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碱烧伤兔眼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郭立云 张洁莹 +2 位作者 孙恒 胡竹林 边慧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5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对碱烧伤兔眼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建立兔眼碱烧伤模型并行人工角膜移植术。兔左眼为实验组,移植人工角膜前后结膜下注射b FGF 1 U,1次/d。兔右眼为对照组,仅建立眼碱烧伤模型并行人工角膜移...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对碱烧伤兔眼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建立兔眼碱烧伤模型并行人工角膜移植术。兔左眼为实验组,移植人工角膜前后结膜下注射b FGF 1 U,1次/d。兔右眼为对照组,仅建立眼碱烧伤模型并行人工角膜移植术。观察两组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角膜新生血管形成量大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兔眼角膜—人工角膜复合体生长良好,无一例发生角膜溶解穿孔、脱出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b FGF能明显促进碱烧伤兔眼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疾病 角膜移植 成纤维生长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可用于干细胞移植的新西兰白兔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立云 魏景宽 +1 位作者 杨上川 王正波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5-230,共6页
青光眼是一种致盲且不可逆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还没有能够彻底解决其视野缺失的治疗方法。神经干细胞研究的兴起为该病的治疗带来了可能,且迫切需要一种适用于干细胞移植研究的青光眼造模方法。该实验对新西兰白兔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 青光眼是一种致盲且不可逆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还没有能够彻底解决其视野缺失的治疗方法。神经干细胞研究的兴起为该病的治疗带来了可能,且迫切需要一种适用于干细胞移植研究的青光眼造模方法。该实验对新西兰白兔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给药,2.5mg/次,一周3次,持续8周。眼底照相显示造模眼眼球屈光间质保持清晰,视乳头凹陷明显扩大、血管呈屈膝状;病理切片显示造模眼视神经明显损伤;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eidelberg retina tomography,HRT)定量分析显示造模眼盘沿面积减小(1.10±0.88)mm2、杯/盘比增大0.17±0.13,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降低(0.44±0.31)mm等青光眼性质病理改变,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建模成功后,于角膜缘后4mm向造模眼玻璃体注入猕猴神经干细胞,植入5个月后摘取眼球切片,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存活的移植细胞。该实验建立了一种简单可靠、重复性强且适用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研究的慢性青光眼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动物模型 地塞米松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与中低近视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郭立云 张洁滢 杨红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评估高度近视与中低近视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09例近视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比较高度近视(n=52)-6.00 DS-10.00 DS与中低度近视(n=57)-0.50 DS-6.00 DS对生活质量影响有无差异。结果高度近视比低中度近视生活质量分数显著降... 目的评估高度近视与中低近视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09例近视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比较高度近视(n=52)-6.00 DS-10.00 DS与中低度近视(n=57)-0.50 DS-6.00 DS对生活质量影响有无差异。结果高度近视比低中度近视生活质量分数显著降低,高度近视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结论与低中度近视比较,高度近视患者生活质量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及其本体感受器的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4
4
作者 郭立云 孙恒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29-732,共4页
目的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及其本体感受器的超微结构,以期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非注视眼内直肌附着点后长约4~5mm、宽约10mm的眼外肌制作病理标本(光镜10例、透射电镜10例),选取同期... 目的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及其本体感受器的超微结构,以期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非注视眼内直肌附着点后长约4~5mm、宽约10mm的眼外肌制作病理标本(光镜10例、透射电镜10例),选取同期角膜移植供体的健康人眼内直肌10条作为正常对照(光镜5条、透射电镜5条),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比较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和正常人肌纤维及眼外肌本体感受器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同正常人比较,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纤维排列紊乱,部分纤维萎缩、水肿,线粒体变性,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结构出现明显异常,内囊、外囊不完整,梭内肌纤维排列紊乱,有髓神经轴浆内有残体形成,线粒体缺如,内膜与神经末梢间可见粗大致密的胶原纤维增生,神经纤维内微丝、微管等细胞器减少,严重者可见有髓神经脱髓鞘。