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赏竹的园林应用、分类及评价分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郑清芳 连巧霞 +2 位作者 郑蓉 熊德礼 赵永建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5-298,共4页
分析了观赏竹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根据观赏竹的外形特征进行了特色分类以及特色评价与分析 ,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观赏竹提供理论与实践的资料 .
关键词 观赏竹 园林 应用 园林绿化 特色分类 特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甜竹笋用林出笋成竹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郑清芳 刘玉宝 +2 位作者 翁金山 陈美荣 吴志灿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18-222,共5页
黄甜竹笋期为3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笋数随时间变化呈“少-多-少”趋势,幼竹高生长遵循逻辑斯蒂曲线.退笋的主要原因是母竹营养的供应不足.前期笋成竹率高,但成竹质量较差,盛期笋成竹率次之,而成竹质量好,末期笋退笋率高,成竹... 黄甜竹笋期为3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笋数随时间变化呈“少-多-少”趋势,幼竹高生长遵循逻辑斯蒂曲线.退笋的主要原因是母竹营养的供应不足.前期笋成竹率高,但成竹质量较差,盛期笋成竹率次之,而成竹质量好,末期笋退笋率高,成竹质量也差,不宜留养,新竹的留养应以盛期笋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甜竹 出笋成竹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PEG图像压缩域上的自适应人体皮肤区域检测算法 被引量:5
3
作者 郑清芳 高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94-1200,共7页
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图像中的人体皮肤区域在人脸检测、敏感图像过滤等应用中有重要价值.为了提高肤色检测的精度和速度,提出了一种在JPEG图像压缩域上的基于自适应阈值的人体皮肤区域检测算法.该算法的优点在于:①检测过程中能根据图像内... 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图像中的人体皮肤区域在人脸检测、敏感图像过滤等应用中有重要价值.为了提高肤色检测的精度和速度,提出了一种在JPEG图像压缩域上的基于自适应阈值的人体皮肤区域检测算法.该算法的优点在于:①检测过程中能根据图像内容自适应地调节检测阈值,有效防止误检和漏检;②无需完全解压缩JPEG图像,直接在DCT系数域上计算每个图像块的颜色和纹理特征,利用颜色和纹理特征来检测图像块是否为人体皮肤.与现有肤色检测算法的对比实验表明我们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很快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PEG 肤色检测 DCT 压缩 解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发现濒危植物──秃杉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清芳 林来官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53-54,共2页
本文报导福建新发现的濒危植物──秃杉,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福建植物资源,而且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冰川期气候和福建植物区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秃杉树体高大,生长迅速,可作为福建海拔600M以上山地的重要造林树种.
关键词 秃杉 濒危植物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福建酸竹林进行笋用林改造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郑清芳 郑隆鹏 +2 位作者 刘玉宝 姜必亮 何荣彬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8-38,共11页
为探索改造福建欧竹林为笋用林及其丰产经营技术,对其进行3种立竹度、3种年龄结构和3种土壤管理方式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分析、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福建酸竹丰产笋用林的适宜立竹度为9000... 为探索改造福建欧竹林为笋用林及其丰产经营技术,对其进行3种立竹度、3种年龄结构和3种土壤管理方式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分析、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福建酸竹丰产笋用林的适宜立竹度为9000~12000株/hm2,年龄结构以1~4a竹子比例各占25%为宜,土壤管理以阶梯增土法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酸竹 笋用林 丰产技术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竹的特征检索及用途分类 被引量:14
6
作者 郑清芳 郑蓉 +1 位作者 连巧霞 熊德礼 《竹子研究汇刊》 2002年第3期25-32,共8页
对福建省乡土竹种和引种栽培的外来竹种 ,以及少数国内分布、特征显眼的共 70余种竹子 ,编制成观赏竹特色检索表 ,并根据观赏竹的用途分类 ,为能更好地供各地园林工作者应用。
关键词 观赏竹 分类 检索表 竹种资源 园林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优良笋用竹—福建酸竹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郑清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22-129,共8页
本文报导福建酸竹的分布、群落类型、笋期生长规律及营养成分的分析,据测定结果,其蛋白质和磷的含量(3.9g/100g和113mg/100g)分别比一般竹笋高38%和66%,比绿竹笋高105%和117%。调查研究证明:福建酸竹产量高、营养丰富和笋味甜美,实... 本文报导福建酸竹的分布、群落类型、笋期生长规律及营养成分的分析,据测定结果,其蛋白质和磷的含量(3.9g/100g和113mg/100g)分别比一般竹笋高38%和66%,比绿竹笋高105%和117%。调查研究证明:福建酸竹产量高、营养丰富和笋味甜美,实为一个新的优良笋用竹种。文章最后提出对福建酸竹天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酸竹 笋期生长 分布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特有植物及其保护利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郑清芳 蔡为民 陈世品 《福建林业科技》 1994年第S1期129-131,共3页
本文介绍了113种福建特有植物,并提出发展与保护这些珍稀特有植物的7点建议.
