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院校协同的儿童康复治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厦门医学院为例
1
作者 林国清 郑薏 +7 位作者 胡恕香 彭桂兰 蔡淑英 李绵绵 荆素华 张惠珍 彭雯雯 林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8-1041,共4页
随着康复治疗学在我国的逐步发展以及康复亚专业的不断建设[1],儿童康复领域的未来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行业人才缺口达30万人以上[2]。我国已有2288所特殊教育学校[3],具有康复需求的学龄期儿童数量庞大。然而,由于相关儿童康复专业... 随着康复治疗学在我国的逐步发展以及康复亚专业的不断建设[1],儿童康复领域的未来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行业人才缺口达30万人以上[2]。我国已有2288所特殊教育学校[3],具有康复需求的学龄期儿童数量庞大。然而,由于相关儿童康复专业人才匮乏与儿童康复专业设备的短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康复 学龄期儿童 康复治疗学 康复需求 特殊教育学校 人才缺口 专业人才 未来发展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85
2
作者 郑薏 柳维林 +4 位作者 上官豪 王鲜 林云娇 林梅琴 陶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医学数据库文献,收集RCTs临床证据,按照Jadad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临床试验,1280例脑卒中患者。Meta...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医学数据库文献,收集RCTs临床证据,按照Jadad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临床试验,1280例脑卒中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7篇研究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性提高,从62.4%(131/210)增加到83.6%(179/214)(P<0.01);Fugl-Meyer总量表评分6篇研究合并效应量WMD=9.86,95%CI(6.34,13.37),Z=5.49(P<0.00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6篇研究合并效应量WMD=7.02,95%CI(3.17,10.88),Z=3.57(P=0.00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NIHSS量表评分5篇研究合并效应量WMD=-1.48,95%CI(-2.09,-0.88),Z=4.82(P<0.00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现阶段的RCTs临床证据(Jadad≥3分)表明,针灸治疗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针灸治疗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激活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miRNA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姚建宁 王鲜 +5 位作者 柳维林 上官豪 郑薏 黄佳 陶静 陈立典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8-393,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通过NF-κB信号通路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所产生的抗炎作用的mi RNA调控机制。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以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建立大鼠局灶性... 目的:探讨电针通过NF-κB信号通路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所产生的抗炎作用的mi RNA调控机制。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以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Target Scan预测mi R-9a的靶基因,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验证。运用HE染色及TTC染色观察脑缺血后大鼠皮质炎症反应及梗死面积;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PCR检测缺血侧皮质组织中NF-κB,TNF-α及mi R-9a的表达情况。结果: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可明显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脑梗死范围,炎症反应明显缓解。可以提高缺血侧皮质mi R-9a的表达(P<0.05),降低炎症因子NF-κB,TNF-α的表达(P<0.05)。结论:电针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分泌,来实现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促进mi R-9a的表达上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微小RNA-9a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CatWalk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姚建宁 上官豪 +5 位作者 王鲜 郑薏 柳维林 黄佳 陶静 陈立典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9-504,共6页
目的:研究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Cat Walk行为学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对模型组、电针组大鼠在电针干预前后进行神经行为... 目的:研究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Cat Walk行为学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对模型组、电针组大鼠在电针干预前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同时在电针干预7d后,分别对3组大鼠进行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的行为学检测。来探讨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的有效性,以及Cat Walk步态分析系统可以作为评价电针改善运动功能的可行性。结果:电针治疗7d后,电针组与模型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at Walk步态分析系统结果显示从大鼠的运动速度、持续时间和每一只爪子的爪印面积、最大接触面积、最大压强、平均压强、步长等不同客观参数,显示了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的差异(P<0.05),以及电针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结论:电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Cat Walk行为学,促进脑功能恢复。Cat Walk步态分析系统可以精确、客观地反映出大鼠运动功能的变化,对于电针对大鼠行为学实验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 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围区皮质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鲜 黄佳 +6 位作者 柳维林 上官豪 郑薏 王露露 林云娇 陶静 陈立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51-1255,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围区皮质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12)和电针组(n=12)。模型组与电针组均采用改良Longa法制备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2 h... 目的探讨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围区皮质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12)和电针组(n=12)。模型组与电针组均采用改良Longa法制备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2 h后恢复血供。电针组电针曲池、足三里穴治疗3 d。HE染色观察缺血周围区皮质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缺血周围区皮质小胶质细胞活化标记物ED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血周围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P<0.05),缺血周围区皮质神经细胞损伤减轻,ED1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缺血周围区皮质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促炎因子的释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电针 小胶质细胞 炎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9调控室管膜下区干细胞增殖在电针治疗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黄佳 郑薏 +4 位作者 姚建宁 叶晓倩 王露露 陶静 柳维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2-1258,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曲池、足三里穴是否是通过介导microRNA-9(mi R-9)调控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5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12)、电针组(n=12)、电针+二甲基亚... 