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刀在完全性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郭天棋 聂继跃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超声刀 术中 完全性 开腹 切开 阴道壁 优越性 类型 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天棋 聂继跃 +1 位作者 袁迎九 李诚信 《江西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探讨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的手术要点、适应症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自2000年11月至2001年4月,对16例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而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TLH术式,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 结果... 目的 探讨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的手术要点、适应症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自2000年11月至2001年4月,对16例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而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TLH术式,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 结果 所有16例均成功地完成TLH,其中1例在完成TLH加一侧附件切除后,因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为恶性附件肿瘤,而行开腹分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36min,平均出血量100ml,无术中大出血,无肠管和泌尿道损伤。 结论 TLH是安全可行的。McCartney Tube的应用可使手术易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LH CISH LAVH TL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处理的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天棋 聂继跃 《江西医药》 CAS 1997年第5期304-308,共5页
子宫内膜癌处理的现状和发展江西省妇幼保健院(330006)郭天棋聂继跃(综述)李诚信(审校)1内膜癌的术前诊断1.1分段诊刮:先刮颈管,再刮宫腔,确诊率可达94%,当宫内膜标本不满意时,才行全面性刮宫以明确诊断。1.... 子宫内膜癌处理的现状和发展江西省妇幼保健院(330006)郭天棋聂继跃(综述)李诚信(审校)1内膜癌的术前诊断1.1分段诊刮:先刮颈管,再刮宫腔,确诊率可达94%,当宫内膜标本不满意时,才行全面性刮宫以明确诊断。1.2宫腔镜:宫腔镜检查的目的在于探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治疗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12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天棋 聂继跃 《江西医药》 CAS 1997年第3期151-152,共2页
回顾性分析了1975~1996年间收治的12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和影响预后因素等资料,发现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平均生存期为22.86m,2年生存率为37.5%;保守性手术治疗的平均生存期为11m,2年生存率为0%... 回顾性分析了1975~1996年间收治的12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和影响预后因素等资料,发现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平均生存期为22.86m,2年生存率为37.5%;保守性手术治疗的平均生存期为11m,2年生存率为0%。因此,对于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宜采取广泛根治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性子宫旁切除术治疗隐匿性子宫颈癌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天棋 聂继跃 +1 位作者 石少权 罗兵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7期498-499,502,共3页
目的:探讨广泛性子宫旁切除术治疗单纯性子宫切除术后发现隐匿性子宫颈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接受广泛性宫旁切除、阴道上段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记录和随访资料。结果:21例中,2例FIGO分期为IA2,19... 目的:探讨广泛性子宫旁切除术治疗单纯性子宫切除术后发现隐匿性子宫颈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接受广泛性宫旁切除、阴道上段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记录和随访资料。结果:21例中,2例FIGO分期为IA2,19例为IB1。最常见的单纯性子宫切除术的指征为子宫颈CIS(48%)。广泛性子宫旁切除术后,3例发现有残留病变,1例为阴道残留病变,另2例为盆腔淋巴结转移13例术后均接受了放射辅助治疗,现均存活(平均随访66个月)。18例无残留病变者中,1例于术后8个月出现肝转移而死亡。所有手术中,1例出现术中膀胱损伤,3例接受了输血。平均随访60个月(8~102个月),总的5年生存率为95%。结论:广泛性子宫旁切除术治疗单纯性子宫切除术后发现的隐匿性子宫颈癌是可行的。严格选择病例可避免术后残留病变,从而避免术后放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子宫旁切除术 隐匿性子宫颈癌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前病变与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6
作者 郭天棋 李诚信 +1 位作者 郭华伦 熊楠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3-264,共2页
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开展普查和人们对于宫颈癌早期发现的卫生知识提高,子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的病例不断增加。在日本,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比例占全部宫颈癌患者的50%以上。在我国宫颈癌的早期发现也呈明显增长趋势。对于... 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开展普查和人们对于宫颈癌早期发现的卫生知识提高,子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的病例不断增加。在日本,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比例占全部宫颈癌患者的50%以上。在我国宫颈癌的早期发现也呈明显增长趋势。对于年龄轻的患者,在不影响治愈率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癌前病变 生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小细胞癌7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郭天棋 李诚信 +4 位作者 郭华伦 邓克华 罗兵 李汉萍 钟传庆 《江西医药》 CAS 1999年第1期28-30,共3页
