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阳耀 汪英杰 +4 位作者 陈源 周艳玲 郑智文 李迎春 朱俊琛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评估小针刀与关节腔注射联合治疗方案对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来自安徽省针灸医院骨一科的72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肩关节腔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 ... 目的:评估小针刀与关节腔注射联合治疗方案对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来自安徽省针灸医院骨一科的72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肩关节腔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 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0.9%氯化钠注射液5 ml的混合液体,治疗1次/周,共治疗3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针刀治疗,在喙突点、肱骨大小结节、肱骨结节间沟、肩峰下滑囊以及2~3个压痛最明显的点行纵行疏通法和横行剥离法2~3次,1次/周,共治疗3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小针刀疗法与关节腔注射相结合,在减轻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疼痛和增强关节活动范围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针刀 关节腔注射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注射联合紧张位针刀松解治疗粘连期肩周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幸福 朱俊琛 +8 位作者 贺业霖 聂勇 李迎春 苏毅 熊应宗 郑智文 李富有 王超 王怀泽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1期45-50,共6页
目的:观察多点注射联合紧张位针刀松解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粘连期肩周炎纳入标准的患者共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多点注射联合紧张位针刀松解治疗、常规注射联合... 目的:观察多点注射联合紧张位针刀松解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粘连期肩周炎纳入标准的患者共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多点注射联合紧张位针刀松解治疗、常规注射联合针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在6个月随访时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及内旋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在前屈、外展及外旋活动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肩关节内旋活动度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点注射联合紧张位针刀治疗粘连期肩周炎在近远期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和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多点注射 紧张位针刀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郑智文 崔丹 +2 位作者 李海燕 谢志强 陈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836-2838,共3页
目的:探讨右托咪定在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拟行OPCABG的老年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术前30 min均肌内注射吗啡0.2 mg/kg+东莨菪... 目的:探讨右托咪定在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拟行OPCABG的老年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术前30 min均肌内注射吗啡0.2 mg/kg+东莨菪碱0.3 mg/kg,采用舒芬太尼1μg/kg+依托咪酯0.1~0.2 mg/kg+哌库溴铵0.1 mg/kg进行诱导麻醉。然后,观察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μg/kg,ivgtt,15 min完成,然后以0.5μg/(kg·h)微泵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ivgtt。观察两组患者入室后(T_1)、血管吻合完毕后(T_2)及术后6 h(T_3)、12 h(T_4)、24 h(T_5)时点的肌钙蛋白Ⅰ(cT_nⅠ)、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_2、T_3、T_4时点的IMA显著低于对照组,T_2、T_3、T_4、T_5时点的c T_n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1、T_2、T_3、T_4、T_5时点SO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4、T_5时点血清中MDA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右托咪定对老年OPCABG患者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减轻患者心肌的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右美托咪定 心肌保护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点与椎间孔点入路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一项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智文 朱俊琛 +1 位作者 贺业霖 刘奇奇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针刀入路治疗(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LDH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痛点入路组(35例,脱落1例)与椎间孔点入路组(35例,脱落2例),分别采用痛点入路和椎间孔点入路针...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针刀入路治疗(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LDH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痛点入路组(35例,脱落1例)与椎间孔点入路组(35例,脱落2例),分别采用痛点入路和椎间孔点入路针刀松解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随访3个月时,分别采用VAS评分和JOA评分评定疼痛及功能,并在治疗后、随访3个月时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痛点组VAS评分显著优于椎间孔点组(P<0.05);两组JOA评分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痛点组VAS、JOA评分及疗效均显著优于椎间孔点组(P<0.05)。结论 两者短期疗效总体相当,但痛点入路在改善疼痛方面效果明显,且在远期疗效上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 痛点入路 椎间孔点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智文 崔丹 李宏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9期1828-1830,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的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病人120倒,年龄≥60岁,性别不限,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72例。对两组患者采用同...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的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病人120倒,年龄≥60岁,性别不限,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72例。对两组患者采用同样的麻醉方法,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和术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而对照组在对应时间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之前(T1)、前降支吻合完成时(T2),手术结束时(T3)及术后24h(T4)采集中心静脉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超氧化物歧化酶(s0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术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液中IL-6与TNF-a舍量在手术中和手术后明显升高(P〈0.05),而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在各组内及组间各时阊点变化并不明显(P〉0.05),MDA在观察组T2和T3时间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时间段变化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中持续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应激反应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治疗应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炎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松解对3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郑智文 朱俊琛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针刀松解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与对照组比较,验证针刀松解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刀组... 目的:探究针刀松解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与对照组比较,验证针刀松解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刀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IL-1β、TNF-α含量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而观察组下降尤为明显(P<0.01)。治疗后针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刀松解治疗能有效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水平,疗效较传统治疗方法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针刀松解 IL-1Β TNF-Α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病变诊断及穿刺活检中的作用分析
7
