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GW2-A1过表达小麦种质的创制及表型分析
1
作者 张浩然 刘晓莹 +6 位作者 周峰龙 许明晨 郭争争 程佳雨 张坤普 王道文 师翠兰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构建TaGW2-A1基因过表达载体并转化小麦,鉴定并筛选T_(2)纯合株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试验分析TaGW2-A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表达情况,结合烟草瞬时表达和细胞组分分离试验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并对转基因纯合株系进行表型... 构建TaGW2-A1基因过表达载体并转化小麦,鉴定并筛选T_(2)纯合株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试验分析TaGW2-A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表达情况,结合烟草瞬时表达和细胞组分分离试验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并对转基因纯合株系进行表型分析,为深入解析TaGW2调控网络奠定基础,并为小麦高产优质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基因资源。结果表明,成功构建TaGW2-A1基因过表达载体,转化小麦后获得阳性转基因植株,并在T_(2)筛选获得纯合转基因株系。TaGW2-A1基因表达水平在转基因纯合株系叶片和籽粒中较高,但仅在籽粒中检测到TaGW2-A1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TaGW2-A1蛋白主要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行使功能。表型分析结果表明,TaGW2-A1基因过表达显著降低株高、粒长、粒宽、千粒质量和单株产量,而对穗粒数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GW2-A1 小麦 千粒质量 粒宽 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镁沸石型焙烧硅藻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
作者 郭争争 任子杰 +1 位作者 高惠民 管俊芳 《非金属矿》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为解决焙烧硅藻土(C-D)吸附性能较低的问题,以C-D为原料,MgCl_(2)和NaOH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含镁沸石型焙烧硅藻土(Mg-Z-C-D),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Mg-Z-C-D比表面... 为解决焙烧硅藻土(C-D)吸附性能较低的问题,以C-D为原料,MgCl_(2)和NaOH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含镁沸石型焙烧硅藻土(Mg-Z-C-D),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Mg-Z-C-D比表面积较高,为237.47 m^(2)/g,是C-D的273倍;其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量为125.46 mg/g,是原焙烧硅藻土的77倍。Mg-Z-C-D对MB主要为单层吸附,化学吸附决定了吸附速率,颗粒内扩散过程是主要的速率控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沸石 焙烧硅藻土 吸附性能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矿铅锌浮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邹光旭 吴雪兰 +2 位作者 郭争争 杨文武 王焕龙 《安徽化工》 CAS 2017年第3期13-18,共6页
铅锌两种金属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成矿的地质条件相同或相似,在自然界特别在原生矿床中共生极为密切,单一矿床很少,多数是综合矿床,而且矿物组成也比较复杂,给铅锌的分离带来一定难度。根据铅锌矿资源特点,结合国内外技术,从铅锌矿铅锌分... 铅锌两种金属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成矿的地质条件相同或相似,在自然界特别在原生矿床中共生极为密切,单一矿床很少,多数是综合矿床,而且矿物组成也比较复杂,给铅锌的分离带来一定难度。根据铅锌矿资源特点,结合国内外技术,从铅锌矿铅锌分离有关的浮选工艺、药剂、设备等方面介绍了铅锌分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铅锌矿铅锌分离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工艺 药剂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工业重新崛起及路径选择
4
作者 牛冲槐 郭争争 张蔷薇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9-71,共3页
文章通过对东中部工业整体情况、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所有制结构、工业内部结构、核心竞争力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了中部地区工业与东部工业的差距及重新崛起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中部工业重新崛起的可选择路径。
关键词 中部工业 制约因素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扇区和斜率约束的复杂动态网络的同步
5
作者 郑海青 郭争争 王智剑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针对具有扇区约束和斜率约束条件的非线性Lur’e系统组成的复杂动态网络,研究其同步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采用静态误差反馈控制方法实现被控网络的同步。利用非线性函数的凸集性质,将非线性项描述为在扇区约束和斜率约束范围... 针对具有扇区约束和斜率约束条件的非线性Lur’e系统组成的复杂动态网络,研究其同步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采用静态误差反馈控制方法实现被控网络的同步。利用非线性函数的凸集性质,将非线性项描述为在扇区约束和斜率约束范围内的凸组合函数,以便使等式约束条件变为不等式约束条件。求出的反馈增益矩阵可由LMI的可行解给出。最后,通过数值例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动态网络 同步 Lur’e系统 反馈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能源安全性分析(六)——能源安全评判及对策