宫颈小细胞癌(Smalcelcarcinomaofthecervix,SCCC)少见,约占所有宫颈恶性肿瘤的05~5%[1],国内仅见2例报道[2]。SCCC有各种不同名称如类癌、嗜银细胞癌、燕麦细胞癌、神经内分泌... 宫颈小细胞癌(Smalcelcarcinomaofthecervix,SCCC)少见,约占所有宫颈恶性肿瘤的05~5%[1],国内仅见2例报道[2]。SCCC有各种不同名称如类癌、嗜银细胞癌、燕麦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低分化类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小细胞癌 SCCC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子宫切除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聂继跃 郭天棋 章卉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5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子宫切除术(TAH)、经阴道子宫切除术(VH)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TAH54例、VH45例和TLH51例的临床病历记录,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日。结果TLH的手...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子宫切除术(TAH)、经阴道子宫切除术(VH)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TAH54例、VH45例和TLH51例的临床病历记录,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日。结果TLH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TAH和VH,分别为130min、70min和75min。术后住院日TAH明显长于TLH和VH,后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LH和VH各有1例中转开腹。TLH中,有1例术后出现膀胱阴道瘘。结论VH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术后恢复快和价格低廉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式子宫切除术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开腹子宫切除术 切除方法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术后住院日 术中出血量 全子宫切除术 回顾性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整块切除盆腔肿瘤与受累之直、乙状结肠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聂继跃 郭天棋 +1 位作者 王桂荣 王峰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12期892-894,共3页
目的:探讨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整块切除盆腔肿瘤与受累之直肠、乙状结肠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5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施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根据术中发现卵巢肿瘤与直肠、乙状结肠粘连固定,进行整块切除盆腔肿瘤与受累... 目的:探讨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整块切除盆腔肿瘤与受累之直肠、乙状结肠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5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施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根据术中发现卵巢肿瘤与直肠、乙状结肠粘连固定,进行整块切除盆腔肿瘤与受累之直肠、乙状结肠。观察手术病灶残留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29例(82.8%)达到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残留病灶<1 cm,平均手术时间375 min(185~510 min),估计手术平均出血量650 mL(200~2 100 mL)。1例术中损伤右侧输尿管。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7例(20%),术后病率5例(14.3%),肠梗阻2例(5.7%)和吻合口瘘1例(2.9%)。结论:作为晚期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一部分,整块切除盆腔肿瘤与受累之直肠、乙状结肠的手术方法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整块切除 直肠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聂惠龙 郭天棋 +1 位作者 聂继跃 张琳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4期638-639,共2页
目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将妇科因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设为腹腔镜组,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1例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 目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将妇科因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设为腹腔镜组,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1例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24-48h体温2次〉38℃)、术后住院天数、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纽与开腹组相比较,前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药使用率(58.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67%)和伤口愈合不良率(1.67%)更低(P均〈0.05)。结论腹腔镜用于子宫腺肌病患者全子宫切除术中,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由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腺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β和IFN-α基因多态性与HPV感染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彩歌 黄士荷 +4 位作者 张素粉 肖奇志 陈兴 王群慧 郭天棋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和干扰素-α(IFN-α)基因多态性与HPV感染预后的相关性,探索TNF-β、IFN-α基因在HPV感染相关宫颈病变发生及进展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高危型HPV阳性病例共236例,根据病...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和干扰素-α(IFN-α)基因多态性与HPV感染预后的相关性,探索TNF-β、IFN-α基因在HPV感染相关宫颈病变发生及进展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高危型HPV阳性病例共236例,根据病理确诊CIN级别分为病理正常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以及宫颈癌组,每组分别45、48、47、50、46例,同时以体检HPV和病理细胞学检测均阴性人员共56份样本作为对照。运用PCR扩增和Sanger测序法检测不同组别TNF-β的候选SNP rs909253、rs2239704和IFN-α的候选SNP rs6475526 SNP位点,统计和分析SNP等位基因频率。结果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以及宫颈癌组、病理正常组及对照组比较发现:rs909253、rs2239704、rs6475526基因型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存在明显差异。CC基因型携带者的HPV感染的累积阴性率最低,且该型携带者的预后更差,复发率更高,更容易在高级宫颈疾病组出现。结论建立TNF-β的候选SNP rs909253、rs2239704和IFN-α的候选SNP rs6475526的PCR基因扩增+Sanger(第一代)测序检测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并判读SNP的类型,构建分子分型模型,用于判断患者预后恢复情况,对临床做出正确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Β 干扰素-Α 基因多态性 人类乳头瘤病毒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病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被引量:20
12
作者 石少权 苏兆娟 +1 位作者 郭天棋 王峰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年第12期872-873,共2页
