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造影术诊断脑动静脉畸形患儿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张领 徐明雷 +2 位作者 王兆清 朱玲玲 郭万亮 《大医生》 2025年第5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术(CT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患儿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31例疑似脑动静脉畸形患儿。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诊断脑动静脉畸...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术(CT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患儿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31例疑似脑动静脉畸形患儿。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一致性,观察病变大小及部位、DSA检查影像学特征、CTA检查影像学特征。结果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CT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准确率为96.18%,灵敏度为96.80%,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99.18%,阴性预测值为55.56%,Kappa值为0.866。动脉期检查结果显示,血管团呈现为扭曲、不规则,并发现数根或者1根供血动脉,显影较少;在引流静脉早期发现扭曲扩张血管影,部分导入静脉窦显影,而病变远侧脑动脉则表现为不充盈或者是充盈不良。平扫结果显示,右侧大脑后动脉明显增粗,右枕叶脑沟内存在高密度影,呈条带状;脑表浅部位存在混杂密度、不规则病灶,不存在占位表现,边界模糊,病变内存在高密度钙化,病变周围在无出血状态时表现为无水肿,边缘清晰,存在弧线状或者点状血管影,部分病变周围存在迂曲、强化的血管影。结论CTA检查可有效诊断脑动静脉畸形患儿,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且诊断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术 脑动静脉畸形 影像数据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灵杰 徐秋琴 +2 位作者 孙国祥 贺奇志 郭万亮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950-953,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0部队医院收治的80例经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膝关节炎患者。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治愈组(61例)和未治愈组(19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0部队医院收治的80例经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膝关节炎患者。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治愈组(61例)和未治愈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绘制ROC图,评估各项临床指标预测疗效的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程、BMI、高尿酸、膝关节手术史、创伤史、CRP、IL-6、WBC、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病程、CRP、IL-6、WBC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51、1.220、4.354、1.635、1.056、1.330,均P<0.05),其中病程是影响疗效的强相关因素。ROC曲线显示,CRP预测疗效的效能较高(AUC=0.801),灵敏度为0.842,特异度为0.864。结论年龄、BMI、病程、CRP、IL-6、WBC是影响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病程与疗效强相关;CRP能较好评估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膝关节炎 疗效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与小鼠脑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陈晶晶 李香 +3 位作者 郭万亮 王琪 胡小庆 王希明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4年第5期28-33,共6页
目的 探讨小鼠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水肿(PHE)与水通道蛋白4(AQP4)极性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18只C57BL/6小鼠通过简单随机分配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脑出血后24 h组(ICH组),通过MR T_(2)加权成像(T_(2)WI)观察PHE的范围,用透射电子... 目的 探讨小鼠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水肿(PHE)与水通道蛋白4(AQP4)极性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18只C57BL/6小鼠通过简单随机分配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脑出血后24 h组(ICH组),通过MR T_(2)加权成像(T_(2)WI)观察PHE的范围,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星形胶质细胞足突的变化,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AQP4-M23的表达反映AQP4极化程度;同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评估AQP4与CD31(血管特异性标志物)的共定位情况揭示AQP4极化程度。使用GraphPad Prism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T_(2)WI序列上,ICH组小鼠基底节区出现团片状低信号影,低信号周围出现不规则信号增高,即脑出血后PHE较为显著;TEM检查发现,PHE区脑组织内血管周围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广泛肿胀;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发现AQP4-M23表达降低,与Sham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92,P<0.01);PHE区脑组织的免疫荧光图像发现AQP4与血管标志物CD31的共定位显著减少,表明AQP4极化程度减弱。结论 脑出血后小鼠PHE形成与AQP4的极化程度减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星形细胞 脑出血 血肿周围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Castleman's病合并通气功能障碍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高春燕 郝创利 +4 位作者 范丽萍 黄顺根 郭万亮 朱雪明 王宇清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4期27-30,34,共5页