6
作者 牛冲槐 郭争争 张蔷薇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9-13,共5页
文章从能源结构、能源布局、能源战略、能源人才、能源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能源安全的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五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评判;运用关联分析法对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开采、能源人才分布、能源储备、能源技术发展、能... 文章从能源结构、能源布局、能源战略、能源人才、能源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能源安全的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五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评判;运用关联分析法对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开采、能源人才分布、能源储备、能源技术发展、能源人才培养以及能源环境情况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能源战略与能源安全的关联性最强。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构建我国能源安全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评判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能源安全性分析(五)——能源战略安全性分析与对策
7
作者 牛冲槐 张蔷薇 郭争争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9-52,68,共5页
文章从能源进出口、能源人才安全、能源布局、能源技术发展、能源替代及能源储备六个角度对我国能源战略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战略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增强我国能源战略安全、确保能源安全,保证能源发展与国民经济发... 文章从能源进出口、能源人才安全、能源布局、能源技术发展、能源替代及能源储备六个角度对我国能源战略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战略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增强我国能源战略安全、确保能源安全,保证能源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能源安全 能源战略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崛起中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冲槐 郭争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2-104,共3页
中部地区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调整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对三大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情况、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三大区域的工业内部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 中部地区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调整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对三大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情况、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三大区域的工业内部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中部崛起中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可选择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高度化 制约因素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防水毯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郭争争 管俊芳 +3 位作者 陈菲 贺贤举 王飞 钱玉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449-3453,共5页
在查阅膨润土防水毯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比较系统的阐述了膨润土防水毯在国内外应用现状。把膨润土防水毯的应用归纳为垃圾填埋场、地下工程、水利工程和金属尾矿四几个方面。分析了膨润土防水毯在现实工程中应用特点,对比了膨润土防水毯... 在查阅膨润土防水毯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比较系统的阐述了膨润土防水毯在国内外应用现状。把膨润土防水毯的应用归纳为垃圾填埋场、地下工程、水利工程和金属尾矿四几个方面。分析了膨润土防水毯在现实工程中应用特点,对比了膨润土防水毯国内外应用的差异,指出了我国膨润土防水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防水毯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争争 管俊芳 +3 位作者 陈菲 贺贤举 王飞 钱玉鹏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3-208,共6页
