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肝癌的临床对照研究(英文) 被引量:45
1
作者 郝明志 林海澜 +3 位作者 陈强 叶韵斌 陈起忠 陈明水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189,共8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因子诱导的肿瘤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 cells)对肝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联合CIK细胞疗法是否能够进一步消除介入治疗后的残留癌细胞或降低介入治疗后的复发率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拟... 背景与目的:细胞因子诱导的肿瘤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 cells)对肝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联合CIK细胞疗法是否能够进一步消除介入治疗后的残留癌细胞或降低介入治疗后的复发率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拟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CIK细胞疗法对肝癌的疗效。方法:146例有TACE指征而无手术切除指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被分为TACE联合CIK组(72例)及单纯TACE组(74例),并接受相应治疗。主要评价终点指标为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联合组半年、1年、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2.2%、40.4%、25.3%,单纯TACE组分别为34.8%、7.7%、2.6%。两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是11个月(95%CI,8~14个月)和5个月(95%CI,4~7个月)。联合组半年、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3%、71.9%、62.4%,单纯TACE组分别为74.6%、42.8%、18.8%。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31个月(95%CI,27~35个月)和10个月(95%CI,7~13个月)。TACE次数、ECOG评分状态和CIK细胞免疫治疗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TACE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能明显提高TACE的疗效,在延长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IK 无进展生存率 总生存期 肝动脉栓塞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郝明志 林海澜 +3 位作者 陈强 吴晖 余文昌 陈唐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61-86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巩固TACE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中晚期肝癌的长期生存,是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评价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 背景与目的: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巩固TACE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中晚期肝癌的长期生存,是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评价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探索以介入治疗为主的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模式。方法:以疾病进展时间、生存期为观察终点指标,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入组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沙利度胺200mg/d口服1~6个月联合TACE,对照组单纯行TACE。TACE用药选用吉西他滨0.4~1.6g、奥沙利铂100~200mg、氟尿嘧啶脱氧核苷0.5~1.0g,栓塞剂选用碘化油、明胶海绵、无水乙醇。观察沙利度胺的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存期并作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个月(95%可信区间12~24个月)、13个月(95%可信区间11~15个月),治疗组半年、1年、2年生存率为85.6%、66.2%、29.9%,对照组半年、1年、2年生存率为85.6%、57.2%、29.1%。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181天(95%可信区间91~271天)和97天(95%可信区间33~16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口服沙利度胺不足1个月的病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个月(95%可信区间11~45个月)和13个月(95%可信区间8~18个月);治疗组半年、1年、2年生存率为97.0%、75.3%、51.0%,对照组分别为84.8%、54.9%、24.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两组生存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例(11.1%)发生严重皮疹,3例(6.7%)严重嗜睡。Cox回归分析表明,TACE次数是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口服沙利度胺联合TACE较单纯栓塞化疗能明显延长患者疾病进展时间与生存期,TACE次数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沙利度胺 疾病进展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IK细胞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1
3
作者 郝明志 陈强 +8 位作者 叶韵斌 肖景榕 林海澜 吴晖 余文昌 张孔志 陈起忠 刘友晓 郑伟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3-304,314,共3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生存期为观察终点指标,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异体CIK细胞疗法的21例原发性肝... 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生存期为观察终点指标,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异体CIK细胞疗法的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组)与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46例患者(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的生存期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个月(95%CI,7~37)、10个月(95%CI,8~12)。两组的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5.71%、58.35%、48.62%和69.05%、32.74%、3.97%,治疗组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IK细胞疗法较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有可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IK 肝动脉栓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郝明志 林海澜 +1 位作者 陈起忠 胡育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5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照配对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43)采用恩度联合肝...