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制备方式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性质和结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郭宪吉 陈炳义 +1 位作者 鲍改玲 李利民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3,共5页
采用3种不同的沉淀方式(正加、反加和并流)制备出3个具有相同组成的甲醇合成催化剂样品CuO/ZnO/Al2O3,它们的活性顺序为:并流法样品>反加法样品>正加法样品;还原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反加法样品<并流法样品<正加法样品。... 采用3种不同的沉淀方式(正加、反加和并流)制备出3个具有相同组成的甲醇合成催化剂样品CuO/ZnO/Al2O3,它们的活性顺序为:并流法样品>反加法样品>正加法样品;还原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反加法样品<并流法样品<正加法样品。通过对催化剂前驱物进行DTA分析,证实了3种沉淀过程中相应的Cu2+和Zn2+的沉淀行为,即在并流和反加沉淀过程中,Cu2+和Zn2+同时均匀地沉淀,而在正加沉淀过程中,Cu2+和Zn2+发生分步沉淀。催化剂氧化态的IR结果表明了由3种沉淀方式所获得的样品中CuO和ZnO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合成 铜基催化剂 CuO/ZnO/Al2O3 沉淀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流淤浆混合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及助剂Al_2O_3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宪吉 李利民 +2 位作者 刘淑敏 鲍改玲 侯文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9-333,共5页
采用并流淤浆混合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铜锌铝比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CuO/ZnO/Al2O3,测试了其催化性能(甲醇收率和CO转化率)及物相结构,并对该制备方法进行评价。Cu∶Zn∶Al摩尔比为4∶5∶1的铜基催化剂显示了最好的催化活性。通过对... 采用并流淤浆混合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铜锌铝比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CuO/ZnO/Al2O3,测试了其催化性能(甲醇收率和CO转化率)及物相结构,并对该制备方法进行评价。Cu∶Zn∶Al摩尔比为4∶5∶1的铜基催化剂显示了最好的催化活性。通过对催化剂前驱物煅烧过程进行DTA分析及对前驱物进行XRD分析表明,催化剂前驱物的物相与Al2O3的量有关。当Al2O3的量较低时,前驱物的物相以(Cu0.3Zn0.7)5(CO3)2(OH)6为主;当Al2O3的量较高时,前驱物中物相(Cu0.3Zn0.7)5(CO3)2(OH)6的量下降,而物相Cu2CO3(OH)2的量增加。物相(Cu0.3Zn0.7)5(CO3)2(OH)6对终态催化剂的活性是十分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合成 铜基催化剂 并流淤浆混合法 催化剂前驱物 Al2O3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插入法制备高比表面TiO_2柱层状铌酸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宪吉 侯文华 +3 位作者 孔岩 陆春良 姚天扬 颜其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77,共5页
采用溶胶插入法合成了氧化钛柱层状铌酸,并用XRD、IR、BET和TEM等技术进行了表征。所得层柱材料是多孔性的,包含大量的中孔,其BET比表面积高达131.3m2·g-1(450℃)。另外,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经450℃焙烧后其层间距为1.26nm,经... 采用溶胶插入法合成了氧化钛柱层状铌酸,并用XRD、IR、BET和TEM等技术进行了表征。所得层柱材料是多孔性的,包含大量的中孔,其BET比表面积高达131.3m2·g-1(450℃)。另外,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经450℃焙烧后其层间距为1.26nm,经550℃焙烧2h后其层柱结构仍然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铌酸 氧化钛 柱撑 溶胶插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柱层状HTiNbO_5的合成及在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宪吉 侯文华 +1 位作者 刘淑敏 李利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6-1212,共7页