针对膨润土在重金属离子溶液中膨胀性能的变化,导致膨润土防水毯失效问题,论文以新疆某地膨润土为研究对象,选择Cu2+、Zn2+和Pb2+三种离子进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膨润土用量5g,Cu2+、Zn2+和Pb2+初始溶液浓度为3.55 mmol/L,pH值为6.5,... 针对膨润土在重金属离子溶液中膨胀性能的变化,导致膨润土防水毯失效问题,论文以新疆某地膨润土为研究对象,选择Cu2+、Zn2+和Pb2+三种离子进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膨润土用量5g,Cu2+、Zn2+和Pb2+初始溶液浓度为3.55 mmol/L,pH值为6.5,搅拌时间分别为20 min、30 min和30 min,膨胀容分别为7.6 mL/g、8.0 mL/g、9.0 mL/g,膨胀指数分别为3.5 mL/g、4.0 mL/g、4.6 mL/g,和原矿膨胀容21 mL/g,膨胀指数15 mL/g相比,膨润土膨胀性发生显著降低;XRD和FTIR分析揭示Cu2+、Zn2+和Pb2+与膨润土中蒙脱石矿物的层间离子发生交换,金属离子进入蒙脱石层,增大了蒙脱石的层面间距,破坏了蒙脱石层间水分子与蒙脱石层的键连作用,从而导致膨润土对水的吸附能力减弱,膨润土膨胀性降低,但是没有改变膨润土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计算流体力学 中心插入物结构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炒制温度和时长对黄芩茎叶化学成分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永杰 李琳 +5 位作者 刘容秀 郭争争 刘凯 张丹 王俊英 魏胜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0-7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炒制温度和时长对黄芩茎叶中野黄芩苷、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优黄芩茎叶炒制温度和时长。方法:以炒制温度(3个水平)和炒制时长(5个水平)为实验因素,以黄芩地上部分幼嫩的带叶茎尖为原料,运用以上组合参数...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炒制温度和时长对黄芩茎叶中野黄芩苷、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优黄芩茎叶炒制温度和时长。方法:以炒制温度(3个水平)和炒制时长(5个水平)为实验因素,以黄芩地上部分幼嫩的带叶茎尖为原料,运用以上组合参数分别对黄芩茎叶进行加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茎叶炒制品中野黄芩苷和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各影响因素的排序为:温度〉时长〉温度×时长,优化后的黄芩茶炒制工艺为:90℃炒制60 min。结论:本研究为黄芩茶的规范化加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茎叶 加工工艺 野黄芩苷 黄芩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地膨润土离子交换及膨胀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飞 管俊芳 +3 位作者 刘玉芹 陈菲 郭争争 钱玉鹏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76,共4页
以新疆某地膨润土为研究对象,配制KCl、CaCl_2、MgCl_2溶液,系统研究了K^+、Ca^(2+)和Mg^(2+)对该膨润土膨胀指数的影响,通过XRD和FTIR分析了膨胀指数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膨润土和K^+、Ca^(2+)和Mg^(2+)作用后,最低膨胀指数分别为3.5 ... 以新疆某地膨润土为研究对象,配制KCl、CaCl_2、MgCl_2溶液,系统研究了K^+、Ca^(2+)和Mg^(2+)对该膨润土膨胀指数的影响,通过XRD和FTIR分析了膨胀指数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膨润土和K^+、Ca^(2+)和Mg^(2+)作用后,最低膨胀指数分别为3.5 mL/g、2.5 mL/g和2.5 mL/g。XRD分析表明:处理前该蒙脱石d(001)=1.259 28 nm,KCl处理后,d(001)=1.237 56 nm;CaCl_2处理后,d(001)增大至1.492 72 nm;MgCl_2处理后,d(001)增大至1.530 05 nm。FTIR表明:处理前该膨润土H-O-H伸缩振动吸收峰为3 451.02 cm^(-1),弯曲振动吸收峰为1 636.92 cm^(-1),1 460.55 cm^(-1),Si-O-Si伸缩振动吸收峰为1 032.56 cm^(-1)。经KCl、CaCl_2、MgCl_2处理后,H-O-H伸缩振动、弯曲振动吸收峰和Si-O-Si伸缩振动吸收峰发生偏移。这些说明膨润土膨胀指数的变化与K^+、Ca^(2+)和Mg^(2+)与蒙脱石层间阳离子发生了交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膨胀指数 离子交换 弯曲振动 伸缩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子街膨润土在碱性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成亮 贺贤举 +3 位作者 管俊芳 李银 郑佳敏 郭争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0-196,共7页
以纳基和钙基夏子街膨润土为吸附剂,通过改变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染料溶液浓度、初始pH值分析其对碱性红46和碱性兰41脱色率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和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膨润土对2种碱性染料废水的最佳... 以纳基和钙基夏子街膨润土为吸附剂,通过改变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染料溶液浓度、初始pH值分析其对碱性红46和碱性兰41脱色率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和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膨润土对2种碱性染料废水的最佳脱色条件具有一定差异。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对膨润土吸附碱性染料废水的过程描述更准确,膨润土对碱性红46的吸附是自发吸热反应,对碱性兰41的吸附是自发放热反应,膨润土对2种碱性染料废水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也存在离子交换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碱性染料 吸附机理 热力学 动力学
