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医疗:AI在ICU中的新角色
1
作者 郑毅隽 《科学生活》 2025年第2期30-31,共2页
2017年,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发出警告:“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情,也可能是最糟的事情。”如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它已经成为... 2017年,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发出警告:“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情,也可能是最糟的事情。”如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它已经成为医疗团队的重要助手。尽管AI在ICU中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因AI模型缺乏多样性和全面性导致的偏差等问题也是需要关注与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疗团队 著名物理学家 医学领域 智慧医疗 ICU AI 发展潜力
原文传递
外科重症监护室中限制性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郑毅隽 罗哲 诸杜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分析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中限制性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SICU自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Ⅰ组-对照组)和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Ⅱ组-干预组)收治... 目的分析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中限制性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SICU自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Ⅰ组-对照组)和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Ⅱ组-干预组)收治的患者,对Ⅱ组实施限制性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策略。比较两组SICU中临床诊断为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结果,了解该策略对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检出率的影响;对照两组间治疗性抗革兰阳性球菌和抗真菌药物的累计使用数量;统计两组总体死亡率和感染相关死亡率。结果两组的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APACHEⅡ评分、以及SICU治疗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中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3.1%和20.2%(P=0.192);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24.8%和15.9%(P=0.000);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4.8%(P=0.000);治疗性抗革兰阳性球菌及抗真菌药物用量明显降低;Ⅱ组中患者的感染相关病死率显著低于Ⅰ组。结论SICU中限制性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策略未能显著降低肺部感染患者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在痰标本中的检出率,但有助于减少MRSA和真菌引起的感染,降低临床感染相关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头孢菌素 二重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癫病”
3
作者 郑毅隽 朱彪 《健康博览》 2023年第3期4-6,共3页
2022年,由“老戏骨”王志文、江珊加盟的热播电视剧《促醒者》里的三个癫痫患者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一个是9岁的被拐卖男孩儿,一个是11岁的“超能力”女孩儿,还有一个是30岁的妈宝男。“癫痫”因其发作时夸张、慑人的表现,而成为各类影视... 2022年,由“老戏骨”王志文、江珊加盟的热播电视剧《促醒者》里的三个癫痫患者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一个是9岁的被拐卖男孩儿,一个是11岁的“超能力”女孩儿,还有一个是30岁的妈宝男。“癫痫”因其发作时夸张、慑人的表现,而成为各类影视剧“偏爱”的镜头,让荧幕前的观众对此感到既熟悉又陌生。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近距离认识一下癫痫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能力 癫病 促醒 王志文 癫痫 热播电视剧 近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医联体协作VTE防治模式 被引量:5
4
作者 蔡诗凝 诸杜明 +4 位作者 黄俊峰 郑毅隽 潘思梦 魏宁 孙湛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0年第1期114-118,152,共6页
以总院为核心,以社区医院为桥梁,通过医联体模式,从总院、分院、社区患者3个层面挖掘医联体内VTE防治现状水平与攻坚点,多方拟定方策并反复循证,结合现实需求,搭建血栓风险评估网络平台,构建医联体VTE规范化防治流程,提高患者自我抗栓... 以总院为核心,以社区医院为桥梁,通过医联体模式,从总院、分院、社区患者3个层面挖掘医联体内VTE防治现状水平与攻坚点,多方拟定方策并反复循证,结合现实需求,搭建血栓风险评估网络平台,构建医联体VTE规范化防治流程,提高患者自我抗栓意识及依从性,构建了医联体协作VTE防治模式,更好地确保了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课题研究型品管圈 医联体 静脉血栓栓塞症 防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洁琼 宣丽真 +1 位作者 郑毅隽 诸杜明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6年第4期231-233,24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使用超声引导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PD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监护室行PDT的老年患者(>65岁)55例,根据气管切开操作时引导方式不同分为纤支镜组(35例...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使用超声引导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PD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监护室行PDT的老年患者(>65岁)55例,根据气管切开操作时引导方式不同分为纤支镜组(35例)和超声组(20例),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术后各类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超声组患者手术时间比纤支镜组短(12.3±4.8vs.15.2±3.4min,P=0.023),术中出血量也少于纤支镜组(9.3±3.8 vs.12.8±2.3 mL,P=0.005)。两组患者术中低氧血症、术后出血、气管狭窄等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重症监护室(ICU)及总住院时间和死亡率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PDT可有效缩短气管切开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可为老年危重症患者快速、安全、精确开放气道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老年人 患者 超声 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入重症监护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居旻杰 贺黉裕 +5 位作者 屠国伟 马杰飞 宣丽珍 郑毅隽 刘玉静 罗哲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再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2月收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24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首次入ICU时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照是... 目的:探讨再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2月收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24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首次入ICU时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照是否再入ICU分为未再入组(A组)和再入组(B组)。所有患者的治疗均按照重症医学科的诊疗常规及相关临床指南,在专职ICU主治医师的参与下进行。再入ICU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首次入ICU时,如为急诊收入,则再入ICU的概率增加(HR=4.929,95%CI:1.936~12.549,P〈0.01);首次入ICU后,患者如果接受气管切开治疗,则其再入ICU的概率增加(HR=3.395,95%CI:1.622~7.107,P〈0.01)。结论:急诊收入ICU与气管切开均是首次入ICU患者转出后再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研究——热点中的困惑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彪 郑毅隽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4年第5期292-295,共4页
