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7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气多层合采解吸叠加效应分析方法与实践——以黔西小屯井田为例
1
作者 郭晨 吉彦 +8 位作者 赵宸谊 卢玲玲 于鑫航 高俊喆 李猴强 张旭阳 王祥 何红斌 张润涵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2,共11页
【目的】煤层气多层合采是提高单井产量的重要手段,但开发实践表明煤层气合采效果与控制因素复杂多变,面临产气贡献判识、产气潜力预测、产层组合优化等技术难点。不同煤储层解吸产气的叠加性决定着煤层气合采能否取得高产。【方法】提... 【目的】煤层气多层合采是提高单井产量的重要手段,但开发实践表明煤层气合采效果与控制因素复杂多变,面临产气贡献判识、产气潜力预测、产层组合优化等技术难点。不同煤储层解吸产气的叠加性决定着煤层气合采能否取得高产。【方法】提出解吸次序判断、解吸区间叠加性与解吸阶段匹配性分析、井控可解吸量预测的煤层气合采解吸叠加效应分析方法,并以黔西小屯井田为例开展应用研究。【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该区煤储层具有吸附能力强、含气饱和度低、临界解吸压力低的特点。煤层气产层可划分为2套解吸系统,上部解吸系统的解吸次序为6上、7、6中与6下煤,下部解吸系统的解吸次序为34、33煤。以生产过程动液面变化为刻度,分析煤层气合采过程中各煤层的解吸历程,发现6上、7、6中、6下煤在45 m的动液面范围内能够同步解吸,33煤与34煤在92 m的范围内能够同步解吸。基于等温吸附曲线揭示各煤层解吸阶段的匹配性,由于临界解吸压力低,各煤层解吸后直接进入敏感解吸阶段,解吸效率高且匹配性好,有利于高产,但存在压降空间不足,排水周期长等弊端,对煤储层改造和排采提出更高要求。井控可解吸量及其时变曲线预测表明,当解吸系统内部所有产层同步解吸时,将迎来解吸高峰,此阶段上部系统井控可解吸量378.09万m3,日均4.20万m3,下部系统井控可解吸量199.11万m3,日均1.08万m3。上下2套解吸系统均显示了良好的解吸叠加效应,分别构成两套有利合采产层组合。该方法可为煤层气合采产气贡献识别、产气潜力预测与产层组合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合采 解吸叠加 解吸阶段 动液面 产层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矿井地质工作展望——矿井开采智能地质保障技术体系架构
2
作者 夏玉成 孙学阳 +2 位作者 苗霖田 郭晨 杜荣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6,共13页
【背景和意义】面临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严峻挑战,煤矿智能化是新时期煤炭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矿井地质工作为地下煤矿开采提供地质基础和保障,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强。通... 【背景和意义】面临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严峻挑战,煤矿智能化是新时期煤炭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矿井地质工作为地下煤矿开采提供地质基础和保障,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强。通过“矿井地质+人工智能”,构建“矿井开采智能地质保障技术体系”,为矿井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提供全方位和全过程地质保障,是新时期矿井地质工作契合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的发展方向与必然趋势,必将成为助推矿井地质工作提质增效的新质生产力。【方法和结果】在探讨矿井开采智能地质保障技术体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初步搭建了矿井开采智能地质保障技术体系架构,并对构成该技术体系的5个子体系:基础地测信息智能化管理、矿井地质灾害的智能化预测预警、矿区生态环境的智能化监测预测预警、开采有利区块的智能化辨识、透明工作面子体系,及其核心工作模块进行系统梳理。【结论】同时特别强调,在地质探测、检测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的前提下,矿井开采智能地质保障技术体系的有效性取决于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归根结底取决于地测人员的数量和专业素养,呼吁进一步加强矿井地质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地质 人工智能 地质保障 技术体系 人才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U-net的肺结节分割方法
3
作者 郭晨 曾志高 +1 位作者 易胜秋 袁鑫攀 《中国科技信息》 2025年第4期75-78,共4页
肺结节分割在肺部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肺结节的精确分割,能够帮助医师在检查阶段,发现病人潜在的肺部疾病,从而提供更早的治疗和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人工手动分割肺结节费时费力且精确度欠佳。... 肺结节分割在肺部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肺结节的精确分割,能够帮助医师在检查阶段,发现病人潜在的肺部疾病,从而提供更早的治疗和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人工手动分割肺结节费时费力且精确度欠佳。因此,肺结节自动化分割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肺结节分割是指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将肺部医学图像中的肺结节与周围组织分离出来,目前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边缘检测分割方法、区域扩展分割方法、局部特征动态阈值分割方法、单一阈值分割方法、模型驱动的方法,其中,模型驱动方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高精度分割技术,其包括基于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的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这些方法通过训练模型来自动学习和识别结节的特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因此逐渐成为计算机分割肺结节的主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分割 机器学习 动态阈值分割 分割技术 医学图像 自动学习 局部特征 模型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台账系统的设计及在制药行业的运用
4
作者 马延 郭晨 +7 位作者 李博 李柏 邵琰 杨志泽 王承馀 胡东阳 胡术然 易力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5年第1期48-57,共10页