原文传递
矿业领域膨润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郑长文 管俊芳 +4 位作者 郑佳敏 魏晨曦 郭争争 陈菲 王飞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27,共6页
论文从铸造工业、石油钻井工业、冶金工业和处理矿山废水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膨润土在矿业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膨润土在矿业领域应用的技术特点,对比了膨润土在矿业领域应用的国内外差异,指出我国膨润土在矿业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矿业领域 膨润土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途径探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争争 《文化产业》 2019年第19期31-35,共5页
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不仅是国内电视剧市场的新一轮发力,它对全球影视行业来说,都是新鲜且未知的。当前全球视野下,电视剧的对外传播迎来了更好的契机。中国是电视剧生产大国,当前每年生产总量高达15000集左右,但还不是电视剧强国。从国产... 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不仅是国内电视剧市场的新一轮发力,它对全球影视行业来说,都是新鲜且未知的。当前全球视野下,电视剧的对外传播迎来了更好的契机。中国是电视剧生产大国,当前每年生产总量高达15000集左右,但还不是电视剧强国。从国产电视剧对外传播的历史及现状,分析对外传播的主流叙事类型变化,指出中国电视剧已经走出了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对外传播 《长安十二时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对新疆某地膨润土膨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菲 管俊芳 +3 位作者 刘玉芹 郭争争 郑佳敏 郑长文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5,共3页
研究垃圾渗透液对新疆某提纯膨润土膨胀指数的影响,并通过ICP、COD、FTIR和XRD分析膨胀指数变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垃圾渗透液处理后,膨润土膨胀指数最低为5.5 mL/g;垃圾渗透液ICP测试表明,Na、K、Ca、Mg、Fe、Zn、Cu元素含量从2 399... 研究垃圾渗透液对新疆某提纯膨润土膨胀指数的影响,并通过ICP、COD、FTIR和XRD分析膨胀指数变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垃圾渗透液处理后,膨润土膨胀指数最低为5.5 mL/g;垃圾渗透液ICP测试表明,Na、K、Ca、Mg、Fe、Zn、Cu元素含量从2 399.40 mg/L、1 579.31 mg/L、308.32 mg/L、141.95 mg/L、31.65 mg/L、0.41 mg/L、0.09 mg/L分别降低至1 553.02 mg/L、1 201.44 mg/L、15.00 mg/L、74.75 mg/L、11.14 mg/L、0.16 mg/L、0.02 mg/L;COD去除率达82.2%;FTIR测试表明,处理后H-O-H伸缩振动峰发生偏移,1 429.19 cm^-1处出现氨基酸特征峰;XRD测试表明经膨润土处理后,垃圾渗透液中无机离子与有机物进入蒙脱石的层间域,使蒙脱石d001层间距增大。膨润土膨胀指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垃圾渗透液和膨润土中的蒙脱石矿物发生了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膨胀性能 膨胀指数 垃圾渗透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fect of Rich Synthetic Copper-rich Solution on Antiseepage Dense Pre-hydration Geosynthetic Clay Liner
17
作者 郭争争 GUAN Junfang +2 位作者 任子杰 GAO Huimin LI Peiyue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796-802,共7页
Dense pre-hydrated geosynthetic clay liners(DPH GCLs)were manufactured as innovative materials accompanied by the advantage of lower hydraulic conductivity(k).The k of DPH GCLs permeated with de-ionized water(DIW)was ... Dense pre-hydrated geosynthetic clay liners(DPH GCLs)were manufactured as innovative materials accompanied by the advantage of lower hydraulic conductivity(k).The k of DPH GCLs permeated with de-ionized water(DIW)was 9.8×10^(−12) m/s.The effect of Cu^(2+)synthetic solution on DPH GCLs was discussed.Furthermore,the effect mechanism was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est technologies.A significant adverse impact on 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DPH GCLs is foun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u^(2+)is greater than 1 g/L.SEM,XRD,XRF,FTIR,and XPS analyse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Cu^(2+)on DPH GCLs includes two