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体模实验 被引量:5
1
作者 郑君惠 梁长虹 +2 位作者 黄美萍 刘辉 巫梓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采用心脏动态冠脉体模,对影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利用心脏动态冠脉体模,在心律整齐的条件下,改变不同的心率;在心律变化的条件下,改变心率波动的范围,采用不同重组算法、图像重组相位窗,评价64... 目的采用心脏动态冠脉体模,对影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利用心脏动态冠脉体模,在心律整齐的条件下,改变不同的心率;在心律变化的条件下,改变心率波动的范围,采用不同重组算法、图像重组相位窗,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图像质量最佳心率为≤70次/分,心率波动≤10次/分,图像质量在R-R间期的75%左右相位(舒张中期)最好。当心率较快时(≥80次/分),在R-R间期45%左右相位能够获得相对好的图像质量。心率较慢而波动小,冠状动脉成像采用segment(单扇区)重组算法,图像质量比较好;而心率快、波动比较大时,冠状动脉成像采用plus(四扇区)重组算法,图像质量比较好。结论心率、重组算法和图像重组相位窗是影响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主要参数,在应用中应适当运用以上的参数,才能获得优质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磁共振射频能量吸收率SAR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郑君惠 梁长虹 罗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69-1472,共4页
目的通过对SAR影响参数研究,计算10秒SAR,指导MR扫描顺利进行。方法采用GE公司HD3T扫描仪,头颅8通道线圈,扫描序列为T2-FSE,改变体重、TR、层数等参数对水模进行扫描,观察SAR的改变。结果SAR与体重和TR有关,而与扫描的层数无关,SAR是RF... 目的通过对SAR影响参数研究,计算10秒SAR,指导MR扫描顺利进行。方法采用GE公司HD3T扫描仪,头颅8通道线圈,扫描序列为T2-FSE,改变体重、TR、层数等参数对水模进行扫描,观察SAR的改变。结果SAR与体重和TR有关,而与扫描的层数无关,SAR是RF、B0、体重和TR的函数。根据体重与10秒SAR的关系曲线,通过MATLAB,进行一个曲线拟合,得出10 s SAR与体重的关系方程式:SAR=((-5.96E-09)X4-(2.08E-06)X3+0.0005681X2-0.04531X+1.638)*Peak_SAR.结论SAR是RF脉冲序列、B0、体重和TR的函数,我们所得到的MATLAB4次方程式,只要输入病人体重和Peak_SAR就能直接得到10 s SAR,就可以估计扫描是否暂停,以及暂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能量吸收率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对比法电影MR对PC预置流速与信号强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君惠 梁长虹 +1 位作者 谭绍恒 曾琼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76-877,共2页
目的 :评估磁共振电影相位对比法PC预置流速对流体信号的影响。方法 :在 1 5T磁共振机上 ,利用磁共振电影相位对比法 ,改变PC预置流速 :5 0cm /s、10 0cm/s、15 0cm/s、2 0 0cm /s、2 5 0cm /s、40 0cm/s ,在工作站上根据不同PC预置流... 目的 :评估磁共振电影相位对比法PC预置流速对流体信号的影响。方法 :在 1 5T磁共振机上 ,利用磁共振电影相位对比法 ,改变PC预置流速 :5 0cm /s、10 0cm/s、15 0cm/s、2 0 0cm /s、2 5 0cm /s、40 0cm/s ,在工作站上根据不同PC预置流速测得相应的流体信号强度。结果 :PC预置流速 <15 0cm /s时 ,应用MR电影相位对比法测定流体的SI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强。PC预置流速大于 15 0cm/s时 ,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弱。结论 :PC预置流速为流体实际流速的 1 5倍时 ,流体信号强度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对比法 PC预置流速 信号强度 相关性 磁共振电影相位对比法 信号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影像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君惠 梁长虹 《中国医疗设备》 2009年第9期151-153,156,共4页
医疗影像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不但能够保障医疗质量,还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价值、节约医疗成本,降低受检者医疗损伤等。本文简介了医疗设备在购置、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详述医疗影像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最后以乳腺X线摄... 医疗影像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不但能够保障医疗质量,还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价值、节约医疗成本,降低受检者医疗损伤等。本文简介了医疗设备在购置、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详述医疗影像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最后以乳腺X线摄影系统的MQSA质量控制标准为例分析指出了质量控制中定期保养和预防性维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影像设备 质量控制 医疗安全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三维快速梯度回波成像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君惠 梁长虹 +3 位作者 谭绍恒 曾琼新 黄飚 黄美萍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探讨垂体增强检查中 ,三维快速梯度回波T1加权序列 ( 3D FFET1WI)的参数优化 ,并与二维自旋回波T1加权序列 ( 2D SET1WI)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方法 :使用 1.5T高场MR成像仪及头颅正交线圈。 