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弱侧眼外肌内直肌及其本体感受器发生了病理性改变,可能与间歇性外斜视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眼外肌 本体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视手术对角膜内皮形态影响的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立云 李宪武 杜红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评价斜视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将38例斜视患者分为单条水平直肌手术组和水平直肌截退术两组,采用非接触角膜内皮镜观察斜视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及密度的变化,比较手术方式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斜视手术前... 目的评价斜视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将38例斜视患者分为单条水平直肌手术组和水平直肌截退术两组,采用非接触角膜内皮镜观察斜视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及密度的变化,比较手术方式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斜视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条水平直肌手术和水平直肌截退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斜视手术对角膜内皮产生了轻微、暂时的营养不良;角膜内皮细胞检查可作为一种观察指标对眼前节缺血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内皮细胞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眼外伤268例临床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立云 张洁滢 胡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24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儿童眼外伤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小于15岁的268例儿童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因眼部受伤需住院治疗,探讨眼外伤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268例患者中男性180例(67%),女性88例(33%);平均年龄(8.6...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儿童眼外伤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小于15岁的268例儿童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因眼部受伤需住院治疗,探讨眼外伤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268例患者中男性180例(67%),女性88例(33%);平均年龄(8.6±3.86)岁;农村患者175例(65%),城市患者93例(35%)。尖锐物体引起的眼部损伤199例(74%),眼球破裂伤178例(66%),闭合性眼外伤90例(34%)。眼球破裂伤的平均预后视力(0.3±2.78),闭合性眼外伤的平均视力(0.4±1.58)。首次就医平均时间(2±0.7)d。结论:眼外伤预防重于治疗,尖锐物体是儿童眼外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监督儿童不良行为,可有效预防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儿童 外伤原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婴幼儿白内障术后正常屈光发育的手术治疗策略
7
作者 郭立云 孙恒 +1 位作者 车云霞 胡竹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7-839,共3页
目的:回顾性观察Ⅰ期植入IOL治疗婴幼儿白内障术后远期眼球屈光发育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0a内曾行白内障摘除+前后撕(切)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Ⅰ期IOL(同一种IOL计算公式)植入术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46例92眼的术... 目的:回顾性观察Ⅰ期植入IOL治疗婴幼儿白内障术后远期眼球屈光发育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0a内曾行白内障摘除+前后撕(切)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Ⅰ期IOL(同一种IOL计算公式)植入术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46例92眼的术后并发症、眼轴、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者5眼(5%)。患儿术后3a随访矫正视力平均0.40±0.10,术后5a随访矫正视力平均0.51±0.01,术后7a随访矫正视力平均0.71±0.01;术后3a眼轴长度20.04±0.02mm,术后5a眼轴长度22.09±0.09mm,术后7a眼轴长度22.96±0.06mm;术后3a的平均屈光状态(等效球镜度数)为+5.37±0.12DS,术后5a的平均屈光状态+3.20±0.20DS,术后7a的平均屈光状态+0.92±0.20DS。结论:制定合适的手术治疗策略可以安全有效地给予婴幼儿白内障患儿相对正常屈光发育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 屈光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黑5染色布样在洗涤过程中的褪色行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郭立云 蔡国强 +1 位作者 何美林 王际平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29-335,共7页