钛酸异丙酯(TIP)、CH3COOH和H2O按体积比1∶16∶40混合后得到Ti(Ⅳ)多聚阳离子柱化液,与正癸胺插层钛铌酸盐进行交换反应后制得钛(Ⅳ)多聚阳离子插层钛铌酸盐,其层间距为1.70 nm.在空气气氛中于623 K焙烧处理后,所得产品能保持良好的层... 钛酸异丙酯(TIP)、CH3COOH和H2O按体积比1∶16∶40混合后得到Ti(Ⅳ)多聚阳离子柱化液,与正癸胺插层钛铌酸盐进行交换反应后制得钛(Ⅳ)多聚阳离子插层钛铌酸盐,其层间距为1.70 nm.在空气气氛中于623 K焙烧处理后,所得产品能保持良好的层柱结构.在空气气氛中于723 K焙烧后所得的TiO2柱层状钛铌酸(TiO2-HTiNbO5),其层间距为0.97 nm,比表面积为89 m2/g.以TiO2-HTiNbO5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B2O3负载量不同的负载型样品B2O3/TiO2-HTiNbO5,考察了它们在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测试了它们的红外光谱.B2O3/TiO2-HTiNbO5的催化性能优于TiO2-HTiNbO5.在B2O3负载质量分数为7.31%的催化剂上,环己酮肟转化率接近100%且在4.5 h内无明显改变,己内酰胺选择性接近90%.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当B2O3负载量很低时,硼组分高度分散于载体TiO2-HTiNbO5表面,并主要以BO4结构形式存在;当B2O3负载质量分数高于7.31%时,BO3结构形式在数量上占优势.将催化性能与红外光谱结果关联后可知,对于负载型样品B2O3/TiO2-HTiNbO5,表面的BO3和BO4两种结构形式在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中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柱层状钛铌酸 逐步离子交换 己内酰胺 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TiO_2柱层状HLaNb_2O_7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宪吉 侯文华 +1 位作者 陆春良 颜其洁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976-1979,共4页
采用分步离子交换法 ,将含钛多聚阳离子嵌入层状镧铌酸 (HLaNb2 O7)的层间 ,通过焙烧 ,制得TiO2 柱层状镧铌酸(TiO2 HLaNb2 O7) .应用XRD ,FTIR ,TEM和BET (Brunauer Emmett Teller)等技术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TiO2 HLaNb2... 采用分步离子交换法 ,将含钛多聚阳离子嵌入层状镧铌酸 (HLaNb2 O7)的层间 ,通过焙烧 ,制得TiO2 柱层状镧铌酸(TiO2 HLaNb2 O7) .应用XRD ,FTIR ,TEM和BET (Brunauer Emmett Teller)等技术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TiO2 HLaNb2 O7具有较大的层间距 (1 61nm ,45 0℃ )和较高的比表面积 (SBET=13 2m2 ·g-1) ,而且是一中孔材料 ,其孔径分布曲线上呈现一狭窄的孔分布 ,最可几孔直径为 3 3n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钛 柱撑化合物 镧铌酸 分步离子交换法 比表面 制备 表征 中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TPR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宪吉 叶长明 +2 位作者 赵蕾 王向宇 李利民 《工业催化》 CAS 2002年第3期25-28,共4页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Cu/Zn的甲醇合成催化剂。通过活性测试可知 ,并流法所制备的催化剂最佳Cu/Zn大约为 5 / 4。催化剂TPR研究表明 ,当铝含量固定时 ,具有最佳Cu/Zn(即 5 / 4 )的铜基催化剂 ,其主还原温度最低。考察...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Cu/Zn的甲醇合成催化剂。通过活性测试可知 ,并流法所制备的催化剂最佳Cu/Zn大约为 5 / 4。催化剂TPR研究表明 ,当铝含量固定时 ,具有最佳Cu/Zn(即 5 / 4 )的铜基催化剂 ,其主还原温度最低。考察了在不同 pH值时进行并流共沉淀所制备的催化剂的TPR ,表明沉淀时的 pH值对催化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 ,并对其本质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另外 ,考察了铝含量对催化剂还原行为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催化剂TPR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R 合成 甲醇 铜基催化剂 一步并流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2O_3/SiO_2-钛铌酸催化剂上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宪吉 许爱荣 侯文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43-947,共5页
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为硅源,采用分步离子交换法制备了SiO2柱层状钛铌酸(SiO2-HTiNbO5);以SiO2-HTiNbO5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B2O3/SiO2-HTiNbO5催化剂,并用X射衍射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 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为硅源,采用分步离子交换法制备了SiO2柱层状钛铌酸(SiO2-HTiNbO5);以SiO2-HTiNbO5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B2O3/SiO2-HTiNbO5催化剂,并用X射衍射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在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生成己内酰胺反应中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B2O3负载量(质量分数)小于2.00%时,B2O3高度分散于SiO2-HTiNbO5的表面,主要以BO4结构形式存在;当B2O3负载量大于7.32%时,B2O3呈现非晶态,BO3结构形式在数量上占优势;当B2O3负载量为7.32%时,BO4和BO3在数量上相当。