作为提升制药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措施,将台账记录纳入电子系统,实现生产全程无纸化,对于减少纸质记录带来的不便和环境污染风险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搭建的电子台账系统。该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 作为提升制药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措施,将台账记录纳入电子系统,实现生产全程无纸化,对于减少纸质记录带来的不便和环境污染风险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搭建的电子台账系统。该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能够满足制药行业生产和质量需求,集成了用户、角色、科室权限管理,电子台账的设计和填写以及科室、表格、操作日志信息的展示等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电子台账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制药企业台账类记录电子填写等问题,例如无论是在洁净区还是非洁净区都能便捷地完成台账记录填写。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将所有数据集中于系统内,便于后续的查询和分析,避免纸质记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风险,为制药企业记录电子化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台账系统 制药行业 信息化 电子记录 自研 质量管理无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胞饮加减联合隔姜灸脐法对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5
作者 王璐 曹华斌 郭晨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4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究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IF)患者应用温胞饮加减联合隔姜灸脐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助孕的100例RIF拟再次行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ET)肾阳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究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IF)患者应用温胞饮加减联合隔姜灸脐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助孕的100例RIF拟再次行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ET)肾阳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FET激素替代周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温胞饮加减联合隔姜灸脐疗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容受性、妊娠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主症及次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形态及子宫内膜下血流灌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胚胎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IF患者应用温胞饮加减联合隔姜灸脐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改善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参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提升临床妊娠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胚胎种植失败 温胞饮 隔姜灸脐法 子宫内膜容受性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共通意义空间:提升黄河文化传播力的现实需求和优化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晨 杨勇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提升黄河文化传播力,是黄河文化再次繁荣的历史机遇。通过梳理黄河文化传播力的现实需要和现存问题,提...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提升黄河文化传播力,是黄河文化再次繁荣的历史机遇。通过梳理黄河文化传播力的现实需要和现存问题,提出从制度化、符号化、观念化和生活化四个维度重构黄河文化传播“共通意义空间”的路径,从而提升黄河文化传播力效能,促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的正向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通意义空间 传播力 黄河文化 文化自信 文明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in Transformer的沥青路面病害分类检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晨 杨玉龙 +1 位作者 左琛 杨冰鑫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2期114-121,共8页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沥青路面病害检测中识别长距离裂缝结构能力不足以及面临的精度局限问题,引入Swin Transformer模型进行沥青路面病害分类研究;首先对于路面检测车采集到的沥青路面扫描图像对比度低的问题,使用直方图均衡技...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沥青路面病害检测中识别长距离裂缝结构能力不足以及面临的精度局限问题,引入Swin Transformer模型进行沥青路面病害分类研究;首先对于路面检测车采集到的沥青路面扫描图像对比度低的问题,使用直方图均衡技术处理图像,增加图像可视化效果;其次,选取3种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对比模型,并在训练过程中采用更换损失函数,调整预训练模型等手段解决过拟合问题;并选用准确率、查全率、F1-score作为评价指标;在最终实验结果中Swin Transformer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0.6%,F1-score达到了0.776,不仅在整体分类准确率上超越了传统CNN模型,并且对具有长距离特征结构的病害方面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同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n Transformer 路面病害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分类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规模人居信息传导与数据要素配置
8
作者 郭晨 武廷海 +2 位作者 朱栋文 丁一 刘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4,100,共12页
