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师型”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生成逻辑、现实挑战与提升路径
1
作者 郝永贞 《职教通讯》 2024年第11期73-79,共7页
人工智能技术生产了一个映射现实且高度智能化的智能世界,深刻改变着工作世界和教育世界的形态,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不同于数字素养的人工智能素养。然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高要求与人工智能素养的低水平、人工智... 人工智能技术生产了一个映射现实且高度智能化的智能世界,深刻改变着工作世界和教育世界的形态,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不同于数字素养的人工智能素养。然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高要求与人工智能素养的低水平、人工智能素养内在需求大与外部供给不足、人工智能技术滥用倾向与人工智能伦理安全等现实矛盾制约着“双师型”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发展。为此,急需探索“双师型”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研制“双师型”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发展框架,推进智能素养发展新基建;构建“双师型”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育体系,推动智能素养发展微认证;强化“双师型”教师人工智能素养自主意识,创建智能素养发展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素养 人工智能时代 “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 被引量:7
2
作者 郝永贞 崔景贵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49-51,共3页
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以积极的生命情感、积极的生命品质、积极的生命关系、积极的生命意义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职校生实现知识技能掌握与人生幸福追求的双赢。建构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树立积极生命教育的现代理念,开... 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以积极的生命情感、积极的生命品质、积极的生命关系、积极的生命意义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职校生实现知识技能掌握与人生幸福追求的双赢。建构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树立积极生命教育的现代理念,开设校本化的生命教育模块课程,在职校生活中嵌入积极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努力提升职校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拓展积极生命教育的网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校生 积极生命教育 积极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学校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反思及其模式建构 被引量:4
3
作者 郝永贞 陈丽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6-89,共4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是立足于生命的视野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新理解与反思建构。其模式是以职校生的生命为基点,遵循职校生生命的特性,用合乎职校生生命本体的方式,对职校生进行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是立足于生命的视野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新理解与反思建构。其模式是以职校生的生命为基点,遵循职校生生命的特性,用合乎职校生生命本体的方式,对职校生进行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的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建构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关怀精神生命的成长,重视生命议题的探究,关注生命体验的获得,注重生命潜能的开发,强调生命主体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生命化 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生命意蕴及模式建构 被引量:10
4
作者 郝永贞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9-22,共4页
在以人为本、关怀生命的时代背景下,培养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大写职业人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针对职业教育过于注重职业技能培训,忽视职业精神培育,强调成才成器,忽视生命内在发展的功利化倾向,当下应该立足生命的视野... 在以人为本、关怀生命的时代背景下,培养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大写职业人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针对职业教育过于注重职业技能培训,忽视职业精神培育,强调成才成器,忽视生命内在发展的功利化倾向,当下应该立足生命的视野,充分挖掘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生命意蕴,从构建"社会需求与生命关怀相结合、规范习得与品质培养相结合、教育引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门教育与环境教化相结合"的生命关怀模式入手,强化职校生职业精神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精神 职校生 生命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太雷青年德育思想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郝永贞 崔景贵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2009年第4期11-13,共3页
张太雷青年德育思想主要包括青年德育地位及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组织四个方面,对当今青年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张太雷 青年 德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模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郝永贞 《职教通讯》 2010年第3期90-93,共4页
科学合理的指导模式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可以采用构建以指导教师教学科研团队为母体,以学生科研助理为形式,以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为载体的螺旋上升式指导模式,并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 科学合理的指导模式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可以采用构建以指导教师教学科研团队为母体,以学生科研助理为形式,以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为载体的螺旋上升式指导模式,并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服务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作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科技创新 指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内涵、理念、实施 被引量:2
7
作者 郝永贞 《职教通讯》 2015年第34期13-16,共4页
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是对职业学校生命教育消极化倾向的一种反思与建构,其主要内涵是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充分发掘职校生生命成长的积极因素,通过增加积极生命体验、培养积极生命品质等方式,使职校生更加全面地把握生命的意义,... 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是对职业学校生命教育消极化倾向的一种反思与建构,其主要内涵是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充分发掘职校生生命成长的积极因素,通过增加积极生命体验、培养积极生命品质等方式,使职校生更加全面地把握生命的意义,体悟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教育模式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树立用积极的态度期待生命、用积极的视角关怀生命、用积极的生命引领生命、用积极的体验撼动生命的核心理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职业学校要着力提升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重视学科渗透与专题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生命教育资源的整合,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校生 积极生命教育 内涵 理念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后职校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与教育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郝永贞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9期108-110,共3页
