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微胶囊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娟 于斌 +2 位作者 郭宗明 王懿千 吕常旭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5,共6页
以鲜牛乳为原料,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制备酸奶。以产品的酸度、黏度、pH、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主成分分析(PCA)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优化酸奶工艺,且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试验,探究微胶囊酸奶中乳... 以鲜牛乳为原料,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制备酸奶。以产品的酸度、黏度、pH、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主成分分析(PCA)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优化酸奶工艺,且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试验,探究微胶囊酸奶中乳酸菌的存活率。结果表明,酸奶的最佳配方为以鲜牛乳为原料,发酵剂添加量0.2%,白砂糖添加量8%,果胶添加量0.2%,微胶囊添加量2%,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9 h。在此优化条件下制作的酸奶质地细腻,组织状态均匀,感官评分为85分,其黏度、酸度、pH值分别为410 m Pa·s、137°T、5.2,其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体外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与添加乳酸菌菌粉制成的酸奶相比,添加乳酸菌微胶囊制成的酸奶经胃液和肠液后,存活率达到67.60%和62.00%,分别增加了36.21%和33.94%。乳酸菌微胶囊添加到酸奶中,为新型酸奶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微胶囊 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尔纹图案自动去除技术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亓文法 刘宇鑫 郭宗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747,共20页
如今,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人们感知世界、记录信息和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当使用这些设备拍摄电子屏幕时,显示设备和摄像头传感器网格之间往往会发生混叠,通常导致图片中存在不规则分布的... 如今,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人们感知世界、记录信息和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当使用这些设备拍摄电子屏幕时,显示设备和摄像头传感器网格之间往往会发生混叠,通常导致图片中存在不规则分布的摩尔纹干扰图案,从而严重影响了拍摄图像的视觉质量效果.因此,摩尔纹图案去除方法研究对于拍摄图像的后期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详细梳理了摩尔纹去除研究的发展脉络,并根据不同的适用场景和技术实现将现有方法分为2类:基于先验知识的摩尔纹去除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摩尔纹去除方法.鉴于深度学习网络中训练数据集的收集和对齐方式不同,该类方法又分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摩尔纹去除方法和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摩尔纹去除方法.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同的公开数据集,对主流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算法实现和性能对比分析,并分别总结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尔纹图案 图像恢复 多尺度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生成式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知和记忆的视频动态质量评价
3
作者 林丽群 暨书逸 +3 位作者 何嘉晨 赵铁松 陈炜玲 郭宗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27-3740,共14页
由于网络环境的多变性,视频播放过程中容易出现卡顿、比特率波动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终端用户的体验质量.为优化网络资源分配并提升用户观看体验,准确评估视频质量至关重要.现有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主要针对短视频,普遍关注人眼视觉感知特... 由于网络环境的多变性,视频播放过程中容易出现卡顿、比特率波动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终端用户的体验质量.为优化网络资源分配并提升用户观看体验,准确评估视频质量至关重要.现有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主要针对短视频,普遍关注人眼视觉感知特性,较少考虑人类记忆特性对视觉信息的存储和表达能力,以及视觉感知和记忆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用户观看长视频的时候,其质量评价需要动态评价,除了考虑感知要素外,还要引入记忆要素.为了更好地衡量长视频的质量评价,本文引入深度网络模型,深入探讨了视频感知和记忆特性对用户观看体验的影响,并基于两者特性提出长视频的动态质量评价模型.