目的:比较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病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价值。方法:我院门诊共82例患者,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13例,Ⅱ级36例,Ⅲ级33例(其中C IS 4例)收入住院行宫颈锥切术。采用冷刀与电刀结... 目的:比较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病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价值。方法:我院门诊共82例患者,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13例,Ⅱ级36例,Ⅲ级33例(其中C IS 4例)收入住院行宫颈锥切术。采用冷刀与电刀结合的方法切除宫颈常规送病检。结果:锥切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1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10例,Ⅱ级28例,Ⅲ级31例(C IS 6例)。侵润癌3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与宫颈锥切术后常规病检结果符合率(81.82%)高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61.54%)和Ⅱ级(66.67%),但差别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研究显示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的准确性有较Ⅰ级和Ⅱ级高的趋势。宫颈锥切术可以部分弥补阴道镜下活检的缺陷,且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阴道镜检 宫颈锥切术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盆腔淋巴结HPV-DNA预测病理诊断淋巴结阴性宫颈癌的复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聂继跃 郭天棋 +1 位作者 王桂荣 王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7期7-10,13,共5页
目的探讨检测盆腔淋巴结的人乳头状瘤病毒DNA,以预测病理诊断淋巴结阴性宫颈癌的复发。方法对8例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原发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病灶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作为阳性对照。对20例病理诊断盆... 目的探讨检测盆腔淋巴结的人乳头状瘤病毒DNA,以预测病理诊断淋巴结阴性宫颈癌的复发。方法对8例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原发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病灶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作为阳性对照。对20例病理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阴性而临床上出现复发的患者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原发病灶和盆腔淋巴结石蜡包埋标本中的HPV-DNA。随机选择20例病理诊断无淋巴结转移临床上也无复发的患者,进行上述同样的原发灶和盆腔淋巴结的HPV-DNA检测。结果在8例病理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病灶中,均检测出与原发病灶型别完全相一致的HPV-DNA。在20例病理诊断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而临床上复发的患者中,18例检测出与原发病灶型别完全相一致的HPV-DNA,占90%。在20例病理上无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上也无复发者中,除了1个盆腔淋巴结检测出HPV-DNA外,其余19例均未检测出任何的HPV-DNA。结论在病理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阴性的宫颈癌患者中,盆腔淋巴结HPV-DNA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早期微小淋巴结转移或同时存在不能发现的血性转移,因此,盆腔淋巴结HPV-DNA的检测结果可以作为一项诊断指标,以预测这部分宫颈癌患者的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DNA 淋巴结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应用托瑞米芬对子宫内膜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聂惠龙 郭天棋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托瑞米芬治疗对自身内分泌,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203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托瑞米芬,比较服药前及服药后每6个月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B超),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率。结果服用托瑞米芬后每6个月...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托瑞米芬治疗对自身内分泌,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203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托瑞米芬,比较服药前及服药后每6个月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B超),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率。结果服用托瑞米芬后每6个月雌激素水平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孕激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宫内膜厚度未见明显变化(P>0.05)。子宫内膜病变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长期应用托瑞米芬,降低了雌激素水平,提高了孕激素水平,无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未见明显增加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电环切术在治疗CINⅡ~Ⅲ级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惠龙 郭天棋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在Ⅱ、Ⅲ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中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Ⅱ-Ⅲ级CIN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观察组接受LEEP治疗。对比两... 目的分析在Ⅱ、Ⅲ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中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Ⅱ-Ⅲ级CIN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观察组接受LEEP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宫颈愈合时间,并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住院时间及宫颈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可显著改善Ⅱ-Ⅲ级CIN的手术相关情况,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冷刀锥切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在IFN-α和TNF-β基因多态性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石彩歌 肖奇志 +5 位作者 黄士荷 张素粉 王群慧 陈兴 聂继跃 郭天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6期103-107,共5页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荧光探针熔解曲线技术(MCA)的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检测体系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干扰素-α(IFN-α)的rs6475526位点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rs2239704、rs909253位点为检测对象,建立能够单管同步检测9种基...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荧光探针熔解曲线技术(MCA)的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检测体系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干扰素-α(IFN-α)的rs6475526位点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rs2239704、rs909253位点为检测对象,建立能够单管同步检测9种基因多态性的荧光探针熔解曲线检测体系。收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共计282份宫颈拭子样本开展临床试验。结果荧光探针熔解曲线基因多态性检测体系与金标准Sanger测序技术的符合率为100%。在本次临床试验中rs6475526位点主要基因型为T/C;rs2239704位点主要基因型为T/T;rs909253位点主要基因型为C/T。各位点的基因型在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中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荧光探针熔解曲线体系具备准确、快速和简便的优点,适合用于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的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肿瘤坏死因子-Β 基因多态性 熔解曲线分析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与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