家庭洗涤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活性染料染色布样在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染料掉落、布样褪色。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洗涤过程中的各因素(标准洗涤液的浓度、水硬度、水中余氯、机械力(钢珠数量)、浴比等)对活性黑5... 家庭洗涤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活性染料染色布样在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染料掉落、布样褪色。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洗涤过程中的各因素(标准洗涤液的浓度、水硬度、水中余氯、机械力(钢珠数量)、浴比等)对活性黑5染色布样的染料掉落及褪色行为的影响。采用UV-Vis测定洗涤残液中掉落游离染料的质量,并通过测定洗涤前后布样的K/S值和色差(ΔE)来考察各因素对布样色差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洗涤过程中染料的掉落量受标准洗涤液的浓度、浴比的影响较大,受机械力和余氯的影响相对较小;洗涤3次后,机械力是影响布样K/S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机械力对洗涤前后布样的色差(ΔE)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黑5 洗涤 染料掉落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眼外肌术后角膜曲率及屈光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洁莹 李跃祖 +1 位作者 周圆 郭立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显微眼外肌术后角膜曲率及屈光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12/2017-05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行显微眼外肌术患者62例85眼,年龄18~43岁,按手术方式分为水平直肌组:Ⅰ组(单纯后徙组)32眼、Ⅱ组(单眼一条直肌后徙联合其拮抗肌... 目的:探讨成人显微眼外肌术后角膜曲率及屈光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12/2017-05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行显微眼外肌术患者62例85眼,年龄18~43岁,按手术方式分为水平直肌组:Ⅰ组(单纯后徙组)32眼、Ⅱ组(单眼一条直肌后徙联合其拮抗肌截除组)34眼;斜肌组:Ⅲ组(单眼下斜肌断腱组)10眼、Ⅳ组(下斜肌转位组)9眼。分别于术前与术后1d,1wk,1、3、6mo行主观验光获得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采集角膜前表面(0~3、5、7mm)曲率值,比较各组内不同时间点患者屈光状态及角膜形态动态变化。结果:水平直肌术后短期可导致水平角膜曲率改变,此仅限于角膜中央5mm区内,基本在术后1mo恢复至术前水平。斜肌术后对角膜曲率无明显影响。水平直肌术后早期散光值增加,并出现近视移位,在术后1mo恢复至术前水平。斜肌术后球镜度、散光值无明显变化。结论:成人眼外肌手术后短期会出现角膜曲率及屈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眼外肌 眼屈光 角膜地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的建立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冬梅 朱勤 +5 位作者 李娜 郭立云 张晓帆 张洁莹 胡敏 代解杰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171-178,共8页
目的建立树鼩性成熟期及成年早期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模型,探讨年龄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以视网膜形态变化为主的局部视网膜机制与近视的关系。方法 4月龄和5月龄树鼩各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遮盖组。遮盖组右眼遮盖作为实验眼... 目的建立树鼩性成熟期及成年早期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模型,探讨年龄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以视网膜形态变化为主的局部视网膜机制与近视的关系。方法 4月龄和5月龄树鼩各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遮盖组。遮盖组右眼遮盖作为实验眼,左眼开放作为自身对照眼。用自制半透明眼罩建立形觉剥夺近视模型,然后撤出干预因素,分别于遮盖3周、6周测量各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于遮盖6周观察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各层细胞数目变化情况。结果 4月龄和5月龄树鼩遮盖右眼3周后,遮盖眼远视度数均有所降低,但与自身对照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遮盖6周后:两组的屈光度和眼轴与对照眼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在遮盖期间,形觉剥夺眼眼轴不断增长,近视度数也逐渐增加,二者有很好的直线负相关关系;并且4月龄组所诱导出的近视程度高于5月龄组(P<0.05)。形觉剥夺可引起各层视网膜普遍变薄,有核细胞层、感光细胞层、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中胞核数减少,排列稀疏紊乱。结论形觉剥夺可以诱导性成熟期及成年早期树鼩的近视形成及视网膜形态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形觉剥夺性近视(FDM) 视网膜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压波动对青光眼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青 江春光 郭立云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眼压波动对青光眼患者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用海德堡视网膜血流仪(heidberg retinal flowmetry,HRF)检查30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乳头和视盘旁视网膜各4个点血流,比较20例青光眼患者24 h眼压波动大于8 mmHg状态下及24 h眼压波... 目的观察眼压波动对青光眼患者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用海德堡视网膜血流仪(heidberg retinal flowmetry,HRF)检查30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乳头和视盘旁视网膜各4个点血流,比较20例青光眼患者24 h眼压波动大于8 mmHg状态下及24 h眼压波动小于8 mmHg状态下视神经乳头和视盘旁视网膜血流的变化.结果24 h眼压波动小于8 mmHg状态下视神经乳头和视盘旁视网膜血流较24 h眼压波动大于8 mmHg状态下明显改善.结论降低青光眼患者眼压波动能够明显改善青光眼患者视网膜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视网膜微循环 视网膜血流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视疲劳有效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晓帆 郭立云 张洁莹 《云南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350-352,共3页
