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交联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郝兆芹 宋金鑫 +4 位作者 吴洁 潘士印 刘先宁 程燕 肖湘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02-806,共5页
背景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炎症性疾病,严重者需行角膜移植术或眼球摘除术.角膜交联术(CXL)是近年来治疗一些角膜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其用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面少有研究.目的 观察CXL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作用和... 背景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炎症性疾病,严重者需行角膜移植术或眼球摘除术.角膜交联术(CXL)是近年来治疗一些角膜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其用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面少有研究.目的 观察CXL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8周龄健康新西兰白兔15只,其中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另取10只兔刮除右侧角膜上皮行角膜划痕,涂抹镰刀菌液,然后行异种脱细胞角膜片覆盖,制备真菌性角膜溃疡动物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模型兔随机分为非治疗组和CXL治疗组,每日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测量角膜病灶的直径,并观察角膜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于CXL治疗后第3、7、14、21、28天分别对非治疗组和CXL治疗组兔眼行眼前节照相和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治疗后4周,收集15只实验兔角膜组织,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检测正常对照组、非治疗组和CXL治疗组角膜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结果 实验兔右眼造模后3d即可见角膜病灶区灰白色溃疡灶,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浅基质层局部见豆荚样菌丝.造模后l周角膜溃疡灶加深,范围扩大,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浅基质层见大量真菌孢子和短棒样菌丝,可见角膜内皮细胞层有炎性细胞及前房内渗出.CXL治疗后3、7、14、21 d,CXL治疗组兔角膜上皮缺失范围均小于非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正常对照组、非治疗组和CXL治疗组兔角膜胶原纤维束平均直径分别为(24.6±1.8)、(24.9±1.9)和(43.0±7.4)nm,3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05,P=0.00),其中CXL治疗组胶原纤维直径较非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增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30、5.40,P<0.05),胶原纤维间见较多成纤维细胞;而非治疗组兔角膜胶原纤维直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05),正常对照组胶原纤维间少见成纤维细胞.结论 CXL治疗镰刀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安全性好.CXL可使角膜胶原增粗并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抑制真菌生长和炎症反应,加速角膜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交联 真菌 角膜溃疡 治疗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胶原纤维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翼状胬肉与干眼关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2
作者 郝兆芹 宋金鑫 吴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603-604,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翼状胬肉与干眼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08/2012-08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单眼翼状胬肉患者50例,行回顾性分析,以胬肉眼为观察组,对侧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眼部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泪膜... 目的:探讨原发性翼状胬肉与干眼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08/2012-08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单眼翼状胬肉患者50例,行回顾性分析,以胬肉眼为观察组,对侧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眼部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time,BUT)、眼表荧光素染色(fluorescent,FL)干眼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Ⅰ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BU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眼部症状、FL干眼症评分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胬肉眼可同时患有干眼,可伴有明显的眼部干涩、视力下降、异物感等干眼症状,眼表泪膜的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表上皮的损害,翼状胬肉与干眼可同时共存,关系密切,但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翼状胬肉 干眼 泪膜稳定性 干眼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绷带镜对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的临床治疗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郝兆芹 马强 +1 位作者 王小东 高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900-2904,共5页