17
作者 刘金凤 聂惠龙 郭天棋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期189-189,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血塞通与脉络宁用于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运用血塞通药物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脉络宁药物注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研究分析血塞通与脉络宁用于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运用血塞通药物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脉络宁药物注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了输液不良反应;研究组没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脉络宁药物用于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 脉络宁 脑梗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Cartney管在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聂继跃 郭天棋 +3 位作者 石少权 苏兆娟 王峰 王桂荣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特制的塑料管M cC artney管在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作用、手术要点、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而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使用阴道M cC artney管,观... 目的:探讨阴道特制的塑料管M cC artney管在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作用、手术要点、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而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使用阴道M cC artney管,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67例成功地完成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有1例因出血而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30m in,平均出血量100 mL。有1例术后出现膀胱阴道瘘。结论:M cC artney管的应用可使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易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 McCarmey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海娜 郭天棋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4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宫腔粘连(IU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05例I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三组,每组各35例。Ⅰ组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上环术治疗;Ⅱ组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宫腔粘连(IU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05例I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三组,每组各35例。Ⅰ组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上环术治疗;Ⅱ组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COOK球囊扩张治疗14 d取出;Ⅲ组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COOK球囊扩张治疗7 d取出;三组均同时服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3个月,3个月后复查。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增长,月经量变化,治疗效果,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再粘连发生情况。结果Ⅱ及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及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各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及Ⅲ组的术后评分低于Ⅰ组,术后评分改善率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及Ⅲ组月经好转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但Ⅱ及Ⅲ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球囊扩张治疗IUA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COOK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海娜 郭天棋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332-1334,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对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0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为腹膜异位症33例(A组),卵巢内...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对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0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为腹膜异位症33例(A组),卵巢内膜异位症患者47例(B组),深部浸润型患者22例(C组)。三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对比研究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C组患者术后Gn RH-a用药情况与A组和B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A、B、C三组患者术后累积妊娠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患者术后妊娠距离手术间隔时间均分别显著长于A组和B组(P<0.05); A组和B组之间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不孕症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累积妊娠率无明显差异,但深部浸润型患者术后妊娠时间长于其他类型的异位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保守手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