B2O3/SiO2-HTiNbO5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明显地优于SiO2-HTiNbO5,当B2O3负载量为7.32%时,环己酮肟转化率维持在97.0%以上的时间达400min以上,己内酰胺选择性大于98.0%。在环己酮肟重排生成己内酰胺的过程中,BO3和BO4两种结构形式的硼氧物种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钛铌酸 氧化硼 环已酮肟 己内酰胺 负载型催化剂 气相Beckmann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钛铌复合氧化物在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中的催化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宪吉 鲍改玲 +2 位作者 陆春良 侯文华 颜其洁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4,共6页
以K2CO3、Nb2O5和TiO2为原料,经高温固相反应制得KTiNbO5,进一步与HCl溶液反应后得到HTiNbO5。HTiNbO5经用长链有机胺预支撑,再与含Ti(IV)聚合阳离子溶液反应,所得产物在空气气氛中焙烧后制备出高比表面钛铌复合氧化物。它是一类... 以K2CO3、Nb2O5和TiO2为原料,经高温固相反应制得KTiNbO5,进一步与HCl溶液反应后得到HTiNbO5。HTiNbO5经用长链有机胺预支撑,再与含Ti(IV)聚合阳离子溶液反应,所得产物在空气气氛中焙烧后制备出高比表面钛铌复合氧化物。它是一类多孔材料,其BRT比表面积达80~100m^2·g^-1。测试了该复合氧化物以及在该复合氧化物上负载B2O3后所得担载型催化剂在环己酮肟气相贝克曼重排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当B2O3负载量为7.31%(质量分数)时,环己酮肟转化率(~100%)在4.5h内无明显改变,反应进行6h后,转化率仍高于85%;己内酰胺选择性接近或超过90%且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铌复合氧化物 高比表面 催化应用 气相贝克曼重排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烷胺及手性钛的螯合物Ti[(OC_2H_4)_3N][OCH(CH_3)_2]在层状V_2O_5中的插层行为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宪吉 侯文华 +1 位作者 陈静 许爱荣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770-1774,共5页
用一种简便快速方法合成了一系列长链有机胺插层V2O5化合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DRUV-VIS)等手段对插层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除了正十六胺插层V2O5产品外,其它长链烷胺插层V2O5产品的层间距d... 用一种简便快速方法合成了一系列长链有机胺插层V2O5化合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DRUV-VIS)等手段对插层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除了正十六胺插层V2O5产品外,其它长链烷胺插层V2O5产品的层间距d001与长链烷胺碳数n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d001=0.160nC+0.731nm.正十六胺与V2O5反应后生成两个插层相,一个相的层间距d001为4.01nm,另一相的d001为3.20nm.此外,研究了手性钛的螯合物Ti[(OC2H4)3N][OCH(CH3)2](记为TEAIP)在V2O5层间的插层行为,得到相应的插层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胺 手性钛的螯合物 插层 层状V2O5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锰铜基甲醇催化剂的性能及其结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宪吉 张利秋 +1 位作者 鲍改玲 郭益群 《工业催化》 CAS 1999年第6期22-26,18,共6页
用一步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CuO/ZnO/Al2O3 和CuO/ZnO/Al2O3/MnO2 两种甲醇合成催化剂。通过测试它们的初活性及耐热后的活性可知,含锰的催化剂CuO/ZnO/Al2O3/MnO2 具有较好的热稳定... 用一步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CuO/ZnO/Al2O3 和CuO/ZnO/Al2O3/MnO2 两种甲醇合成催化剂。通过测试它们的初活性及耐热后的活性可知,含锰的催化剂CuO/ZnO/Al2O3/MnO2 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利用XRD和SEM 等实验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考察。并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合成 催化剂 活性 热稳定性 锰铜基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Al/Mn系甲醇合成催化剂及铝-锰组份间的协同促进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宪吉 常素红 +1 位作者 郭益群 王文祥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3-36,共4页