目的:总结1例Castleman's病(CD)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例男性CD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并以“Castleman”“C... 目的:总结1例Castleman's病(CD)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例男性CD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并以“Castleman”“CD”“Child”及“儿童”“Castleman病”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进行文献复习,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5月30日。结果:患儿表现为“反复活动后气促2年,伴腋窝肿块”,肺功能测试显示极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右侧腋窝有1个大小6 cm×5 cm×2 cm的肿块,胸部增强CT显示右侧胸壁及腋窝占位,入院后行肿块切除,经肿块病理活检确诊为CD(透明血管型),随访6个月,患儿肿块未复发,但肺功能仍未见明显改善。通过文献复习,共检索到20篇CD相关文献,共计94例病例,其中仅有3例病例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包括1例出现肿块压迫气道,1例出现支气管病变,1例合并口腔天疱疮。结论:CD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低,多中心型CD出现全身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单中心型CD,但出现呼吸道症状的情况较为少见,对于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症状伴有淋巴结肿大的患者,需警惕CD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儿童 肺功能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贝母皂苷微囊栓塞肝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郭万亮 刘振堂 +2 位作者 戴社教 周斌 石三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738-741,共4页
目的观察土贝母皂苷微囊栓塞对肝癌抑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评价土贝母微囊栓塞效果。方法将成功接种VX2瘤株的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13只,生理盐水1 ml肝动脉灌注;B组13只,碘油1 ml加1 mg丝列霉素混悬液肝... 目的观察土贝母皂苷微囊栓塞对肝癌抑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评价土贝母微囊栓塞效果。方法将成功接种VX2瘤株的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13只,生理盐水1 ml肝动脉灌注;B组13只,碘油1 ml加1 mg丝列霉素混悬液肝动脉化疗栓塞;C组14只,土贝母微囊5.1 mg/kg肝动脉栓塞。栓塞后1周取材,制备光镜、电镜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表达情况。结果36只兔成功行肝动脉造影和栓塞;栓塞后土贝母微囊组、化疗栓塞组肿瘤体积有所缩小,对照组体积明显增大,3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化疗栓塞组、土贝母微囊组VEGF阳性率分别为83.3%、91.7%、91.7%,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土贝母皂苷微囊栓塞后VEGF表达未见明显增高,肿瘤生长得到抑制,可以作为理想的末梢栓塞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土贝母皂苷 微囊栓塞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和MRI的TTPVI在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诊断中的价值
6
作者 石三利 张建平 +2 位作者 李芬 杨丽娟 郭万亮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3期2240-224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和MRI检查参数瘤内动脉和低密度/信号环征象(two-trait predictor of venous invasion,TTPVI)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西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1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基于CT和MRI检查参数瘤内动脉和低密度/信号环征象(two-trait predictor of venous invasion,TTPVI)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西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1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微血管侵犯情况分为侵犯组和无侵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CT或MRI边缘模糊征象、TTPVI、门脉分支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上述指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诊断效能。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1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25例(22.32%)发生微血管侵犯。侵犯组边缘模糊征象、TTPVI、PVTT比例分别为60.00%(15/25)、72.00%(18/25)、16.00%(4/25),均高于非侵犯组(χ^(2)=38.968、40.349、14.436,均P<0.05)。侵犯组多征象叠加、多结节融合、局部包膜不完整、局部外凸结节等边缘模糊征象类型发生比例分别为12.00%(3/25)、16.00%(4/25)、12.00%(3/25)、12.00%(3/25),均高于非侵犯组(χ^(2)=6.639、10.042、6.639、4.285,均P<0.05)。CT和MRI边缘模糊征象、TTPVI和PVTT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771(95%CI 0.648~0.894)、0.828(95%CI 0.723~0.934)和0.580(95%CI 0.443~0.717)。术前TTPVI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00%、89.66%、66.67%和91.76%,术前CT和MRI边缘模糊征象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00%、94.25%、75.00%和89.13%。CT和MRI边缘模糊征象联合TTPVI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的AUC为0.821(95%CI 0.703~0.938),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00%、89.66%、67.86%和92.86%。结论术前CT和MRI边缘模糊征象、TTPVI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微血管侵犯 CT MRI 瘤内动脉和低密度/信号环征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中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郭万亮 黄顺根 +2 位作者 盛茂 汪健 倪勇彪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目的。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儿童CCC患者49例,将患者MRCP与病理组织学资料相对照,两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图像...