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铂类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效果
1
作者 郭仁芬 柴芳 +1 位作者 邢孔浪 莫翠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68-572,共5页
目的: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铂类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4月-2023年8月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给予放疗后,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铂类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4月-2023年8月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给予放疗后,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贝伐珠单抗治疗。观察两组疼痛和生存状况、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2.03±0.24分、3.16±0.33分)、血清糖链抗原125(22.24±2.30 U/ml、31.46±3.04 U/ml)、癌胚抗原(2.11±0.22μg/L、3.67±0.30μg/L)、鳞状细胞癌抗原(4.01±0.39μg/L、6.21±0.51μg/L)、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卡氏生活质量评分(85.20±8.45分、73.43±7.31分)、CD3^(+)、CD4^(+)水平及有效率(66.7%、40.0%)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26.7%、20.0%)无差异(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铂类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有良好治疗效果,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宫颈癌 化疗 铂类 紫杉醇 贝伐珠单抗 糖链抗原125 癌胚抗原 鳞状细胞癌抗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结合多西紫杉醇动脉介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郭仁芬 柴芳 +2 位作者 邢孔浪 张七妹 李苇 《肝脏》 2024年第6期657-661,共5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结合多西紫杉醇综合方案动脉介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三亚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11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单双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综...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结合多西紫杉醇综合方案动脉介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三亚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11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单双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综合方案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多西紫杉醇综合方案动脉介入基础上结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比较两组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癌胚抗原(CEA)、网膜素-1(Omentin-1)、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差异,评估整体生存质量,记录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近期客观缓解率(ORR)为61.82%(34/55),高于对照组的41.82%(2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GP73、CEA、Omentin-1、CYFRA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P73、CEA、Omentin-1、CYFRA21-1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整体KP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截止2023年8月,随访4~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0.47个月,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4.5个月,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7.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均为1-2级,未发生3-4级。两组贫血、中性粒细胞降低、腹泻、AST或ALT升高、血小板降低、血压升高、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结合多西紫杉醇综合方案动脉介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可抑制GP73、CEA等因子的表达,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多西紫杉醇 动脉介入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晓君 周祥富 +2 位作者 邢孔浪 郭仁芬 周辉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15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小板参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14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加...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小板参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14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替格瑞洛,均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黏附率、平均血小板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脑损伤标志物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4.04%比10.53%,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临床疗效良好,可降低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和血液黏度,改善脑损伤状态,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替格瑞洛 奥扎格雷钠 临床疗效 血小板参数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的肿瘤科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邢孔浪 宋佳伟 +3 位作者 柴芳 邓黎黎 郭仁芬 黄卉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10期2166-2169,共4页
目的建立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合理性评价标准,综合评价肿瘤科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药物说明书、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为依据,制订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合理性评价标准。采用属性层次模型(AHM)对2020年1—6... 目的建立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合理性评价标准,综合评价肿瘤科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药物说明书、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为依据,制订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合理性评价标准。采用属性层次模型(AHM)对2020年1—6月三亚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159例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归档病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不合理问题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合理、长疗程用药及特殊人群用药不规范。病例得分(MRS)≥90分的4例(3%),80≤MRS<90的48例(30%),60≤MRS<80的84例(53%),MRS<60的23例(15%),病例平均得分为74.39分。结论该院药品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使用量显著上升,但使用合理性较差。属性层次模型科学、合理、简单、实用,为药物合理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层次模型 氟比洛芬酯 药物利用评价 合理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JNK信号通路研究他克莫司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七妹 柴芳 +2 位作者 麦宜准 郭仁芬 王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32,共6页
目的探究他克莫司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对NF-κB/JN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15):假手术组、模型组、他克莫司治疗组;采用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造模后给予实验大鼠他克莫司(0.3 mg/kg),连... 目的探究他克莫司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对NF-κB/JN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15):假手术组、模型组、他克莫司治疗组;采用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造模后给予实验大鼠他克莫司(0.3 mg/kg),连续给予21 d。分别在第0、1、7、14、21天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脊髓损伤的行为学评分测试。采用HE染色观察实验大鼠脊髓损伤状态并测定脊髓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采用RT-PCR测定脊髓组织中的IL-4 mRNA和TGF-β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测定脊髓组织中NF-κB/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他克莫司能够显著性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BBB评分(P<0.05),升高SOD、CAT、GPX酶活性并降低MDA含量(P<0.05);并减少脊髓神经元的异常凋亡,降低脊髓组织中IL-4 mRNA、TGF-βmRNA表达和NF-κB p-p65/NF-κB p-p65和p-JNK/JNK蛋白表达量的比值(P<0.05)。结论他克莫司能够显著性改善脊髓损伤,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抗炎反应、抗脊髓神经元凋亡,以及抑制NF-κB/JNK信号通路活化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NF-κB/JNK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的血药浓度监测
6
作者 柴芳 张七妹 +2 位作者 邢孔浪 陈晓君 郭仁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37-39,共3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监测头孢唑林钠的血药浓度 方法 样品预处理采用蛋白沉淀法,用乙酰苯胺作为内标,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4:16;流速:1.0 mL·min-1;运行时间30 min。 结果 该方法相关系数R2=0.9999,在0.50~400 μg&...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监测头孢唑林钠的血药浓度 方法 样品预处理采用蛋白沉淀法,用乙酰苯胺作为内标,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4:16;流速:1.0 mL·min-1;运行时间30 min。 结果 该方法相关系数R2=0.9999,在0.50~4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98.21±1.92)~(102.20±1.18)%,精密度RSD为0.59~1.87;样品在室温、4℃、长期和-80℃反复冻融的稳定性RSD为0.44~3.45%。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头孢唑林钠的血药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头孢唑啉钠 血药浓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D19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的CAR-T细胞:lisocabtagene maraleucel
7
作者 郭仁芬 邢孔浪 +1 位作者 柴芳 邓黎黎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6-210,共5页
lisocabtagene maraleucel(Liso-cel)是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2021年2月5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通过加速评审程序,批准Liso-cel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Lisocel是由1:1固定比例的CD8^(+)和CD4^(+)T... lisocabtagene maraleucel(Liso-cel)是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2021年2月5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通过加速评审程序,批准Liso-cel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Lisocel是由1:1固定比例的CD8^(+)和CD4^(+)T细胞组成,相较于单一的CAR-T细胞亚群,其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时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及抗肿瘤活性。最新研究显示,接受Liso-cel治疗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72.7%,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疲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ocabtagene maraleucel 淋巴瘤 大B细胞 抗原 CD19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