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控制度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郭军平 《商界(评论)》 2025年第3期0158-0160,共3页
原文传递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郭军平 刘改芬 +1 位作者 鞠奕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0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研究中发病14 d内就诊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数据。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过压...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研究中发病14 d内就诊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数据。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过压力性损伤分为两组,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与压力性损伤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3255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其中31例(0.95%)住院期间患有压力性损伤。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mRS(3~5分)(OR 4.41,95%CI 1.60~12.17)和入院时血红蛋白(每降低10个单位)(OR 1.36,95%CI 1.17~1.66)是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mRS(3~5分)和入院时血红蛋白(每降低10个单位)是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压力性损伤 脑出血急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的随动系统优化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军平 吴勇 +1 位作者 李自荣 徐日洲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5年第11期157-160,共4页
该文介绍了模糊控制,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以及两者柔性相结合的模糊逻辑在线整定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原理;结合目标系统的特点,将该方法应用于随动扫描系统以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simu link对优化后的系统进行目标跟踪和抗干扰... 该文介绍了模糊控制,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以及两者柔性相结合的模糊逻辑在线整定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原理;结合目标系统的特点,将该方法应用于随动扫描系统以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simu link对优化后的系统进行目标跟踪和抗干扰仿真,分析仿真所得到的输入输出曲线和PID参数变化曲线,结果表明系统的随动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继而设计了实现该方法的原理电路,完成了系统的优化设计,同时通过仿真试验进一步分析了模糊PID的内部工作机理,奠定了理论创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逻辑 比例-积分-微分 随动扫描系统 原理电路 优化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痰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郭军平 籍玉红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7期1539-1540,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肺部感染 清热化痰 植物制剂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祛瘀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郭军平 籍玉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9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化痰祛瘀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化痰祛瘀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祛瘀法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平台的系统远程测量与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军平 吴勇 《计量技术》 2005年第7期27-30,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VC6 0、Labwindows/CVI和Matlab多个平台进行系统运行前设计,运行中监控,运行后分析的远程综合测试方法,并以某系统联试试验为例,说明该方法的优越性。
关键词 系统测量与分析 远程 多平台 远程测量 LABWINDOWS/CVI 系统 Matlab VC6.0 运行前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O_2/ZrO_2粉末的制备和表征
7
作者 郭军平 张俊卿 郝茂荣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以氨水为沉淀剂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CeO2 /ZrO2 二元复合氧化物粉末。通过热分析得到了该粉末的热分解特性 ;XRD分析表明该粉末为固态溶液 ;透射电镜分析表明 ,粉末的平均粒径为 3~ 6个nm。
关键词 Ce/Zr复合氧化物 共沉淀 焙烧 纳米粉末 实验 分散剂 催化剂 汽车 废气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血管痉挛患者1例
8
作者 郭军平 胡秀兰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5期404-407,共4页
1病例简介患者,男,40岁。主因“突发头痛、呕吐42h”于2009年11月2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2h在活动中突发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到当地医院就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为进一步诊... 1病例简介患者,男,40岁。主因“突发头痛、呕吐42h”于2009年11月2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2h在活动中突发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到当地医院就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就诊。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示“前交通动脉瘤”(图2),立即给予血管内动脉瘤填塞术,术后收入神神经内科症监护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排血量 卒中 血管痉挛 颅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结合HPLC测定血浆中阿替洛尔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毕奎 李焕德 +6 位作者 杨志玲 原海燕 郭军平 彭文兴 徐芳 陆安文 胡滨湘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57-259,262,共4页