文字的产生和较大规模的人口集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最重要的标志。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传统城市化的基于地域性的人口集聚逐渐接近规模极限。同时,随着信息介质的轻量化和信息表达的刚性化,信息的流动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字的产生和较大规模的人口集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最重要的标志。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传统城市化的基于地域性的人口集聚逐渐接近规模极限。同时,随着信息介质的轻量化和信息表达的刚性化,信息的流动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完全有能力维系一个超越地域性的经济社会共同体。未来人居正在从地域性集聚向关系型集聚演化,信息空间环境营造与物质空间环境营造同样应当得到人居环境科学的重点关注。在信息空间环境营造的工程实践中,城市级的数据要素资源配置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人居环境科学长期的理论积淀和技术方法可以为人居导向的信息空间环境营造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为超大规模人居及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城市治理 信息传导 数据要素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育胎丸联合贝米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郭晨 万云慧 +1 位作者 易迎春 张晓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1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联合贝米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肾虚血瘀型R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联合贝米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肾虚血瘀型R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予贝米肝素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滋肾育胎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水平、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保胎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屡孕屡堕、腰骶酸痛、阴道流血、双膝酸软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动脉阻力指数、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脉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保胎成功率、活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贝米肝素钠可提高RSA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利于保胎,提高最终活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滋肾育胎丸 贝米肝素钠 性激素水平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粗糙模糊集混合算法的装配式建筑构件供应商选择
10
作者 郭晨 秦明轩 杜百岗 《建筑经济》 2024年第S01期380-385,共6页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供应商选择是实现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关键。基于在专家权重未知的情况下,构建专家信誉-技术权重模型;基于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对专家评价值采用新型粗糙模糊集系统的方法进行处理,将[0,1]矩阵转化成...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供应商选择是实现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关键。基于在专家权重未知的情况下,构建专家信誉-技术权重模型;基于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对专家评价值采用新型粗糙模糊集系统的方法进行处理,将[0,1]矩阵转化成区间模糊数矩阵,降低决策者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排序中,提出一种TOPSIS-GRA-MARCOS的混合算法,计算各备选供应商的效用函数并对供应商进行择优。最后结合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供应商选择 新型粗糙模糊集 区间模糊数 TOPSIS-GRA-MARC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郭晨 黄春瑜 徐思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本院小儿心脏病中心1岁以内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撤机后不同无创通气支持方式分为经鼻高流量湿化给氧组(HFNC...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本院小儿心脏病中心1岁以内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撤机后不同无创通气支持方式分为经鼻高流量湿化给氧组(HFNC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各40例。比较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血气指标、呼吸频率(RR)、二次插管率、拔管后肺不张、术后合并感染发生率。结果HFNC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短于nCPAP组(P<0.05);时点与组别交互作用对患儿PaCO_(2)、PaO_(2)/FiO_(2)、RR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单独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拔管前PaCO_(2)、PaO_(2)/FiO_(2)、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 h、6 h、12 h、24 h、48 h,HFNC组与nCPAP组PaCO_(2)、PaO_(2)/FiO_(2)、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二次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较nCPAP组低(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有效改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避免二次插管,缩短ICU滞留时间,促进患儿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血气指标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量关键通路方法预测各向异性介质的渗透率
12
作者 郭晨 李梦 凌博闻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4-1281,共8页