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5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照配对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43)采用恩度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n=43)采用肝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口服中药肝复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54 d[95%可信区间(95%CI):94~214 d]、70 d(95%CI:39~101 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1,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严重程度、肿瘤个数、门静脉主干癌栓/下腔静脉癌栓是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χ2值分别为8.182、9.150、6.565,P值分别为0.004、0.027、0.038);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严重程度、门静脉主干癌栓/下腔静脉癌栓是恩度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影响中晚期肝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分别为0.028、0.013)。结论恩度可延长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但对严重肝硬化、门静脉主干癌栓/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优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血管抑制素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导管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治疗肝癌动静脉瘘 被引量:9
5
作者 郝明志 林海澜 +6 位作者 余文昌 郑建雄 张孔志 陈建彬 陈起忠 陈韵彬 郑伟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导管血管内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栓塞治疗肝癌动静脉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肝癌动静脉瘘血管分别行超选择性插管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造影观察动静脉瘘闭塞情况及肿瘤的栓塞情况。结果22例肝癌动静脉...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导管血管内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栓塞治疗肝癌动静脉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肝癌动静脉瘘血管分别行超选择性插管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造影观察动静脉瘘闭塞情况及肿瘤的栓塞情况。结果22例肝癌动静脉瘘经肝动脉导管血管内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2~15ml,对分流量大的动静脉瘘配合明胶海绵栓塞。造影显示瘘口全部闭塞,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肿瘤栓塞密实。结论经肝动脉导管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治疗肝癌动静脉瘘,疗效可靠,不影响对肿瘤的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动静脉瘘 化学栓塞 治疗性 乙醇 碘化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肝复乐胶囊治疗晚期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郝明志 陈武进 +4 位作者 林海澜 陈起忠 胡育斌 黄萍 陈木花 《中南药学》 CAS 201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中药复方制剂肝复乐胶囊对晚期肝癌的远期疗效。方法连续的197个肝功能Child-pugh A/B级晚期肝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到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肝复乐组(66例)...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中药复方制剂肝复乐胶囊对晚期肝癌的远期疗效。方法连续的197个肝功能Child-pugh A/B级晚期肝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到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肝复乐组(66例)、单纯TACE组(64)和单纯肝复乐组(67例)。主要评价终点指标为总生存率,并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TACE联合肝复乐组、单纯TACE组以及单纯肝复乐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个月[95%confidence interval(CI),10.659~27.341个月]、9个月(95%CI,6.508~11.452个月)和5个月(95%CI,3.853~6.147个月)(P<0.05)。TACE联合肝复乐组半年、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5%、59.1%、36.8%;单纯TACE组半年、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8%、34.1%、20.2%;单纯肝复乐组半年、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8.5%、17.5%、1.8%。门脉主干瘤栓和ECOG体力状态评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中药复方制剂肝复乐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影响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门脉主干瘤栓和ECOG体力状态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化学栓塞 中草药 肝复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段性栓塞化疗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郝明志 林海澜 +4 位作者 孙伟芬 张孔志 郑建雄 陈建彬 曹喜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评价肝段性栓塞化疗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应用价值。方法 超选择肝段性栓塞化疗和非超选择常规插管栓塞化疗各 2 0例 ,前者以超选择技术进入肿瘤血管进行栓塞化疗 ,后者以插管进入肝固有动脉或肝左右动脉进行栓... 目的 评价肝段性栓塞化疗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应用价值。方法 超选择肝段性栓塞化疗和非超选择常规插管栓塞化疗各 2 0例 ,前者以超选择技术进入肿瘤血管进行栓塞化疗 ,后者以插管进入肝固有动脉或肝左右动脉进行栓塞化疗。以碘油填充效果、介入术后第 7天肝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平均住院花费为观察终点指标。结果 两组碘油填充效果、生存质量评分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两组介入术后第 7天肝功能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花费较对照组高 ,但患者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动脉 药物作用 化学栓塞 肝段性栓塞 化疗 介入疗法 肿瘤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郝明志 陈武进 +5 位作者 林海澜 陈起忠 胡育斌 周东 黄萍 陈木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4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130例肝功能Child-pugh A/B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TACE联合中药组和TACE组。