目的观察角膜绷带镜对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并使用生物工程角膜进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各15例。A组角膜上皮愈合后... 目的观察角膜绷带镜对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并使用生物工程角膜进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各15例。A组角膜上皮愈合后给予戴角膜绷带镜联合滴眼液点眼治疗,2周更换1次,术后3个月拆线后停用。B组患者不戴角膜绷带镜,药物治疗同A组。观察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上皮化时间,比较术后第1、2、3、4周两组角膜植片水肿程度,比较术后第1、2、3个月两组角膜植片上皮完整性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BUT),比较两组角膜植片水肿消退时间和术后3个月两组角膜植片存活率。结果术后3~5 d角膜植片上皮化,2~4周植片水肿消退。A组患者术后第2~3周角膜植片水肿消退,B组患者第3~4周角膜植片水肿消退,时间长于A组(P <0.001),术后第2~3周A组角膜植片水肿程度明显轻于B组(第2周P=0.002,第3周P <0.001)。术后第1、2、3个月时A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B组(均P <0.001),BUT时长高于B组(P=0.009、0.002、0.33)。A组患者中1例未按时复诊戴角膜绷带镜近5周,继发细菌感染,退出研究,术后3个月A组植片存活率93.3%(14/15);B组患者有2例1个月后出现角膜上皮无菌性缺损,另有1例术后2个月出现角膜溶解,3例均退出研究,术后3个月B组植片存活率80.0%(12/15),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3)。结论生物工程角膜上皮化后戴角膜绷带镜可加速角膜植片水肿消退,保护角膜上皮完整性,维持眼表泪液稳定,有利于维护眼表微环境健康,对生物工程角膜术后角膜植片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角膜 板层角膜移植 角膜绷带镜 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植片上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化脓性角膜溃疡的姑息性手术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郝兆芹 高伟 +1 位作者 马强 王小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83-1885,共3页
目的:探讨异体巩膜移植联合自体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难治性化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06/2017-06因化脓性角膜溃疡入院患者20例20眼,药物治疗无效,无法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而行异体巩膜移植联合自体结膜瓣遮盖... 目的:探讨异体巩膜移植联合自体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难治性化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06/2017-06因化脓性角膜溃疡入院患者20例20眼,药物治疗无效,无法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而行异体巩膜移植联合自体结膜瓣遮盖术治疗,观察此种姑息手术的术中并发症、术后巩膜和结膜瓣生长、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0例20眼患者中,18眼异体巩膜和结膜瓣生长良好,治愈率90%,1眼结膜瓣愈合不良行羊膜移植手术修复,1眼因玻璃体腔感染较重、感染复发行眼内容物剜除术;术中晶状体脱出2眼(10%),均予以摘除; 3眼(15%)患者术后出现继发性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冻术治愈。结论:异体巩膜移植联合自体结膜瓣遮盖术是一种姑息性手术方法,是控制药物治疗无效而又无法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严重化脓性角膜溃疡患者眼部感染并保持其眼球外形的有效方式,可替代以往的眼内容物剜除术以控制感染,既可避免患者失去眼球带来的眼部病痛和心理创伤,又为后期改善外观节省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角膜溃疡 异体巩膜移植 结膜瓣遮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盐水对后发性白内障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郝兆芹 马强 +3 位作者 武炳慧 高伟 王小东 杨晓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414-1417,1446,共5页
目的:观察5%氯化钠溶液对兔眼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实施晶状体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组术中水分离使用5%氯化钠溶液,对照组使用眼内灌注液;术后监测角膜水... 目的:观察5%氯化钠溶液对兔眼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实施晶状体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组术中水分离使用5%氯化钠溶液,对照组使用眼内灌注液;术后监测角膜水肿、前房闪辉、后囊膜混浊程度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两组兔均出现角膜水肿和前房渗出,第1、3、5、7天角膜水肿和前房闪辉分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2周两组均出现后囊膜混浊,30 d时对照组后囊膜混浊程度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均低于术前(P<0.05);角膜内皮细胞损失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氯化钠溶液可以有效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抑制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发生,并且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毒副作用,可作为预防白内障术后囊膜混浊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后囊膜混浊 氯化钠溶液 晶状体上皮细胞 前房闪辉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郝兆芹 高伟 +2 位作者 马强 宋金鑫 王小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53-1756,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治疗角膜盲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4-01/2018-03行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的患者8例8眼(角膜盲),随访1a,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视力、术后角膜透明度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后1wk时8... 目的:观察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治疗角膜盲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4-01/2018-03行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的患者8例8眼(角膜盲),随访1a,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视力、术后角膜透明度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后1wk时8眼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0.02,复明率100%;术后1mo时5眼患者矫正视力超过0.3,3眼患者因术前白内障影响术后矫正,视力提高到0.08~0.2;术后1a,8眼患者原角膜盲眼植片均透明,无感染复发或继发感染情况发生。结论:自体角膜移植手术后角膜植片易于生长,无排斥反应,术后并发症较少,且治疗花费少,既可为单眼失明合并角膜盲的患者提供长期的有用视力,又可减轻其经济负担,为患者带来巨大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角膜移植 角膜盲 角膜溃疡 角膜白斑 结膜瓣遮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郝兆芹 吴洁 宋金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34-1136,共3页
