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病毒介导SDF-1/NELL-1双基因转染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对犬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郭延伟 张广德 杨世茂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构建腺病毒介导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尼尔样-1型分子(Nell-like molecule-l,Nell-1)双基因转染犬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观察其对犬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构建携SDF-1及NELL-1目的... 目的:构建腺病毒介导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尼尔样-1型分子(Nell-like molecule-l,Nell-1)双基因转染犬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观察其对犬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构建携SDF-1及NELL-1目的基因片段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分组转染犬ADSCs后行体外成骨分化诱导,ELISA法检测目的基因转染ADSCs后结合支架体内外生长各期目的蛋白表达。20只比格犬随机分为5组,A组为空白组(无支架置入),B组为单纯支架组,C组为SDF-1/Nano-n HA组,D组为Nell-1/Nano-n HA组,E组为SDF-1/Nell-1/Nano-n HA组。CM-Dil细胞标记后构建ADSCs-Nano-n HA支架骨组织工程复合体,制备犬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将不同细胞支架复合体分组植入下颌骨缺损区。术后第4、8、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CT、扫描电镜、细胞示踪实验及组织学检测,比较各组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DSCs传代培养及成骨诱导分化状态良好,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DF-1、Nell-1及SDF-1/Nell-1重组腺病毒均能稳定转染ADSCs,各组目的蛋白表达体内外实验表达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大体观察及X线、CT扫描、ECM检测发现转染组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优于未转染组,且共转染组成骨速度及质量优于其他各组。组织学染色可见转染组新骨形成及血管生成情况均优于未转染组,且共转染组新生骨小梁面积及骨成熟度均优于其他各组。结论:SDF-1、Nell-1均可转染ADSCs并可稳定表达,目的基因转染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后可显著促进下颌骨缺损的成骨修复,为组织工程修复成骨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尼尔样-1型分子 脂肪干细胞 下颌骨缺损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区域性多层次口腔预防管理体系对青少年早发龋的防治效果研究
2
作者 张广德 郭延伟 杨世茂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4期3048-3050,共3页
目的:探讨构建区域性多层次口腔预防管理体系对青少年早发龋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对济宁市任城区中小学学生进行口腔普查,收集现阶段青少年早发龋的发病率及发病原因等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探讨通过信息交互、技术支撑构建的多层... 目的:探讨构建区域性多层次口腔预防管理体系对青少年早发龋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对济宁市任城区中小学学生进行口腔普查,收集现阶段青少年早发龋的发病率及发病原因等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探讨通过信息交互、技术支撑构建的多层次口腔疾病专业防治联合体在区域内青少年早发龋中的防治作用。结果:济宁市任城青少年早发龋的发病原因及防治结果明确,符合国家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构建多层次口腔疾病专业防治联合体对区域内青少年早发龋的防治具有意义。结论:构建区域性多层次口腔预防管理体系对区域内青少年早发龋的防治效果显著,能够明确青少年早发龋早发现、早治疗的意义,降低经济成本,提高青少年口腔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早发龋 防治联合体 计算机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水/醇提取物促进兔脂肪基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延伟 李松 房殿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2期5959-5962,共4页
背景:传统中药杜仲可以促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目的:探讨杜仲水/醇提取物对脂肪基质干细胞的增殖作用和成骨分化影响。方法:取兔脂肪组织体外培养脂肪基质干细胞,传代3次后进行细胞增殖及成骨诱导分化。分为诱导培养基中分... 背景:传统中药杜仲可以促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目的:探讨杜仲水/醇提取物对脂肪基质干细胞的增殖作用和成骨分化影响。方法:取兔脂肪组织体外培养脂肪基质干细胞,传代3次后进行细胞增殖及成骨诱导分化。分为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含有杜仲水/醇提取物0.2,0.3,0.4,0.5g/L4个稀释度,对照组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成骨诱导6d后进行各组细胞增殖活力的检测和碱性磷酸酶的测定,14d进行茜素红染色及钙化结节计数。结果与结论:杜仲水/醇提取物对脂肪基质干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均可明显刺激上调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相同稀释度下杜仲醇提取物的调节作用大于水提取物,且在0.4~0.5g/L稀释度下对钙化结节的形成状况和数量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说明杜仲水/醇提取物有促进脂肪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作用,杜仲醇提取物作用优于杜仲水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水提取物 醇提取物 脂肪基质干细胞 成骨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延伟 李松 房殿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探讨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的可行性。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双侧下颌骨制备缺损模型。A组植入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B组植入BMSCs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 目的:探讨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的可行性。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双侧下颌骨制备缺损模型。A组植入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B组植入BMSCs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C组单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分别于术后2、4、8、12周处死实验动物,制备组织标本,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分析、HE染色、扫描电镜检测,并对影像学分析值及成骨情况加以评价,对分析数据结果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意义。