视疲劳综合征是指视觉在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之后而出现的一种持续衰弱状态,是和眼睛局部因素、全身状况、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而突出表现在眼部的一组症候群.从其产生的病因机制出发,由于眼部调节及集合异常而发生的视疲劳最为常见.文献曾... 视疲劳综合征是指视觉在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之后而出现的一种持续衰弱状态,是和眼睛局部因素、全身状况、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而突出表现在眼部的一组症候群.从其产生的病因机制出发,由于眼部调节及集合异常而发生的视疲劳最为常见.文献曾报道视疲劳人群多见于30-50岁年龄阶段,但是随着近距离用眼的时间越来越多,青少年的视疲劳现象日益增多,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我们选取了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有典型视近疲劳症状的青少年进行双眼视功能各项眼动参数的全面测定,对所测结果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其调节及集合的变化特征.并给予VitBu滴眼液点眼,进行用药前后自身对照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滴眼液 眼动参数 视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驱油室内沙土管模拟实验
13
作者 郭立云 李颖 +1 位作者 张淑荣 张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8期83-86,共4页
模拟油藏条件,设计了一套简单实用的室内沙土管模型,以验证兽疫链球菌应用于微生物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效果,系统探讨了温度、含油量、注入菌液浓度、闭井时间对微生物驱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影响。该模型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达到了预期模拟效... 模拟油藏条件,设计了一套简单实用的室内沙土管模型,以验证兽疫链球菌应用于微生物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效果,系统探讨了温度、含油量、注入菌液浓度、闭井时间对微生物驱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影响。该模型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达到了预期模拟效果;同时验证了兽疫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提高石油采收率效果,在温度为40℃、含油量为30%、菌液浓度为5.5×105个.mL-1、闭井时间为7 d的最优条件下,微生物驱提高石油采收率达2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土管模型 提高石油采收率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大鼠玻璃体内移植猕猴神经前体细胞的方法探索
14
作者 边慧 范耀东 +1 位作者 郭立云 余化霖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8,共4页
探索一种简单、可行的异种神经前体细胞眼内移植方法。采用机械性损伤方法造成大鼠视网膜局部受损,然后在损伤眼及对照眼玻璃体内移植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标记的猕猴神经前体细胞,观察细胞能否存活。结果显示... 探索一种简单、可行的异种神经前体细胞眼内移植方法。采用机械性损伤方法造成大鼠视网膜局部受损,然后在损伤眼及对照眼玻璃体内移植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标记的猕猴神经前体细胞,观察细胞能否存活。结果显示: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发现移植细胞在损伤眼及对照眼内均可存活并整合至损伤眼视网膜。实验表明,玻璃体内异种移植GFP标记的猕猴神经前体细胞可以存活并整合,是一种可行的移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神经前体细胞 玻璃体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姆教学法在中医眼科规培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恒 郭立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寻找更合适的中医眼科规培生的临床教学方法。方法:选取43名中医眼科规培学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传统教学法和布鲁姆教学法进行10个月的临床教学,最后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结果:基础知识考试中,两组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寻找更合适的中医眼科规培生的临床教学方法。方法:选取43名中医眼科规培学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传统教学法和布鲁姆教学法进行10个月的临床教学,最后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结果:基础知识考试中,两组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能力考试中,两组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能力方面,布鲁姆教学法相对传统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姆教学法 中医眼科规培生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的超微结构研究
16
作者 杜红 郭立云 李宪武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的超微结构,以期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机制。方法取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8例恒定性外斜视患者(间歇性外斜视恒定化)及8例同期角膜移植供体的健康人眼内直肌,常规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并计算每例标本每... 目的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的超微结构,以期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机制。方法取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8例恒定性外斜视患者(间歇性外斜视恒定化)及8例同期角膜移植供体的健康人眼内直肌,常规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并计算每例标本每100倍视野下肌纤维的含量;利用透射电镜观察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5例同期角膜移植供体的健康人眼内直肌的超微结构。结果光镜下正常对照组眼外肌纤维分布均匀,大小、形态正常,排列规则整齐。间歇性外斜视及恒定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纤维大小不一、形态异常,数量减少,排列紊乱,每例标本100倍视野肌纤维含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恒定性外斜视患者肌纤维含量明显少于间歇性外斜视组(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纤维萎缩、水肿、肌丝变少,排列紊乱,线粒体变性,严重者可见肌纤维坏死、胶原纤维增生。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弱侧眼外肌内直肌发生了病理性改变,可能与间歇性外斜视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眼外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致双眼外直肌麻痹1例