为了减轻症状,治疗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每年大约有2.5亿的患者要接受各种各样手术.手术和麻醉可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特别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多年研究证据表明尽管术后患者早期... 为了减轻症状,治疗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每年大约有2.5亿的患者要接受各种各样手术.手术和麻醉可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特别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多年研究证据表明尽管术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下降,但绝大多数患者会在术后3个月之内恢复,有时甚至会出现认知功能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患者 神经功能损伤 认知功能下降 生活质量 认知能力 术后患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B族维生素缺乏患者救治体会
8
作者 宣丽真 诸杜明 +1 位作者 郑毅隽 钟鸣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2年第5期315-315,共1页
患者如果不能有效进食,且营养治疗中未使用水溶性维生素者;或者患者体内维生素B1(VitB1)摄取场所行手术切除,如小肠切除术者,一定时间内可出现急性VitB1缺乏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监护病房2006年-2007年间收治了4例急性Vi... 患者如果不能有效进食,且营养治疗中未使用水溶性维生素者;或者患者体内维生素B1(VitB1)摄取场所行手术切除,如小肠切除术者,一定时间内可出现急性VitB1缺乏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监护病房2006年-2007年间收治了4例急性VitB1缺乏症,均为发生在消化道术后反复呕吐或禁食1~2个月者,临床资料见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维生素缺乏 患者 VitB1缺乏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救治 水溶性维生素 外科监护病房 小肠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9
作者 居旻杰 郑毅隽 +7 位作者 林宗武 贺黉裕 屠国伟 徐升 袁云峰 葛棣 刘玉静 罗哲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的391例食管癌患者,均有详细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的391例食管癌患者,均有详细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将患者分为术后入ICU组(治疗组)和术后入普通病房组(对照组)。按有否发生术后非计划性入ICU,将对照组分为对照组A(未非计划性入住ICU)和对照组B(非计划性入住ICU)。比较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术后并发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当天的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A(P〈0.05),但前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后者并未增加;对照组A 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B(P〈0.05),对照组A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P〈0.01);治疗组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B(P〈0.05),但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B(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当天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越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风险比(HR)=0.631,95%可信区间(95%CI):0.405~0.983,P〈0.05)。术后直接入ICU治疗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其独立相关因素(HR=1.588,95%CI:1.147~2.199,P〈0.01)。结论:食管癌术后及时入ICU进行综合治疗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重症监护室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重症监护室谵妄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婉南 宣丽真 +1 位作者 诸杜明 郑毅隽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5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重症监护室(ICU)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入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ICU的择期髋关节手术术后,年龄80岁及以上且术前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记...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重症监护室(ICU)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入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ICU的择期髋关节手术术后,年龄80岁及以上且术前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记录每日CAM-ICU评分评估谵妄发生情况,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后镇痛方式、疼痛评分、术后ICU入住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总住院时间以及麻醉费用。结果在高龄择期髋关节手术患者当中,全麻患者术后ICU谵妄的发生率高于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且前者术后ICU入住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总住院时间以及麻醉费用均超过后者。结论对高龄择期髋关节手术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前者有利于减少术后ICU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ICU 谵妄全麻 蛛网膜下腔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防治心律失常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海 贺西淦 +5 位作者 陈臻瑶 张忠伟 林琼华 申丽华 郑毅隽 朱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04-1710,共7页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的主要膳食来源是鱼类,ω-3PUFAs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有研究认为,ω-3PUFAs可影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最近的研究还表明,其可能影响心房颤动。该文...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的主要膳食来源是鱼类,ω-3PUFAs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有研究认为,ω-3PUFAs可影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最近的研究还表明,其可能影响心房颤动。该文旨在回顾最近发表的研究,总结目前ω-3PUFAs在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和心房颤动方面临床作用的现有证据。ω-3PUFAs可以防止室性心律失常,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ω-3PUFAs有预防和治疗房颤方面的作用。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哪些患者更有可能受益于ω-3PUFAs,以及其治疗时间和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猝死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相对变化度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潘思梦 刘玉静 +4 位作者 贺黉裕 郑毅隽 诸杜明 罗哲 居旻杰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2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度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血小板相对变化度高低患者相关临床特征的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度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血小板相对变化度高低患者相关临床特征的差异,分析血小板相对变化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患者的血小板相对变化度与患者入ICU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r=-0.397,P<0.001)、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r=-0.317,P=0.001)评分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相对变化度是脓毒症患者ICU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0.174,95%CI 0.040~0.758,P=0.02)。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程度能较好地反映疾病严重程度,且与患者ICU死亡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小板计数 相对变化度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致急性肾损伤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晗 乐可佳 +1 位作者 郑毅隽 陈璋璋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A01期142-143,共2页
患者,女,77岁.因“下腹痛-次,发现盆腔包块10天”于2015年11月13日人院,临床诊断盆腔肿物(卵巢肿瘤?).既往有糖尿病病史3年,药物治疗及血糖控制情况不详.