角膜交联(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CXL)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应用于临床最新的角膜成形技术。它通过A段紫外光和感光剂核黄素,诱导角膜基质内胶原纤维相互交联而提高角膜硬度,增强角膜基质的力学和生物化学稳定性,从而阻止圆... 角膜交联(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CXL)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应用于临床最新的角膜成形技术。它通过A段紫外光和感光剂核黄素,诱导角膜基质内胶原纤维相互交联而提高角膜硬度,增强角膜基质的力学和生物化学稳定性,从而阻止圆锥角膜等角膜扩张性和难治性角膜溃疡等角膜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交联 核黄素 紫外光A 感染性角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促增殖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郝兆芹 张林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关键词 角膜内皮细胞 细胞体外培养 大疱性角膜病变 促增殖 人工晶体植入 增生能力 内皮损伤 角膜水肿 功能紊乱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营养剂对HSK治疗促进作用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郝兆芹 宋金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8-679,共2页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眼科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炎之一,是眼科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因其具有起病急,病程长,易于复发,病情顽固,且长时间应用抗病毒药物后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可致角膜混浊和基质变薄,...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眼科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炎之一,是眼科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因其具有起病急,病程长,易于复发,病情顽固,且长时间应用抗病毒药物后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可致角膜混浊和基质变薄,对视力损害较大,临床上治疗比较棘手。所以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观察 角膜营养剂 治疗 HSK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感染性角膜炎 缩短病程 致盲性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眼表健康状况评估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宋金鑫 郝兆芹 +3 位作者 张翠 夏锦涛 吴洁 邢咏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1-974,共4页
目的:利用Oculus Keratograph眼前节分析仪研究不同年龄段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眼表泪液情况。方法:收集我院眼科门诊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的患者66例,将患者依据年龄段分为2~7岁组、8~18岁组、19~46岁组三组。应用Oculus眼前节分析仪研究... 目的:利用Oculus Keratograph眼前节分析仪研究不同年龄段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眼表泪液情况。方法:收集我院眼科门诊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的患者66例,将患者依据年龄段分为2~7岁组、8~18岁组、19~46岁组三组。应用Oculus眼前节分析仪研究其眼表情况:包括泪河高度、刺激性泪河高度、眼红指数、非侵袭性BUT等。结果:2~7岁组分别与8~18岁组、19~46岁组在BUT、颞侧结膜眼红指数、颞侧睫状眼红指数、鼻侧睫状眼红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年龄段不同部位眼红指数差异及同一年龄段主导眼、非主导眼间眼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眼红指数随年龄增长呈现正向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在术前存在干眼和泪膜不稳定,学龄前儿童围手术期需要特别引起注意,需尽快完善国内各年龄段儿童眼表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斜视 年龄 泪液 眼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X-B诱导大鼠干眼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标准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海峰 郝兆芹 +1 位作者 程钰 高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建立肉毒杆菌毒素B(BTX-B)诱导的大鼠干眼模型,为研究炎症参与的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为三组,分别给予右侧泪腺注射0.1m L 1.25、5、10m U的BTXB溶液,对照组右侧泪腺... 目的:建立肉毒杆菌毒素B(BTX-B)诱导的大鼠干眼模型,为研究炎症参与的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为三组,分别给予右侧泪腺注射0.1m L 1.25、5、10m U的BTXB溶液,对照组右侧泪腺注射0.1m L生理盐水,分别在第3、7、14、28d行泪液实验Ⅰ(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另选取32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大鼠右侧泪腺注射0.1m L 1.25m U的BTX-B溶液,分别于第3、7、14、21、42d时选取5只实验大鼠摘除泪腺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法对Lacritin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测采用常规HE染色。结果:模型制备中三个实验组均在第3d开始出现泪液分泌减少和角膜上皮损害,但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达到高峰,14d时好转,28d时泪液分泌恢复正常,但角膜上皮仍见损伤。