3 0例脑垂体均行冠状位 2D SET1WI和 3D... 目的 :探讨垂体增强检查中 ,三维快速梯度回波T1加权序列 ( 3D FFET1WI)的参数优化 ,并与二维自旋回波T1加权序列 ( 2D SET1WI)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方法 :使用 1.5T高场MR成像仪及头颅正交线圈。 3 0例脑垂体均行冠状位 2D SET1WI和 3D FFET1WI检查。结果 :3D FFET1WI时 ,重复时间 /回波时间 /翻转角为 3 0ms/9ms/2 0°最佳。 3D FFET1WI序列增强扫描的单层图像信噪比较 2D SET1WI图像差 (P <0 .0 5 ) ,但叠加 3D FFE相邻层面至相当于 2D SE层厚时 ,信噪比与 2D SE比较基本上相等。病变与正常组织对比噪声比 ,3D FFET1WI明显优于 2D SET1WI(P <0 .0 1)。结论 :3D FFET1WI的空间分辨力高 ,病变 /正常垂体组织对比噪声比 ,3D FFE明显优于 2D SE(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 梯度回波成像 3D-FFE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仪定期保养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君惠 曾琼新 谭绍恒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S1期213-214,共2页
关键词 梯度线圈 信噪比 均匀度 信号噪声比 静磁场 测量结果 过滤板 控制板 扫描床 畸变率 接收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模实验优化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参数设置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君惠 梁长虹 +2 位作者 黄美萍 刘辉 巫梓斌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改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条件。方法在不同的心率、不同重组算法、图像重组相位窗下,用心脏冠状动脉模具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心率小于70次/分,心率波动范围小于10次/分时图像质量最佳;图像质量在R-R... 目的探讨改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条件。方法在不同的心率、不同重组算法、图像重组相位窗下,用心脏冠状动脉模具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心率小于70次/分,心率波动范围小于10次/分时图像质量最佳;图像质量在R-R间期的75%相位(舒张中期)最好;实验数据共108组,采用单扇区、双扇区、四扇区重组成功率分别为93.5%,91.6%,93.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63,P=0.125)。优良率分别为81.8%,79.2%和84.1%。结论心率、重组算法和图像重组相位窗是影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主要参数,运用合适参数能获得更优质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冠状动脉 图像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体模实验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君惠 黄美萍 +1 位作者 巫梓斌 茹光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8期10-12,共3页
目的通过冠脉体模实验,改善64排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使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评估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方法本研究利用冠状动脉心脏模具,采用不同的心率、不同重建算法、图像重建相位窗,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图... 目的通过冠脉体模实验,改善64排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使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评估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方法本研究利用冠状动脉心脏模具,采用不同的心率、不同重建算法、图像重建相位窗,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图像质量最佳心率为<70bmp,心率波动<10bmp。60%实验组,图像质量在R-R间期的75%相位(舒张中期)最好,心率快而波动小,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单扇区重建算法,图像质量比较好。结论心率、重建算法和图像重建相位窗是影响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主要参数,在应用中应适当运用以上的参数,才能获得优质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冠状动脉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心脏成像质量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君惠 梁长虹 +2 位作者 谭绍恒 曾琼新 黄飙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2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脏成像 心脏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成像
10