用一步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Cu/Zn/Al,Cu/Zn/Mn及Cu/Zn/Al/Mn系甲醇合成催化剂,并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u/Zn/Al/Mn系催化剂活性较高且活性温区较宽,说明铝、锰组... 用一步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Cu/Zn/Al,Cu/Zn/Mn及Cu/Zn/Al/Mn系甲醇合成催化剂,并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u/Zn/Al/Mn系催化剂活性较高且活性温区较宽,说明铝、锰组份之间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铜基 助催化剂 甲醇合成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失活的油脂加氢催化剂中回收镍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宪吉 鲍改玲 +2 位作者 袁洋 李刚 李利民 《工业催化》 CAS 2003年第4期40-43,共4页
采用酸浸后再氨络合的方法从废油脂加氢催化剂中回收镍,镍的回收率最高可达99%以上。酸浸前先在适当温度下焙烧废催化剂样品有利于镍的溶出。使用由盐酸与硫酸以适当比例构成的混酸比使用单一盐酸或硫酸更有利于镍的溶出。加氨时,采用... 采用酸浸后再氨络合的方法从废油脂加氢催化剂中回收镍,镍的回收率最高可达99%以上。酸浸前先在适当温度下焙烧废催化剂样品有利于镍的溶出。使用由盐酸与硫酸以适当比例构成的混酸比使用单一盐酸或硫酸更有利于镍的溶出。加氨时,采用反加方式比正加和并流方式所得镍的回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镍催化剂 镍回收 油酯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铁氨合成催化剂中钾组分的水溶性及其对催化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宪吉 王文祥 +1 位作者 李凡 赵合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81-586,共6页
报道了浸水处理后高强度A110-5Q球形氨合成催化剂各种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考察了两种铁酸钾KFeO_2、K_1+x_Fe_11o_17(x=o~1)的水溶性对溶铁氨合成催化剂(氧化态)中存在的水溶性钾和非水溶性钾进行了归属水溶性钾主要集中在Fe_3O_... 报道了浸水处理后高强度A110-5Q球形氨合成催化剂各种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考察了两种铁酸钾KFeO_2、K_1+x_Fe_11o_17(x=o~1)的水溶性对溶铁氨合成催化剂(氧化态)中存在的水溶性钾和非水溶性钾进行了归属水溶性钾主要集中在Fe_3O_4晶粒间的边界上,以KFeO_2、KOH、K_2CO_3和KAlO_2等物相存在;非水溶性钾则是高度分散于Fe_3O_4晶粒内的非计量化合物K_1+x_Fe_11O_17(x=0~1)水溶性钾量远高于非水溶性钾的含量,但前者对催化活性的作用却不如后者明显,对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合成 催化剂 水溶性钾 催化活性 合成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廉价的钛酸丁酯为钛源制备TiO_2柱层状铌酸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宪吉 侯文华 刘淑敏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781-1785,共5页
以HNb3O8为层板主体,正癸胺为预支撑剂,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采用逐步离子交换法制备出钛(IV)多聚阳离子柱撑的铌酸盐,经在空气中高温焙烧后得到TiO2柱层状铌酸.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2吸附-脱附技术和透射电镜(T... 以HNb3O8为层板主体,正癸胺为预支撑剂,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采用逐步离子交换法制备出钛(IV)多聚阳离子柱撑的铌酸盐,经在空气中高温焙烧后得到TiO2柱层状铌酸.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2吸附-脱附技术和透射电镜(TEM)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TiO2柱层状铌酸的层间距为1.39nm,柱高为0.63nm,比表面积为35m2·g-1.该层柱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823K的空气气氛中焙烧处理后,其层柱结构仍能保持.与先前用异丙氧钛为钛源制备TiO2柱层状铌酸的研究结果进行对照可知,以廉价的钛酸丁酯代替异丙氧钛作钛源是可行的.证明Ti(IV)多聚阳离子中不含CH3COO—等有机基团,该多聚阳离子物种的形式是[Ti(OH)x(H2O)y]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柱层状铌酸 柱撑 钛源 钛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合成甲醇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宪吉 王文祥 《工业催化》 CAS 1994年第4期22-25,共4页
