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郑才锋 高永涛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771-1773,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为现代临床给予针对性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统计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一步通过Logistic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 目的观察分析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为现代临床给予针对性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统计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一步通过Logistic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果术后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比13.75%(11/80),其中3例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狭窄、2例肠梗阻、1例术后出血、1例胰漏、1例腹腔脓肿。单因素结果提示,年龄、性别、切口类型、入院ADL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伴有基础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与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出现相关(P<0.05);进一步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伴有基础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是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胃癌患者实施胃癌根治术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及时有效干预,以确保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获得满意的、理想化的手术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并发症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治疗和预防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才锋 张书培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的27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经保守止血后进行手术治疗,7例进行...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的27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经保守止血后进行手术治疗,7例进行非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均制定适宜的治疗计划,记录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治疗20例中,18例停止出血,死亡2例,其中1例为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自身凝血功能差导致腹腔持续渗血,死于失血性休克。非手术治疗7例中,5例治愈,死亡2例,其中1例因出现大量腹水和明显黄疸无法实施急诊手术而突发大量出血死亡,1例死于肝衰竭。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的患者,应根据出血量和肝脏情况积极地进行手术或保守疗法。同时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注重心理疏导、术中规范操作和术后生活指导,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断流术 消化道出血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疗效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郑才锋 鄢邦仲 韩亚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开腹脾切除手术,观察组(30例)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手术,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术后12 h,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开腹脾切除手术,观察组(30例)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手术,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术后12 h,24 h和48 h的VAS评分以及血象变化,评价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和48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WBC、RBC、Hb和PLT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WBC、RBC、Hb和PLT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能使恢复患者正常血象,提高肠道功能恢复速度,术后疼痛较轻,患者出院时间较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术 门静脉高压 脾功能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胃镜治疗胃癌急性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郑才锋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4期638-640,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治疗胃癌急性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取胃癌急性出血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47例。观察组行急诊胃镜止血,对照组行药物止血。对2组患者临床表现、临床疗效、止血时...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治疗胃癌急性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取胃癌急性出血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47例。观察组行急诊胃镜止血,对照组行药物止血。对2组患者临床表现、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转手术率、治疗后生活质量恢复情况及并发症进行考察。结果 2组患者临床表现以呕血及黑便、收缩压升高及心率增快现象为主,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转手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恢复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4.4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再出血患者转手术进行外科止血外,其他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急诊胃镜治疗胃癌急性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急性出血 急诊胃镜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淋巴结清扫方案对Ⅰ~Ⅲ期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才锋 申昌军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574-576,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淋巴结清扫方案在对Ⅰ~Ⅲ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术对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Ⅰ~Ⅲ期胃癌患者86例,根据患者术中所采取的淋巴结根治术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患者术中行传统淋巴结清扫,... 目的分析不同淋巴结清扫方案在对Ⅰ~Ⅲ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术对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Ⅰ~Ⅲ期胃癌患者86例,根据患者术中所采取的淋巴结根治术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患者术中行传统淋巴结清扫,B组患者术中行顺式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结果。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直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A组患者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顺式淋巴结清扫可明显缩短Ⅰ~Ⅲ期胃患者胃癌根治手术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更适合Ⅰ~Ⅲ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Ⅲ期胃癌 胃癌根治术 传统淋巴结清扫术 顺式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与PN对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才锋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2期274-276,279,共4页
目的比较常规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对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胃癌根治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25例。2组在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5天早8点测定营养指标、细胞免疫指标,以及肠功能... 目的比较常规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对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胃癌根治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25例。2组在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5天早8点测定营养指标、细胞免疫指标,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观察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术前24 h TP、ALB、PA和TRF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 2组各项指标均较术前24h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下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和第5天,2组各项指标较术后24 h略有上升,EN组稍高于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24 h CD4+、CD8+的含量和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2组CD4+含量,CD4+/CD8+值均比术前24 h显著下降(P<0.05),CD8+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5天,2组患者CD4+含量均较术后24 h均有所上升,EN组上升较为明显(P<0.05);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5天,EN组的CD4+/CD8+比值较术后24 h有所上升;2组的CD8+含量在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5天均较术后24 h有明显的下降(P<0.05)。EN组住院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结论 EN比PN更能提高患者术后的免疫力,更有利于降低患者机体的蛋白分解速度,促进体内蛋白的合成,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EN 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7
作者 郑才锋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33期7427-7428,共2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术前确诊8例,开腹探查时确诊20例,术前诊断率28.57%。经积极治疗,26例痊愈,治愈率92.86%;死亡2例,病死率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术前确诊8例,开腹探查时确诊20例,术前诊断率28.57%。经积极治疗,26例痊愈,治愈率92.86%;死亡2例,病死率7.14%;6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21.43%。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早期确诊以及合理治疗能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损伤 诊断率 治疗 病死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中3D立体补片对减轻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杰 郑才锋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547-154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中3D立体补片对减轻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患者76例,随机分为3D组与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治疗,3D组给予3D立体补片修补治疗,对照组给予聚丙烯补...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中3D立体补片对减轻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患者76例,随机分为3D组与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治疗,3D组给予3D立体补片修补治疗,对照组给予聚丙烯补片修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3D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3D组术后7 d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3D组术后1 d、3 d、5 d、7 d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D组术后7 d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中3D立体补片在腹股沟疝患者的应用并不会增加手术时间,可长期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3D立体补片 腹股沟疝 疼痛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