关键词 福建 特有植物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竹属13个竹种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被引量:36
9
作者 郑蓉 黄耀华 +2 位作者 连巧霞 郑清芳 郑维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3-267,共5页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测定了刚竹属13个竹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高节竹、红哺鸡竹、斑竹、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绿皮黄筋的SPAD、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或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测定了刚竹属13个竹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高节竹、红哺鸡竹、斑竹、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绿皮黄筋的SPAD、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或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等值均高于其他7个竹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值相对较低,即这6个竹种具有较好的光合生理功能,可为优选观赏竹种;相关分析表明:Fv、Fm、Fv/Fo、Fv/Fm、Yield、qP、ΦPSⅡ与SPAD值呈正相关,qN与SPAD及其他荧光参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属 叶绿素荧光 SPAD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竹类三新种
10
作者 郑清芳 黄克福 《武夷科学》 1982年第1期17-22,共6页
几年来,在参加《福建植物志》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对福建及武夷山的竹类植物进行调查,发现若干新种,现记载如下。模式标本存于福建林学院树木标本室。1.南平矮竹 Shibataea nanpinensis Q.F.Zheng et K.F.Huang,sp.nov.新种(图一)
关键词 节间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郑蓉 郑维鹏 +1 位作者 郑清芳 黄耀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研究比较了刚竹属等22个观赏竹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观赏竹种不同属间、种间的光系统II(PSII)功能具有差异,竹种间叶绿素荧光参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1)刚竹属的高节竹、红哺鸡竹、斑竹、金镶玉竹...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研究比较了刚竹属等22个观赏竹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观赏竹种不同属间、种间的光系统II(PSII)功能具有差异,竹种间叶绿素荧光参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1)刚竹属的高节竹、红哺鸡竹、斑竹、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绿皮黄筋的Fv、Fm、Fv/Fm、Fv/F0、ΦPSⅡ、qP等值高于其它7个竹种,qN值相对较低,即前6个竹种具有较好的光合生理功能;(2)刚竹属竹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除qN值外,其它参数均值高于箣竹属竹种,而属内竹种的各项参数差异小于属间差异,箣竹属、牡竹属的qN值较低,表现竹种光合机构有着良好的自我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竹种 叶绿素荧光 刚竹属 莉竹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引种丛生竹座标法综合评定及选择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蓉 熊德礼 +1 位作者 郑郁善 郑清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丛生竹是经济产量较高的一类竹种,因此对福建省丛生竹引种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确定6个主要生长性状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就龙岩、华安、南平的丛生竹种采用座标法综合评价与排序,考评结果表明:0~2级寒害级别丛生竹可作为邻近地区大面积... 丛生竹是经济产量较高的一类竹种,因此对福建省丛生竹引种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确定6个主要生长性状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就龙岩、华安、南平的丛生竹种采用座标法综合评价与排序,考评结果表明:0~2级寒害级别丛生竹可作为邻近地区大面积推广的首选竹种;霞山坭竹、粉单竹、花眉竹、慈竹、大眼竹、银丝大眼竹等为材用竹种;银丝竹、妈竹、长枝竹等在较差立地上种植以作水土保持竹种;花吊丝竹、吊丝单竹、麻竹、勃氏甜龙竹、绿竹等为较好的笋用竹种,它们均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引种 丛生竹 座标法综合评价 生长性状 材用 笋用 竹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竹亚科植物区系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熊德礼 郑清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6-192,共7页
对福建竹亚科植物区系及近期开发工作进行了研究和全面总结。全省种质资源有 2 5属 2 58种 ,并公布了 8个福建省新分布 ;由 1 7属 1 2 9种天然分布竹种组成的区系 ,表明该省竹种资源的 4个特点 ,即天然竹种的丰富性、区系的年轻性、种... 对福建竹亚科植物区系及近期开发工作进行了研究和全面总结。全省种质资源有 2 5属 2 58种 ,并公布了 8个福建省新分布 ;由 1 7属 1 2 9种天然分布竹种组成的区系 ,表明该省竹种资源的 4个特点 ,即天然竹种的丰富性、区系的年轻性、种属的特有性和以东亚成分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竹亚科 竹种名录 区系地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饼综合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陈钦 郑清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40-143,共4页
