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富裕背景下浙江省高职院校学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永进 祝鸿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6,共9页
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和动能是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塑造新生中等收入群体的功用。对11万多名学生抽样调查发现,浙江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县城及以下,家庭经济收入以中等及偏下为主,来自乡镇的学生... 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和动能是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塑造新生中等收入群体的功用。对11万多名学生抽样调查发现,浙江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县城及以下,家庭经济收入以中等及偏下为主,来自乡镇的学生有上升的趋势;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师生沟通和学生的时间控制呈现下降趋势;“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学生的满意度总体高于其他院校,而国家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分伯仲;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成效与区域经济发展呈正相关性,位于区域经济发展强的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的学生,存在一定程度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赋能共富示范区建设,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在兜底高等教育的同时增强学生获取和维护技能的意愿和能力,着力培育工匠精神;着力增强学生的数字技能等专业核心能力;在“双高计划”建设中更加强化人才培养的基础地位,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评价“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指标;强化省域统筹,协同发展并推进优质高职资源下沉县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浙江省 高职院校 学情调查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技能提升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洪山 郑永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6,共5页
人工智能是新型通用目的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职业分布、工作任务和就业技能构成。高职教育直面工作岗位,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从事基础性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风险较大。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对人才的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工智能是新型通用目的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职业分布、工作任务和就业技能构成。高职教育直面工作岗位,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从事基础性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风险较大。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对人才的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国家重视相关就业技能的提升。但是,当前高职教育存在对相关技能的认识不足、教师掌握的技能不高以及有效提升技能的平台缺乏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顺应人工智能发展态势,重视培养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技能,尤其是注重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的提升,从而保障学生就业,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职教育 认知技能 非认知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如何培养新质人才:基于目标使命的逻辑探索与变革路向
3
作者 张启鹏 郑永进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0,共9页
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热潮中,社会经济范式的转型催生了对新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产业联系最为紧密、人才输出最为直接的教育板块,不仅面临着新质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当前,职业教育的发... 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热潮中,社会经济范式的转型催生了对新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产业联系最为紧密、人才输出最为直接的教育板块,不仅面临着新质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秉持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将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涌现与持续发展视为职业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切实履行时代赋予的关键职责,精准定位职业教育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中的方位和路向,高度聚焦教育活动对社会全方位发展的强大反哺功能,为持续进阶的新质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且契合产业动态需求的新质人才。为此,研究深入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本质与关键价值,勾勒出新质生产力和职业教育协同互促的底层架构,探讨如何重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如何全方位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综合实力、如何稳步推进职业教育模式的动态优化与创新。这些探讨作为职业教育回应时代改革发展诉求、践行职业教育使命担当的关键方向与实践路径,为职业教育发挥自身能动性培养新质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发展逻辑 变革路向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政行企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研究--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例 被引量:22
4
作者 郑永进 徐建平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110,共4页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对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点、线、面、体"人才培养机制、分析,研究高职院校"政行企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构建。高职院校要在准确自我定位的基础上,完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对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点、线、面、体"人才培养机制、分析,研究高职院校"政行企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构建。高职院校要在准确自我定位的基础上,完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动态调节机制;平衡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同步性"和"未来性";将高职院校、政府、行业和企业有效对接并融为一体,形成知识领域、行政领域和产业领域的多力合一和有效同步,服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行企校” 人才培养机制 联合培养 高职院校
原文传递
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调查——来自全国1400余家合作企业的调查 被引量:25
5
作者 郑永进 吕林海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4-98,共5页