90后职校生存在生命意识淡薄、生命责任缺失、生命关系紧张、生命态度消极、生命价值迷茫等生命观扭曲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错位、职业教育的异化、现实生活的规训、大众传媒的误导及个体心理的失调。针对这种现状,职业学校应... 90后职校生存在生命意识淡薄、生命责任缺失、生命关系紧张、生命态度消极、生命价值迷茫等生命观扭曲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错位、职业教育的异化、现实生活的规训、大众传媒的误导及个体心理的失调。针对这种现状,职业学校应该从积极的层面加强生命教育:树立"全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生命的整体生成;立足"90后"的生命困惑,厘定生命教育的实践维度;开设专门的生命课程,弥补职校教育的"生命空场";营造浓郁的生命氛围,彰显校园生活的教化功能;实施体验的教学方式,启迪受教育者的生命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职校生 生命观 教育策略 生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核心要素、现实困境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郝永贞 《职教通讯》 2023年第2期72-78,共7页
新时代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是建设高质量职教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多元主体、共同愿景、合作参与、实践取向、共享共赢构成了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核心要素。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构建面临目标导向功利化、合作形式表层化、思维方式... 新时代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是建设高质量职教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多元主体、共同愿景、合作参与、实践取向、共享共赢构成了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核心要素。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构建面临目标导向功利化、合作形式表层化、思维方式行政化、改革主题理论化等现实困境。突破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发展的藩篱,需要树立善治理念,优化治理路径:培植共享性思维,达成共同发展愿景;强化制度性保障,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坚持实践性取向,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重塑合作性文化,营造共生共赢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教师 共同体 “双师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幸福的生命性——兼论学校道德教育的“生命幸福”取向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永贞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0-42,共3页
生命是幸福的基点。本真的幸福是生命完整性的凸显,是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对有利于其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主观体验。生命幸福的获得需要道德的呵护与指引,而现实的学校道德教育却使幸福背离了生命,不仅导致幸福的异化而且造... 生命是幸福的基点。本真的幸福是生命完整性的凸显,是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对有利于其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主观体验。生命幸福的获得需要道德的呵护与指引,而现实的学校道德教育却使幸福背离了生命,不仅导致幸福的异化而且造成学生生命意义的缺失。因而,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向生命回归,承担起生命走向幸福“监护人”的重任,引导学生去追寻原本属于生命的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生命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校生生命意识的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11
作者 郝永贞 胡维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8-152,共5页
为了解当代职校生的生命意识现状,引导职校生更好地实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对江苏8所中职学校的1278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职校生生命意识总体水平较好,少部分学生生命意识薄弱;浅层次的生命存在意识较强,深层次的生命价值... 为了解当代职校生的生命意识现状,引导职校生更好地实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对江苏8所中职学校的1278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职校生生命意识总体水平较好,少部分学生生命意识薄弱;浅层次的生命存在意识较强,深层次的生命价值意识较弱;生命意识在性别、专业、生源地三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从唤醒生命自觉意识、增加生命积极体验、加强生命价值引导、构建生命成长家园等方面提出了职业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识 职校生 生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校生生命教育:从问题视角到积极取向
12
作者 郝永贞 《当代职业教育》 2018年第3期36-36,共1页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引导职校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问题化的视角使职校生生命教育实践陷入尴尬的境地,亟需从价值取向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即从消极走向积极,从生命问题矫正教育走向生命潜能...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引导职校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问题化的视角使职校生生命教育实践陷入尴尬的境地,亟需从价值取向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即从消极走向积极,从生命问题矫正教育走向生命潜能优势培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职校生 问题视角 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实践 优势培养 教育走向 问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居家养老心理服务的基本内容和实践策略
13
作者 郝永贞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9-80,共2页
本文基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特点,提出居家养老心理服务的内容应包括环境护理、陪伴护理、倾听护理、疏导护理、防范护理。居家养老心理服务工作的推进应该从心理服务的接纳性、系统性、有效性、针对性、自主性、发展性六个方面予以加强。
关键词 居家养老 心理服务 内容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现实基点与实践意蕴
14
作者 郝永贞 《职教通讯》 2019年第16期12-16,共5页
积极生命教育旨在依据职校生生命发展的特征和需求,通过积极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增进积极体验,培育积极品质,探寻积极意义,提升生命质量,使职校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大写"人... 积极生命教育旨在依据职校生生命发展的特征和需求,通过积极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增进积极体验,培育积极品质,探寻积极意义,提升生命质量,使职校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大写"人。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从理念走向实践,需要从问题消除转向优势发挥,从被动补救转向积极发展,从生命保全转向生命幸福,从批判反思转向融入共赢,充分彰显生活性、体验性、行动性等实践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校生 积极生命教育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 被引量:24