油茶饼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可进行综合利用 .研究利用它的富含皂甙成分 ,提取并配制洗发液 ;利用它的营养成分 ,配制并栽培金针菇 ,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 ,确定了皂甙提取工艺及洗发液配方 ,金针菇栽培品种及配方 .结果表明 :本产... 油茶饼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可进行综合利用 .研究利用它的富含皂甙成分 ,提取并配制洗发液 ;利用它的营养成分 ,配制并栽培金针菇 ,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 ,确定了皂甙提取工艺及洗发液配方 ,金针菇栽培品种及配方 .结果表明 :本产品洗发液配方的主要指标优于同类产品 ,金针菇单位产量与棉籽壳栽培产量相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 皂甙 洗发液 金针菇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的经济竹类资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益明 郑清芳 李和阳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40,共5页
福建的竹类资源丰富 ,有 15属 12 0种以上 ,并有许多有价值的经济竹类。
关键词 福建 经济竹类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酸竹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姜必亮 郑郁善 +1 位作者 刘玉宝 郑清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12-318,共7页
福建酸竹是新近开发的优良笋用竹种,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福建酸竹生物量分布格局、地下茎和地上茎生长发育规律,为福建酸竹的栽培与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福建酸竹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九阜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世群 林向东 郑清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09,共4页
初步调查表明,九阜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21种(兰科的种类未计在内),隶属于15科19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11种.这些珍稀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组成多样,有较明显的热带性质,起源古老,特有现象突出,并有... 初步调查表明,九阜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21种(兰科的种类未计在内),隶属于15科19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11种.这些珍稀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组成多样,有较明显的热带性质,起源古老,特有现象突出,并有广泛用途和巨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溪九阜山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植物 保护植物 种类 热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培育技术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松河 郑清芳 《竹子研究汇刊》 2001年第1期61-67,共7页
通过对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措施的四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 (L8(2 7) ) ,在对林分平均胸径增值和产笋量进行直观分析 ,方差分析基础上提出最佳丰产经营模式。并对黄甜竹笋用林影响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份分析。
关键词 黄甜竹 笋用林 丰产培育模式 林分平均胸径 产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斗科格氏栲和栲树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若菁 郑清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428-432,共5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壳斗科栲属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ata和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的核型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格氏栲和栲树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组成。二者核型类型... 本文首次报道了壳斗科栲属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ata和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的核型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格氏栲和栲树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组成。二者核型类型均为2B型,格氏栲核型公式为2n=24=18m+2m_(sa(?))+4Sm;栲树核型公式为2n=24=18m+5Sm+1Sm_(sat),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栲 栲树 核型 壳斗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值分类角度探讨福建的栲属植物
20
作者 游水生 任承辉 郑清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22-126,共5页
本文用数值分类方法分析福建的栲属Castanopsis(14种、1变种和2份C.SP.)植物。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建议上杭锥C.lamontii var.shan-ghangensis的分类地位提升为种的等级,并鉴别一份福建未记载的某一种类。利用树状图,初步探讨了福建的... 本文用数值分类方法分析福建的栲属Castanopsis(14种、1变种和2份C.SP.)植物。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建议上杭锥C.lamontii var.shan-ghangensis的分类地位提升为种的等级,并鉴别一份福建未记载的某一种类。利用树状图,初步探讨了福建的栲属种间关系,并编制成接近于自然类群且较实用的分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栲属 数值分类 种间关系 检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