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冬小麦冠层-大气氨交换的季节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吕
景建元
+5 位作者
李惠通
郑天义
李嘉
吕慎强
周春菊
王林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6-264,273,共10页
为探究冠层氨交换对麦田氨挥发的贡献,从农学和生理角度揭示冠层氨挥发的机理,本文以冬小麦‘小偃22’和‘郑麦36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冠层NH 3交换动态;枯、黄叶和根茬对冠层NH 3挥发的影响;监测了不同生育期的叶片硝酸盐...
为探究冠层氨交换对麦田氨挥发的贡献,从农学和生理角度揭示冠层氨挥发的机理,本文以冬小麦‘小偃22’和‘郑麦36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冠层NH 3交换动态;枯、黄叶和根茬对冠层NH 3挥发的影响;监测了不同生育期的叶片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质外体铵浓度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氮代谢指标,考察了其与冠层氨交换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孕穗~扬花之前冠层吸收氨,为氨汇,其对农田氨挥发的消减率可达23%~40%;孕穗~扬花之后以冠层释放氨,为氨源,其对农田氨挥发的贡献率达17%~27%。小偃22冠层氨的吸收与挥发分别较郑麦366高28%~47%和19%~68%。氮肥施用下的土壤和冠层氨交换比不施氮处理高2.82~3.19 kg·hm-2和0.972~1.463 kg·hm-2,高肥力土壤和冠层氨交换比低肥力土壤高15.18~15.55 kg·hm-2和0.947~1.438 kg·hm-2。枯、黄叶对冠层氨挥发的作用受品种、生育期及土壤肥力等的影响。在高肥力和施氮(N180)条件下,收获后的麦茬也是氨释放源。冠层氨挥发与土壤温度、质外体铵浓度和可溶性蛋白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硝酸盐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结论:冬小麦营养生长期冠层与大气的氨交换以吸收为主,进入灌浆期后,以释放为主,氨交换方向受到生育期及氮素代谢过程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小麦品种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氨交换
硝酸盐含量
谷氨酰胺合成酶
质外体NH+4
可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数量分类、排序及多样性格局
被引量:
16
2
作者
郑天义
王丹
+1 位作者
姬柳婷
康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353-7361,共9页
通过多元回归树(MRT,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进行排序,并对分类得到的森林群落总体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对30个...
通过多元回归树(MRT,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进行排序,并对分类得到的森林群落总体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对30个样地进行MRT分类,经交叉验证得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可以分为6类。(2)CCA排序揭示了群落的生境分布范围,并反映了太白山森林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海拔、坡度、枯落物厚度和干扰情况4个变量对本研究区群落分布有显著影响。(3)位于中海拔区域森林群落的3种总体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而位于高海拔和低海拔区域森林群落的3种总体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回归树
典范对应分析
群落总体多样性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重楼潜在适生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主导气候因子
被引量:
20
3
作者
姬柳婷
郑天义
+2 位作者
陈倩
钟娇娇
康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6,共8页
基于现有物种数据结合气候变量来预测物种的潜在地理分布,对于了解物种进化以及合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中国境内220个北重楼分布点和12个相关系数较低的气候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了北重楼在当前时期和未来时期...
