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结构面直剪力学特征的颗粒流宏细观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玮钰 张昌锁 +1 位作者 王晨龙 王梅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8,共12页
目前,由于颗粒尺寸和位置随机分布而产生的粗糙度,导致在模拟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无法利用PFC2D准确模拟岩石结构面的剪切力学行为。为了避免以上弊端,采用结构面两侧颗粒组接触判别法分别对倾角为20°和30°的三角形... 目前,由于颗粒尺寸和位置随机分布而产生的粗糙度,导致在模拟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无法利用PFC2D准确模拟岩石结构面的剪切力学行为。为了避免以上弊端,采用结构面两侧颗粒组接触判别法分别对倾角为20°和30°的三角形单锯齿结构面进行不同法向应力下的直剪模拟。模拟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此模拟方法可以真实模拟岩石结构面剪切力学行为。为了进一步验证此模拟方法在天然结构面模拟试验中的可行性,利用PFC2D对Barton标准十条节理轮廓线模型进行不同法向应力下的直剪试验,模拟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表明模拟方法具有可行性,为剪切破坏过程和机理分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研究粗糙结构面强度特征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结构面 直剪试验 模拟方法 剪切机理 PFC2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CT26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VEGF及HIF-1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龚雪 崔换天 +3 位作者 郭玮钰 王丽 边育红 张翟轶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79-685,共7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CT26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CT26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苦参碱低剂量组、苦参碱中剂量组、苦参碱高剂量组,造模后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环磷酰胺和不同剂量...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CT26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CT26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苦参碱低剂量组、苦参碱中剂量组、苦参碱高剂量组,造模后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环磷酰胺和不同剂量的苦参碱,连续灌胃14 d,检测给药后各组小鼠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并进行肿瘤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考察苦参碱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此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结果]造模给药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肿瘤重量均显著降低(P<0.01)。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肿瘤组织中可见大量核分裂象,无明显坏死区,而阳性药组和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核分裂象显著减少(P<0.01),且细胞坏死更为严重。此外,qPCR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VEGF、HIF-1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各实验组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阳性药组和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VEGF、HIF-1α的积分光密度值(IOD)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苦参碱可能是通过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HIF-1α的表达水平达到抑制CT26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结肠癌荷瘤小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骨藤对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Ⅲ的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DKMG的影响及机制
3
作者 唐银彤 官志忠 +5 位作者 陆定艳 陈帅帅 吴忠秀 曹陶涛 郭玮钰 刘亭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37-1144,共8页
目的探讨黑骨藤对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突变体Ⅲ(EGFRvⅢ)的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DKMG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DKMG和不表达EGFRvⅢ的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MG,各自分为空白(Con)组(DMEM培养液)、低浓度黑骨藤组(... 目的探讨黑骨藤对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突变体Ⅲ(EGFRvⅢ)的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DKMG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DKMG和不表达EGFRvⅢ的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MG,各自分为空白(Con)组(DMEM培养液)、低浓度黑骨藤组(100 mg/L黑骨藤培养液)、中浓度黑骨藤组(200 mg/L黑骨藤培养液)及高浓度黑骨藤组(400 mg/L黑骨藤培养液),处理细胞24 h,采用细胞增殖与毒力检测试剂盒(MTS)检测各组DKMG、U87MG细胞的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KMG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各组DKMG细胞中EGFRvⅢ、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及BCL2-Associated X(Bax)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DKMG细胞中EGFRvⅢ、Bcl-2、Bax、半胱氨酸蛋酶家族(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MTS检测显示,与Con组相比,各浓度黑骨藤组DKMG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各浓度黑骨藤组U87MG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与Con组比较,各浓度黑骨藤组DKMG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qRT-PCR结果表明,与Con组比较,各浓度黑骨藤组DKMG细胞中EGFRvⅢ和Bcl-2 mRNA表达降低(P<0.05),Bax表达无变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浓度黑骨藤组DKMG细胞中EGFRvⅢ、Bcl-2及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黑骨藤可诱发DKMG细胞凋亡,产生细胞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GFRvⅢ、Bcl-2、Caspase-3表达及上调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黑骨藤 DKMG细胞 U87MG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Ⅲ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2E1稳定转染Flp-In^(TM)CHO细胞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赵永龙 郭玮钰 +4 位作者 龙昌兰 陆定艳 陈帅帅 李勇军 刘亭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390-1395,共6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E成员1(CYP2E1)的Flp-In^(TM)CHO细胞系,并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筛选。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将pcDNA5/FRT-CYP2E1重组质粒和pcDNA5/FRT-空质粒-并转染Flp-In^(TM)CHO细胞,采用潮霉素...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E成员1(CYP2E1)的Flp-In^(TM)CHO细胞系,并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筛选。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将pcDNA5/FRT-CYP2E1重组质粒和pcDNA5/FRT-空质粒-并转染Flp-In^(TM)CHO细胞,采用潮霉素B(500 mg/L)进行稳定性筛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细胞中是否成功插入能够表达CYP2E1酶的目的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YP2E1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对乙酰氨基酚(APAP)检测CYP2E1酶对APAP的毒性敏感性。结果与Flp-In^(TM)CHO空质粒组比较,PCR结果显示Flp-In^(TM)CHO-CYP2E1细胞分别在2000 bp、200 bp左右有CYP2E1酶目的基因的明显条带;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lp-In^(TM)CHO-CYP2E1细胞的CYP2E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01);APAP检测结果显示CYP2E1酶对APAP的毒性敏感性也显著增强。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CYP2E1的Flp-In^(TM)CHO细胞模型,且表达的CYP2E1酶对APAP的毒性敏感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E成员1 稳定表达 Flp-In^(TM)CHO细胞 蛋白免疫印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力学性质的颗粒流模拟研究
5
作者 张秀林 张昌锁 +1 位作者 宋晓康 郭玮钰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375-2382,共8页
工程岩体中含有大量内部裂隙,对岩体力学性质具有控制作用,但由于试验制备困难等问题对含内部裂隙的岩体的研究较少。为了研究内裂隙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采用PFC3D建立贯穿单裂隙岩体数值模型,利用单轴与三轴压缩模拟结果与理论以及... 工程岩体中含有大量内部裂隙,对岩体力学性质具有控制作用,但由于试验制备困难等问题对含内部裂隙的岩体的研究较少。为了研究内裂隙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采用PFC3D建立贯穿单裂隙岩体数值模型,利用单轴与三轴压缩模拟结果与理论以及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随裂隙倾角的增加,岩体力学参数的变化呈现出“U”型趋势,反映了岩体力学特征的各向异性。围压的增大弱化了岩体的各向异性,裂隙面积比的增大强化了岩体的各向异性。采用等效岩体方法分析了裂隙尺寸、倾角以及密度对含内部多裂隙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同一裂隙密度下,裂隙尺寸的增大对含有倾角在45°附近的裂隙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较大,而对含有倾角为0°和90°的裂隙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较小,即对岩体力学特征的各向异性影响较大;同一裂隙尺寸下,裂隙密度的增加对于含有不同倾角裂隙的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基本一致,即对岩体力学特征的各向异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内部裂隙 力学参数 裂隙倾角 裂隙尺寸 裂隙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