结果: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染色显示A组骨缺损处愈合程度,成骨速度及其质量明显优于B组C组;扫描电镜显示A组该复合材料与组织相容性好,无炎症刺激反应;统计牙CT分析数据及新生骨面积,A组的成骨情况明显优于B组与C组(P<0.05)。结论: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有明显骨诱导作用,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望成为临床应用中修复颌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 蛇床子素Osth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ADSCs辅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郭延伟 房殿吉 李松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71-276,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ADSCs辅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8只。通过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建立骨关节病模型,对照组与实验组造模成功2...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ADSCs辅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8只。通过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建立骨关节病模型,对照组与实验组造模成功2周后开始药物治疗。对照组关节上腔注射人参皂苷Rg1/ADSCs悬液0.6mL,实验组注射透明质酸/人参皂苷Rg1/ADSCs复合物0.6mL,每周1次。各组动物分别于用药第3、9周后处死,每次16只,每组4只。制备标本,行髁突软骨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及实时定量PCR检测,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扫描电镜与组织学观察可见,实验组软骨病变区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MMP-13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TIMP-1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ADSCs辅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对改善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病 脂肪干细胞 人参皂苷RG1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3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OGP-HA-ChS支架对兔髁突受损软骨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延伟 杨世茂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7-573,共7页
目的:探讨TGF-β3转染脂肪干细胞ADSCs复合OGP(成骨多肽)-HA(透明质酸)-ChS(硫酸软骨素)支架修复兔髁突受损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兔ADSCs,利用重组腺病毒构建携带TGF-β3基因表达载体,并转染至兔ADSCs。14 d后,观察细胞荧光表达... 目的:探讨TGF-β3转染脂肪干细胞ADSCs复合OGP(成骨多肽)-HA(透明质酸)-ChS(硫酸软骨素)支架修复兔髁突受损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兔ADSCs,利用重组腺病毒构建携带TGF-β3基因表达载体,并转染至兔ADSCs。14 d后,观察细胞荧光表达情况并计算病毒转染效率,Western印迹检测TGF-β3蛋白表达。5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A组为空白组,B组为TGF-β3转染ADSCs组,C组为OGP-HA-ChS支架组,D组为ADSCs复合OGP-HA-ChS组。E组为TGF-β3转染ADSCs复合OGP-HA-ChS组,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模型制备完成后,按照实验分组进行材料移植。各组动物分别于材料移植第3、9周后取材,制备标本并行髁突软骨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扫描电镜与组织学观察可见,D、E组软骨病变修复改善情况优于B、C组。与模型组比较,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E组MMP-3表达与A组相对持平但低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E组TIMP-1表达与A组相对持平但高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GF-β3转染ADSCs复合OGP-HA-ChS支架对兔髁突受损软骨具有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腺病毒 TGF-Β3 OGP-HA-ChS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房殿吉 郭延伟 +1 位作者 李松 宁兆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杜仲醇提取物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及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应用于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并制备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 目的探讨杜仲醇提取物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及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应用于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并制备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B组植入脂肪干细胞复合羟磷灰石材料;C组单植入羟磷灰石材料;D组为空白组。分别于术后2、4、8、12周处死实验动物,制备组织标本,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分析、苏木精-伊红(HE)染色、扫描电镜(SEM)检测,并对影像学分析值及成骨情况进行评价,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染色显示A组骨缺损处愈合程度、成骨速度及其质量明显优于其他3组。SEM观察可见,A组复合材料与组织相容性好,无炎症刺激反应。统计牙CT分析数据及新生骨面积,A组的成骨情况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杜仲醇提取物有促进脂肪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作用,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也具有明显骨诱导作用,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望成为临床应用中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杜仲醇提取物 脂肪干细胞 羟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淫羊藿苷支架材料对兔下颌骨缺损的修复 被引量:13
8