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泪腺组织中均仅见腺泡细胞表达Lacritin蛋白,实验组大鼠Lacritin蛋白含量明显下降,自第3d开始出现,7d时达到高峰,14d时好转,28d时开始恢复,42d时达到正常。结论:泪腺注射1.25m U的BTX-B溶液可成功建立SD大鼠干眼模型,可见泪液分泌减少、角膜上皮损伤等干眼体征,可为干眼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性治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基础;Lacritin蛋白仅在泪腺腺泡细胞中表达,其含量与泪液分泌量和干眼程度呈同步变化,可为干眼程度评价标准的完善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炎症 Lacritin蛋白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合物介导的体外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基因转移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林 郝兆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观察非病毒载体阳离子聚合物(SofastTM)介导的编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pEGFP-N1和pIRE-EGFP两种质粒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RCEC)的转染效率和转染前后细胞Na+-K+-ATPase活性变化,探索最优的体外RCEC非病毒载体基因转... 目的观察非病毒载体阳离子聚合物(SofastTM)介导的编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pEGFP-N1和pIRE-EGFP两种质粒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RCEC)的转染效率和转染前后细胞Na+-K+-ATPase活性变化,探索最优的体外RCEC非病毒载体基因转移条件。方法消化法原代培养RCEC,SofastTM与pEGFP-N1和pIRE-EGFP两种质粒按不同比例混合,介导此两种质粒转染RCEC,分别比较各质粒不同时间的转染效率,并检测转染与未转染细胞Na+-K+-ATPase的活性以确定基因转移对RCEC活性的影响。结果SofastTM与质粒(pEGFP-N1和pIRE-EGFP)按不同比例转染RCEC后,24-48 h均有EGFP的表达。SofastTM∶pEGFP-N1=3.2∶1组在转染后48 h时转染效率最高(P<0.05),为3.6%。SofastTM∶pIRE-EGFP=3.2∶1组在转染后24 h时转染效率最高(P<0.05),为3.5%。转染与未转染组细胞数和细胞Na+-K+-ATPase活性均无明显差异。结论SofastTM可有效介导以pEG-FP-N1和pIRE-EGFP为载体的外源基因向体外培养的RCEC转移,且基因转移后RCEC活性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细胞 阳离子聚合物 基因转移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表疾病住院患者合并焦虑及抑郁状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金鑫 郝兆芹 +1 位作者 蔺雪梅 吴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303-2304,共2页
目的:调查眼科眼表疾病住院患者合并焦虑及抑郁情绪的状态。方法:对84例眼表疾病患者进行个人一般情况的调查,并进行哈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定,并对评分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眼表疾病患者存在焦虑的患病率为50.0%,存在抑郁的患... 目的:调查眼科眼表疾病住院患者合并焦虑及抑郁情绪的状态。方法:对84例眼表疾病患者进行个人一般情况的调查,并进行哈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定,并对评分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眼表疾病患者存在焦虑的患病率为50.0%,存在抑郁的患病率为11.9%。女性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较男性为高。眼表外伤亚组、营养不良和变性亚组的焦虑评分平均≥7分;抑郁评分均<17分,但角膜营养不良和变性亚组的抑郁分值较其他亚组为高。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呈较强的正的直线相关。结论:眼表疾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应该在临床工作中重视这种状态,并积极给予合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眼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上皮树突状细胞和神经纤维密度与干眼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钰 吴洁 +4 位作者 朱海峰 程燕 郝兆芹 陆慧琴 王亚妮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应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程度干眼患者角膜上皮树突状细胞的密度和基底层下神经纤维的密度,以进一步探讨干眼和炎症及神经密度之间的关系,为干眼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确诊为干... 目的应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程度干眼患者角膜上皮树突状细胞的密度和基底层下神经纤维的密度,以进一步探讨干眼和炎症及神经密度之间的关系,为干眼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确诊为干眼的患者,轻度、中度和重度各20例(40只眼)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观察测量角膜中央区域树突状细胞的密度及基底层下神经纤维的密度,比较不同程度干眼患者之间的变化。结果轻度、中度、重度干眼患者角膜上皮树突状细胞密度与干眼程度呈正相关(r=0.293,P=0.001);角膜基底层下神经纤维密度与干眼程度为负相关(r=-0.331,P<0.001)。随着干眼程度的增加,角膜上皮树突状细胞的密度增加,基底层下神经纤维密度下降。不同程度干眼患者角膜树突状细胞密度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502,P=0.003);神经纤维密度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157,P=0.001)。结论角膜上皮树突状细胞的密度反映了干眼炎症的程度,基底层下神经纤维的密度反映了神经支配和营养,两者均与干眼程度相关,对其定量分析可以为干眼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共聚焦显微镜 角膜树突状细胞 基底层下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棘阿米巴感染性角膜炎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挺 郭建强 +1 位作者 郝兆芹 朱斌良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285-1285,共1页
关键词 棘阿米巴角膜炎 结膜瓣遮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王从毅 吴利安 +2 位作者 郝兆芹 马波 喻磊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236-2236,共1页
关键词 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工程角膜移植临床失败病例分析