采用多种方法制备了一系列铜基合成甲醇催化剂,测试和比较了它们的催化活性及还原性能,并就各种方法的制备过程以及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甲醇 铜基催化剂 制备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的制备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宪吉 王文祥 《河南化工》 CAS 1996年第1期16-17,共2页
用不同方法或不同原料制备了一系列氧化锌样品。通过测试样品的比表面积得知,各样品的比表面积差异较大,最大的比表面为41m2/g,而最小的仅有4m2/g。同时在甲醇分解反应装置上测试了各氧化锌样品的催化活性,催化活性与比表面积之... 用不同方法或不同原料制备了一系列氧化锌样品。通过测试样品的比表面积得知,各样品的比表面积差异较大,最大的比表面为41m2/g,而最小的仅有4m2/g。同时在甲醇分解反应装置上测试了各氧化锌样品的催化活性,催化活性与比表面积之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比表面积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钛铌复合氧化物的制备
17
作者 郭宪吉 陈新 +2 位作者 侯文华 姚天扬 颜其洁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2期215-218,共4页
通过先用长链有机胺预支撑层状钛铌酸,然后与含Ti4+的聚合阳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再经高温焙烧后制备出高比表面的钛铌复合氧化物,其比表面积达80~100m2·g-1。孔径分布测试结果表明,这是一类以中孔为主的新型多孔材料。
关键词 钛铌复合氧化物 高比表面积 中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在CuO基甲醇合成催化剂还原过程中的作用(英)
18
作者 郭宪吉 宋连卿 郭益群 《化学研究》 CAS 1999年第3期35-37,共3页
用一步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组成的CuO基样品,并测试了它们在合成甲醇反应中的活性。利用TGDTG手段,对各CuO基样品的还原过程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ZnO组分对催化剂CuOZnOAl2O3的还原行... 用一步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组成的CuO基样品,并测试了它们在合成甲醇反应中的活性。利用TGDTG手段,对各CuO基样品的还原过程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ZnO组分对催化剂CuOZnOAl2O3的还原行为有重要影响。依据CoatsRedf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还原 甲醇合成 铜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结构和性能的表征
19
作者 郭宪吉 王文祥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26,共4页
用一步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高活性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分别对这种催化剂的物相结构和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合成 甲醇 铜基催化剂 催化活性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表征及铜、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宪吉 齐化多 +1 位作者 徐三魁 李利民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39,共4页
利用XRD、TPD、IR等实验手段对纯ZnO、纯CuO、CuO Al2 O3二组分样品、CuO ZnO二组分样品、CuO ZnO Al2 O3三组分甲醇合成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这些结果及甲醇合成活性数据均表明了铜基催化剂中铜和锌组分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当Cu/Zn/Al比... 利用XRD、TPD、IR等实验手段对纯ZnO、纯CuO、CuO Al2 O3二组分样品、CuO ZnO二组分样品、CuO ZnO Al2 O3三组分甲醇合成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这些结果及甲醇合成活性数据均表明了铜基催化剂中铜和锌组分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当Cu/Zn/Al比例一定时 ,以Zn(Ac) 2 代替Zn(NO3) 2 作原料制得的铜基甲醇催化剂 ,其锌组分更分散 ,铜、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较强 ,活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 CUO ZNO 相互作用 催化剂表征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