作者 宁兆荣 郭延伟 +1 位作者 李松 房殿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1-615,共5页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淫羊藿苷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ADSCs,茜素红染色检测骨向分化。实验组在骨缺损处植入ADSCs复合载淫羊藿苷支架材料;对照组1植入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材料;对照...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淫羊藿苷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ADSCs,茜素红染色检测骨向分化。实验组在骨缺损处植入ADSCs复合载淫羊藿苷支架材料;对照组1植入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材料;对照组2植入淫羊藿苷/n-HA复合材料;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应用X线、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并比较植入物与骨组织交界处的成骨修复情况。结果:实验组骨缺损区完全被骨组织修复,边界已融合;对照组1部分修复,有少量炎性渗出;对照组2大部分已修复,边界模糊;空白组基本未见修复。结论:ADSCs复合载淫羊藿苷支架材料具有骨缺损修复能力,其效果优于淫羊藿苷/n-HA材料及单纯n-HA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淫羊藿苷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缺损 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温敏型可注射水凝胶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髁突软骨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广德 李荣亮 +3 位作者 岳从雷 杨世茂 郭延伟 房殿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对促进兔颞下颌关节炎病理状态微环境中受损软骨修复的意义。方法:培养兔脂肪干细胞,利用腺病毒介导对其进行HGF转染并制备ADSCs/HGF/水凝胶支架材料。兔颞下颌关节上腔...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对促进兔颞下颌关节炎病理状态微环境中受损软骨修复的意义。方法:培养兔脂肪干细胞,利用腺病毒介导对其进行HGF转染并制备ADSCs/HGF/水凝胶支架材料。兔颞下颌关节上腔为注射区并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模型组,C组为单纯细胞治疗组,单纯脂肪干细胞腔内注射,D组为干细胞复合材料组,为造模后腔内注射干细胞复合可注射水凝胶支架材料,E组为转染后干细胞复合水凝胶注射。所有材料移植成功后各组动物分别于用药第3、9周后取材,制备标本并行髁突软骨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及实时定量PCR检测,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扫描电镜与组织学观察可见,D、E组软骨病变区改善情况优于B、C组。与模型组比较,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E组MMP-13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低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E组TIMP-1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高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可注射型水凝胶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受损软骨具有明显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腺病毒 肝细胞生长因子 温敏型可注射水凝胶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下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松 郭延伟 +2 位作者 王占义 宁兆荣 房殿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体外分离、培养并对下颌骨来源的BMMSCs进行鉴定,为骨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取兔下颌骨中的骨松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取P2或P3代BMMSCs进行检测。倒置...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体外分离、培养并对下颌骨来源的BMMSCs进行鉴定,为骨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取兔下颌骨中的骨松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取P2或P3代BMMSCs进行检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实验计算克隆形成率;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多向诱导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标记。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胞经传代后形态一致,呈梭形或三角形;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下颌骨BMMSCs经历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克隆形成率为37%;成骨及成脂诱导形成钙结节及脂滴,茜素红及油红O染色呈阳性;成骨骼肌诱导desmin抗原标记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所获得的下颌骨BMMSCs纯度较高,CD90和CD146表面标记阳性率分别为98.7%、98.1%。结论:从兔下颌骨分离的BMMSCs纯度较高,有强大的自我复制、增殖特性和体外多向诱导分化潜能,有望成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松 房殿吉 +3 位作者 王占义 翟璐璐 宁兆荣 郭延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小型猪建立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RN)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源对24只小型猪右侧下颌骨进行25 Gy和28 Gy一次性照射,于照射结束后2个月拔除双侧下颌第一磨牙,通过... 目的探讨利用小型猪建立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RN)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源对24只小型猪右侧下颌骨进行25 Gy和28 Gy一次性照射,于照射结束后2个月拔除双侧下颌第一磨牙,通过定期局部观察、X线、CT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诊断下颌骨ORN的发生。结果照射结束后3~4个月,拔牙后的小型猪先后全部发生了下颌骨ORN,28 Gy+拔牙组症状较重。结论 25 Gy单一剂量放射小型猪下颌骨+拔牙能建立有效的、可信的下颌骨ORN模型,可用于ORN病因学及治疗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骨坏死 下颌骨 小型猪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在唾液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宁兆荣 李松 +1 位作者 郭延伟 房殿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检测环氧化酶2(Cox-2)与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与黏液表皮样癌(MEC)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唾液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5例唾液腺恶性肿瘤(包括50例AC... 目的:检测环氧化酶2(Cox-2)与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与黏液表皮样癌(MEC)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唾液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5例唾液腺恶性肿瘤(包括50例ACC、45例MEC)、10例多形性腺瘤及1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Cox-2和XIAP的表达情况,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ox-2、XIAP在唾液腺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在多形性腺瘤和正常唾液腺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Cox-2、XIAP的表达与唾液腺恶性肿瘤组织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0.05)。