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Cl 胁迫下小麦突变体和野生型叶片中一些有机溶质累积和基因表达差异 被引量:19
1
作者 郭房庆 周建明 汤章城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9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盐胁迫下突变体和野生型叶片中的脯氨酸累积量均有显著的增加,野生型的增加幅度不及突变体。至96 h ,两者含量均下降,但突变体的脯氨酸含量仍高于野生型。100m mol/L的NaCl 胁迫72 h ,突变体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 盐胁迫下突变体和野生型叶片中的脯氨酸累积量均有显著的增加,野生型的增加幅度不及突变体。至96 h ,两者含量均下降,但突变体的脯氨酸含量仍高于野生型。100m mol/L的NaCl 胁迫72 h ,突变体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显著的增加,增加量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至96 h,各个盐浓度处理的突变体可溶性糖的含量基本恢复到其对照的水平;除100 mmol/L 盐胁迫处理组外,野生型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大幅度下降。盐胁迫下突变体和野生型叶片细胞可溶性蛋白组分有明显的差异。mRNA 差异显示结果表明,突变体有6 个差异性的c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盐突变体 脯氨酸 差异显示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下抗盐突变体和野生型小麦Na^+、K^+累积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郭房庆 汤章城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5期515-518,共4页
对抗盐突变体和野生型小麦(TriticumaestivumL.)在盐胁迫下Na+、K+的累积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突变体根和叶中Na+的相对累积较野生型显著地少,同时Na+的净累积速率显著地低。... 对抗盐突变体和野生型小麦(TriticumaestivumL.)在盐胁迫下Na+、K+的累积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突变体根和叶中Na+的相对累积较野生型显著地少,同时Na+的净累积速率显著地低。这种Na+相对累积少的状况在叶中表现尤为明显。两者叶中K+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显著下降,但突变体的含量均高于野生型。突变体根中K+的含量也显著高于野生型,且这种差异随盐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分别统计突变体和野生型根和叶中Na+的含量以及每株幼苗的Na+总量以分析二者Na+在根和叶中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300mmol/LNaCl胁迫96h后,突变体根中Na+的累积量占其整株幼苗Na+累积总量的444%,而野生型根中含量占其总量的243%。相对于野生型而言,在盐胁迫下突变体根中Na+分布比例的提高可有效地减少根中Na+向地上部分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抗盐突变体 Na^+累积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盐小麦突变体的诱变筛选及其抗盐性的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房庆 李群 顾瑞琦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8,共8页
抗盐小麦突变体的诱变筛选及其抗盐性的比较郭房庆李群顾瑞琦(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200032)X射线辐照前用修复抑制剂咖啡因(1mg/ml)预处理或辐照后热处理(43℃,20min)诱变冬小麦萌发种子,X射... 抗盐小麦突变体的诱变筛选及其抗盐性的比较郭房庆李群顾瑞琦(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200032)X射线辐照前用修复抑制剂咖啡因(1mg/ml)预处理或辐照后热处理(43℃,20min)诱变冬小麦萌发种子,X射线剂量86Gy,剂量率21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突变体 抗盐性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子碱对小鼠辐照后外周血象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郭房庆 李群 顾瑞琦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以芥子碱溶液于辐照前24h和辐照后30d内饲喂经X射线全身辐照的小鼠,剂量为5.8Gy,剂量率1.15Gy/min。小鼠外周血象指标的观察结果表明,芥子碱能够显著缓解辐照后小鼠外周血中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减少。辐照后饲喂... 以芥子碱溶液于辐照前24h和辐照后30d内饲喂经X射线全身辐照的小鼠,剂量为5.8Gy,剂量率1.15Gy/min。小鼠外周血象指标的观察结果表明,芥子碱能够显著缓解辐照后小鼠外周血中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减少。辐照后饲喂芥子碱能够显著促进外周血中血小板水平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保护 小鼠 外同血象 芥子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小麦抗盐突变体根液泡膜H^+ ATP酶和H^+ P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郭房庆 黄昊 汤章城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9年第4期395-400,共6页