首先,本文设计主观实验,探究在不同视频播放模式下,视觉感知特性和人类记忆特性对用户体验质量的影响,构建了基于用户感知和记忆的视频质量数据库(Video Quality Database with Perception And Memory,PAM-VQD);其次,基于PAM-VQD数据库,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结合视觉注意力机制,提取视频的深层感知特征,以精准评估感知对用户体验质量的影响;最后,将前端网络输出的感知质量分数、播放状态以及自卡顿间隔作为三个特征输入长短期记忆网络,以建立视觉感知和记忆特性之间的时间依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质量评估模型在不同视频播放模式下均能准确预测用户体验质量,且泛化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感知特性 记忆效应 体验质量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度退化和纤维单元的RC构件损伤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宗明 张耀庭 +2 位作者 樊剑 卢杰志 罗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87,共12页
为了评估钢筋混凝土(RC)构件的损伤状态,在Maltab中建立了基于刚度退化和纤维梁柱单元的损伤模型.首先在OpenSees中建立基于纤维梁柱单元的构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将分析模型所得到的纤维应力、应变值导入在Matlab中所建立的损伤模型,... 为了评估钢筋混凝土(RC)构件的损伤状态,在Maltab中建立了基于刚度退化和纤维梁柱单元的损伤模型.首先在OpenSees中建立基于纤维梁柱单元的构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将分析模型所得到的纤维应力、应变值导入在Matlab中所建立的损伤模型,并计算纤维、截面、构件的损伤值.所建立的损伤模型使用再加载刚度退化定义混凝土纤维的损伤,使用低周疲劳准则定义钢筋纤维的损伤,使用塑性应变定义预应力筋的损伤,并分别使用截面抗弯刚度退化、杆端抗弯刚度退化评估截面、构件的损伤.最后,选取循环荷载作用下的一榀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试验,对所建立损伤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损伤模型不仅可以准确地预测构件的损伤状态,而且可通过刚度组装和静力凝聚方法在各层次损伤指数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此外,所建立的损伤模型将来可被嵌入OpenSees,直接实现针对混凝土构件和结构的损伤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度退化 纤维梁柱单元 静力凝聚 损伤指数 钢筋混凝土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VEGF与多药耐药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郭宗明 谢兆霞 秦忆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VEGF与MDR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 36例化疗后AL患者血浆VEGF含量 ;同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其骨髓单个核细胞Pgp的表达。结果  17例难治 /复发AL患者血浆VEGF含量 (76 .0 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VEGF与MDR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 36例化疗后AL患者血浆VEGF含量 ;同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其骨髓单个核细胞Pgp的表达。结果  17例难治 /复发AL患者血浆VEGF含量 (76 .0 1± 4 0 .18) pg/ml较对照者 (33.13± 11.97) pg/ml和完全缓解者 (4 2 .0 7± 17.75 ) pg/ml明显升高 (P <0 .0 1) ;而完全缓解者VEGF含量与正常对照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难治 /复发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gp表达阳性细胞率 (2 0 .4 7± 9.96 ) % ,明显高于完全缓解者 (6 .0 0± 4 .17) % ,P <0 .0 1,且VEGF含量与Pgp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r =0 .6 6 8,P <0 .0 1)。 结论 AL患者血浆VEGF的检测 ,可作为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AL患者血浆VEGF升高与Pgp高表达有一定的一致性 ,考虑VEGF可能参与急性白血病M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血病 急性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蹄蝠科的分类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宗明 严小慧 +2 位作者 张成菊 吴毅 胡锦矗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0-212,共3页