TACE联合中药组(66例...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130例肝功能Child-pugh A/B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TACE联合中药组和TACE组。TACE联合中药组(66例)采用TACE同时配合中药治疗。TACE组(64例)仅单行TACE治疗。观察终点指标为总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生活质量、中医临床症候改善和介入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 TACE联合中药组和单纯TACE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7.3个月和4.0个月,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个月和9个月。两组组半年、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7%,59.1%,40.5%和63.8%,34.1%,20.2%(图2)。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生活质量治疗后均有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中医征候改善有效率为89.4%,对照组59.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联合中药组恶心呕吐的消化道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两组间虽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进行TACE术时联合中药同步治疗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能够减轻毒副反应,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中药 生活质量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冲脉病证特点与证治 被引量:5
9
作者 郝明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5期6-7,共2页
冲脉是奇经之一。“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素问·骨空论》),“其上者出于颃颡,……其下者注足少阴之大络,……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趾间”(《灵枢·逆顺肥瘦》)。冲脉通过... 冲脉是奇经之一。“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素问·骨空论》),“其上者出于颃颡,……其下者注足少阴之大络,……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趾间”(《灵枢·逆顺肥瘦》)。冲脉通过经络与心、肾、脾、胃相络属。冲脉秉先天肾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脉病证 经络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气概念——兼与刘家义同志商榷 被引量:4
10
作者 郝明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5-6,共2页
中图法分类号R223.14中气这一术语散见于中医文献。根据《简明中医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版)的解释,中气大约有以下几种含义:一泛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物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二指脾气;... 中图法分类号R223.14中气这一术语散见于中医文献。根据《简明中医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版)的解释,中气大约有以下几种含义:一泛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物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二指脾气;三为运气学术语,即中见之气;四为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 肝胆之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误案成因浅析
11
作者 郝明志 厉文毅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332-333,共2页
对临床误诊、误治病案的分析不仅可以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率,而且可以加深对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临床诊断水平,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及学习体会,对中医误案成因的分析略陈管见如下:1主观臆断医者临证,不是完全根据四... 对临床误诊、误治病案的分析不仅可以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率,而且可以加深对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临床诊断水平,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及学习体会,对中医误案成因的分析略陈管见如下:1主观臆断医者临证,不是完全根据四诊所得去辨证,而是胸中先有定见,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误诊 误治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胡育斌 林海澜 +5 位作者 郝明志 余文昌 张孔志 陈起忠 陈示光 林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访分析2013年4月—2016年3月在DSA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并记录输液港植入的过程、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结果 83例恶性肿瘤患者完成...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访分析2013年4月—2016年3月在DSA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并记录输液港植入的过程、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结果 83例恶性肿瘤患者完成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其中经锁骨下静脉入路75例,右颈内静脉入路7例,右股静脉入路1例。操作成功率100%,其中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3.98%(78/83)。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1/83),表现为输液不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23%(6/83),包括术后局部皮肤感染1例,发生在术后第10个月,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导管血栓形成1例,发生在术后第8个月,经抗凝处理后取出输液港;导管堵塞1例,证实纤维蛋白鞘形成,经尿激酶处理无效后取出输液港;导管夹闭综合征3例,其中1例在术后第22个月导管断裂进入左肺动脉,通过抓捕器经右股静脉入路取出,1例在术后16个月因输液后肩膀酸痛拆除输液港,1例患者表现为输液不畅,植入输液港后6个月死于晚期肺癌。结论 DSA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操作简单、可视、定位准确,并发症少,可为恶性肿瘤提供长期、安全、方便的静脉通道,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输液港 放射学 介入性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砂养胃丸对化疗所致上消化道副作用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郑伟华 林丽珠 +4 位作者 陈淑德 詹锋 饶珈琦 谢德荣 郝明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香砂养胃丸抑制由化疗引起的化学性胃炎及上消化道症状的有效性。