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瑶月 《学苑教育》 2013年第8期14-14,共1页
区别于传统媒体传播单向主导性模式,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变成了多向对多向的互动式。这种超级互动的传播过程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而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发展相对落后,亟需高校广泛开展多角度、... 区别于传统媒体传播单向主导性模式,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变成了多向对多向的互动式。这种超级互动的传播过程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而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发展相对落后,亟需高校广泛开展多角度、多元化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提高工作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网络媒介 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意识形态共通性的思政课程与艺术形式结合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瑶月 《科教文汇》 2020年第11期55-56,共2页
艺术院校因其独特的专业构成,在教育教学上有着鲜明的特色。因此,艺术院校的思政课也应该注重针对性和专业性,找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在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诸多共性中,意识形态性是最为显著和最具有实践意义的,通过意... 艺术院校因其独特的专业构成,在教育教学上有着鲜明的特色。因此,艺术院校的思政课也应该注重针对性和专业性,找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在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诸多共性中,意识形态性是最为显著和最具有实践意义的,通过意识形态共通性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程 艺术形式 意识形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文化背景下抛锚式教学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瑶月 《科教导刊》 2017年第11Z期87-88,共2页
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社会背景和个人主观诉求等原因,微文化迅速发展,它改变着文化生态环境,也对青年人的核心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微文化下,抛锚式教学法的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更加易于展开和适... 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社会背景和个人主观诉求等原因,微文化迅速发展,它改变着文化生态环境,也对青年人的核心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微文化下,抛锚式教学法的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更加易于展开和适应环境变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深化理论研究,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微文化环境中的传播能力与水平。高校应培养师资力量,加快技术进步,搭建实践平台,巩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领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文化 抛锚式教学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4
作者 郭瑶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57-560,共4页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探索一条大数据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革的路径。其中包括:教育工作者应树立大数据意识,调整研究思路、创新教学方法,高校应建设大数据人才队伍、...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探索一条大数据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革的路径。其中包括:教育工作者应树立大数据意识,调整研究思路、创新教学方法,高校应建设大数据人才队伍、构建技术平台,在大数据环境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抛锚式教学法”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初探
5
作者 郭瑶月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2-85,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深入,人们传统的生活边界、学习边界、信息传播的时空边界被打破,这些变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面对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深入,人们传统的生活边界、学习边界、信息传播的时空边界被打破,这些变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面对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互联网+抛锚式教学法"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利用大数据资源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借助开放、共享的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通过效果评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完成意义建构,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抛锚式教学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课程与艺术形式融合机制的探索研究
6
作者 郭瑶月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85-186,共2页
基于课程实效性的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一直是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艺术形式在意识形态属性方面有共通性,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方面也存在相融合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高校应结合"... 基于课程实效性的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一直是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艺术形式在意识形态属性方面有共通性,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方面也存在相融合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高校应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全部教学环节的作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效应的现实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应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政课程+艺术形式"教学模式,改善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课程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东北红色艺术融入艺术院校教学改革的路径
7
作者 郭瑶月 《艺术工作》 CSSCI 2024年第6期143-146,共4页
新时代新征程上,艺术院校教学改革面临整合资源、革新观念,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的重大挑战。东北红色艺术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与东北独特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呈现。透过文化生态学解析,东北红色艺术文化生态系统呈现... 新时代新征程上,艺术院校教学改革面临整合资源、革新观念,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的重大挑战。东北红色艺术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与东北独特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呈现。透过文化生态学解析,东北红色艺术文化生态系统呈现外生环境层与内生核心层内部动态耦合,以及层级间双向动态循环关系,构建起区域特色与时代变迁下的时空坐标,发挥着价值引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功能,成为深化艺术院校教学改革的有效推手。艺术院校教学改革应从提炼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实践、整合教学资源入手,发挥东北红色艺术的独特优势,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东北全面振兴贡献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红色艺术 东北全面振兴 教育改革
原文传递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与路径
8
作者 郭瑶月 《沈阳干部学刊》 2024年第3期12-15,共4页
本文通过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重关系,梳理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理路贯通,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意蕴。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了党外知识... 本文通过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重关系,梳理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理路贯通,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意蕴。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了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建设,也拓展了其外延构建。要从制度体系层面、工作方式层面、队伍建设层面探索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党外知识分子 思想政治工作
原文传递
地域文化视角下辽宁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郭瑶月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第33期63-64,共2页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地域经济的兴盛决定着地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地域文化一旦形成又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或造成阻碍。辽宁地域文化在辽宁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地域经济的兴盛决定着地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地域文化一旦形成又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或造成阻碍。辽宁地域文化在辽宁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地域文化角度探讨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文化因素,并从中找到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文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辽宁经济发展 文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