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醛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郑睿行 马力 +1 位作者 姚鑫 唐婷 《生命科学仪器》 2008年第4期11-13,共3页
甲醛广泛存在于环境和生物体中,危害人体健康。为保护人们免遭其害,人们建立了众多的检测方法。本文总结了这些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评价,也探索了将来甲醛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甲醛 测定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微量甲醛的残留 被引量:6
2
作者 郑睿行 马力 +1 位作者 春亮 刘刚 《生命科学仪器》 2008年第5期23-26,共4页
本文利用测定甲醛和氨比西林的衍生产物,建立起一种测定饮用水中微量甲醛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加酸加热的条件下,水样中的甲醛与氨比西林直接反应,反应产物用乙醚提取出来,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甲醛在0.1-2.0μ... 本文利用测定甲醛和氨比西林的衍生产物,建立起一种测定饮用水中微量甲醛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加酸加热的条件下,水样中的甲醛与氨比西林直接反应,反应产物用乙醚提取出来,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甲醛在0.1-2.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以上,检出限可达0.01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9%,加标回收率为95.8%-1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饮用水 甲醛 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调节肽的概述 被引量:3
3
作者 郑睿行 马力 《生命科学仪器》 2008年第10期9-12,共4页
酪蛋白是乳中最主要的蛋白质,除了提供氨基酸和能量的营养功能外,酪蛋白还是生物活性肽的重要来源。在众多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措施中,营养调控措施最切实可行,且处于核心地位。其中,通过多种途径从生物体和食物蛋白中获取具有免疫调... 酪蛋白是乳中最主要的蛋白质,除了提供氨基酸和能量的营养功能外,酪蛋白还是生物活性肽的重要来源。在众多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措施中,营养调控措施最切实可行,且处于核心地位。其中,通过多种途径从生物体和食物蛋白中获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小肽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一种策略。这些小肽本身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于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中,当用适当的蛋白酶进行体外水解或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它们的活性就被释放出来,并可作为生理功能的重要调节剂。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几十种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肽,免疫调节肽就是其中研究较多的一类生物活性肽,它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对人体特别是对新生儿正常生理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它的开发利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目前有关免疫调节肽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重点对牛乳酪蛋白源免疫调节肽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肽 结构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生产工艺和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睿行 马力 +1 位作者 曾剑超 刘刚 《农产品加工(下)》 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
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是一种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功能的乳饮料。对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稳定剂的最佳配方用量是:CMC0.2%,果胶0.3%,柠檬酸钠0.05%或CMC0.1%,果胶0.3%,三聚磷酸钠0.1%... 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是一种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功能的乳饮料。对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稳定剂的最佳配方用量是:CMC0.2%,果胶0.3%,柠檬酸钠0.05%或CMC0.1%,果胶0.3%,三聚磷酸钠0.1%,柠檬酸钠0.1%。考察了不同均质压力对产品的沉淀率和口感的影响,并对不同均质压力下产品的颗粒分布进行了测试,确定了最佳均质压力为15~20MPa。测定出活菌型产品在温度4℃下贮藏18d,产品中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大于1×106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乳饮料 工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甲氧基果胶流体质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刚 雷激 +1 位作者 芮光伟 郑睿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3-255,共3页
目的:研究影响低甲氧基果胶流体质构特性的主要因素。方法:用质构仪观察测定不同果胶浓度、蔗糖含量、pH、钙离子含量、温度下果胶溶液的流体质构特性。结果:各因素对低甲氧基果胶流体质构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pH和钙离子浓度的... 目的:研究影响低甲氧基果胶流体质构特性的主要因素。方法:用质构仪观察测定不同果胶浓度、蔗糖含量、pH、钙离子含量、温度下果胶溶液的流体质构特性。结果:各因素对低甲氧基果胶流体质构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pH和钙离子浓度的改变对流体质构变化尤为显著。结论:pH和钙离子含量是决定低甲氧基果胶产品体系质构形态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甲氧基果胶 流体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香气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春亮 郑睿行 +1 位作者 黄韬 刘颖杉 《生命科学仪器》 2008年第5期30-34,共5页
本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了5种不同成熟期黄酒的香气成分,并用气质联用仪对各组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各种黄酒均检出70种左右的香气物质,主要为醇、酸、酯、醛、酮五类物质;各香气物质在不同成熟期黄酒中的... 本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了5种不同成熟期黄酒的香气成分,并用气质联用仪对各组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各种黄酒均检出70种左右的香气物质,主要为醇、酸、酯、醛、酮五类物质;各香气物质在不同成熟期黄酒中的含量有所不同,与成熟期1、3年的黄酒相比较,成熟期8、10年的香气成分中异丁醇、异丁基甲醇等含量相对较少,而乙酸乙酯等含量则较多,由此可推测,黄酒的成熟过程促进了乙酸乙酯等成分的生成。为进一步研究黄酒的风味,开发新型风味黄酒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质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乳及其制品中钙铁锌 被引量:4