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目的。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儿童CCC患者49例,将患者MRCP与病理组织学资料相对照,两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图像,协商并达成一致的影像诊断结论。结果本组49例CCC患者均接受MRCP检查,均显示胆管扩张,其中球形扩张21,柱状扩张11例,梭形扩张9例,巨大囊状扩张8例。29例显示胰胆管共同管,诊断为胰胆管合流异常。CCC影像和手术分型:Ⅰ型29例,Ⅱ型有2例,Ⅳ型有18例。结论 MRCP对CCC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巨大囊状CCC多不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扩张症 胰胆管合流异常 儿童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MR和超声在移植性肝癌生长监测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万亮 刘振堂 +3 位作者 石三利 张大鲲 戴社教 周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生物学特点,评价各种超声、CT、MR在肝癌检测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在无菌条件下,接种VX2瘤组织块和生理盐水混悬液,超声、CT、MR检测肿瘤的生长和成瘤情况。结果:制模成功率为88.8%,VX... 目的:研究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生物学特点,评价各种超声、CT、MR在肝癌检测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在无菌条件下,接种VX2瘤组织块和生理盐水混悬液,超声、CT、MR检测肿瘤的生长和成瘤情况。结果:制模成功率为88.8%,VX2肝癌超声表现为低回声肿块,无包膜,CDFI显示肿瘤血供为高频低阻型动脉型血流频谱,CT平扫为低密度或等密度不规则性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明显强化,呈高密度,门脉期肿瘤呈低密度,肿瘤边缘及正常肝实质强化明显,MRI T1WI表现为低信号肿块,T2WI肿瘤呈不均匀稍高信号,+PD序列与T1WI相比肿瘤信号增高,肿瘤呈等信号。结论:开腹直视注入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成功率高,超声、CT为准确、方便的检测手段,可以动态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MRI有利于观察肿瘤的内部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肝癌 超声多普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肠套叠990例流行病学分析
9
作者 郭万亮 周珉 +3 位作者 王琪 盛茂 刘玉奇 高云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251-2251,共1页
关键词 肠套叠 流行病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影像医师培训现状及策略探讨
10
作者 郭万亮 裴丽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期118-119,共2页
数字化影像时代给影像学的发展带来方便的同时,对于医学影像医师的要求更高,儿童影像作为影像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在儿童医学事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广泛开展临床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但我国尚未针对儿童影像医师的专业化培... 数字化影像时代给影像学的发展带来方便的同时,对于医学影像医师的要求更高,儿童影像作为影像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在儿童医学事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广泛开展临床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但我国尚未针对儿童影像医师的专业化培训相关机制,为此,该研究初步提出儿童影像医师在数字化时代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相关培训的策略,以利于培养专业化更高的儿童医学影像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儿童影像医师 培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倒立位X线片与MRI比较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复宾 方林 +4 位作者 盛茂 郭万亮 王亮 刘玉奇 吕海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6-308,310,共4页
目的探讨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治疗并确诊的38例CARM患儿,术前均行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判断直肠盲端与耻尾线的关系及肛门闭锁的类型,比较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 目的探讨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治疗并确诊的38例CARM患儿,术前均行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判断直肠盲端与耻尾线的关系及肛门闭锁的类型,比较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诊断CARM类型的准确率。结果 38例患儿中,低位肛门闭锁型CARM 19例,中位肛门闭锁型CARM 8例,高位肛门闭锁型CARM 11例。倒立位X线片诊断CARM类型的准确率为92.1%(35/38),MRI诊断CARM类型的准确率为97.4%(3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P>0.05)。MRI可以发现瘘管7例,脊髓病变5例,右肾缺如1例。结论倒立位X线片与MRI检查均能较准确地诊断CARM类型,MRI还可以诊断CARM伴发的瘘管、内脏、脊髓病变等其他畸形,较倒立位X线片检查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畸形 直肠畸形 先天畸形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术前评估胆总管囊肿胰胆管解剖中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倪勇彪 郭万亮 +3 位作者 贾慧惠 黄顺根 盛茂 汪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MRCP、CT增强(CE-CT)及术中胆道造影(IOCP)在显示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患者胰胆管合流部解剖形态中作用,以期对术前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儿童CC患者MRCP、CE-CT及IOCP资料,与囊肿病理组织学相对照,... 目的分析MRCP、CT增强(CE-CT)及术中胆道造影(IOCP)在显示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患者胰胆管合流部解剖形态中作用,以期对术前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儿童CC患者MRCP、CE-CT及IOCP资料,与囊肿病理组织学相对照,影像资料由两位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然后以协商并达成一致影像诊断结论。结果59例CC中36例为囊性,23例为梭形。CC影像和手术分型:23例为I型,36例为IV型。MRCP、IOCP、CE-CT均能清楚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MRCP与IOCP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PBM)明显高于CE-CT,MRCP结合IOCP诊断PBM明显高于单独MRCP或IOCP。CE-CT可以明确显示肝右动脉位置异常。结论术前MRCP结合IOCP能提高CC患者胰胆管解剖结构显示率与PBM诊断率,而CE-CT可发现CC患者肝右动脉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胰胆管解剖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术中胆道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琪 郭万亮 周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51-752,I0001,共3页