17
作者 许静 郭立云 《云南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病例女,30岁,主因外伤后双眼内斜9个月就诊。患者9个月前因车祸昏迷1d后出现双眼内斜,复视,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自患病以来,内斜无明显改善,近1个月来,复视现象消失,考虑视网膜已形成单眼抑制。全身检查正... 病例女,30岁,主因外伤后双眼内斜9个月就诊。患者9个月前因车祸昏迷1d后出现双眼内斜,复视,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自患病以来,内斜无明显改善,近1个月来,复视现象消失,考虑视网膜已形成单眼抑制。全身检查正常,意识清。眼部检查:视力:右0.4,右0.8,双眼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位:33cm映光右眼内斜35°,左眼内斜30°。眼球运动:双眼外转完全不能,牵拉试验:双眼内直肌无牵制因素。诊断为:双眼外直肌麻痹。完善相关检查后,手术分期进行,先在局麻下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双内直肌均后徙于附着点后10mm处,术后眼位改善不明显,半年后在局麻下分别行左眼及右眼上、下直肌移位术,将上、下直肌外1/2束分别缝在外直肌止端约上端处和下端处,术后眼位映光:基本正位,双眼外转运动受限,余眼球运动可,无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直肌麻痹 颅脑损伤 内直肌后徙术 双眼外转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检查 眼球运动 外直肌止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检查麻醉与非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18
作者 郭立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46-0149,共4页
观察与比较胃镜检查麻醉组与非麻醉组在检查质量、患者疼痛程度和耐受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择160例需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麻醉组和非麻醉组,每组80例。麻醉组给予吗替麦考酚,非麻醉组不给予麻醉药。观察两组在检查质量评分、... 观察与比较胃镜检查麻醉组与非麻醉组在检查质量、患者疼痛程度和耐受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择160例需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麻醉组和非麻醉组,每组80例。麻醉组给予吗替麦考酚,非麻醉组不给予麻醉药。观察两组在检查质量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和耐受程度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 麻醉组在检查质量更高,疼痛程度和不适感明显低于非麻醉组。结论 相比非麻醉,适当使用麻醉药对提高胃镜检查质量和患者耐受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麻醉 非麻醉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19
作者 郭立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46-0049,共4页
比较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随机选取200例需进行轻度手术的婴儿,将其分成喉罩麻醉组和气管插管麻醉组,每组100例。两组婴儿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相同。喉罩麻醉组采用喉罩给予咪达唑仑进行维持麻醉;... 比较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随机选取200例需进行轻度手术的婴儿,将其分成喉罩麻醉组和气管插管麻醉组,每组100例。两组婴儿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相同。喉罩麻醉组采用喉罩给予咪达唑仑进行维持麻醉;气管插管麻醉组进行插管麻醉,给予七氟醚诱导,维持以七氟醚或异氟醚。观察两组患儿醒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术中肌动量变化等。结果 喉罩麻醉组比气管插管麻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小,术中肌动量波动小。结论 喉罩麻醉在婴儿手术中比传统气管插管麻醉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线返波型加速管的大功率辐照加速器研制
20
作者 史浩 施嘉儒 +7 位作者 刘耀红 刘晋升 张亮 查皓 陈怀璧 韩志伟 贾玮 郭立云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5期72-80,共9页
针对产业的快速发展及用户端对辐照加速器提高单位产能、节约成本、丰富功能性等方面的迫切需求,研制一款新型高功率、高效率且电子束可调的电子辐照加速器系统。首先引入了等梯度返波管的设计概念,对缩短建场时间、降低功率反射和提升... 针对产业的快速发展及用户端对辐照加速器提高单位产能、节约成本、丰富功能性等方面的迫切需求,研制一款新型高功率、高效率且电子束可调的电子辐照加速器系统。首先引入了等梯度返波管的设计概念,对缩短建场时间、降低功率反射和提升加速结构分流阻抗以及解决束流崩溃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采用了HFSS对返波加速管进行了3维电磁场仿真,并制造了加速管实物。大功率固态调制器采用Marx发生器形式,采用零电流开关(zero current switch,ZCS)充电,结合FPGA控制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形成脉冲高压。最终以返波加速管为核心,匹配微波系统、扫描系统、固态脉冲调制器系统等,完成了辐照加速器系统的研制。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量为10.28 MeV,一般工况的功率为24.672 kW,最大功率为28.4 kW,满足设计要求。直线返波加速管配合大功率固态调制器研制的辐照加速器系统技术方案可行,形成的产品实现应用,为电子束辐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辐照加速器 返波型加速结构 磁耦合 等梯度 MARX发生器 固态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