结论:Cox-2和XIAP在唾液腺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可能在唾液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腺样囊性癌 黏液表皮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下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松 郭延伟 房殿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4期2477-2480,共4页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获取来源主要是股骨或髂骨,但下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兔下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下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获取来源主要是股骨或髂骨,但下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兔下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下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2或3代检测。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变化,并对其进行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分化。结果与结论: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下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历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显示,细胞呈成纤维集落形成单位外观。茜素红、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成骨诱导、成脂诱导后形成钙结节及脂滴。结果证实,兔下颌骨分离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强大的自我复制及增殖能力,具有多向诱导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行为 增殖 分化 干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下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其体内成骨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松 郭延伟 房殿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行为,评价下颌骨BMMSCs体内成骨的效果。方法:取兔下颌骨中的松质骨,贴壁培养,取第P2或P3代检测: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行为,评价下颌骨BMMSCs体内成骨的效果。方法:取兔下颌骨中的松质骨,贴壁培养,取第P2或P3代检测: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2)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3)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诱导分化;4)将P3代BMMSCs与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HA/TCP)复合,自体回植;单纯HA/TCP植入做对照。术后8周和20周,通过组织学观察评价体内成骨的效果。结果:1)细胞经传代后形态一致;2)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下颌骨BMMSCs经历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3)成骨诱导、成脂诱导后形成钙结节及脂滴,茜素红、油红O染色呈阳性;4)体内成骨显示术后8周BMMSCs-HA/TCP组空隙内新骨形成;术后20周大量新骨形成,HA/TCP大部已降解。单纯HA/TCP植入组术后8周未见新骨形成;20周大部HA/TCP降解,仍未见新骨形成。结论:兔下颌骨分离出的BMMSCs,具有强大的自我复制、增殖能力及多向诱导分化的潜能,并能体内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行为 体内成骨 羟基磷灰石 磷酸三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9/EPO双基因共转染ADSCs复合nHAC/PLA支架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广德 靳霞 +3 位作者 李荣亮 杨世茂 郭延伟 房殿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02-208,共7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BMP-9/EPO双基因共转染脂肪干细胞(ADSCs)复合nHAC/PLA支架材料促进体内成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兔ADSCs,利用重组腺病毒构建携带BMP-9、EPO、BMP-9/EPO基因的表达载体,并转染至兔ADSCs。14 d后,在荧光显微镜下...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BMP-9/EPO双基因共转染脂肪干细胞(ADSCs)复合nHAC/PLA支架材料促进体内成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兔ADSCs,利用重组腺病毒构建携带BMP-9、EPO、BMP-9/EPO基因的表达载体,并转染至兔ADSCs。14 d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荧光表达情况,计算病毒转染效率,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BMP-9及EPO蛋白的表达。5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A组为空白组,B组为单纯材料组,C组为BMP-9/nHAC/PLA组,D组为EPO/nHAC/PLA组,E组为BMP-9/EPO/nHAC/PLA组。制备兔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按照实验分组,将转染组细胞分别与nHAC/PLA支架复合培养后植入兔下颌骨缺损处,于4、8、12周在缺损处取材进行影像学、组织学检测及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各组动物下颌骨缺损修复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P-9、EPO及BMP-9/EPO重组腺病毒均能稳定转染ADSCs,转染效率为80%~93%。转染后,BMP-9、EPO及BMP-9/EPO基因和蛋白均能稳定表达。转染后的ADSCs与nHAC/PLA支架复合,其骨缺损区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BMP-9/EPO/nHAC/PLA组成骨情况优于其他各组。扫描电镜下见转染组骨缺损与材料结合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BMP-9/EPO/nHAC/PLA组修复最明显。结论:BMP-9、EPO均可转染ADSCs并稳定表达。与nHAC/PLA支架材料复合后,可显著促进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为骨组织修复工程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腺病毒 BMP-9 促红细胞生成素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世茂 郭延伟 +1 位作者 李大鲁 王明国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393-398,共6页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兔BMSCs,取第三代细胞进行干细胞鉴定,收集同一只兔耳缘静脉血离心制备PRF,将PRF与BMSCs置于Transwell小室中共培...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兔BMSCs,取第三代细胞进行干细胞鉴定,收集同一只兔耳缘静脉血离心制备PRF,将PRF与BMSCs置于Transwell小室中共培养并进行成骨分化。实验分组:A组为单纯BMSCs对照组;B组为PRF与BMSCs共培养组;C组为加入DKK1的PRF与BMSCs共培养组;D组为加入Wnt3a的PRF与BMSCs共培养组。