作者 许宇光 周广新 +4 位作者 杨坤 杨颖初 郑智文 姚亚辉 刘晓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病变诊断和穿刺活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周围型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病变诊断和穿刺活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周围型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观察组在超声造影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命体征指标、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诊断金标准为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并分析两种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穿刺操作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时与穿刺前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穿刺后10 min的疼痛程度均低于本组穿刺时,舒适度评分均高于本组穿刺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时和穿刺后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引导的穿刺活检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常规超声引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穿刺活检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均一致,前者一致性较高,后者一致性中等。结论超声造影在周围肺病变患者穿刺活检中可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且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对周围型肺癌具有良好的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超声造影 诊断 穿刺活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柴林 刘智慧 +2 位作者 郑智文 解志强 李海燕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036-2039,共4页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注射液1.5~2 mg/kg,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瑞...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注射液1.5~2 mg/kg,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泵注量为0.5μg/(kg·min),然后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注射液0.1~0.3 mg/kg,术中根据患者肢体活动情况追加依托咪酯注射液0.05~0.1 mg/k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免疫指标(CD4^+、CD8^+和CD4^+/CD8^+)及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皮质醇(Cor)]水平,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手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CD4^+/CD8^+显著低于同组手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NE、E、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NE、E、Cor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手术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采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相关免疫指标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依托咪酯 瑞芬太尼 免疫指标 应激反应 老年 手术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点针刀松解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部分运动步态和血清TNF-α及IL-1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超 朱俊琛 +4 位作者 郑智文 熊应宗 马幸福 龚悦诚 贺业霖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9期848-852,共5页
目的 :探讨痛点针刀松解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疼痛,功能,步态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集110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刀组(56例)和西药组(54例)。针刀组男16例,... 目的 :探讨痛点针刀松解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疼痛,功能,步态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集110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刀组(56例)和西药组(54例)。针刀组男16例,女40例;年龄46~74(62.98±6.68)岁;病程24.50(15.25,33.00)个月;于膝关节周围各痛点行针刀松解治疗,每周1次,共3周。西药组男18例,女36例;年龄47~73(64.19±5.98)岁;病程25.00(13.75,33.00)个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每日1次,每次200 mg,共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周和3个月时行英国牛津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时行步态运动学分析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检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4(15.03±4.55)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3周和3个月时各项OKS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3周比较,针刀组功能评分和总体评分显著下降(P<0.001);而且治疗后3周和3个月时针刀组各项OKS均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周时步速、步频、步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3周时针刀组步频较西药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周时TNF-α、IL-1β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西药组IL-1β水平较针刀组更低(P<0.05),而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点针刀松解可以显著改善早中期KOA患者的疼痛、功能、步态以及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尤其在膝关节功能恢复和步频改善方面优于非甾体抗炎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针刀疗法 步态分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改善兔椎动脉型颈椎病血供时效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超 朱俊琛 +5 位作者 熊应宗 马幸福 郑智文 聂勇 李迎春 苏毅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8期769-774,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家兔模型,观察推拿改善椎动脉血流量时效性的特点,以及基于NPY、ET-1探讨这种时效性的物质基础。方法:将50只6月龄体质量为(2.0±0.5)kg,雌雄各半的清洁级新西兰大耳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 目的:通过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家兔模型,观察推拿改善椎动脉血流量时效性的特点,以及基于NPY、ET-1探讨这种时效性的物质基础。方法:将50只6月龄体质量为(2.0±0.5)kg,雌雄各半的清洁级新西兰大耳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推拿10 min组、推拿20 min组和推拿30 min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行注射硬化剂法制备CSA家兔模型,推拿10、20、30 min组行相应时长的推拿治疗,每日1次,连续10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使用Peri Flux 5000激光多普勒仪检测各组家兔椎动脉血流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NPY、ET-1含量。结果 :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量变化方面比较:模型组(0.009±0.775)PU与推拿10 min组(5.117±0.712)P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推拿20 min组(11.634±0.999)PU、30 min组(11.831±0.992)P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10 min组与推拿20、30 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20 min组与推拿30 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NPY含量变化方面比较模型组(-0.327±0.863)pg/ml与推拿10 min组(24.518±6.027)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推拿20 min组(46.141±8.196)pg/ml、推拿30 min组(47.091±10.699)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10 min组与推拿20、30 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推拿20 min组与推拿30 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T-1含量变化方面比较模型组(0.300±1.109)pg/ml与推拿10 min组(3.283±13.38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推拿20 min组(36.701±8.928)pg/ml、推拿30 min组(37.719±7.320)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10 min组与推拿20、30 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推拿20 min组与推拿30 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治疗CSA家兔需要达到20 min时才可以显著改善椎动脉血流量,但是继续延长推拿时间则无明显效果,推拿这种时效性特点的物质基础与血清中NPY和ET-1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推拿 神经肽Y 血管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2
11