steps.Firstly,Cu^(2+)interacts with hydrophobic organic matter(HOM),and the adhesion of bentonite is destroyed,and some holes appear.The Cu^(2+)contacts with bentonite directly,and Cu^(2+)interacts with bentonite through ion exchange.Passivated phenomenon occurs on the surface of the bentonite,and swelling ability of bentonite is reduced,which causes permeable DPH GC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ynthetic clay liners fense pre-hydrated geosynthetic clay liners effect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繁殖模式下甘草药用成分含量积累速度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争争 程瑞婧 +5 位作者 杨丽 王如锋 胡会娟 吴佩根 刘容秀 魏胜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0期1816-1819,共4页
目的:系统比较野生甘草无性繁殖的甘草根和人工甘草种子有性繁殖的甘草根中药用成分的积累速度差异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影响甘草药用成分积累的基因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基于HPLC和UV等分析方法,比较野生甘草和人工甘草在甘草酸... 目的:系统比较野生甘草无性繁殖的甘草根和人工甘草种子有性繁殖的甘草根中药用成分的积累速度差异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影响甘草药用成分积累的基因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基于HPLC和UV等分析方法,比较野生甘草和人工甘草在甘草酸、甘草苷和甘草总黄酮以及其他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基于HPLC指纹图谱技术,全面分析不同繁殖模式下甘草根的化学信息和内在质量的差异情况。结果:除甘草素和异甘草素外,野生甘草不定根中其他三种药用成分和总黄酮的含量均高于人工甘草实生根,经SPSS分析,除异甘草素外,其他成分在两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根据HPLC指纹图谱,两种甘草药用成分之间差异显著,相似度为0.647。结论:野生无性繁殖的甘草根和人工有性繁殖的甘草根中主要药用成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野生甘草具有快速积累药用成分的功能。本研究结果对于今后人工调控生产优质甘草药材,实现甘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繁殖模式 药用成分 HPLC 积累速度
原文传递
甘草野生抚育技术研究Ⅰ——灌溉和地下茎长度对成活率、药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莉 魏胜利 +4 位作者 王文全 施桦 户田则明 郭争争 任广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863-2867,共5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灌溉和地下茎(种栽)长度对甘草仿野生栽培成活率、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增加地下茎(种栽)长度可显著提高不定根分生数量和移栽成活率,但是对于甘草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栽培3年后,不定根中甘草酸平均...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灌溉和地下茎(种栽)长度对甘草仿野生栽培成活率、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增加地下茎(种栽)长度可显著提高不定根分生数量和移栽成活率,但是对于甘草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栽培3年后,不定根中甘草酸平均质量分数可达到3.03%,地下茎(种栽)的平均质量分数可保持在2.12%,说明其所产药材质量远远高于种子繁殖的人工甘草,这一现象可以用"野生甘草药用成分合成惯性假说"解释。但是,从药材产量看栽植3年后最高平均每公顷产量仅能达到945 kg。因此,通过人工栽植野生甘草地下茎进行甘草仿野生栽培,可以快速而稳定的获得优质甘草药材,但今后还有待于在如何提高药材产量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无性繁殖 仿野生栽培 资源保护
原文传递
中药资源普查中影像资料的采集与储存技术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莉 魏胜利 +3 位作者 王文全 郭争争 李永杰 张晓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26-1328,共3页
影像资料的拍摄与存储是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记录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和过程的重要资料和佐证,收集包括中药材产地生境、基原植物(或动物)、药材产地加工、商品药材形态以及调查过程中相关环节和工作场景照片资料是全国第四次... 影像资料的拍摄与存储是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记录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和过程的重要资料和佐证,收集包括中药材产地生境、基原植物(或动物)、药材产地加工、商品药材形态以及调查过程中相关环节和工作场景照片资料是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束后编写新版《中国中药资源彩色图集》、建立中国中药资源数字化分布图、中国药用植物数字化标本馆、拍摄中药资源普查纪录片的重要资料。该文论述了中药资源调查中影像资料收集的内容、流程和技术规范,旨在为中药资源普查中相关资料的收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调查 影像资料 技术规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