目的 :建立血浆中阿替洛尔的固相萃取结合HPLC的检测方法 ;对两厂家生产的阿替洛尔片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 :血样采用固相萃取法处理 ,HPLC 荧光检测法测定 ,外标法定量。生物等效性以AUC0~ 36 、Cmax、... 目的 :建立血浆中阿替洛尔的固相萃取结合HPLC的检测方法 ;对两厂家生产的阿替洛尔片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 :血样采用固相萃取法处理 ,HPLC 荧光检测法测定 ,外标法定量。生物等效性以AUC0~ 36 、Cmax、Tmax为指标 ,双单侧t检验作判断。结果 :实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AUC0~ 36 、Cmax、Tmax、t1/2 分别为 5 15 0 .3 5± 1172 .5 2、5 4 66.5 0± 12 77.0 8ng·h·ml 1;717.0 4± 189.69、678.63± 193 .3 6ng·ml 1;2 .4 2± 0 .4 5、2 .63± 0 .5 4h ;7.84± 1.2 5、7.73± 1.5 9h。配对t检验结果 ,两厂家产品的AUC0~ 36 、Cmax、Tmax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固相萃取结合HPLC法为一种测定血浆阿替洛尔浓度较为理想的方法。两厂家产阿替洛尔片为生物等效制剂 ,试验药物对参比药物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4 .2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洛尔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论域自适应模糊PID方法的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36
10
作者 朱岩 郭军平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3,32,共4页
从优化模糊控制器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变论域思想和伸缩因子的概念,同时就量化、比例因子和伸缩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阐述了一般情况下两种伸缩因子的选取方法;在此基础上将模糊PID和变论域思想想结合,形成变论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结... 从优化模糊控制器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变论域思想和伸缩因子的概念,同时就量化、比例因子和伸缩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阐述了一般情况下两种伸缩因子的选取方法;在此基础上将模糊PID和变论域思想想结合,形成变论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结构;最后通过某复杂非线性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了预期目的,优越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论域 伸缩因子 模糊控制 自适应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镨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2,4-二硝基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国祥 张俊卿 +1 位作者 冯德荣 郭军平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39,共3页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掺杂镨的纳米TiO2粉末。采用X光衍射仪对粉体的物相进行了表征。样品经500℃焙烧2h后,0.5%(摩尔分数,下同)Pr3+-TiO2纳米粉末为单一的锐钛型结构。通过粉体对2,4-二硝基苯酚的降解情况对...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掺杂镨的纳米TiO2粉末。采用X光衍射仪对粉体的物相进行了表征。样品经500℃焙烧2h后,0.5%(摩尔分数,下同)Pr3+-TiO2纳米粉末为单一的锐钛型结构。通过粉体对2,4-二硝基苯酚的降解情况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纯TiO2相比,Pr3+-TiO2的光催化活性有较大提高,当Pr3+的掺入量为0.5%时催化活性最高。以高压汞灯为光源,2,4-二硝基苯酚的初始浓度为50mg.L-1、催化剂0.5%Pr3+-TiO2投加量为1.0 g.L-1时,2,4-二硝基苯酚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二氧化钛 镨掺杂 2 4-二硝基苯酚 光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预测高改良Fisher分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建维 郭军平 +3 位作者 贾娇坤 丁则昱 杨中华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9期781-785,共5页
目的观察在高改良Fisher分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值(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ratio of the ipsilateral to contra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ies,I/C m BFV)对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 目的观察在高改良Fisher分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值(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ratio of the ipsilateral to contra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ies,I/C m BFV)对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的预测价值是否高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 BFV)≥120 cm/s。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1年11月-2013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NICU住院的改良Fisher分级≥3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记录大脑中动脉m BFV及双侧I/C m BFV。终点事件为DCI。计算I/C m BFV和大脑中动脉m BFV≥120 cm/s预测DC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共44例患者纳入研究,共18例患者发生了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率为41%。以大脑中动脉m BFV≥120 cm/s为标准时,TCD诊断的敏感性是77.8%,特异性是50%,阳性预测值53.8%,阴性预测值为75%。以I/C m BFV≥1.5为标准时,TCD的敏感性是71.8%,特异性是41.7%,阳性预测值50%,阴性预测值为71.4%。结论对于高Fisher分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TCD仍是预测迟发性脑缺血的有利工具。与I/C m BFV≥1.5为标准相比,m BFV≥120 cm/s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速度 脑血管痉挛 迟发性脑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经颅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钇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邻硝基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俊卿 冯德荣 郭军平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4,共3页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so l-ge l)法制备了掺杂钇的纳米T iO2粉末。采用X光衍射仪对粉体的物相进行了表征。样品经500℃焙烧2h后,1.2%(摩尔分数)Y3+-T iO2纳米粉末为单一的锐钛型结构。通过粉体对邻硝基苯酚的降解情况对其光催...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so l-ge l)法制备了掺杂钇的纳米T iO2粉末。采用X光衍射仪对粉体的物相进行了表征。样品经500℃焙烧2h后,1.2%(摩尔分数)Y3+-T iO2纳米粉末为单一的锐钛型结构。通过粉体对邻硝基苯酚的降解情况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纯T iO2相比,Y3+-T iO2的光催化活性有较大提高,当Y3+的掺入量为1.2%时催化活性最高。