茜素红染色观察各组钙结节形成情况,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各组ALP活性,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成骨成脂相关基因Runx2、OCN、PPARγ2及LPL的m RNA表达,同时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因子Cyclin D1及β-catenin的m RNA表达。结果:流式细术检测结果显示,原代培养的BMSCs符合间充质干细胞鉴定标准。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B组和D组的钙结节数量明显多于A组和C组,A组和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B组与D组的ALP活性较A组和C组明显增加(P<0.05),且两组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q RTPCR结果显示B组与D组中的成骨分化标志基因Runx2、OCN的m RNA表达,较A组和C组显著增加(P<0.05),而成脂分化标志基因PPARγ2、LPL的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此外,B组和D组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因子Cyclin D1及β-catenin的m RNA表达较A组和C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PRF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而抑制其成脂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骨髓基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骨组织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松 房殿吉 +3 位作者 王占义 翟璐璐 宁兆荣 郭延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在建立小型猪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基础上,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形成、发展的超微结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对6只小型猪右侧下颌骨进行25 Gy和28 Gy一次性照射,建立小型猪右侧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分别... 目的:在建立小型猪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基础上,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形成、发展的超微结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对6只小型猪右侧下颌骨进行25 Gy和28 Gy一次性照射,建立小型猪右侧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分别于照射结束后3、4、5个月切取右侧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部位死骨,制备标本,进行电镜检查分析。结果:照射后的早期骨胶原纤维即受到破坏,骨细胞先出现细胞膜破坏,随后胞质出现空泡,细胞器裂解,最后出现核变化。大剂量照射后骨细胞的破坏出现早而重,并且加速了骨细胞的裂解、死亡。结论:骨细胞细胞膜及细胞质较细胞核对放射线更为敏感,照射后骨细胞死亡过程首先发生在细胞膜及细胞质内,与以往认为细胞核损伤在先的观点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骨坏死 小型猪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髁突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对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房殿吉 宁兆荣 +2 位作者 李松 杜晓岩 郭延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研究兔下颌骨髁突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及其体内成骨情况。方法:从兔下颌骨髁突中分离干细胞进行培养,对BMMSCs向成骨、成骨骼肌细胞的分化进行鉴定。实验组将B... 目的:研究兔下颌骨髁突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及其体内成骨情况。方法:从兔下颌骨髁突中分离干细胞进行培养,对BMMSCs向成骨、成骨骼肌细胞的分化进行鉴定。实验组将BMMSCs复合于载黄芪多糖(APS)支架材料上,植入骨缺损区;对照组1植入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CHA)材料;对照组2植入APS/CHA复合材料;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应用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并比较植入材料与骨组织交界处的成骨修复情况。结果:细胞经过传代后形态一致,呈梭形;ALP染色呈阳性,成骨诱导后形成钙结节;成骨骼肌诱导后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植入体内修复骨缺损12周,实验组见大量新生骨及活跃的骨细胞;对照组1仅在材料表面见少量新骨形成;对照组2材料内有部分新骨形成;空白组基本未见骨修复。结论:从兔下颌骨髁突中分离、培养出的BMMSCs,具有体内、体外成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髁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该如何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延伟 吴萍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第15期57-57,共1页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职业院校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尤其是目前生源状况更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针对新形势、新格局,探索如何加强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势在必行。笔者结合工作经验,谈...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职业院校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尤其是目前生源状况更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针对新形势、新格局,探索如何加强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势在必行。笔者结合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管理工作 中等职业院校 工作经验 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韩国职业教育的现行政策及办学特色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延伟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第4期145-145,共1页
从产、学、研、官四位一体办学体制,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制度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组织模式、教学场所安排,最大效率地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注重人文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四... 从产、学、研、官四位一体办学体制,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制度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组织模式、教学场所安排,最大效率地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注重人文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四个方面,谈了韩国职业教育的现行政策及办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职业教育 现行政策 办学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