作者 郑君惠 谭绍恒 +4 位作者 梁长虹 陈乃楹 黄飚 黄美萍 曾琼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组成胸部快速自旋回波法成像(TSE)的 T_2WI 优化参数,并比较用外周脉搏门控(PPU)TSE-T_2WI 与不用门控(NO-PPU)TSE-T_2W 的图像质量。材料与方法:使用 Philips ACS-NT15 1.5T 超导高场 MR 成像仪。30例胸部快速自旋回波法磁共... 目的:探讨组成胸部快速自旋回波法成像(TSE)的 T_2WI 优化参数,并比较用外周脉搏门控(PPU)TSE-T_2WI 与不用门控(NO-PPU)TSE-T_2W 的图像质量。材料与方法:使用 Philips ACS-NT15 1.5T 超导高场 MR 成像仪。30例胸部快速自旋回波法磁共振检查资料。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2岁,平均55岁。线圈:体部正交线圈。采用序列:TSE(PPU)T_2W/TRA、TSE(NO-PPU)T_2W/TRA。结果:TSE/T_2W 序列用与不用外周脉搏门控,图像质量差别小;增加回波链的长度,同时会增加运动伪影。结论:肺部 MRI 检查无需使用外周脉搏门控,但纵隔 MRI 仍需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成像 快速自旋回波 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泰乐影与腹部屏气扫描技术
11
作者 郑君惠 梁长虹 谢淑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127-128,共2页
探讨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泰乐影增强扫描时 ,通过对SE T1加权序列、FFE T1(inphase)序列、FFE T1(outphase)序列的比较研究 ,优化其扫描参数 。
关键词 泰乐影 增强扫描 SE-T1 FFE-T1 优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脂肪肝MR波谱分析结果因素的研究
12
作者 郑君惠 梁长虹 +1 位作者 谢淑飞 刘于宝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9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脂肪肝1H-MRS成像的相关技术因素。方法:对13例脂肪肝病例及7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扫描及MR波谱成像。分析自动预扫描、感兴区的选择、饱和带的使用、高阶匀场等技术因素对脂肪肝MR波谱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做自动预扫描... 目的:探讨影响脂肪肝1H-MRS成像的相关技术因素。方法:对13例脂肪肝病例及7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扫描及MR波谱成像。分析自动预扫描、感兴区的选择、饱和带的使用、高阶匀场等技术因素对脂肪肝MR波谱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做自动预扫描、使用饱和带和高阶匀场、调节定位、使感兴趣区远离骨质和气体,有19例(95%)波谱正常,呈左高右低的原始波谱曲线,曲线通过校准和后处理,呈现代表水峰和脂肪峰的波谱线。未做自动预扫描、未使用饱和带和高阶匀场,有2例(10%)出现化学物质的峰线过宽;其余18例中,3例(15%)出现波谱曲线的基线呈明显的锯齿状;12例(60%)出现整个波谱曲线呈锯齿状,没有任何化学物质的尖峰,3例(15%)扫描失败,18例均无法进行图像校准和后处理。结论:自动预扫描、使用饱和带和高阶匀场,同时调节定位,使感兴区远离骨质和气体是决定波谱采集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波谱学 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泰乐影与腹部屏气扫描技术的研究
13
作者 郑君惠 梁长虹 +1 位作者 刘于宝 谢淑飞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泰乐影增强扫描时最优的T1WI序列及成像参数。方法:对13例病例20个病灶行MR SE T1WI序列、FFE T1WI in phase序列、FFE T1WI out phase序列扫描,测量各序列肝脏病变及正常肝实质的平均信号强度,计算并比较... 目的:探讨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泰乐影增强扫描时最优的T1WI序列及成像参数。方法:对13例病例20个病灶行MR SE T1WI序列、FFE T1WI in phase序列、FFE T1WI out phase序列扫描,测量各序列肝脏病变及正常肝实质的平均信号强度,计算并比较各序列信噪比(signal/noise, S/N)、对比噪声比(contrast/noise, C/N)及对比伪影比(con trast/artifact,C/A)。结果:out phase和in phase序列图像的呼吸运动伪影最小,20个病灶中仅有2个(10%)有呼吸运动伪影,而SE序列则有8例(90%)有呼吸运动伪影。out phase序列显示肝内门静脉及肝静脉优于SE序列,显示病变比SE序列清楚。结论:FFE T1WI out phase序列为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泰乐影T1WI成像的最优序列,TR 25 ms、TE 6.9 ms、翻转角20°为其最优成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S医学网络的设计探讨
14
作者 郑君惠 黄良谋 《医疗保健器具》 2006年第9期25-27,共3页
目的解决医院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大规模的应用、大流量数据传输的网络需求,以及随之出现的负载均衡问题。方法网络中心交换机采用3ComSuperStack3Switch4300交换机,各大楼间采用1000M光纤接入,100M光纤连接到每个信息点;原有网络... 目的解决医院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大规模的应用、大流量数据传输的网络需求,以及随之出现的负载均衡问题。方法网络中心交换机采用3ComSuperStack3Switch4300交换机,各大楼间采用1000M光纤接入,100M光纤连接到每个信息点;原有网络保持物理独立,采用二层交换,减轻网络的流量负担,解决负载均衡。