目的探讨电针曲池、足三里穴是否是通过介导microRNA-9(mi R-9)调控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5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12)、电针组(n=12)、电针+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组(n=8)和电针+miR-9模拟物组(n=8)。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电针+DMSO溶剂组和电针+miR-9模拟物组分别在造模前30 min侧脑室注射0.7%DMSO溶剂和mi R-9模拟物。术后第2天电针患侧曲池、足三里穴。造模后分别在第2天至第6天腹腔注射溴脱氧尿苷(BrdU);免疫荧光观察BrdU与巢蛋白(Nestin)共定位;RT-qPCR检测室管膜下区miR-9相对表达量。结果电针后7 d,电针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t=9.600,P=0.006),脑梗死体积小于模型组(t=14.080,P=0.024)。电针组室管膜下区Nestin以及BrdU与Nestin共定位阳性细胞数量均增加,同时室管膜下区miR-9低表达(P<0.05)。电针+miR-9模拟物组BrdU、Nestin阳性细胞数量以及BrdU与Nestin共定位的数量较电针+DMSO溶剂组减少。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可促进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miR-9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电针 神经干细胞 microRNA-9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周围皮质与纹状体区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薏 柳维林 +3 位作者 上官豪 王鲜 黄佳 陶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缺血周围皮质纹状体区波形蛋白(vimentin)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目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缺血周围皮质纹状体区波形蛋白(vimentin)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第1天开始电针大鼠患侧肢体"曲池"、"足三里"穴30min,1次/天,至动物处死。对各组大鼠在电针干预前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同时在电针干预第3天、第7天后,分别对3组大鼠进行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的运动行为学检测,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缺血周围皮质与纹状体区vimentin表达。结果:电针干预第3天、第7天后,与相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改善(P<0.05或P<0.01);Cat Walk步态分析系统结果显示,电针组运动速度增加,持续时间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大鼠缺血周围皮质和纹状体区,电针组vimentin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电针能明显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周围皮质纹状体区vimentin的增殖,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电针 波形蛋白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调控microRNA-34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柳维林 郑薏 +4 位作者 金婷婷 张宇豪 施丹 陈立典 陶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目的探讨电针曲池和足三里是否是通过调控microRNA-34a (miR-34a)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边区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方法将10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分为3 d、7 d、14 d 3个时间... 目的探讨电针曲池和足三里是否是通过调控microRNA-34a (miR-34a)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边区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方法将10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分为3 d、7 d、14 d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2只。另取16只大鼠随机分为电针^+二甲基亚砜(DMSO)组(n=8)和电针^+miR-34a抑制剂组(n=8)。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电针组造模后第2天进行电针患侧肢体曲池(LI11)、足三里(ST36),疏密波1/20 Hz,以肢体轻轻抖动为度,每次30 min,每天1次,共14 d。同时,造模后第2天至第14天各组大鼠腹腔注射5-溴代-2'-脱氧尿苷(BrdU),每天2次,每次注射间隔8h;DMSO溶解液、miR-34a抑制剂在造模前进行侧脑室注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rdU、巢蛋白(Nestin)与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共定位情况;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缺血周边区miR-34a相对表达量。结果电针组各时间点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低于模型组(t> 2.084, P <0.05)。模型组患侧肢体的爪印面积(右前爪、右后爪)、最大压强(右前爪、右后爪)与同时间假手术组比较均下降(P <0.05),模型组随着时间延长右后爪印面积增加(P <0.05)。电针组患侧肢体的爪印面积(右前爪、右后爪)与同时间模型组比较增加(P <0.05)。电针干预3 d和7 d后,电针组患侧最大压强(右前爪、右后爪)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4 d后电针组大于模型组(P <0.05)。电针干预3 d至7 d,电针组右后爪印面积与右前最大压强逐渐增加,一定程度上呈时间依赖性(P <0.05)。模型组和电针组缺血周围区均表达Nestin^+/GFAP^+细胞和BrdU^+/GFAP^+细胞,且电针组3 d、7 d和14 d后Nestin^+/GFAP^+、BrdU^+/GFAP^+双阳性共标的细胞较模型组表达均增加(t> 3.292, P <0.05),且在7 d达到峰值。脑缺血7 d后模型组缺血周边区miR-34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 <0.01);而电针组和^+DMSO组miR-34a表达进一步升高(P <0.05);电针^+miR-34a抑制组miR-34a表达和BrdU^+/GFAP^+细胞数较电针组均减少(P <0.05)。结论电针曲池和足三里可以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边区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可能是通过调控miR-34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电针 microRNA-34a 神经干细胞 分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tch1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边皮质与SVZ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陶静 柳维林 +7 位作者 黄佳 薛偕华 杨珊莉 郑薏 林云娇 叶晓倩 林梅琴 陈立典 《康复学报》 2015年第3期23-34,共12页