随着盐胁迫强度( NaCl 0 ~150m mol/L) 和时间(0 ~72 h) 的增加,小麦抗盐突变体根液泡膜H+ATP 酶和H+PP 酶活性显著增加,虽然野生型酶活性在盐胁迫下也有增加,但其增加的幅度显著低于突变体,... 随着盐胁迫强度( NaCl 0 ~150m mol/L) 和时间(0 ~72 h) 的增加,小麦抗盐突变体根液泡膜H+ATP 酶和H+PP 酶活性显著增加,虽然野生型酶活性在盐胁迫下也有增加,但其增加的幅度显著低于突变体,H+PP酶活性的差异更为显著。H+ATP酶和H+PP酶的最适pH 值在两者之间以及盐胁迫前后均无改变,分别为7 .0 和8 .0 。无盐胁迫下野生型液胞膜58 kD 蛋白带缺失,盐胁迫下这一蛋白有微弱的表达。与此不同,突变体58 kD 蛋白在盐胁迫前后均有明显的表达,但其29 kD 蛋白带在无盐胁迫下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ACL胁迫 液泡膜 ATP酶 P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 Bragg 超结瘤突变系辐射敏感性的改变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房庆 李群 顾瑞琦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10.75GyX射线照射后,大豆(GlycinemaxL.mer)Bragg超结瘤突变系nts382和nts246第一对真叶叶绿素含量较Bragg显著下降(P<0.05)。随后发育出的叶片出现畸型改变,并呈现叶绿素缺... 10.75GyX射线照射后,大豆(GlycinemaxL.mer)Bragg超结瘤突变系nts382和nts246第一对真叶叶绿素含量较Bragg显著下降(P<0.05)。随后发育出的叶片出现畸型改变,并呈现叶绿素缺失的斑块。10.75Gy的照射显著抑制三者的生长,其中对nts382和nts246的抑制程度显著高于Bragg(P<0.01)。辐射使Bragg、nts382和nts246平均每株的结瘤数显著降低,和对照组相比较,nts382和nts246的下降程度较Bragg显著(P<0.01)。在抑制结瘤数量的同时,导致结瘤单瘤重的成倍增加。以上两种现象随剂量的增加更为明显。以上结果表明两个超结瘤突变系的辐射敏感性较Bragg有显著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超结瘤突变系 X辐射 辐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萌发种子辐射损伤的热敏化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房庆 顾瑞琦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0-145,共6页
研究了热对X射线引起的小麦萌发种子辐射损伤的影响。实验表阴,热能增强辐射损伤,产生辐射热敏化效应。照射后热处理(41℃或44℃,20min)则显著增强辐射引起的生长抑制,并导致根尖细胞中微核细胞率显著增加。在4.30... 研究了热对X射线引起的小麦萌发种子辐射损伤的影响。实验表阴,热能增强辐射损伤,产生辐射热敏化效应。照射后热处理(41℃或44℃,20min)则显著增强辐射引起的生长抑制,并导致根尖细胞中微核细胞率显著增加。在4.30-8.60Gy的剂量范围内,热处理增强辐射损伤的效果最显著。辐射热敏化效果取决于热处理在照射前后施加的顺序,其中照射后热处理辐射损伤的增强效果显著高于照射前热处理。小麦萌发种子照射后短时间内(15min)对热处理敏感,随时间延长,敏感性降低。照射间歇期内进行热处理能够抑制大部分的分次照射效应。根据以上结果,认为热对辐射损伤的增强效应是由于热抑制了辐射损伤修复的缘故.这和动物细胞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化 小麦 种子 放射损伤 X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及活性氧对DNA的损伤以及芥子碱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卫业 李群 +1 位作者 郭房庆 顾瑞琦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7年第4期319-323,共5页
在X射线照射下,小牛胸腺DNA的碱基损伤及链断裂随着剂量升高而增加,其损伤主要集中于链断裂;活性氧可以引起DNA损伤,H2O2仅造成少量伤害,当在含有H2O2的体系中加入微量的Cu2+、Fe2+时损伤急剧增加,这是由反应产生的·OH所致... 在X射线照射下,小牛胸腺DNA的碱基损伤及链断裂随着剂量升高而增加,其损伤主要集中于链断裂;活性氧可以引起DNA损伤,H2O2仅造成少量伤害,当在含有H2O2的体系中加入微量的Cu2+、Fe2+时损伤急剧增加,这是由反应产生的·OH所致,Cu2+的致损伤效果明显高于Fe2+。·OH清除剂芥子碱具有很强的抗辐射及抗氧化作用,且对DNA无伤害。这说明·OH在DNA的氧化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活性氧 芥子碱 DNA损伤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空飞行后小麦根尖细胞的染色体畸变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群 郭房庆 +1 位作者 顾瑞琦 黄荣庆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7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小麦种子在科学探测和技术实验卫星上进行空间飞行,返回地面后浸种萌发,经不同时间培养后取根尖固定并观察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空间飞行可引起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增加,其损伤随取样时间的延后呈下降趋势,说明空间飞行所诱... 小麦种子在科学探测和技术实验卫星上进行空间飞行,返回地面后浸种萌发,经不同时间培养后取根尖固定并观察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空间飞行可引起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增加,其损伤随取样时间的延后呈下降趋势,说明空间飞行所诱导的染色体损伤可被部分修复;种子经辐射保护剂芥子碱和半胱氨酸预处理能显著降低空间飞行诱发的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而经辐射敏化剂咖啡因预处理的情况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尖细胞 空间飞行 染色体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突变试验中芥子碱的辐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群 郭房庆 顾瑞琦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69-274,共6页