作者 苏毅 朱俊琛 +6 位作者 马幸福 聂勇 熊应宗 王超 郑智文 李迎春 李富有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科室收治的6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组。对照组采用夹脊穴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夹... 目的:探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科室收治的6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组。对照组采用夹脊穴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评价两组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比对照组的73.33%(22/30)更高(P<0.05);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JO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67%(2/30)。结论:采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减轻患者腰腿部疼痛,并改善其腰椎功能与生活质量,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穴 温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镇痛及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柴林 甘建辉 +1 位作者 郑智文 万向学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于老年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手术的老年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采用双盲法分别于气管插管后(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ml...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于老年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手术的老年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采用双盲法分别于气管插管后(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ml(A组)或脂肪乳剂5ml(B组),2组术后均辅以PCIA静脉镇痛泵,分别记录术后2、12、24h的镇痛评分(VAS值),不良反应及芬太尼用量。在麻醉开始前(TO)、手术2h(T1)、术毕(T2)及术后12h(r13)术后24h(T4)采取外周静脉血5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6、IL一10、TNF—a和IFN一1水平。记录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输液量及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结果术后2、12hA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按压次数,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ID比较,2组T1,T2,T3时点血清TNF—a,IFN-1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在Tl时点达高峰。与B组比较,A组T1,他,耶时点血清TNF—a含量降低(P〈0.05),IFN一1含量升高(P〈0.05)。与11D比较,2组T1,他,T3时点血清IL_6、IL一10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在他时点达高峰。与B组比较,A组T1,T2,r乃时点血清IL_6含量降低,IL一10含量升高(P〈0.05)。2组患者四项指标在T4时点均接近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减少了芬太尼的用量,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降低老年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细胞因子 肿瘤 老年人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溪深刺联合红外线照射作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14
13
作者 马幸福 朱俊琛 +5 位作者 王超 聂勇 李迎春 苏毅 熊应宗 郑智文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1期82-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后溪深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01-2017-01期间门诊收治的CSR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 目的探讨后溪深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01-2017-01期间门诊收治的CSR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后溪深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31%,与对照组的83.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和随访8周时,North 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和随访8周时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中的主观症状、适应能力、临床体征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刺颈夹脊穴和红外线照射的基础上,加后溪深刺治疗CSR,可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溪穴 针刺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治疗风寒湿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苏毅 朱俊琛 +7 位作者 李佩芳 郑根贤 马幸福 聂勇 熊应宗 郑智文 李迎春 王超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治疗风寒湿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风寒湿阻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温针灸组、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组(关节松解组)、温针灸联合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治疗风寒湿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风寒湿阻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温针灸组、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组(关节松解组)、温针灸联合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组(联合组),每组3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VAS评分降低值和Constant-Murley评分升高值均显著大于温针灸组和关节松解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治疗风寒湿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优于单一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 风寒湿阻型 肩关节松解术 臂丛麻醉 温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松解联合股四头肌锻炼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迎春 朱俊琛 +5 位作者 王超 熊应宗 马幸福 聂勇 苏毅 郑智文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联合股四头肌锻炼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联合股四头肌锻炼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加股四头肌功能锻炼,针刺1次/d,每次20 min,股四头肌功能锻炼2次/d,20 min/次,3周为一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刀痛点松解治疗,针刀松解1次/周,3周为一疗程。在患者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结束后3个月采用WOMAC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用SF-36简明健康调查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WOMAC评分与SF-36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两项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联合股四头肌锻炼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可取得显著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功能锻炼 内翻型 膝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时效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俊琛 王超 +5 位作者 郑智文 马幸福 聂勇 李迎春 苏毅 熊应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时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CSA)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CSA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推拿10min组、推拿20min组和推拿30min组,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时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CSA)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CSA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推拿10min组、推拿20min组和推拿30min组,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所有患者临床疗效、颈椎功能评分以及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超声检测情况。结果 3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20min组和30min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10min组。推拿10min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推拿20min组和30min组治疗后颈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推拿20min、30min组较10min组颈椎功能评分改善程度更加明显(P<0.05);推拿20min组和30min组相比较,颈椎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两侧椎动脉的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推拿10min组比较,推拿20min、30min组治疗后两侧椎动脉的血流速度改善更加明显(P<0.05),推拿20min和30min组比较,治疗后两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CSA具有时间累积效应,随着推拿时间的延长,疗效提高,但是到达一定时间疗效不再增加;推拿治疗时间的选择在20min左右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 时效性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综合护理 被引量:11