目的:探讨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边区皮质、室管膜下区(SVZ)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电针患肢曲池、足三里穴,治疗3 d和7 d后,观... 目的:探讨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边区皮质、室管膜下区(SVZ)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电针患肢曲池、足三里穴,治疗3 d和7 d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和脑梗死体积情况,以及动物整体行为学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观察Nestin、Vimentin阳性细胞分布及与Brdu共标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otch1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缺损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2)Catwalk步态分析显示,电针治疗3 d和7 d后大鼠通过Catwalk通道的平均速度增加,而持续时间减少(P<0.05);(3)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8d,缺血周围区皮质以及缺血侧SVZ区Ki-67、Nestin和Vimentin阳性细胞数量较缺血再灌注损伤4 d时增加(P<0.05或P<0.01)。电针治疗3 d和7 d均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P<0.05);(4)电针治疗7 d后缺血周围区皮质以及缺血侧SVZ区JAG1、NICD、Hes1、Hes5的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而电针+GSI组大鼠脑缺血周围区皮质以及缺血侧SVZ区NICD、Hes1、Hes5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但JAG1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电针+GSI组Nestin阳性细胞、Brdu与Nestin共定位细胞在缺血周围区皮质、缺血侧SVZ区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能够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动物整体行为学,发挥积极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活化Notch1信号转导通路,释放NICD调控Hes1、Hes5的表达,促进缺血周围区皮质以及缺血侧SVZ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干细胞 缺血周围区 SVZ区 Notch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线粒体Caspase-3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上官豪 柳维林 +6 位作者 陈文列 郑薏 王鲜 林云娇 王露露 陈立典 陶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0-904,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围区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和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Longa线栓法制作左侧大...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围区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和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Longa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电针偏瘫侧曲池、足三里穴30 min。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电针治疗后,电针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较模型组降低(P<0.05);电镜下电针组较模型组核染色质均匀,线粒体数量增加;电针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caspase-3、Bax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可通过线粒体-caspase-3途径抑制缺血周围区皮质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线粒体 CASPASE-3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s与神经再生关系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薏 荆素华 +2 位作者 林国清 冯旭 付铁彦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15-119,共5页
miRNAs作为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生理的调控基因表达分子,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与其靶基因的表达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miRNAs和其靶基因在神经再生上的作用机制和功能,有利于为临床治疗脑卒中提供新的方法。该文就近年来miRNAs在缺血性脑卒... miRNAs作为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生理的调控基因表达分子,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与其靶基因的表达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miRNAs和其靶基因在神经再生上的作用机制和功能,有利于为临床治疗脑卒中提供新的方法。该文就近年来miRNAs在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再生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 神经再生 脑卒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关元对肾虚不孕大鼠性激素及其受体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范怀玲 林国清 +2 位作者 郑薏 秦嫣 马富强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5期655-658,674,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关元对肾虚不孕大鼠性激素及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关元治疗肾虚不孕的机理并评价疗效。方法对60只肾虚不孕模型SD大鼠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关元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5只。用羟基尿灌胃15d获得肾虚不孕大鼠模... 目的观察电针关元对肾虚不孕大鼠性激素及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关元治疗肾虚不孕的机理并评价疗效。方法对60只肾虚不孕模型SD大鼠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关元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5只。用羟基尿灌胃15d获得肾虚不孕大鼠模型,在灌胃的同时各组予相应处理,第11天各组雌鼠与雄鼠按2∶1自由合笼4d受孕,第15天取出合笼的雄鼠,继续饲养,雌鼠于7d后无菌条件下处死,记录妊娠大鼠数。收集血清标本并测定血清促排卵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10%福尔马林固定子宫,并采用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α)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结果电针关元可以有效改善肾虚排卵障碍大鼠的肾虚症状,促进子宫内膜和腺体发育,提高妊娠率,提高血清E2、LH、FSH含量并促进ERα及PR表达。结论电针关元可以有效改善肾虚不孕大鼠肾虚症状,并有效提高大鼠妊振率,其具体分子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子宫ERα和PR表达,促进子宫内膜和腺体发育,从而促进胚胎着床并提高受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元穴 肾虚 不孕症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补脾胃法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荆素华 郑薏 纪立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6期844-847,851,共5页
目的观察调补脾胃法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脾虚证老年痴呆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按照一般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补脾胃法,方选强脾益智汤加减,连续治疗10d为... 