通过对全国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推荐的1400余家紧密型合作企业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发现,国家示范(骨干)高校院校校企合作成效明显,其中骨干院校的校企合作成效更优;合作企业总体高度认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在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 通过对全国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推荐的1400余家紧密型合作企业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发现,国家示范(骨干)高校院校校企合作成效明显,其中骨干院校的校企合作成效更优;合作企业总体高度认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在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参与率整体较高,对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办学的整体认可度较高。合作企业建议,当前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突破,高职院校要更加务实做好校企深度合作,高职院校教师的应用能力有待加强。研究提出,校企合作并非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之间的"游戏",而应是社会多元主体之间共同合作共谋的"中间地带";良性的校企合作期待全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社会校企合作文化的培育和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企业的声音 国家示范(骨干)院校
原文传递
从“示范计划”到“双高计划”: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发展模式反思 被引量:6
6
作者 郑永进 王运来 王世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9,共9页
“示范计划”和“双高计划”均是公共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改革政策,是一种通过少数优质高职院校先期示范发展进而带动其他高职院校共同发展的示范性发展模式。该模式通过中央政府发动、省级政府推动、地方政府联动、示范院校带动、... “示范计划”和“双高计划”均是公共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改革政策,是一种通过少数优质高职院校先期示范发展进而带动其他高职院校共同发展的示范性发展模式。该模式通过中央政府发动、省级政府推动、地方政府联动、示范院校带动、其他院校涌动,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促进高职院校按规律办学,探索高职发展的“中国经验”。然而,作为示范性发展模式第一阶段的“示范计划”在发展价值上呈现外在价值偏多,而人的发展不足;发展方式上呈现项目院校快速发展,而均衡发展不足;发展主体上呈现政府引领有余,而自主发展不足等问题。“双高计划”作为示范性发展模式的后续深化阶段,国家层面需要强化扩散效应,加强权威、符号和规劝工具的供给,聚焦顶层设计和结果控制,注重双高院校引领其他高职院校共同发展;省级层面需要强化统筹协调,聚焦高职院校内外部要素之间的协同发展,强化激励和能力工具的供给与建设过程的控制;校级层面需要强化以人为本,聚焦关键能力建设和质量发展,加强对建设目标群体政策意图的传达和行为的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性发展 示范计划 双高计划 高职教育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选择——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永进 高慧敏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24,共5页
地方性高职院校作为开放系统,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外在环境的资源供给,从而形成了与外在环境间的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是相互的,地方性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在办学定位上体现服务性,构建以他方为中心的相互作用大学;在办学理念上体... 地方性高职院校作为开放系统,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外在环境的资源供给,从而形成了与外在环境间的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是相互的,地方性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在办学定位上体现服务性,构建以他方为中心的相互作用大学;在办学理念上体现特色性,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在人才培养上体现适应性,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从而寻求依赖与自治的平衡,从自恋、自怜走向自强,与外部环境建立一种和谐、共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依赖理论 地方性高职院校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何以可能——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49
8
作者 郑永进 黄海燕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三教"改革作为一项教育教学制度变革,是当前推进职业教育质量革命的关键切入点。然而,高职院校作为开放复杂系统,如何打破原有的平衡和现实抵抗力是一项重要挑战。制度与组织环境是协同进化的,重大制度的变革需要重构组织场... "三教"改革作为一项教育教学制度变革,是当前推进职业教育质量革命的关键切入点。然而,高职院校作为开放复杂系统,如何打破原有的平衡和现实抵抗力是一项重要挑战。制度与组织环境是协同进化的,重大制度的变革需要重构组织场域的意义和符号系统推进组织制度逻辑变迁,强化组织成员的认知并推动行为实践,实现行为的规训"。三教"之中,教师是主导因素,通过教师变革实现教材和教法变革;将教材和教法变革作为推进教师变革的手段和路径。推进教师的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学创新是抓手,团队创新是核心。基于斯科特的制度理论,通过构建教学创新共同体,创建新的教育教学创新空间,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完善传帮带机制,全面开展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着力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教育能力、社会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推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与团队创新能力提升,进而实现教材和教法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改革 教学创新共同体 新制度主义 高职院校
原文传递
技术技能人才“实战共同体”模式研究——以数字安全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永进 陈云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54,共5页
针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产教融合不深、专任教师实战能力不强、学校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内容迟滞等共性问题,通过对数字安全类专业"实战共同体"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与应用研究,探讨基于实践人培养的中国特... 针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产教融合不深、专任教师实战能力不强、学校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内容迟滞等共性问题,通过对数字安全类专业"实战共同体"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与应用研究,探讨基于实践人培养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实现路径。"实战共同体"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构建基于合作共赢的实践机制,构建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实践场,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实践文化,进而通过政策综合改革实现观念的转变,通过调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现实践工具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战共同体 培养模式 中国特色学徒制 实践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著者与载文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永进 胡俊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38-142,共5页
通过对《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004年11年间刊载的1025篇发文进行统计分析和年度比较,发现其载文量和载文的各项质量指标呈现不断上升和提高的趋势.