针对国内外关于中国蹄蝠科的分类问题进行概述。提出中国蹄蝠科分类上种和亚种存在的争议,提出目前和今后应从经典分类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着手进行分类研究,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中国蹄蝠科分类的生物学资料,为其他学科的研究奠... 针对国内外关于中国蹄蝠科的分类问题进行概述。提出中国蹄蝠科分类上种和亚种存在的争议,提出目前和今后应从经典分类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着手进行分类研究,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中国蹄蝠科分类的生物学资料,为其他学科的研究奠定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蹄蝠科 分类 蝙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血浆IL-6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宗明 罗文达 +2 位作者 陈葆国 冯长伟 徐迢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1期1169-1170,共2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9例初治MM患者分成治疗组A和治疗组B。两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A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口服,开始时每次50mg,bid,2周内逐渐增加至每次100-200mg,bi...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9例初治MM患者分成治疗组A和治疗组B。两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A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口服,开始时每次50mg,bid,2周内逐渐增加至每次100-200mg,bid,维持治疗6个月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血浆IL-6水平。结果治疗组B和治疗A有效率分别为68.42%和95.00%,平均疾病无进展期分别为6.11个月和9.35个月;治疗组A疗效明显高于治疗组B(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后治疗组A较治疗组B低(P〈0.01)。结论沙利度胺治疗MM有较好的效,可延长疾病无进展时间,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IL-6水平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骨髓瘤 多发性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头鸦雀的巢生境因子分析和雏鸟的生长发育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宗明 陈伟 胡锦矗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58-861,共4页
2005年4~6月,在四川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新校区、西南石油学院和嘉陵江中坝区域内对棕头鸦雀(Paradwcornis webbianus)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棕头鸦雀4月开始繁殖。影响巢址选择的生境因子主要有7种。雌雄鸟参与筑巢... 2005年4~6月,在四川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新校区、西南石油学院和嘉陵江中坝区域内对棕头鸦雀(Paradwcornis webbianus)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棕头鸦雀4月开始繁殖。影响巢址选择的生境因子主要有7种。雌雄鸟参与筑巢,营巢期5-6d。窝卵数4-5枚(n=5)。雌雄鸟孵卵,孵卵期13~14d。孵化率89.47%(n=4)。雌雄参与育雏,育雏期12-13d。雏鸟离巢率88.24%(n=4)。雏鸟形态生长曲线呈“S”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头鸦雀 繁殖行为 巢生境因子分析 雏鸟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视频传输架构和关键技术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宗明 班怡璇 谢澜 《中兴通讯技术》 2017年第6期19-23,共5页
介绍了虚拟现实(VR)视频传输架构,提出了两种传输方式:全景传输和视点传输。全景传输可提供多角度质量均匀的图像,但存在高码率和带宽浪费问题;视点传送仅传输视点范围内图像,可减少码率浪费,但存在头部运动延迟问题。提出的视点自适应... 介绍了虚拟现实(VR)视频传输架构,提出了两种传输方式:全景传输和视点传输。全景传输可提供多角度质量均匀的图像,但存在高码率和带宽浪费问题;视点传送仅传输视点范围内图像,可减少码率浪费,但存在头部运动延迟问题。提出的视点自适应传输技术、视点预测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低码率、高质量的VR视频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视频 视点自适应传输 非均匀映射传输 分块传输 视点预测 用户质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VEGF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宗明 谢兆霞 +1 位作者 秦忆 谭达人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含量变化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5 4例AL患者血浆VEGF含量 ,同时检测骨髓涂片有核细胞中原始及幼稚白细胞数。结果 :①AL患者...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含量变化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5 4例AL患者血浆VEGF含量 ,同时检测骨髓涂片有核细胞中原始及幼稚白细胞数。结果 :①AL患者血浆VEGF含量 [(6 4 .76± 34.86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 [(33.13± 11.97)ng/L](P <0 .0 1) ,且AL患者血浆VEGF升高与骨髓中原始及幼稚白细胞百分数增加呈正相关 (r =0 .4 37,P <0 .0 1) ;②初治组AL患者血浆VEGF含量 [(76 .0 1± 4 0 .18)ng/L]明显高于缓解组 [(42 .0 7± 17.75 )ng/L](P <0 .0 1) ,难治 /复发组患者血浆VEGF含量 [(78.2 1± 31.77)ng/L]又明显上升 ,与缓解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而与初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①AL患者血浆VEGF含量升高与白血病细胞生长、增殖有关 ;②AL患者血浆VEGF含量与临床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可作为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预后 血浆测定 VEGF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地震动作用下PC框架抗震性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宗明 张耀庭 +3 位作者 卢杰志 罗敏 董义 张诚诚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113,共10页