关键词 肠旋转不良 中肠扭转 影像学分析 儿童 肠缺血坏死 影像学资料 手术证实 急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观察新生儿及婴幼儿正常侧脑室及透明隔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复宾 盛茂 +2 位作者 郭万亮 任彦 韩啸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婴幼儿正常侧脑室及透明隔随月龄变化的规律。方法将29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及婴幼儿按月龄分成7组:出生~28天(新生儿组),1~3个月组,4~6个月组,7~9个月组,10~12个月组,13~18个月组,19~24个月组,行脑部MR,采...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婴幼儿正常侧脑室及透明隔随月龄变化的规律。方法将29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及婴幼儿按月龄分成7组:出生~28天(新生儿组),1~3个月组,4~6个月组,7~9个月组,10~12个月组,13~18个月组,19~24个月组,行脑部MR,采集SE序列T1WI及T2WI。在T2WI上测量侧脑室及透明隔大小,计算侧脑室前角指数、三角区指数及体部指数。结果 MRI可很好地显示侧脑室及透明隔。4~6个月时侧脑室前角指数、三角区指数及体部指数分别为0.31±0.08、0.50±0.03、0.28±0.05。24个月以内新生儿及婴幼儿透明隔腔显示率为35.17%(102/290),宽度为(2.01±0.45)mm;新生儿组透明隔腔最宽,显示率为85.00%(17/20),1~3个月组显示率为61.54%(24/39),4~6个月组显示率为51.86%(28/54)。结论侧脑室前角指数、三角区指数及体部指数是判断脑室大小的可靠依据。新生儿期大部分可以看到透明隔腔,随月龄增大而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儿 婴儿 磁共振成像 侧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强MRCP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盛茂 周珉 +4 位作者 顾自成 郭万亮 倪勇彪 吴继志 方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74-675,共2页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为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它有多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B超、CT、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插管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MRCP是利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使胆系显影的方法。MRCP无创伤...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为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它有多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B超、CT、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插管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MRCP是利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使胆系显影的方法。MRCP无创伤、安全、简便、无需造影剂即能显示胆道系统的解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综合影像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顺根 郭万亮 汪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34-536,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e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的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童 CBD 患者40例,将患者各种影像资料与病理组织学资料相对照,由两位高年资影...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e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的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童 CBD 患者40例,将患者各种影像资料与病理组织学资料相对照,由两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独立分析图像,然后协商并达成一致影像诊断结论。结果40例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全部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CT),35例行超声检查,13例接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均显示胆管扩张;10例患儿 MRCP 诊断为 CBD 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PBM)。39例成功进行术中造影。影像和手术分型:Ⅰ型28例,其中囊状22例,6例表现为梭型或柱形。Ⅱ型2例,Ⅳ型10例。结论CT、MRCP、超声和术中造影均可以准确诊断 CBD,可显示胆管扩张及并发症。MRCP 可以明确显示胰胆管共同管,应为儿童诊断 CBD 合并 PBM的第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畸形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小脑肿瘤14例病理及MRI表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俊 盛茂 +1 位作者 郭万亮 吴继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小脑肿瘤MRI与病理特点,提高其在MRI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脑肿瘤MRI特点。结果 14例中星形细胞瘤6例,髓母细胞瘤6例,室管膜瘤2例。11例伴幕上脑积水,6例伴有囊性变,6例合并坏死。MRI呈等或稍长T_1、... 目的探讨儿童小脑肿瘤MRI与病理特点,提高其在MRI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脑肿瘤MRI特点。结果 14例中星形细胞瘤6例,髓母细胞瘤6例,室管膜瘤2例。11例伴幕上脑积水,6例伴有囊性变,6例合并坏死。MRI呈等或稍长T_1、T_2异常信号,边界清晰,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成分多呈明显强化,MRI定性诊断准确率71.4%。