7
作者 曾剑超 马力 郑睿行 《生命科学仪器》 2008年第1期42-43,共2页
为了对乳及其制品的无机营养元素进行考察,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牛乳及乳制品中的钙铁锌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对检测结果分析表明,乳及乳制品中无机营养元素含量丰富,钙含量普遍较大地高于铁和锌的含量。乳及乳制... 为了对乳及其制品的无机营养元素进行考察,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牛乳及乳制品中的钙铁锌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对检测结果分析表明,乳及乳制品中无机营养元素含量丰富,钙含量普遍较大地高于铁和锌的含量。乳及乳制品可作为无机营养元素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乳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刚 郑睿行 春亮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4期183-185,共3页
研究和开发了一种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对嗜酸乳杆菌单菌发酵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混菌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混合菌种组合比为2:1:1。同时对工艺条件及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活菌型最佳发酵终点为90-95&... 研究和开发了一种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对嗜酸乳杆菌单菌发酵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混菌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混合菌种组合比为2:1:1。同时对工艺条件及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活菌型最佳发酵终点为90-95°T,灭菌型最佳发酵终点为75-80°T;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稳定剂的最佳组合配方。对活菌型产品进行了4℃下,18d的储藏试验,产品中的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大于1×106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发酵 乳饮料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和乳制品中无机营养元素的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剑超 郑睿行 +1 位作者 张卫佳 刘刚 《生命科学仪器》 2008年第3期44-45,共2页
本文对本地市面上出售的牛乳及其制品中无机营养元素进行考察,即采用了FAAS法对牛乳及乳制品中的钙铁锌镁铜5种无机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乳及乳制品中无机营养元素含量丰富,每种样品中各种元素含量均有差异。其中... 本文对本地市面上出售的牛乳及其制品中无机营养元素进行考察,即采用了FAAS法对牛乳及乳制品中的钙铁锌镁铜5种无机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乳及乳制品中无机营养元素含量丰富,每种样品中各种元素含量均有差异。其中的钙含量普遍较大地高于其他元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AS法 乳制品 无机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乳及其制品中钙铁锌
10
作者 曾剑超 马力 郑睿行 《生命科学仪器》 2008年第2期37-38,共2页
为了对乳及其制品的无机营养元素进行考察,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牛乳及乳制品中的钙铁锌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对检测结果分析表明,乳及乳制品中无机营养元素含量丰富,钙含量普遍较大地高于铁和锌的含量。乳及乳制... 为了对乳及其制品的无机营养元素进行考察,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牛乳及乳制品中的钙铁锌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对检测结果分析表明,乳及乳制品中无机营养元素含量丰富,钙含量普遍较大地高于铁和锌的含量。乳及乳制品可作为无机营养元素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乳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中18种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杨 张书芬 +5 位作者 邢家溧 应璐 承海 郑睿行 毛玲燕 李和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53-960,共8页
当前水中酚类化合物种类不清、危害不明,多种酚类化合物的同时检测方法不成熟,因此建立水中多种酚类化合物同时检测的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水中18种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实验选... 当前水中酚类化合物种类不清、危害不明,多种酚类化合物的同时检测方法不成熟,因此建立水中多种酚类化合物同时检测的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水中18种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实验选择超纯水为空白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富集、提取水中的酚类化合物,同时对水样初始pH值、洗脱液的种类、洗脱液的用量等条件进行优化,从而确定出最优的前处理方法,最后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不同种类的酚类化合物同时进行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水样pH值为3.0、不衍生等条件下,使用10 mL乙酸乙酯洗脱,控制洗脱速度为1 mL/min,经固相柱富集净化,氮吹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仪(EI源)测定,选择离子模式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以3倍信噪比结合浓度外推法确定方法检出限,为0.04~0.6μg/L;18种酚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51.7%~117.3%,相对标准偏差为3.1%~7.4%。应用建立的方法分别检测了河流湖泊水、生活用水、生产用水3大类6种不同的水质。检测结果表明,河流湖泊水中酚类化合物所含种类最多,含量最高。研究建立的方法不需要衍生,简化了前处理方法,操作简单,且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复杂水体中多种酚类化合物,能显著提高酚类化合物的分析速率。该方法的建立对我国水中酚类化合物残留水平的控制、检测标准的制定和管理措施的采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检测 酚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油茶籽油中15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睿行 祝华明 +4 位作者 黄立超 夏爱萍 张旭 许源 梅凯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6-90,共5页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油茶籽油中15种多环芳烃( PAHs )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该方法检测,15种PAHs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2)均大于0.9990,检出限在0.05-0.20μg/kg之间,加标回收率...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油茶籽油中15种多环芳烃( PAHs )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该方法检测,15种PAHs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2)均大于0.9990,检出限在0.05-0.20μg/kg之间,加标回收率在78.21%-95.64%范围内,标准偏差(SD)为1.39%-4.55%。该方法具有简便、准确、高效的特点,适合大批次油茶籽油中PAH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多环芳烃 凝胶渗透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腌菜制品中EDTA残留量 被引量:23