过去的工作证明一些十字花科植物的抗辐射性与其体内存在的天然辐射保护物质有关。芥子碱是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的一种天然辐射保护物质。它对大麦和小麦以及小鼠均有辐射保护作用。本文报道芥子碱在果蝇伴性隐性致死(SLRL)突变试验系... 过去的工作证明一些十字花科植物的抗辐射性与其体内存在的天然辐射保护物质有关。芥子碱是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的一种天然辐射保护物质。它对大麦和小麦以及小鼠均有辐射保护作用。本文报道芥子碱在果蝇伴性隐性致死(SLRL)突变试验系统中的辐射保护作用。供试果蝇并不拒食芥子碱水溶液。10 mg/ml芥子碱对果蝇无生理毒性,对生育力亦无不良影响。40 Gy X 射线诱发8.96% SLRL 突变。而40 Gy 辐照前喂10 mg/ml芥子碱的果蝇其SLRL 突变率降为0.4%。Oregon K 果蝇的自发突变率为0-0.4%。可见喂芥子碱后辐射诱发的SLRL 突变不复出现,说明芥子碱对果蝇有很强的辐射保护作用。也讨论了芥子碱作为潜在抗癌物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芥子碱 伴性 隐性 致死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盐突变体质膜K^+通道K^+, Na^+通透性的改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房庆 汤章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24-529,共6页
突变体 K+通道在 100 mmol/L KCI和 NaCI溶液中对 Na+,K+离子的通透性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突变体K+通道在KCI和NaCI溶液中开放频率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突变体K+通道Na+,K+通透性的降低是与其开... 突变体 K+通道在 100 mmol/L KCI和 NaCI溶液中对 Na+,K+离子的通透性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突变体K+通道在KCI和NaCI溶液中开放频率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突变体K+通道Na+,K+通透性的降低是与其开放频率下降分不开的.突变体和野生型K+通道的单通道电导性基本一致,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开放频率上.两者K+通道对K+/Na+通透比所表现出的选择性却无明显差异,分别为3.35和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盐突变体 质膜 钾离子通道 钠通透性
原文传递
小麦抗盐突变体根液泡膜微囊H^+转运活力在NaCl胁迫下增强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房庆 汤章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6-299,共4页
从经过盐胁迫的小麦抗盐突变体和野生型幼苗根部分离的液泡膜微囊 ,其依赖于ATP和PPi的H+转运活力均有明显的增加 ,突变体的转运活力显著高于野生型 .H+转运活力以达到稳态时每毫克膜蛋白的荧光猝灭值表示 .依赖于ATP的转运活力 ,突变... 从经过盐胁迫的小麦抗盐突变体和野生型幼苗根部分离的液泡膜微囊 ,其依赖于ATP和PPi的H+转运活力均有明显的增加 ,突变体的转运活力显著高于野生型 .H+转运活力以达到稳态时每毫克膜蛋白的荧光猝灭值表示 .依赖于ATP的转运活力 ,突变体和野生型分别为 1 0 99和 5 5 8;依赖于PPi的转运活力 ,突变体和野生型分别为 35 8和 2 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盐突变体 液泡膜 质子转运 盐胁迫
原文传递
高温逆境下植物叶片衰老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3
作者 杨小飞 郭房庆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5-1292,共8页
叶片衰老是植物叶片发育的最后阶段,其作为一个主动的生理过程,对植物体内的营养循环再利用以及种子形成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多种环境因素会影响叶片衰老进程。高温是影响叶片衰老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随着温室... 叶片衰老是植物叶片发育的最后阶段,其作为一个主动的生理过程,对植物体内的营养循环再利用以及种子形成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多种环境因素会影响叶片衰老进程。高温是影响叶片衰老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研究高温胁迫下叶片衰老的调节机制对于通过调控叶片衰老进程,从而增加植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温胁迫下叶绿体及类囊体膜的损伤、光合电子传递活力的改变、活性氧累积、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质降解及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衰老 高温胁迫 类囊体膜 ROS 蛋白质降解
原文传递
植物耐热性及热激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思婷 郭房庆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72-1081,共10页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高温灾害性气候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此,对于农作物生产而言,研究植物耐热信号转导机制不仅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有现实的紧迫性.最近几...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高温灾害性气候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此,对于农作物生产而言,研究植物耐热信号转导机制不仅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有现实的紧迫性.最近几年,在阐明植物耐热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这些进展涵盖植物高温胁迫的感受机制、热激转录因子和热激蛋白的表达调控、热激转录因子结合蛋白参与耐热性调控的分子机制等几个主要的方面.热胁迫影响细胞膜系统、RNA、蛋白质的稳定性,同时改变酶的活性和细胞骨架系统.当热胁迫来临时,植物的转录组会发生显著变化,所涉及的基因大约占基因组的2%.这些高温胁迫响应基因构成了热激响应网络,是植物抵御热胁迫的第一道防线.植物的耐热性分为基础耐热性和获得性耐热性.基础耐热性是植物固有的耐热性.获得性耐热性是温和的热驯化诱导的耐热性.获得性耐热性状的形成反映了植物在自然生长环境下适应高温胁迫的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性 热激信号 热激转录因子 热激蛋白 信号转导 膜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