根据我国现行规范和规程设计三层两跨、六层两跨预应力混凝土(PC)框架各一榀,并在Open Sees中建立了其纤维单元分析模型。对该PC框架在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和近场无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考察了脉冲效应、PGA、PGV/PGA、... 根据我国现行规范和规程设计三层两跨、六层两跨预应力混凝土(PC)框架各一榀,并在Open Sees中建立了其纤维单元分析模型。对该PC框架在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和近场无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考察了脉冲效应、PGA、PGV/PGA、T_p/T对其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PC框架所受损伤更为严重;结构响应与近场地震动PGA正相关,且PGA值相同时,PC框架在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延性需求和基底剪力更大;PC框架所受损伤随PGV/PGA的增大经历了先增大(PGV/PGA≤0.1)、再减小(0.1<PGV/PGA≤0.25)、最后再增大(PGV/PGA>0.25)三个阶段;PC框架所受损伤随着T_p/T的增大经历了先增大(T_p/T≤2)、再减小(2<T_p/T≤4.5)、最后趋于平稳(T_p/T>4.5)三个阶段,且T_p/T=2时所受损伤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 近场无脉冲型地震动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州芝麻酥糖新产品红豆薏仁酥糖的研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宗明 高慧萍 李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9-62,共4页
针对滨州芝麻酥糖产品类型单一,糖和脂肪含量过高等不足的问题,研制了具有营养与保健功能的红豆薏仁酥糖。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方法得到红豆薏仁酥糖的最佳配比为A_1B_2C_2D_2,即芝麻2份,红豆2份,薏仁2份,糖4份。新产品的营养成分测... 针对滨州芝麻酥糖产品类型单一,糖和脂肪含量过高等不足的问题,研制了具有营养与保健功能的红豆薏仁酥糖。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方法得到红豆薏仁酥糖的最佳配比为A_1B_2C_2D_2,即芝麻2份,红豆2份,薏仁2份,糖4份。新产品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为:糖44.74%,脂肪14.47%,蛋白质5.62%,水分1.96%。红豆薏仁酥糖的脂肪含量约为传统酥糖脂肪含量的50%,成为具有现代食品营养和保健功能的一种新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酥糖 红豆薏仁酥糖 营养 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教学的生态信息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宗明 毛延妮 +1 位作者 董晓璇 程芳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依据经济学的效率定义以及教学活动的特殊性,理解有效教学的本质。从生态学理论出发,认识教学也是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生态系统。与教学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相比,信息流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前... 依据经济学的效率定义以及教学活动的特殊性,理解有效教学的本质。从生态学理论出发,认识教学也是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生态系统。与教学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相比,信息流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前的信息收集、分析与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信息流以及课后的知识信息反馈是承载教学生态信息流的重要环节。认识教学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信息流有助于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生态信息 生态系统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域上—类拟线性椭圆型方程组的正对称解的存在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宗明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73-582,共10页
本文运用blowup方法和拓扑度理论研究了一类拟线性椭圆型方程组在环域上的正对称解的存在性.其主要结果隐含C1ement,Manasevich和Mitidieri的文章中的一个关于一类拟线性椭圆型方程组的正解的存在性的猜测对环域上的正对称解是成立的.