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渗透率是反应储层渗流能力的重要参数,对储层评价、开发和生产至关重要。关键通路(critical path analysis,CPA)方法基于渗流和电场的相似性,建立储层的渗透率和电导率的关系,是一种利用电法勘探结果预测渗透率的... 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渗透率是反应储层渗流能力的重要参数,对储层评价、开发和生产至关重要。关键通路(critical path analysis,CPA)方法基于渗流和电场的相似性,建立储层的渗透率和电导率的关系,是一种利用电法勘探结果预测渗透率的有效方法。然而,当非常规油气储层表现出较强的各向异性(如裂缝页岩)时,基于标量建立的CPA方法精度下降。针对各向异性介质,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电参数和渗透率张量的张量CPA方法。从三维真实数字岩心出发,提取岩心样本的孔隙网络,并通过定义连通矩阵来表征孔隙网络的连通关系和渗流信息,最终经过矩阵运算得到临界孔隙半径张量,进而预测渗透率。对比了张量CPA方法在各向同性介质和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张量CPA方法通过引入张量形式的物理参量,可全面表征各向异性介质的结构特征,显著提高了各向异性介质渗透率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通路分析 非常规油气 各向异性 渗透率预测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在地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13
作者 郭晨 《大学教育》 2024年第24期117-121,共5页
全球化进程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新要求。基于人员跨境的国际化有助于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国际视野,但未能解决教育不公、中外新闻传播体制差异、国际接轨本土脱轨等矛盾。在地国际化因其“在地”特性和“国际化”目的... 全球化进程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新要求。基于人员跨境的国际化有助于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国际视野,但未能解决教育不公、中外新闻传播体制差异、国际接轨本土脱轨等矛盾。在地国际化因其“在地”特性和“国际化”目的,与地方高校“立足本土”的特性和新闻传播专业“国际视野”的培养目标发生双重耦合,因此成为地方高校探索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新闻传播教育 在地国际化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E平台的船舶模型数据分析
14
作者 卢永进 周健 +4 位作者 郭晨 韩海荣 罗辰 苗璞 胡婉婷 《机械》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为避免因模型数据量过大造成数字化设计的系统性风险,结合船舶设计特点,系统梳理了3DE平台系统架构具体组成。从设计流程入手指出模型数据存储位置,以明确研究对象。为深入分析模型数据演变规律,结合二次开发建立了具体监测方法,首先以... 为避免因模型数据量过大造成数字化设计的系统性风险,结合船舶设计特点,系统梳理了3DE平台系统架构具体组成。从设计流程入手指出模型数据存储位置,以明确研究对象。为深入分析模型数据演变规律,结合二次开发建立了具体监测方法,首先以典型舱段为对象获取设计模型数据变化趋势,为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基础。然后分析了数据量、参考零件数、打开耗时随设计不断推进的变化,研究表明模型数据量管控关键在于全船的基础库设备和船体结构设计数据。最后,详细阐述了船舶数字化设计管控措施,可有效加快数据流转和提升设计效率。研究结果有利于设计人员深入管控船舶模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E平台 船舶 数据分析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内涵、现实困囿与纾解路径
15
作者 郭晨 张钊 +3 位作者 衣克然木·衣明 龙雅丽 史岩 史兵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正面临着挑战。该研究基于马克思“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理论,剖析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价值内涵与现实困囿,提出了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思路及纾解路径。研究认为...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正面临着挑战。该研究基于马克思“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理论,剖析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价值内涵与现实困囿,提出了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思路及纾解路径。研究认为:(1)强的教育和对的教育是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有特色的教育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辩证统一的切入点;(2)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质量发展价值尺度的困囿集中在制度困境方面,即双轨制的目标缺乏引领性和结构缺乏自洽性,真理尺度的困囿主要有比例困境和实践困境;(3)基于强制性同构、规范性同构和模仿性同构三种制度同构机制,构建了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四维六翼”高质量发展思路,即治理价值协同、治理主体多元、治理关系明确、治理机制丰富的“四维”治理框架,以及汇聚发展合力、夯实上层建筑、明确治理主体、打通堵点、消除基层制约以及消除痛点的“六翼”纾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高质量发展 体教融合 制度同构 真理尺度 价值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矿区采动损害及减损开采的地质保障技术框架体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双明 孙强 +9 位作者 耿济世 袁士豪 谷超 杨多兴 牛超 路拓 郭晨 张唤兰 黄海鱼 师庆民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共13页
【目的】煤炭在我国的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难以发生改变,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兜底保障。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采损害煤矿区地质环境,同时导致突水、冲击地压等灾害。【方法】围绕煤矿安全高效开采面临的地质环境损害预测预警难和减损... 【目的】煤炭在我国的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难以发生改变,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兜底保障。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采损害煤矿区地质环境,同时导致突水、冲击地压等灾害。【方法】围绕煤矿安全高效开采面临的地质环境损害预测预警难和减损开采保障压力大等难题,基于煤炭采动损害预测与减损地质保障多学科交叉特点,突出地质条件的控灾机理和采动致灾模式,强调煤炭开采模式与地质结构演化全时空多场响应,分析采动效应下地质条件物质场、能量场、信息场的耦合机制,厘清损害模式和预警信息关键参量的映射关系,形成安全高效开采的地质保障策略和减损控灾工程技术体系。【结果和结论】研究思路为“孕灾环境→损害机制→过程响应→损害预测→防灾减损”,技术路线是“煤矿开采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结构演化规律及损害模式→多物理场演化全时空信息响应→损害监测及预测预警→减损保障工程技术”。