以高压汞灯为光源,邻硝基苯酚的初始浓度为50m g.L-1、催化剂1.2%(摩尔分数)-T iO2投加量为1.0 g.L-1时,邻硝基苯酚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二氧化钛 掺杂 邻硝基苯酚 光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镨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2,4-二硝基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俊卿 赵团 +1 位作者 冯德荣 郭军平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63-65,共3页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掺杂镨的纳米TiO2粉末。采用X光衍射仪对粉体的物相进行了表征。样品经500℃焙烧2 h后,0.5%(摩尔分数)Pr3+-TiO2纳米粉末为单一的锐钛型结构。通过粉体对2,4-二硝基苯酚的降解情况对其光...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掺杂镨的纳米TiO2粉末。采用X光衍射仪对粉体的物相进行了表征。样品经500℃焙烧2 h后,0.5%(摩尔分数)Pr3+-TiO2纳米粉末为单一的锐钛型结构。通过粉体对2,4-二硝基苯酚的降解情况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纯TiO2相比,Pr3+-TiO2的光催化活性有较大提高,当Pr3+的掺入量为0.5%(摩尔分数)时催化活性最高。以高压汞灯为光源,2,4-二硝基苯酚的初始浓度为50 mg.L-1,催化剂0.5%(摩尔分数)Pr3+-TiO2投加量为1.0 g.L-1时,2,4-二硝基苯酚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二氧化钛 镨掺杂 2 4-二硝基苯酚 光催化氧化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护士的角色转换和工作模式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沈彦 梁建姝 +1 位作者 林荔 郭军平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5期398-400,共3页
临床试验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新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金标准。新药需要经过Ⅰ~Ⅳ期严格的临床试验,并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后才可以获批进入临床使用。临床试验的质量是药品安全的基础,因此临床试验的质量是临... 临床试验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新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金标准。新药需要经过Ⅰ~Ⅳ期严格的临床试验,并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后才可以获批进入临床使用。临床试验的质量是药品安全的基础,因此临床试验的质量是临床研究的生命和灵魂。一个高质量的临床试验需要一支优秀团队的全部成员密切合作才能够完成。按照国际惯例,一个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团队由主要研究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平台的系统远程测量与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岩 郭军平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5年第6期532-534,共3页
针对大系统测量的复杂性和测试数据分析的繁琐性,重复性以及客户对测试的远程自动化要求,介绍了一种利用VisualC++,Labwindows/CVI,Matlab多平台进行系统运行前设计,运行中监控,运行后分析的远程综合测试方法,并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原理... 针对大系统测量的复杂性和测试数据分析的繁琐性,重复性以及客户对测试的远程自动化要求,介绍了一种利用VisualC++,Labwindows/CVI,Matlab多平台进行系统运行前设计,运行中监控,运行后分析的远程综合测试方法,并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原理,在应用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创建测试实体,同时以某系统联试试验为例进行该方法的基于时间和空间考虑的优化设计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优越性明显,因而有着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平台 LABWINDOWS/CVI 远程测量 测试数据分析 Matlab 应用原理 远程自动化 系统测量 测试方法 设计验证 基于时间 应用价值 复杂性 重复性 C++ 运行前 和空间 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薄膜喷雾液的研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军平 冯印杰 +1 位作者 严华秀 范例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66-366,共1页
关键词 烧伤薄膜 烧伤 喷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维数字图像置乱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自荣 郭军平 +1 位作者 徐日洲 黄伟杰 《航空兵器》 2005年第2期22-25,共4页
以图像信息安全问题为背景, 针对高维图像置乱加密, 以二维Arnold变换为基础, 按照“拆分—变换—重建—拆分—复原”的思想,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维图像置乱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其他一般方法所存在的高维图像轮廓可见... 以图像信息安全问题为背景, 针对高维图像置乱加密, 以二维Arnold变换为基础, 按照“拆分—变换—重建—拆分—复原”的思想,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维图像置乱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其他一般方法所存在的高维图像轮廓可见和复原周期难以确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乱技术 高维 数字图像 安全问题 图像信息 图像置乱 试验结果 图像轮廓 一般方法 复原 拆分 加密 二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_(0.65)Zr_(0.35)O_2粉末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俊卿 郭军平 郝茂荣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21,共4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C e0.65Z r0.35O2复合氧化物。样品经TEM、XRD、BET法比表面积测定和TPR等表征,结果显示550℃焙烧2h后,C e0.65Z r0.35O2形成单一立方相固溶体,粉末的平均粒径为4nm^6nm,SBET可达到91.26m2.g-1,D111为5.8nm;经1000℃老...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C e0.65Z r0.35O2复合氧化物。样品经TEM、XRD、BET法比表面积测定和TPR等表征,结果显示550℃焙烧2h后,C e0.65Z r0.35O2形成单一立方相固溶体,粉末的平均粒径为4nm^6nm,SBET可达到91.26m2.g-1,D111为5.8nm;经1000℃老化2h后,仍保持相结构不变,SBET还大于32 m2.-g 1,显示了较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复合氧化物 纳米粉末 共沉淀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铈锆氧化物粉末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俊卿 郭军平 郝茂荣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以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Ce0.8Zr0.2O2复合氧化物粉末.XRD分析表明,该粉末为固态溶液;TEM分析表明,粉末的平均粒径为6~8 nm.
关键词 稀土 复合氧化物 纳米粉末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