结论 MRI在儿童小脑肿瘤诊断中具有相对特征性,能够更好辅助临床进行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小脑 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Todani分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T表现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啸 郭万亮 方林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CT术前检查诊断不同Todani分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效能。方法2013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CCC患儿126例,入院后接受CT平扫和增强扫描。所有患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以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判断术前CT检查诊断Tod... 目的探讨CT术前检查诊断不同Todani分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效能。方法2013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CCC患儿126例,入院后接受CT平扫和增强扫描。所有患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以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判断术前CT检查诊断Todani分型的效能。结果在126例患儿中,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TodaniⅠ型36例、Ⅱ型10例、Ⅲ型11例、Ⅳ型34例和Ⅴ型35例;术前CT发现Ⅰ型表现为囊肿处于肝门与胰头间,平扫呈现出水平样密度囊性肿块,且大小不一;Ⅱ型CT表现为胆总管外侧肌壁呈现出囊性低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胆囊与肝内胆管无异常表现;Ⅲ型CT表现为胆总管下端的十二指肠壁内段存在囊状扩张,胆囊与胆囊管无异常表现;Ⅳ型表现为肝内外胆管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囊性扩张,密度均匀、囊壁光滑,胆囊无异常表现;Ⅴ型CT表现为囊肿位置处于肝内,平扫呈现出近水样密度,囊肿大小不一,存在中心点征;CT术前诊断CCC患儿Todani分型Ⅰ型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93.3%、准确率为90.5%、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93.3%;CT诊断CCC患儿Todani分型Ⅱ型的灵敏度为50.0%、特异度为95.7%、准确率为92.1%、阳性预测值为50.0%、阴性预测值为95.7%;CT诊断CCC患儿Todani分型Ⅲ型的灵敏度为54.5%、特异度为93.9%、准确率为90.5%、阳性预测值为46.2%、阴性预测值为95.6%;CT诊断CCC患儿Todani分型Ⅳ型的灵敏度为85.3%、特异度为91.3%、准确率为89.7%、阳性预测值为78.4%、阴性预测值为94.3%;CT诊断CCC患儿Todani分型Ⅴ型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7.8%、准确率为92.9%、阳性预测值为93.3%、阴性预测值为92.7%。结论不同Todani分型的CCC患儿CT表现各不相同,据此作出术前诊断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CT检查 Todani分型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制作及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玉萍 戴社教 +5 位作者 郭万亮 周斌 陈欣 程丽丽 张亚红 刘振堂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7期739-742,共4页
目的:探讨开腹注射法制作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特点及超声、CT在监测VX2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将兔VX2瘤组织块加细胞悬液经开腹注入45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肝左、肝右或肝中叶内,接种后的不同时期行彩超、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45只兔... 目的:探讨开腹注射法制作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特点及超声、CT在监测VX2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将兔VX2瘤组织块加细胞悬液经开腹注入45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肝左、肝右或肝中叶内,接种后的不同时期行彩超、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45只兔中40只接种成功,原位成瘤率为88.8%,其中肝脏单发结节者25只(62.5%),多发结节者15只(37.5%),原位成瘤伴异位种植者9只。CT平扫示病灶为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有明显强化高密度,门脉期为低密度,肿瘤边缘强化;第2周CT检查阳性率为46.7%,第3周为90.0%,不同时期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P<0.05)。超声上肿瘤表现为低回声伴声晕,彩色多谱勒可见肿块周边血供丰富;超声检查第2周阳性率为40.0%,第3周为80.0%,不同时期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5)。结论:经开腹注射法制作兔肝癌模型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易发生异位种植和多发结节。彩超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是准确、可靠的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肿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影像学方法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啸 杨复宾 +1 位作者 盛茂 郭万亮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倒立位X线片、瘘道造影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方法在儿童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确诊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56例。患儿术前行腹部倒立位X线片56例,瘘道造... 目的探讨腹部倒立位X线片、瘘道造影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方法在儿童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确诊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56例。患儿术前行腹部倒立位X线片56例,瘘道造影29例,MRI检查56例。结果 56例腹部倒立位X线片可以准确地显示肛门闭锁的位置,高位肛门闭锁的15例,中位闭锁的10例,低位闭锁的31例。29例瘘道造影可以准确地显示瘘管的走行和位置,其中会阴瘘18例,伴膀胱瘘6例,其他类型瘘5例;56例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肛周肌群发育情况及其他系统畸形,其中42例肛周肌群存在发育异常,脊柱、脊髓病变6例,右肾缺如1例。结论腹部倒立位X线片可以判断肛门直肠畸类型,瘘道造影对肛门直肠畸伴发的瘘管显示价值较大;MRI可以很好地显示肛周肌群发育情况及其他系统畸形,多种影像学方法结合在儿童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检查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瘘道造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