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在降低留置尿管围置管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凯 郑雨芝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57-58,62,共3页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是常见院内感染之一,可导致病人死亡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1]。据统计[2],CAUTI占所有院内感染的30%以上。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900000例院内...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是常见院内感染之一,可导致病人死亡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1]。据统计[2],CAUTI占所有院内感染的30%以上。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900000例院内尿路感染,平均住院时间延长1~3.8 d,其中约80%的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管有关[3]。导管插入每增加1 d,CAUTI患病率就会增加3%~10%,在30个住院日内感染率接近1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围置管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4618例0~3岁婴幼儿微量和常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雨芝 曹璐佳 +5 位作者 刘玉燕 张静雯 施风兰 满意 闫婧 黄国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0~3岁婴幼儿末梢全血中钙、锌、铁、铅、镁及铜6种微量和常量元素含量的现况,为婴幼儿营养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和平区妇幼保健中心2015-2017年体检的4 618例0~3岁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婴...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0~3岁婴幼儿末梢全血中钙、锌、铁、铅、镁及铜6种微量和常量元素含量的现况,为婴幼儿营养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和平区妇幼保健中心2015-2017年体检的4 618例0~3岁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婴幼儿末梢全血中钙、锌、铁、铅、镁及铜6种元素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婴幼儿微量和常量元素缺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钙(18. 58%)、锌(9. 33%)及铁(8. 36%),未见镁、铜元素缺乏者,铅超标率极低(0. 37%);男童的平均钙含量高于女童(P<0. 05),1+~2岁年龄段的锌含量略高于其他两组(P<0. 05),男童的锌缺乏率高于女童(P<0. 05)。结论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易发生微量和常量元素失衡,应该重视婴幼儿时期的膳食营养,适时做元素含量检测,及时补充微量及常量元素,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 末梢全血
原文传递
6~36个月龄婴幼儿铁营养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施风兰 邓继民 +4 位作者 曹璐佳 郑雨芝 白冬 闫婧 黄国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0期2087-2089,共3页
目的分析2014年天津市和平区6~36个月龄小儿贫血率及低铁蛋白率的情况,探讨不同月龄间血红蛋白及铁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天津市和平区妇幼保健中心2014年体检数据来分析小儿血红蛋白及铁蛋白含量、贫血率及低铁蛋白率,进而评... 目的分析2014年天津市和平区6~36个月龄小儿贫血率及低铁蛋白率的情况,探讨不同月龄间血红蛋白及铁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天津市和平区妇幼保健中心2014年体检数据来分析小儿血红蛋白及铁蛋白含量、贫血率及低铁蛋白率,进而评估铁营养状况。结果 1 208名小儿血红蛋白及铁蛋白数据被纳入分析,其贫血患病率为10.93%,低铁蛋白率为10.26%。其中6~12个月龄贫血率及低铁蛋白率显著高于其他月龄水平(P〈0.01)。结论及时添加含铁辅食是预防6~12个月龄小儿贫血及低铁蛋白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血红蛋白 低铁蛋白 贫血
原文传递
某中医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与预防对策
4
作者 郑雨芝 孙珺 赵菁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分析关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与预防对策。方法:对2016年1月至 2020年12月我院发生职业暴露的75例医务人员从暴露人群、工龄、暴露环节与场所、暴露源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关防护对策。结果:职业暴露发生以护士为主,占48.0... 分析关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与预防对策。方法:对2016年1月至 2020年12月我院发生职业暴露的75例医务人员从暴露人群、工龄、暴露环节与场所、暴露源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关防护对策。结果:职业暴露发生以护士为主,占48.00%;工龄以0~5年为主,占52.00%;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占84.00%,暴露环节主要在集中处置使用过的锐器或针头时、输液或拔针时;暴露发生场所主要为病房(49.33%);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22.67%),其次为暴露原因不明(20.00%)。不同职业类别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环节不同(P<0.05)。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技能培训,强化行为管控,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提高医务人员防护意识等,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针灸 职业暴露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