15
作者 俞亚萍 郝永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67-68,共2页
“90后”大学生在思想上呈现出诸多新特点,这些特点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共青团必须直面这种挑战,把握“90后”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通过创新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法、工作角色来作出积极的回应,从而更... “90后”大学生在思想上呈现出诸多新特点,这些特点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共青团必须直面这种挑战,把握“90后”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通过创新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法、工作角色来作出积极的回应,从而更好地发挥共青团的职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思想特点 共青团工作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师型”教师政策执行困境与突破——基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 被引量:26
16
作者 郝永贞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3-89,共7页
“双师型”教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虽然国家已出台一系列“双师型”教师相关政策,但政策执行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效。“双师型”教师政策执行呈现明显的网状结构,多元行动主体在互动... “双师型”教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虽然国家已出台一系列“双师型”教师相关政策,但政策执行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效。“双师型”教师政策执行呈现明显的网状结构,多元行动主体在互动博弈中形成了政策网络。基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双师型”教师政策执行存在困境: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缺乏良性互动、府际网络与生产者网络关系碎片化、议题网络行动者意愿诉求被边缘化。走出政策执行困境,需要增强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互动质量、构建“双师型”教师政策执行网络“强结构”;推动府际网络与生产者网络塑造新型合作关系、打造政校企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同体;重视议题网络行动者意愿诉求、营造“双师型”教师政策执行的多维支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 政策执行 政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
17
作者 郝永贞 《江苏教育研究》 2009年第10期27-30,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揭示出其学习生活方式自主与依附并存的特点,并对学习生活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学习生活方式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 新思想 新征程:做优质高效的积极职业教育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景贵 沈贵鹏 +6 位作者 胡卫芳 刘翠英 杨永年 张长英 郝永贞 孔博鉴 杜连森 《当代职业教育》 2018年第3期32-33,共2页
2018年2月2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建构的实证研究》(编号:BJA170089)课题组,召开课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主题是"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做优质高效的积极职业教育"。来自子课题的学校领导、代表30多人出席研讨会... 2018年2月2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建构的实证研究》(编号:BJA170089)课题组,召开课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主题是"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做优质高效的积极职业教育"。来自子课题的学校领导、代表30多人出席研讨会,收到主题学术论文27篇,20位专家、代表分别作交流发言。课题研讨会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用心写好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建构研究的"奋进之笔":立足职业教育改革新时代,学习现代职业教育新思想,开启积极职业教育新征程,以新理念引领积极职教新实践,以新作为展现积极职教新气象,以新视野建构积极职教新格局。让每一个职校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积极职业教育,我们就要用心做与时俱进、更为适合的积极职业教育,做真正卓越、更加优质的积极职业教育,做追求理想、更为公平的积极职业教育,从而让每一个职校学生都能有人生出彩和幸福的机会,让每一个职校学生能够成为最好最优的自我,让每一个职校学生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作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思想 优质高效 教育范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职业教育现代化 课题研讨会 职校学生 现代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法理审思与法治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景贵 郝永贞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0期9-11,共3页
加强职业教育立法、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是推进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发... 加强职业教育立法、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是推进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新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进入了攻坚期和破冰区,《职教法》修订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由于职业教育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特征,因此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基本法,《职教法》在修订过程中需要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和期待。为了促进《职教法》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职教法》的科学性、现代性和有效性,我刊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职业教育法》修订实证研究"课题组联合开设了本专栏,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课题组成员畅谈《职教法》修订中的有关问题。内容既可以是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也可以是他山之石的有益启示;既可以是系统的观点,也可以是个案的描述。形式不拘一格,篇幅可长可短。我们深切期待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资队伍建设 法治 法理 职业教育 教育发展 法制建设 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沟通:从方法向理念的提升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洁 郝永贞 《职教通讯》 2020年第2期42-45,共4页
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和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多数中职学校班主任虽然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但仅把沟通作为管理学生的一种方法或手段,而今天的职业教育要求班主任把沟通作为一种理念贯穿到整个班级管理过程中。这既是对沟通内涵的深化,又是... 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和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多数中职学校班主任虽然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但仅把沟通作为管理学生的一种方法或手段,而今天的职业教育要求班主任把沟通作为一种理念贯穿到整个班级管理过程中。这既是对沟通内涵的深化,又是对传统管理观的超越,对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班主任管理沟通 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