[方法]将87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由阿霉素(adriamycin,ADM)、氮烯咪胺(adcarbazine,,DTIC)、铂类(platinum—based)、伊立替康(irinotec... [目的]探讨香砂养胃丸抑制由化疗引起的化学性胃炎及上消化道症状的有效性。[方法]将87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由阿霉素(adriamycin,ADM)、氮烯咪胺(adcarbazine,,DTIC)、铂类(platinum—based)、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和5-氟脲嘧啶(fluoroliracil,5-FU)等抗癌药所组成的肿瘤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在化疗同时常规使用地塞米松和5-HT3受体拮抗剂以止呕,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服中成药香砂养胃丸.观察7d内两组上消化道症状控制及出现胃炎的情况。[结果]化疗7d内上消化道症状和体征得到控制者的百分比在试验组为95.1%(39/41),对照组为76.1%(35/46);试验组症状性胃炎发生率为2.4%(1/41),而对照组为19.6%(9/4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结论]香砂养胃丸对化疗引起的化学性胃炎及上消化道症状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养胃丸 化疗 上消化道 副作用 抑制作用 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补充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海澜 郝明志 +6 位作者 沈友宏 郑建雄 唐丽娜 阎若元 陈静 吴周贵 陈起忠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术补充治疗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疾病进程和总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全部73例HCC,临床分期均为中国分期Ⅱ期,并接受至少2次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组22例,于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补...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术补充治疗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疾病进程和总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全部73例HCC,临床分期均为中国分期Ⅱ期,并接受至少2次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组22例,于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补充经皮无水乙醇消融术(PEI),对照组51例TACE后未予补充治疗,比较两组疾病进展时间与生存期差异,并作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10个月(95%可信区间7.9,12.1)和6个月(95%可信区间4.7,7.3)。治疗组3个月、6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7.30%、63.61%、48.12%,对照组3个月、6个月、1年无疾病进展率为76.51%、42.17%、24.82%,两组有显著差别(log-rank检验,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个月(95%可信区间11,23)、12个月(95%可信区间10,14),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ACE术后补充PEI能明显延长HCC无进展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乙醇 疾病进展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术后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海澜 郝明志 +4 位作者 郑伟生 叶韵斌 陈起忠 陈建彬 郑建雄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沙利度胺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术后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探索以介入治疗为主的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模式。方法以肝动脉栓塞术前1周内及术后30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为观察终点指标,并观察沙利度胺的不良反应。采...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沙利度胺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术后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探索以介入治疗为主的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模式。方法以肝动脉栓塞术前1周内及术后30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为观察终点指标,并观察沙利度胺的不良反应。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2006年2月~2006年8月就诊我科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沙利度胺200mg/d口服1~6个月联合TACE,对照组单纯行TACE。TACE用药选用吉西它滨0.4~1.6g、奥沙利铂100-200mg、氟脲嘧啶脱氧核苷0.5~1.0g,栓塞剂选用碘化油、明胶海绵。以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VEGF水平。结果介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水平均有升高,但联合沙利度胺组VEGF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单纯介入栓塞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沙利度胺可降低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术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提示沙利度胺联合TACE可能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沙利度胺 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郑伟生 陈强 +5 位作者 叶韵斌 林海澜 郝明志 余文昌 张孔志 陈起忠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7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LD)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被确诊为HCC,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A组(n=15)行TLD+TACE治疗;B组(n=15)单用TACE治疗。TLD用法:200 mg口服,每晚1次,连续用药...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LD)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被确诊为HCC,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A组(n=15)行TLD+TACE治疗;B组(n=15)单用TACE治疗。TLD用法:200 mg口服,每晚1次,连续用药2个月。TACE所用药物:奥沙利铂(L-OHP)200 mg、氟脲脱氧核苷(FUDR)1.0 g、碘化油5-40 mL。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3-CD56+NK并与正常人对照组30例作比较。结果治疗前A、B两组与正常人比较CD3+、CD4+均正常(P>0.05),但CD4+/CD8+、CD3-CD56+NK均明显偏低(P<0.01)。治疗后A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均恢复正常(P>0.05);B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CD4+仍正常(P>0.05)、但CD4+/CD8+、CD3-CD56+仍显著偏低(P<0.01)。