关键词 甘露醇 肾损伤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粒细胞缺乏1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钟晗 郑毅隽 陈璋璋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0期1204-1205,共2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因高处坠落致截瘫3 d,于2015年12月14日入院,临床诊断为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截瘫。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白细胞减少 粒细胞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毅隽 钟鸣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577-579,共3页
由脓毒症所导致的脑功能障碍被称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在脓毒症患者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神经炎症反应、血流调节异常、神经递质失调等多种因素。SAE的临床诊断目前尚... 由脓毒症所导致的脑功能障碍被称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在脓毒症患者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神经炎症反应、血流调节异常、神经递质失调等多种因素。SAE的临床诊断目前尚缺乏统一标准,治疗手段亦有限。临床上应重视早期筛查,尽早控制原发疾病,优化脓毒症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原文传递
多黏菌素B在重症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及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乾 郑毅隽 +1 位作者 胡新华 钟鸣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PMB)导致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静脉使用PMB患者98例,收集其性别、年龄、住院时间、PMB日均剂量、治疗结局、既往病史、感染部位、病原学资料、最低抑菌浓度(MIC)、基线血肌酐水平、PMB...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PMB)导致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静脉使用PMB患者98例,收集其性别、年龄、住院时间、PMB日均剂量、治疗结局、既往病史、感染部位、病原学资料、最低抑菌浓度(MIC)、基线血肌酐水平、PMB治疗48 h及PMB抗菌结束后血肌酐水平等临床资料。根据静脉使用PMB期间是否发生AKI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5例PMB患者分为AKI组(10例)和非AKI组(6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静脉使用PMB时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98例静脉使用PMB患者感染部位以肺脏最多见(93例);病原学方面,痰培养阳性率26.08%,其中以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最多见;血培养阳性率18.75%,其中以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最多见。患者AKI发生率为13.3%。AKI组既往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比例高于非AKI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CKD是静脉使用PMB时AK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04)。结论我院静脉使用PMB患者AKI发生率为13.3%,既往CKD是PMB治疗过程中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体现精准医疗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郑毅隽 宣丽真 诸杜明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共4页
近年来,由国家政府层面提出的精准医疗理念作为疾病诊疗、尤其是肿瘤诊疗领域得到极大推广。作为最新的镇静理念,以右美托咪啶为基础的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arly goal directed sedation,EGDS),和传统镇静方法比较,通过减少苯二氮唑类药... 近年来,由国家政府层面提出的精准医疗理念作为疾病诊疗、尤其是肿瘤诊疗领域得到极大推广。作为最新的镇静理念,以右美托咪啶为基础的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arly goal directed sedation,EGDS),和传统镇静方法比较,通过减少苯二氮唑类药物使用和最大程度延长浅镇静时间,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同时,通过选择合适患者,使得重症患者从中获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精准医疗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右美托咪啶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
原文传递
再入重症监护室患者的预后多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居旻杰 屠国伟 +5 位作者 贺黉裕 马杰飞 宣丽珍 郑毅隽 刘玉静 罗哲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4-628,共5页
目的明确重症患者再入ICU后的预后及与之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14日至2011年12月29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ICU进行治疗的24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是否再入ICU分为未再入组(A组)和再入组(B)。所有治疗... 目的明确重症患者再入ICU后的预后及与之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14日至2011年12月29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ICU进行治疗的24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是否再入ICU分为未再入组(A组)和再入组(B)。所有治疗都按照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诊疗常规及相关临床指南,在专职ICU主治医师的参与下进行。结果再入ICU延长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ICU时间,也是患者ICU病死率升高的独立预后因素(HR=2.246,95%CI 1.27-3.973,P=0.005)。进一步以再入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与再入ICU患者ICU病死率升高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首次入ICU时的APACHE Ⅱ评分≥16以及非外科患者。结论再入ICU是重症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而造成再入ICU患者ICU病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与患者首次入ICU的基础情况密切相关,包括疾病严重程度和是否手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ICU 重症患者 预后
原文传递
从重症监护角度思考普通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毅隽 罗哲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7-531,共5页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尤其是重症监护病人存在多种容易导致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因而较之其他病人,具有更高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病风险,在该类人群中切实做好VTE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准确评估发病风险,是做好VTE的防治工作的关键第一...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尤其是重症监护病人存在多种容易导致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因而较之其他病人,具有更高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病风险,在该类人群中切实做好VTE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准确评估发病风险,是做好VTE的防治工作的关键第一步。目前常用的Caprini模型对于预测围手术期病人的血栓风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临床上将血浆标记物与该模型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重症监护病人VTE风险的预测价值。重症病人的VTE预防及治疗须强调个体化,综合评价血栓与出血的风险,兼顾有效性及安全性,选择最佳策略和最优剂量,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普通外科 围手术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动脉栓塞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