13
作者 郑睿行 张旭 +3 位作者 方芳 祝华明 杨秋红 龚鸿萍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219,共8页
建立了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酱腌菜制品中食品添加剂EDTA残留量的方法。将样品均质后用水稀释,在提取液中加入氯化铁和抗坏血酸,经过24小时络合反应,然后超声20min后,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立即... 建立了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酱腌菜制品中食品添加剂EDTA残留量的方法。将样品均质后用水稀释,在提取液中加入氯化铁和抗坏血酸,经过24小时络合反应,然后超声20min后,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立即供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在252nm波长处采用保留时间定性和外标法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结果: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在0.5~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9,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在95.70%~98.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8%。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均较高,且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对市售部分酱腌菜制品进行了实测,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适合于酱腌菜制品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腌菜 乙二胺四乙酸(EDTA)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郑睿行 祝华明 +3 位作者 龚鸿萍 方芳 张旭 方建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09-212,共4页
为建立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凝胶渗透色谱进行样品前处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对样品中苯并(a)芘残留量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苯并(a)芘在0... 为建立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凝胶渗透色谱进行样品前处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对样品中苯并(a)芘残留量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苯并(a)芘在0~20μg/L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是0.9998,植物油样品的最低检出限为0.1μg/kg,加标回收率为88.3%~94.4%,相对标准偏差为2.3%~4.9%。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对5种不同浓度质控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均获得满意结果,说明本方法适用于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苯并(A)芘 凝胶渗透色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液相色谱法测定熏烤肉制品中的苯并(a)芘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睿行 夏爱萍 +2 位作者 祝华明 张旭 鲍利锋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6-78,102,共4页
建立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熏烤肉制品中苯并(a)芘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凝胶渗透色谱进行样品前处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对熏烤肉制品中苯并(a)芘残留量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 建立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熏烤肉制品中苯并(a)芘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凝胶渗透色谱进行样品前处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对熏烤肉制品中苯并(a)芘残留量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苯并(a)芘在0~20μg/L的浓度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是0.999 6,最低检出限为0.15μg/kg,加标回收率为85.9%~94.3%,相对标准偏差为2.8%~4.6%。该方法是一种快速、灵敏、稳定可靠的测定熏烤肉制品中苯并(a)芘残留量的方法,对五种不同浓度质控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符合熏烤肉制品中苯并(a)芘残留量检测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烤肉制品 苯并(A)芘 凝胶渗透色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蟹糊腌制过程中风味与质量品质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睿行 丁源 +3 位作者 邢家溧 承海 张书芬 毛玲燕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37,共6页
以新鲜梭子蟹为原料制备腌制蟹糊,对其腌制5个阶段(0,6,18,30,42h)的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包括pH值、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值和总游离氨基酸)、菌落总数的变化进行研究,相关性分析后进一步通过回归预测模型的建立表征蟹糊腌制过程... 以新鲜梭子蟹为原料制备腌制蟹糊,对其腌制5个阶段(0,6,18,30,42h)的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包括pH值、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值和总游离氨基酸)、菌落总数的变化进行研究,相关性分析后进一步通过回归预测模型的建立表征蟹糊腌制过程中风味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蟹糊腌制过程中的感官指标腥味、硫味、苦味及饱满度等风味指标与pH值、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值及菌落总数存在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的线性相关,进一步以显著指标为参数建立了蟹糊中腥味、硫味、饱满度与弹性的回归预测模型,模型的方差解释率达到75%以上。蟹糊的风味感官品质与质量品质间的相关性,可以实现理化指标对感官风味的量化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糊 风味 感官品质 相关性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及迁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郑睿行 祝华明 +2 位作者 黄立超 鲍利锋 梅凯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6-69,共4页