目的观察调补脾胃法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脾虚证老年痴呆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按照一般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补脾胃法,方选强脾益智汤加减,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后第4周、第12周、第24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选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忆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MMSE及ADL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MMSE及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MMSE及ADL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MMES、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补脾胃法辨治老年痴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可延缓痴呆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调补脾胃法 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捏脊联合加味异功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疗效观察及对食欲调节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荆素华 徐永红 +1 位作者 郑薏 李秋香 《河北中医》 2022年第7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观察推拿捏脊联合加味异功散治疗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食欲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脱落4例)予加味异功散治疗,观察组45例(脱落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推拿捏脊联合加味异功散治疗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食欲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脱落4例)予加味异功散治疗,观察组45例(脱落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推拿捏脊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清食欲调节因子[神经肽Y(NPY)、促人生长激素腺释放肽(GHR)、瘦素(Lep)、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3%(43/44),对照组总有效率85.37%(35/4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食欲不振等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食欲不振、食量减退、神疲倦怠、脘腹胀满、形体偏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PY、GHR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Lep、CCK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NPY、G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ep、C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捏脊联合加味异功散治疗能够改善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中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调节患儿食欲调节因子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食 儿童 脾胃气虚 捏脊 异功散 食欲调节 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薏 林国清 +1 位作者 付铁彦 荆素华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年第22期84-86,共3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大法之一,近年大量研究发现应用活血化瘀法能够扩张动静脉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阻滞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等,临床...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大法之一,近年大量研究发现应用活血化瘀法能够扩张动静脉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阻滞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等,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因此,本文将对近年有关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活血化瘀 综述
原文传递
MicroRNA-34a调控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16
作者 郑薏 彭雯雯 钟月丽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3期135-141,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曲池"和"足三里"调控microRNA-34a(miR-34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边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miR-34a抑制剂组和电针+二甲... 目的探讨电针"曲池"和"足三里"调控microRNA-34a(miR-34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边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miR-34a抑制剂组和电针+二甲基亚砜(DMSO)组,每组8只。参照Koizumi方法,制备左侧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术后第1天开始电针大鼠患侧肢体"曲池"、"足三里"穴30 min,1次/d,直至动物处死。比较各组大鼠在电针干预前后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同时在电针干预3 d后进行Rota-Rod旋转棒仪行为学检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与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共定位情况;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缺血周边区miR-34a相对表达量。结果电针干预3 d后,电针组和电针+DMSO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在Rota-Rod旋转棒停留时间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iR-34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电针组和电针+DMSO组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缺血周围皮质区GFAP+/Brdu+细胞均表达增加,且电针组较模型组增加更明显,电针+miR-34a抑制剂组较电针组和电针+DMSO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明显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周围皮质区GFAP+/Brdu+的增殖,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功能,可能是通过miR-34a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MicroRNA-34a 星形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培土生金推拿法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案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国清 郑薏 +1 位作者 李绵绵 张云龙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4-854,共1页
患儿,男,5岁,于2020年3月22日就诊。主诉:间歇性鼻塞、流涕伴嗅觉减退2个月。现病史:2个月前跟随家长出行踏春,游玩后出现鼻塞流涕症状,曾就诊厦门市某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变应性鼻炎”,予鼻部喷剂及抗过敏药物治疗(具体不详),鼻塞症... 患儿,男,5岁,于2020年3月22日就诊。主诉:间歇性鼻塞、流涕伴嗅觉减退2个月。现病史:2个月前跟随家长出行踏春,游玩后出现鼻塞流涕症状,曾就诊厦门市某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变应性鼻炎”,予鼻部喷剂及抗过敏药物治疗(具体不详),鼻塞症状略有缓解,但仍有流涕、打喷嚏症状。刻下症:鼻塞,流清涕,鼻痒,头痛,平素喜食生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鼻鼽 推拿 培土生金
原文传递
康复治疗学儿童康复方向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国清 郑薏 +3 位作者 姚跃英 付铁彦 胡恕香 蔡淑英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8期1000-1003,共4页
本文以厦门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设置儿童康复方向为例,阐述在培养儿童康复方向人才目标的过程中,在理论上紧紧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的培养目标,构建"2.5+0.5+1"的培养模式,突出儿科基础课程、儿童康复... 本文以厦门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设置儿童康复方向为例,阐述在培养儿童康复方向人才目标的过程中,在理论上紧紧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的培养目标,构建"2.5+0.5+1"的培养模式,突出儿科基础课程、儿童康复治疗核心技能课程和儿童康复特色课程;在实践中突出儿童康复技能的"早临床、早见习"的培养。结果显示,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大有提升,"早临床、早见习"效果明显;且在选择儿童康复方向的学生中,有95%的学生想从事儿童康复,认为此课程体系的学习对未来就业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学 儿童康复方向 课程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