结论TLD可改善HC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原发性肝癌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肝动脉栓塞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近期疗效与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余文昌 张孔志 +1 位作者 陈示光 郝明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近期(1个月内)疗效,总结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在我科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其在术后1个月内肝功能化验指标并与术前相比较;观察术后并...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近期(1个月内)疗效,总结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在我科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其在术后1个月内肝功能化验指标并与术前相比较;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措施。结果83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术前降低30%以上,引流术的有效率为94.3%(83/88)。引流术后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引流术后并发症包括胆道感染、引流管全部或部分滑脱、胆道出血、引流管胆泥堵塞不通,其发生率依次为37.5%(33/88)、20.45%(18/88)、17.04%(15/88)、4.55%(4/88);其他少见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败血症、胰腺炎、死亡,其发生率均为1.13%(1/88)。除死亡患者外,其余并发症均经相应措施得到有效处理。结论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可有效改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肝功能,减轻黄疸;术后并发症以胆道感染居首位,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的介入治疗策略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孔志 余文昌 +4 位作者 林海澜 郝明志 郑建雄 陈建彬 罗福珍 《微创医学》 2008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平面恶性胆道梗阻的介入治疗策略。方法对15例胆总管中、下段梗阻患者,12例行经皮穿刺胆道引流,余3例由右肝管穿刺在胆总管内置入支架。对24例肝门区梗阻患者,20例行经皮穿刺胆道引流,其中15例经右侧腋中线穿刺在右肝管与... 目的探讨不同平面恶性胆道梗阻的介入治疗策略。方法对15例胆总管中、下段梗阻患者,12例行经皮穿刺胆道引流,余3例由右肝管穿刺在胆总管内置入支架。对24例肝门区梗阻患者,20例行经皮穿刺胆道引流,其中15例经右侧腋中线穿刺在右肝管与胆总管之间经置入胆道引流管,3例经右侧腋中线穿刺在右肝管与左肝管之间置入胆道引流管,1例经剑突下穿刺在左肝管与胆总管之间置入胆道引流管;1例经双侧穿刺,分别在左肝管、右肝管与胆总管之间置入胆道引流管行全肝引流。4例经右侧腋中线穿刺在右肝管与胆总管之间置入支架。结果全组病例术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分别为(312.8±184.9)μmol/L、(198.9±115.7)μmol/L;术后2~48d复查分别为(139.4±109.4)μmol/L、(99.4±80.1)μmol/L。表明手术前、后的总胆红素水平及直接胆红素水平之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4.3×10-5、3×10-4)。全组患者中35例术后总胆红素水平较术前下降超过30%,有效率为89.7%(35/39)。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或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对肝门区肿瘤,宜根据Bismuth分型确定引流肝的范围及支架置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胆管阻塞 管腔内支架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术后补充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对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余文昌 叶韵彬 +8 位作者 周东 陈强 严俊 林海澜 吴晖 张孔志 郝明志 陈明水 陈起忠 《微创医学》 2009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补充TACE术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对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9年7月在本院行肝癌切除术后的50例患者,按术后是否补充TACE术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比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补充TACE术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对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9年7月在本院行肝癌切除术后的50例患者,按术后是否补充TACE术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2.5年的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研究组1、2、2.5年的累积复发率为28.7%、38.2%、51.9%,累积生存率为100%、88.9%、69.8%;对照组1、2、2.5年的累积复发率为32.4%、52.6%、60.5%,累积生存率为96%、74.9%、64.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补充TACE术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是降低患者复发率及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疗栓塞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余文昌 叶韵彬 +8 位作者 周东 陈强 严俊 林海澜 吴晖 张孔志 郝明志 陈明水 陈起忠 《微创医学》 2008年第5期417-41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患者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至2006年本院行肝癌切除术后的156例患者,按术后1个月左右是否补充介入治疗分为TACE组(88例)和对照组(6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累积复...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患者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至2006年本院行肝癌切除术后的156例患者,按术后1个月左右是否补充介入治疗分为TACE组(88例)和对照组(6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TACE组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2.1%、48.6%、74.6%,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0%、72.8%、63.2%;对照组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6.9%、65.5%、82.7%,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2.6%、58.3%、5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予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可降低患者复发率,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疗栓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