关键词 拟线性 椭圆型方程组 正对称解 BLOW-UP 存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繁殖行为的观察和雏鸟食性的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宗明 胡锦矗 +1 位作者 孙治宇 陈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73-376,共4页
2005年3-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高校校园内及附近区域对白腰文鸟繁殖期的求偶、选巢址、筑巢、产卵、孵卵、育雏行为进行较为详细的观察.通过繁殖期的行为观察,初步对野外的雌雄鸟作了判别.观察了易卵、易雏时亲鸟的行为变化.将15日龄雏鸟... 2005年3-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高校校园内及附近区域对白腰文鸟繁殖期的求偶、选巢址、筑巢、产卵、孵卵、育雏行为进行较为详细的观察.通过繁殖期的行为观察,初步对野外的雌雄鸟作了判别.观察了易卵、易雏时亲鸟的行为变化.将15日龄雏鸟移出巢外,观察了亲鸟的喂雏方式和系列动作.采用扎颈法观察分析雏鸟的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腰文鸟 繁殖行为 雏鸟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低剂量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宗明 徐敏 黄琨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2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减低剂量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是否影响患者预后。方法 41例MM患者,分成减低硼替佐米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予硼替佐米联合化疗4疗程,检测近期的有效率与完全缓解率;随访3年,观察疾病早期复发率、3年无病生存率、病死率及化... 目的探讨减低剂量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是否影响患者预后。方法 41例MM患者,分成减低硼替佐米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予硼替佐米联合化疗4疗程,检测近期的有效率与完全缓解率;随访3年,观察疾病早期复发率、3年无病生存率、病死率及化疗后的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 1减低剂量组有效率为81.82%,完全缓解率36.36%;常规剂量组,有效率与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4.21%与36.84%,两组相比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2低剂量组疾病早期复发率为18.18%,3年无病生存率为59.10%、病死率为13.64%;常规剂量组疾病早期复发率13.64%,3年无病生存率为63.16%,病死率为10.53%,二者相比远期疗效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3减低剂量组周围神经损害发生率为9.09%;常规剂量组为36.84%,明显高于低硼替佐米剂量组(P<0.05)。结论适当降低硼替佐米剂量,并不影响近期疗效,3年远期疗效指标亦无显著差异,还能减轻硼替佐米剂量组周围神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剂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宗明 谢兆霞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4年第2期183-185,共3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中均起重要作用 ,并影响恶性血液病的预后。以VEGF信号途径为靶点的治疗 ,可望成为恶性血液病治疗新方法。
关键词 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 血液病 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创新生态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宗明 于胜爽 李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49期120-121,共2页
本文剖析了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的内涵,从系统论、生态理论角度认识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创新系统的整体性。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主体是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实践教学创新生态系统的支撑要素体现在制度、教学资源、... 本文剖析了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的内涵,从系统论、生态理论角度认识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创新系统的整体性。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主体是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实践教学创新生态系统的支撑要素体现在制度、教学资源、能力发展和效益。制度创新、教学资源创新、能力发展和效益创新是实践教学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不断演化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创新生态系统 应用型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东方田鼠的多父权现象
19
作者 郭宗明 王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6-59,共4页
运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洞庭湖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 calamorum)的多父权行为。利用筛选获得的6对微卫星引物对7只母鼠及其胎崽DNA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凝胶电泳和银染后分析,结果表明2只母鼠所怀的胎崽明显具有2个以上的父权现象... 运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洞庭湖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 calamorum)的多父权行为。利用筛选获得的6对微卫星引物对7只母鼠及其胎崽DNA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凝胶电泳和银染后分析,结果表明2只母鼠所怀的胎崽明显具有2个以上的父权现象,其他母鼠所怀的胎崽至少拥有一个父权。研究结果显示东方田鼠存在多父权的婚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婚配行为 微卫星 多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L-6变化
20
作者 郭宗明 罗文达 +3 位作者 陈葆国 群依 冯长伟 徐迢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20名正常人、20例初治MM患者、36例治疗后的MM患者的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①MM患者血浆IL-6水平[(17.14±5.54) ng·L^(-1)]... 目的初步探讨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20名正常人、20例初治MM患者、36例治疗后的MM患者的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①MM患者血浆IL-6水平[(17.14±5.54) ng·L^(-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24±2.86)ng·L^(-1),P<0.01],特别在初始组血浆IL-6水平最高[(22.26±4.53)ng·L^(-1)];②联合化疗组MM患者血浆IL-6含量[(16.32±3.32)ng·L^(-1)]较初始组明显下降,两者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沙立度胺+联合化疗组MM患者血浆IL-6水平[(12.48±3.13)ng·L^(-1)]最低,较初治组及联合化疗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沙立度胺可能存在下调IL-6的水平,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起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沙立度胺 机制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