核心内容包括:(1)剖析地质条件与致灾地质体的空间关系和成因联系,构建高精度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阐明地质结构、开采条件和损害模式的映射关系,建立主控要素的特征参量数据库;(2)构建采动效应下的工程地质力学模型,研究开采方式、空间布局、采动速率等影响下地质条件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和损害机制,提出考虑地质体关键结构破坏演化规律的损害模式判识方法;(3)获取采动过程地质结构演化背景下的全时空多源信息响应,提出主控参量作用下的损害模式识别标准,进而厘清裂隙场、应力场、渗流场与地球物理场信息参量的镜像关系,建立基于地质条件物质场、能量场和信息场耦合响应的全时空信息映射模型;(4)构建地面-钻孔-井下的全空间、多方位、主被动的一体化多源监测体系,提出煤矿采动损害预测模型和预报方法;(5)构建基于损害源、损害模式、损害动力、损害通道剖析以及减损技术与效果评价于一体的减损控灾体系,追求煤炭安全开采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破解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制约之间的矛盾,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和防灾减损提供地质、力学、物理基础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保障 地质损害 减损开采 多场信息响应 损害模式图谱 减损控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洪涝灾害风险的县域应急避难场所选址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英华 韩保帅 郭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1-198,共8页
为提升应急避难场所在灾害管理过程中的服务水平,从洪涝灾害的视角出发,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载体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模型,识别出洪涝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并将其风险值作为权重... 为提升应急避难场所在灾害管理过程中的服务水平,从洪涝灾害的视角出发,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载体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模型,识别出洪涝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并将其风险值作为权重引入最小化未覆盖风险,同时,结合最小化加权疏散距离、最小化可达性差异,从公平性、效率性、均衡性视角,构建多目标避难场所选址模型;采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Ⅱ)求解模型,并以莆田市仙游县现有避难场所布局为例,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对比现有的避难场所布局,优化后的布局方案中总疏散距离、未覆盖风险值及可达性差异性系数分别平均降低35.90%、61.47%、3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应急避难场所 选址模型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Ⅱ) 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折返行为的元胞自动机人员疏散模型
18
作者 宋英华 许如霞 郭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45,共7页
为研究行人折返行为对疏散的影响,考虑多出口对行人的吸引力、人员相互作用力、火源蔓延威胁以及折返场吸引力的共同影响,在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静态场、动态场、火源场以及折返场共同作用的行人疏散场域模型,研究不同折返... 为研究行人折返行为对疏散的影响,考虑多出口对行人的吸引力、人员相互作用力、火源蔓延威胁以及折返场吸引力的共同影响,在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静态场、动态场、火源场以及折返场共同作用的行人疏散场域模型,研究不同折返比例、折返区域、人员密度、出口数量和位置情况下折返行为对疏散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少量折返行为对总疏散时间影响较小,而群体性折返行为的存在会增加总体疏散时间,随着折返比例的增加,疏散时间随之增加。折返区域离出口越近,对总体疏散效率的影响越小。折返行为对疏散进程的影响效果,随着人员密度的增加不断增强。在双出口条件下,对侧设置出口位置能有效减少折返行为对疏散进程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折返行为 人员疏散 场域模型 疏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恐慌情绪和信息传递的行人疏散模拟
19
作者 宋英华 李俊逸 郭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61,共7页
为分析应急疏散过程中恐慌情绪和信息传递对行人疏散效率的影响,提出基于热传递原理的情绪感染模型和元胞自动机场域模型相结合的疏散模拟方法。该方法通过量化的恐慌值影响行人决策偏好,并引入信息扩散模型,修正成功接收到出口信息的... 为分析应急疏散过程中恐慌情绪和信息传递对行人疏散效率的影响,提出基于热传递原理的情绪感染模型和元胞自动机场域模型相结合的疏散模拟方法。该方法通过量化的恐慌值影响行人决策偏好,并引入信息扩散模型,修正成功接收到出口信息的人群的疏散路径,模拟研究恐慌情绪作用下行人受到信息引导后疏散行为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恐慌情绪感染主要出现在人群聚集时期,伴随恐慌的蔓延,整体疏散效率降低,且对小规模行人疏散影响效果更显著;随着危险源向出口靠近,恐慌情绪使行人做出非理性决策的可能性更大,导致出口处人群出现分散再聚集现象;有效的信息传递可以降低恐慌情绪影响、提高疏散出口利用率,且信息传递影响效果随疏散人数的减少和危险源向出口的靠近而有所增强。研究结果可为提升应急疏散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递 恐慌情绪 应急疏散 元胞自动机 场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技术转移组织边界跨越能力模型构建
20
作者 郭晨 秦婧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5年第1期192-196,共5页
本文以40名省级及以上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高校技术转移参与人员访谈内容为样本,从“物理边界—社会边界—心理边界”3个维度出发,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结构能力—关系能力—文化能力”3个主范畴的高校技术转移组织边界跨越能力模... 本文以40名省级及以上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高校技术转移参与人员访谈内容为样本,从“物理边界—社会边界—心理边界”3个维度出发,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结构能力—关系能力—文化能力”3个主范畴的高校技术转移组织边界跨越能力模型,涵盖6个核心维度、43个指标。研究发现:①高校技术转移组织的政策设计及执行能力和社会网络布局及协同能力是跨越组织边界的基础;②市场布局能力和信任关系构建及维护能力是跨越组织边界的核心;③专家资源支撑能力和社会资源供给能力交互共同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组织与外界的有效互动。本文构建了高校技术转移组织边界跨越能力模型,拓展了边界组织理论在高校技术转移领域的应用,为高校技术转移机构拓宽组织边界能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技术转移组织 扎根理论 边界组织理论 边界跨越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