关键词 统计分析 纵向比较 基金项目 引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两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郑永进 黄海燕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7-72,共6页
通过对2014年和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获奖能力呈现"一家独大",马太效应值得思考;高职教育类型的成果奖数量呈现增多趋势,中职学校出现"挤压现象";国家示范... 通过对2014年和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获奖能力呈现"一家独大",马太效应值得思考;高职教育类型的成果奖数量呈现增多趋势,中职学校出现"挤压现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成果奖获奖的主体,但获奖优势呈现减弱趋势;获奖成果所属专业基本一致,专业改革力度有待加强;获奖成果的研究主题反映了当前职业教育的热点问题,少数成果的价值导向值得商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职业院校应理性审视教学成果奖的价值定位,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职业教育 情况分析
原文传递
科技发展与图书馆国际化关系探微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永进 胡俊荣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3,15,共5页
本文将以广东省为例,从科技发展入手探讨一下科技发展在图书馆事业国际化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图书馆国际化发展为科技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事业 科技发展 国际化发展 广东 推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基于制度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郑永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68-72,共5页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从制度理论视角分析,职业院校作为受环境强烈影响的开放系统,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需要反映在社会中得以制度化的准则、价值和思想意识,实现&q...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从制度理论视角分析,职业院校作为受环境强烈影响的开放系统,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需要反映在社会中得以制度化的准则、价值和思想意识,实现"双师型"教师文化引领和文化自觉;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联动,实现"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化、职业院校投入制度化、校企合作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制度理论 职业院校 教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振高等教育强国地位--奥巴马“美国学院承诺”计划述评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永进 黄海燕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64-68,共5页
2015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美国学院承诺"计划,拟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社区学院学生提供两年免费教育,重振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地位,重塑美国的中产阶级,实现国家繁荣及公民更好生活的美国梦。"美国学院承诺"计划认为:... 2015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美国学院承诺"计划,拟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社区学院学生提供两年免费教育,重振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地位,重塑美国的中产阶级,实现国家繁荣及公民更好生活的美国梦。"美国学院承诺"计划认为:大学学位是最可靠的中产阶级门票,要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要让每一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高等教育,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社会认可的是个体的努力和绩效,要进一步推进绩能主义。反思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适度延长受教育年限;财政投入需要更加关注学生资助;社会机制需要更加关注技术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学院承诺 社区学院 高等教育强国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功能理论视角下职教集团协同创新发展的现实问题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永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2-56,共5页
职教集团既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职教集团“集而不团”“两张皮”问题明显,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缺乏共同的价值体系。因此,基于社... 职教集团既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职教集团“集而不团”“两张皮”问题明显,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缺乏共同的价值体系。因此,基于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推进职教集团协同创新发展,建议做好环境适应,构建资源获得体系;保证目标达成,构建共赢目标体系;实现系统整合,构建内部治理体系;维系潜在模式,构建共同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职教集团 协同创新 结构功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郑永进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8-41,共4页
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应用型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决定着应用型高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双师型"教师,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是前提,增加投入是保障,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激励和保... 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应用型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决定着应用型高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双师型"教师,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是前提,增加投入是保障,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是重点,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是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应用型高校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社会化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永进 彭定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1年第3期14-17,共4页
个体社会角色扮演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个体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程度,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还应包括辅导员的继续社会化,其实质是逐步接受和胜任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的过程。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辅导员 继续社会化 专业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实践路向及动力生成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永进 《江苏教育》 2020年第68期25-28,共4页
“三教”(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是职业教育实现质量转变的关键因素,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和增长点,是推进职业教育质量革命的有效抓手。而专业化、多样化和实践化分别是职业教育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的实践路向,通过专业化... “三教”(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是职业教育实现质量转变的关键因素,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和增长点,是推进职业教育质量革命的有效抓手。而专业化、多样化和实践化分别是职业教育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的实践路向,通过专业化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多样化系统表述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通过实践化实现技术技能的有效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三教”改革 实践路向 动力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政领导干部德的考察办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永进 刘金峰 《池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9-42,共4页
全面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完善干部德的考察办法,有利于选准用好干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对当前党政领导干部德的考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干部德的内涵,明确了干部... 全面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完善干部德的考察办法,有利于选准用好干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对当前党政领导干部德的考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干部德的内涵,明确了干部德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实行360度全面考察,进一步提高干部德的考察的信度和效度,同时提出了党政领导干部德的考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察办法 党政领导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心理契约谈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永进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8-61,共4页
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一些高校的发展。因此,高校领导应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分析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深入了解教师的需要,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在真正了解教师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良好的心理契约,留住人才,用... 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一些高校的发展。因此,高校领导应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分析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深入了解教师的需要,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在真正了解教师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良好的心理契约,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高校 人才流失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