UF3GT基因在丹参类黄酮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积累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SmUF3GT 白花丹参 亚细胞定位 实时荧光定量 时空表达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