17
作者 崔丹 张晓春 郑智文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7期2712-2714,共3页
目的分析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综合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178例H1N1流感患者,选择其中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76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8例。对照组38例给予临床一般护理,观察组38... 目的分析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综合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178例H1N1流感患者,选择其中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76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8例。对照组38例给予临床一般护理,观察组38例给予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178例患者中,172例患者未见明显的接触史,其中6例有明显的感染病例接触史。所有患者的潜伏期为1~8 d,平均(2.7±1.4)d。76例重症患者中,具有明显的接触史4例,潜伏期1~7 d,(2.4±1.0)d。76例重症患者中,6例具有聚集现象,其余均为散发病例。76例重症患者中,其中男40例,女36例。男性患者的发病例数较女性稍多,年龄情况多以青中年为主,其中18~45周岁51例,45周岁以上的患者25例。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3%较对照组的10.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的发生率5.3%;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0;肾功能受损情况发生率2.6%;心肌酶谱异常的发生率2.6%;肝脏功能异常的发生率2.6%;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7.9%。而对照组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的发生率10.5%;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5.3%;肾功能受损情况发生率10.5%;心肌酶谱异常的发生率7.9%;肝脏功能异常的发生率13.2%;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15.8%。结论在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使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 流感 临床特点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崔丹 张晓春 郑智文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5期2390-2392,共3页
目的探讨H1N1流感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特点,以便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10月104例由感染科负责隔离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谈话、记录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采取的心理干预措施,并进行回... 目的探讨H1N1流感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特点,以便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10月104例由感染科负责隔离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谈话、记录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采取的心理干预措施,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搜集整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心理干预。患者使用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评分进行评价,并对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对2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比较,发现2组患者在干预前存在明显的焦虑症状,但是仅仅存在轻微的抑郁症状。比较中发现,干预前,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2.3±5.2)分,与对照组焦虑评分[(22.6±6.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大于14分,说明2组患者在干预前存在明显的焦虑症状;干预前,观察组抑郁评分为(17.1±3.7)分,较对照组的抑郁评分[(17.5±4.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抑郁评分稍超过17分,说明2组患者虽然存在抑郁症状,但是其症状较轻微。干预2周后,发现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0.1±3.9)分],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23.8±2.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仍明显大于14分,说明2组患者在干预后存在明显的焦虑症状,但观察组患者较干预前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发现观察组抑郁评分为(16.2±4.4)分,较对照组的抑郁评分[(16.9±4.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抑郁评分稍小于17分,说明2组患者在干预后轻微的抑郁症状得到缓解,但观察组患者较干预前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室环境评分[(4.23±1.50)分]较对照组[(3.29±1.14)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态度评分[(4.50±2.23)分]较对照组[(3.31±1.02)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护理作用评分[(4.18±1.57)分]较对照组[(3.44±1.62)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护理质量评分[(4.31±2.01)分]较对照组[(3.38±1.91)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甲型Hl Nl流感患者在隔离期间产生的特殊心理问题,需要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 心理护理 护理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矫筋正骨法”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超 李迎春 +5 位作者 朱俊琛 熊应宗 聂勇 马幸福 苏毅 郑智文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80-84,共5页
目的观察“矫筋正骨法”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和对步态的影响。方法纳入KOA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刀组和对照组。其中针刀组32例,行“矫筋正骨法”针刀治疗;对照组33例,行常规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矫筋正骨法”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和对步态的影响。方法纳入KOA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刀组和对照组。其中针刀组32例,行“矫筋正骨法”针刀治疗;对照组33例,行常规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及步态分析的方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显著降低(P<0.05),HSS评分中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针刀组屈曲畸形评分也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针刀组和对照组步频、步速、步长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刀组治疗后VAS显著降低(P<0.05),HSS评分中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步频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针刀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矫筋正骨法”针刀可以显著减轻KOA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可以使患者的关节功能、活动度以及步频同步得到改善,体现了KOA治疗中“筋骨并重、标本兼治”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刀 矫筋正骨法 步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形肌损伤的针刀松解与梅花针叩刺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俊琛 王超 +5 位作者 马幸福 聂勇 李迎春 苏毅 熊应宗 郑智文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与梅花针叩刺治疗菱形肌损伤的临床疗效与比较;方法:采用单盲设计,将120例菱形肌损伤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行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行梅花针叩刺,于治疗结束后第2天和治疗结束后3...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与梅花针叩刺治疗菱形肌损伤的临床疗效与比较;方法:采用单盲设计,将120例菱形肌损伤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行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行梅花针叩刺,于治疗结束后第2天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VAS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结束后第2天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后第2天的VAS评分(P<0.05),而对照组两个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估方面,治疗后第2天两组之间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的有效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在对照组中,治疗后3个月时的有效率相比于治疗后第2天则降低(P<0.05)。结论:针刀松解治疗菱形肌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中远期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肌损伤 针刀 梅花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