该文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油茶籽油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并研究了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测限在0.10-0.90 mg/kg之间,平... 该文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油茶籽油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并研究了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测限在0.10-0.90 mg/kg之间,平均回收率在84.3%-109.2%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86%-9.21%。另外,储存温度越高,储存时间越长,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的特定迁移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油茶籽油 邻苯二甲酸酯类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睿行 周子焱 +2 位作者 傅晓 林成栋 沈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39-142,共4页
建立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水(90∶10,体积比)振荡提取,过滤后过真菌毒素净化柱,取上清液氮气吹干,用流动相溶解残渣,过0.22μm有机滤膜于进样瓶,... 建立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水(90∶10,体积比)振荡提取,过滤后过真菌毒素净化柱,取上清液氮气吹干,用流动相溶解残渣,过0.22μm有机滤膜于进样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在ZORBAX SB-C18反相柱上分离后,ZEN以甲醇/水(60∶40,体积比)作为流动相,OTA以乙腈/水/乙酸(43∶56∶1,体积比)为流动相,荧光检测器检测。ZEN的线性范围为0.5μg/mL^6.0μg/mL,相关系数大于0.99;OTA的线性范围为0.05μg/mL^0.8μg/mL,相关系数大于0.99。3个不同水平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6.4%~114.1%,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0%。ZEN和OTA的检测限分别为5.0μg/kg和1.0μg/kg。应用该方法对收集的不同玉米样品进行测定,发现ZEN和OTA污染较严重,超标率均为71.4%。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能够用于玉米样品中真菌毒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赤霉烯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稳定性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预包装食品中不同阶段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华韬 张巧智 +7 位作者 鲍宗燠 蔡庆霆 倪皓洁 郑睿行 张书芬 曹丽丽 王彦波 傅玲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3-300,共8页
建立基于稳定同位素内标稀释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同步检测预包装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羧乙基赖氨酸(Nε-(carboxyethyl)-lysine,CEL)、甲基乙二醛-羟基咪唑酮异构体(methyglyoxal-deri... 建立基于稳定同位素内标稀释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同步检测预包装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羧乙基赖氨酸(Nε-(carboxyethyl)-lysine,CEL)、甲基乙二醛-羟基咪唑酮异构体(methyglyoxal-derived hydroimidazolones,MG-H1、MG-H2、MG-H3)、乙二醛-氢咪唑酮(glyoxal-derived hydroimidazolone,G-H1)、糠氨酸7种不同阶段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的含量。采用Kinetex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8.4%~111.3%,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1~14.2 ng/mL和7.4~41.2 ng/mL。采用该方法对134种常见预包装食品中的7种MRPs进行定量,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ML、MG-H1/3、MG-H2和G-H1是预包装食品中主要的MRPs,各MRPs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且与蛋白质、脂肪、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度、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预包装食品中不同种MRPs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 美拉德反应产物 预包装食品 羧甲基赖氨酸 甲基乙二醛-羟基咪唑酮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甘氨酸甜菜碱 被引量:5
20
作者 丁源 邢家溧 +7 位作者 承海 郑睿行 徐晓蓉 丁超琼 毛玲燕 沈坚 严小军 李和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4-187,共4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水产品中甘氨酸甜菜碱定量检测方法。针对甘氨酸甜菜碱极性特点,选用BEH HILIC色谱柱,以乙腈∶水为80∶20构成优化的流动相,等度洗脱,紫外法于195 nm波长处检测甘氨酸甜菜碱特征峰。结果表明在15~200μg/mL浓...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水产品中甘氨酸甜菜碱定量检测方法。针对甘氨酸甜菜碱极性特点,选用BEH HILIC色谱柱,以乙腈∶水为80∶20构成优化的流动相,等度洗脱,紫外法于195 nm波长处检测甘氨酸甜菜碱特征峰。结果表明在15~200μg/mL浓度范围内,检测目标物浓度与特征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方法检出限为5.12μg/mL,定量限为12.00μg/mL,平均回收率在96.5%~97.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2.2%。三类水产品实样测定,梭子蟹、对虾、花蛤所含甘氨酸甜菜碱分别为0.435、1.685和4.384 mg/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0.5%及1.8%。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水产品中甘氨酸甜菜碱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甜菜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产品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