17
作者 朱超婕 鹿子康 +3 位作者 高伟 郝兆芹 马强 王小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患者71例,按感染源不同分为三组,真菌性角膜炎组、细菌性角膜炎组、病毒性角膜炎组。术后1、3周、1、3、6个月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生物工程角... 目的:探讨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患者71例,按感染源不同分为三组,真菌性角膜炎组、细菌性角膜炎组、病毒性角膜炎组。术后1、3周、1、3、6个月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生物工程角膜移植片存活情况,将角膜移植片溶解、角膜移植片血管化、角膜移植片排斥、角膜感染复发、角膜植片衰竭定为移植失败,观察并统计每组角膜移植失败情况出现的概率。结果:真菌性角膜炎15例,移植失败1例,失败率6.67%;细菌性角膜炎49例,移植失败10例,失败率20.41%;病毒性角膜炎7例,移植失败4例,失败率57.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源的差异对角膜移植失败与否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病毒性角炎组移植失败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细菌性角膜炎移植失败病例中,角膜植片溶解2例,占20%;角膜移植片血管化4例,占40%;角膜移植片排斥3例,占30%;角膜感染复发1例,占10%。在细菌性角膜炎移植失败的病例中,具有眼表睑缘高炎性反应的患者角膜移植失败的风险更高。结论:生物工程角膜可以作为同种异体角膜的替代角膜供体应用于板层角膜移植,缓解临床角膜供体缺乏的压力。但生物工程角膜在应用于病毒性角膜炎、病灶超过角膜缘、睑缘高炎性反应、角膜新生血管丰富的患者时,应予以谨慎选择;手术技巧上应避免缝线过紧、创缘不齐的细节问题,以避免手术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角膜 病毒性角膜炎 细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 睑缘炎 板层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阿里部分县区职工眼病筛查分析
18
作者 储昭节 郝兆芹 +1 位作者 马强 武炳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5期18-19,共2页
目的了解西藏阿里地区部分县区职工眼部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对西藏阿里地区部分县区455名单位职工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及斜视检查,记录受检者眼部疾病情况。结果受检者中发病率排名前三的疾病分别为视力异常(27.7%)、结膜炎(8.4%)... 目的了解西藏阿里地区部分县区职工眼部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对西藏阿里地区部分县区455名单位职工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及斜视检查,记录受检者眼部疾病情况。结果受检者中发病率排名前三的疾病分别为视力异常(27.7%)、结膜炎(8.4%)及白内障(6.4%),其中结膜炎在不同年龄段受检者中均有发生,翼状胬肉多发于3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者以56~75岁为主。结论阿里地区部分职工的眼表疾病及白内障发生比例较高,需对该地区人群进行眼部卫生宣传教育,并加强屈光不正患者的眼镜验配与白内障复明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病筛查 翼状胬肉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角膜急性角膜水肿治疗后深板层角膜移植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明 银勇 +6 位作者 程广阔 宋飞宇 王亚妮 范晶晶 曲晓瑜 郝兆芹 王小东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通过对圆锥角膜急性角膜水肿治疗后行深板层角膜移植的病例分析,探讨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AS-OCT)对急性圆锥治疗后行角膜移植手术的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圆锥... 目的通过对圆锥角膜急性角膜水肿治疗后行深板层角膜移植的病例分析,探讨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AS-OCT)对急性圆锥治疗后行角膜移植手术的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圆锥角膜急性水肿患者32例(32只眼),均采用保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眼方法待瘢痕形成后行角膜移植,分析急性期AS-OCT影像与最终所行角膜移植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32例圆锥角膜患者急性水肿期AS-OCT影像中后弹力层脱离伴破裂卷曲10例(31.250%),后弹力层脱离伴破裂15例(46.875%),单纯后弹力层脱离7例(21.875%);32例患者最终角膜移植手术方式,穿透角膜移植23例,深板层角膜移植9例(其中大气泡法5例,手剥法4例)。Spearman相关分析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方式完成与无后弹力层破裂呈正相关r=0.605,95%,CI:0.456~0.730,(P<0.01)。结论圆锥角膜急性水肿期单纯后弹力层脱离的病例深板层角膜移植成功率高,AS-OCT对急性水肿期后圆锥角膜患者角膜移植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角膜移植 急性角膜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治中应用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兆芹 宋金鑫 吴洁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观察共聚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54例,入院时即行共聚焦显微镜及角膜刮片检查。(2)在对共聚焦显微镜确诊病例的治疗过程中... 目的观察共聚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54例,入院时即行共聚焦显微镜及角膜刮片检查。(2)在对共聚焦显微镜确诊病例的治疗过程中,分别在第1、2、3、4周再对这些病例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监测角膜病灶变化。结果54例患者中共聚焦显微镜检出52例,诊断率为96.3%,角膜刮片检出49例,诊断率为90.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例患者中22例伴有前房积脓;49例有植物性外伤或异物进入史,约为90.74%;有1例患者因感染未控制致角膜全溶解、眼内炎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真菌性角膜炎的抗感染治疗一般2周时起效,2-3周时病情好转,第4周时感染基本得到控制。此时可根据角膜病灶情况选择结膜瓣遮盖或羊膜移植手术,以促进角膜修复。结论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安全无创伤,可重复性强,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快速,可监测角膜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溃疡 共聚焦显微镜 菌丝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