基于现有物种数据结合气候变量来预测物种的潜在地理分布,对于了解物种进化以及合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中国境内220个北重楼分布点和12个相关系数较低的气候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了北重楼在当前时期和未来时期(2050s、2070s)的潜在适生区,并分析了影响其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MaxEnt模型AUC值为0.940,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当前时期,北重楼的总适生区面积占整个研究区域面积的18.1%,其中,高适生区和低适生区分别占7.0%和11.1%,主要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山脉、秦岭-大巴山区、河北、山西以及山东北部等地区;未来时期在RCP 2.6、RCP 4.5、RCP 6.0、RCP 8.5气候情景下,2050s和2070s中国境内北重楼的总适生区面积均呈现缩减趋势,其中,高适生区面积均减少,而低适生区面积则全部有所增加,且北重楼适生区的范围和几何中心逐渐向东北方向的高海拔地区扩散;影响北重楼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分别为最湿月降水量、年平均温度、等温性和1月降水量,累积贡献率高达89.2%,其适宜范围分别为100~275 mm、-0.1~16℃、21~35和3~1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重楼
气候变化
MaxEnt模型
潜在适生区
主导气候因子
原文传递
题名
冬小麦冠层-大气氨交换的季节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吕
景建元
李惠通
郑天义
李嘉
吕慎强
周春菊
王林权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6-264,273,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200105)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ZDCXL-SF-02-05)
文摘
为探究冠层氨交换对麦田氨挥发的贡献,从农学和生理角度揭示冠层氨挥发的机理,本文以冬小麦‘小偃22’和‘郑麦36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冠层NH 3交换动态;枯、黄叶和根茬对冠层NH 3挥发的影响;监测了不同生育期的叶片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质外体铵浓度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氮代谢指标,考察了其与冠层氨交换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孕穗~扬花之前冠层吸收氨,为氨汇,其对农田氨挥发的消减率可达23%~40%;孕穗~扬花之后以冠层释放氨,为氨源,其对农田氨挥发的贡献率达17%~27%。小偃22冠层氨的吸收与挥发分别较郑麦366高28%~47%和19%~68%。氮肥施用下的土壤和冠层氨交换比不施氮处理高2.82~3.19 kg·hm-2和0.972~1.463 kg·hm-2,高肥力土壤和冠层氨交换比低肥力土壤高15.18~15.55 kg·hm-2和0.947~1.438 kg·hm-2。枯、黄叶对冠层氨挥发的作用受品种、生育期及土壤肥力等的影响。在高肥力和施氮(N180)条件下,收获后的麦茬也是氨释放源。冠层氨挥发与土壤温度、质外体铵浓度和可溶性蛋白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硝酸盐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结论:冬小麦营养生长期冠层与大气的氨交换以吸收为主,进入灌浆期后,以释放为主,氨交换方向受到生育期及氮素代谢过程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小麦品种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关键词
冠层氨交换
硝酸盐含量
谷氨酰胺合成酶
质外体NH+4
可溶性蛋白
Keywords
canopy ammonia exchange
nitrate
glutamine synthetase
apoplast NH+4
soluble protein
分类号
S181.3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数量分类、排序及多样性格局
被引量:
16
2
作者
郑天义
王丹
姬柳婷
康冰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353-7361,共9页
基金
2018年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专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8〕43号)。
文摘
通过多元回归树(MRT,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进行排序,并对分类得到的森林群落总体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对30个样地进行MRT分类,经交叉验证得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可以分为6类。(2)CCA排序揭示了群落的生境分布范围,并反映了太白山森林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海拔、坡度、枯落物厚度和干扰情况4个变量对本研究区群落分布有显著影响。(3)位于中海拔区域森林群落的3种总体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而位于高海拔和低海拔区域森林群落的3种总体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
关键词
多元回归树
典范对应分析
群落总体多样性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群落
Keywords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MRT)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total community diversity
Taibai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forest community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重楼潜在适生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主导气候因子
被引量:
20
3
作者
姬柳婷
郑天义
陈倩
钟娇娇
康冰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6,共8页
基金
2017年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专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7]66号)资助~~
文摘
基于现有物种数据结合气候变量来预测物种的潜在地理分布,对于了解物种进化以及合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中国境内220个北重楼分布点和12个相关系数较低的气候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了北重楼在当前时期和未来时期(2050s、2070s)的潜在适生区,并分析了影响其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MaxEnt模型AUC值为0.940,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当前时期,北重楼的总适生区面积占整个研究区域面积的18.1%,其中,高适生区和低适生区分别占7.0%和11.1%,主要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山脉、秦岭-大巴山区、河北、山西以及山东北部等地区;未来时期在RCP 2.6、RCP 4.5、RCP 6.0、RCP 8.5气候情景下,2050s和2070s中国境内北重楼的总适生区面积均呈现缩减趋势,其中,高适生区面积均减少,而低适生区面积则全部有所增加,且北重楼适生区的范围和几何中心逐渐向东北方向的高海拔地区扩散;影响北重楼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分别为最湿月降水量、年平均温度、等温性和1月降水量,累积贡献率高达89.2%,其适宜范围分别为100~275 mm、-0.1~16℃、21~35和3~14 mm。
关键词
北重楼
气候变化
MaxEnt模型
潜在适生区
主导气候因子
Keywords
Paris verticillata
climate change
MaxEnt model
potential suitable area
dominant climate factor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S16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冬小麦冠层-大气氨交换的季节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王吕
景建元
李惠通
郑天义
李嘉
吕慎强
周春菊
王林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数量分类、排序及多样性格局
郑天义
王丹
姬柳婷
康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重楼潜在适生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主导气候因子
姬柳婷
郑天义
陈倩
钟娇娇
康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