结果通过网络设计,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系统,适应和满足了目前PACS的高需求,并为将来向1000M应用升级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为在院内实现图像、信息、病人资料等方面的共享与传输提供了保障,为医院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结论建立PACS影像系统必须考虑良好的发展规划,硬件设施是PACS及所有医院信息管理的基础平台,因此应从多方位全面考虑网络状况和将来发展,搭建好良好的硬件平台是必要条件,而且利用线路共享性为其他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服务及数据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网络 局部网络 医院 信息系统放 射信息系统 设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对比剂在256层CT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曹希明 郑君惠 +2 位作者 巫梓斌 钟小梅 李新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30 ml)对比剂在256层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中的可行性,在减少静脉对比剂聚集的同时保证动脉足够强化。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头颈部CTA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两组扫描参数相同,对比剂注射方案不同。其中A组对比剂... 目的探讨低剂量(30 ml)对比剂在256层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中的可行性,在减少静脉对比剂聚集的同时保证动脉足够强化。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头颈部CTA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两组扫描参数相同,对比剂注射方案不同。其中A组对比剂总量为60 ml,注射流速为4.0 ml/s,随后以相同速度注射30 ml生理盐水;B组对比剂总量为30 ml,注射流速5.0 ml/s,随后以相同速度注射50 ml生理盐水。分别测量两组图像颈动脉、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及颈静脉的CT值,并对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A、B两组上腔静脉、右头臂静脉及右锁骨下静脉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左头臂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左右颈内静脉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主动脉弓、左右颈总动脉、左右锁骨下动脉及左右大脑中动脉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CTA检查中采用30 ml低剂量对比剂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降低了对比剂的用量,并减少上腔静脉、右头臂静脉及右锁骨下静脉的对比剂聚集,减少硬化伪影,同时不影响动脉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 脑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的MR脂肪抑制术成像 被引量:39
16
作者 黄飚 梁长虹 +4 位作者 曾辉 唐向周 郑君惠 谭少恒 曾琼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2-364,共3页
目的 分析膝关节外伤所致周围骨质骨髓水肿的MRI表现 ,探讨其形成的病理学机制。材料与方法 MRI检查发现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 43例 ,除常规T1、T2 加权像检查外 ,均有矢状面和冠状面脂肪抑制术检查。结果  43例患者中共发现膝关节... 目的 分析膝关节外伤所致周围骨质骨髓水肿的MRI表现 ,探讨其形成的病理学机制。材料与方法 MRI检查发现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 43例 ,除常规T1、T2 加权像检查外 ,均有矢状面和冠状面脂肪抑制术检查。结果  43例患者中共发现膝关节周围水肿 68处 ,常规T1、T2 加权像能显示大部分病灶 ,均呈相对低信号 ,脂肪抑制术后均可显示 ,呈明显的高信号。结论 MRI脂肪抑制T2 加权像能准确显示膝关节周围骨质的外伤性骨髓水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水肿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脑动脉强化的相关体质因素 被引量:12
17
作者 温孟皇 郑君惠 +3 位作者 叶维韬 黄飚 李新云 曹希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脑动脉强化阈值一致性的相关因素,并确定最佳延迟扫描时间,优化对比剂注射及扫描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行头颅CTA检查的108例患者,均行头颅CT灌注及头颅增强检查...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脑动脉强化阈值一致性的相关因素,并确定最佳延迟扫描时间,优化对比剂注射及扫描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行头颅CTA检查的108例患者,均行头颅CT灌注及头颅增强检查,并采用统一的碘注射流速及扫描方案。分析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体重指数以及心率与输入动脉强化阈值的相关性,计算输入动脉(颈内动脉)及输出静脉(上矢状窦)的平均达峰时间差。结果患者各种因素与动脉强化程度的相关性为:体表面积(r=-0.565,P<0.001)>体重(r=-0.556,P<0.001)>体重指数(r=-0.448,P<0.001)>身高(r=-0.429,P<0.001),与心率无相关性(r=0.093,P>0.05)。输入动脉及输出静脉的平均达峰时间差为6.42 s。结论为提高不同患者头颈联合CTA脑动脉强化阈值的一致性,可按体表面积或体重估算对比剂的用量。注射对比剂后CTA扫描时间不应超过6.4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体表面积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评估对比剂急性肾损伤肾功能动态变化的可行性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斌 陈文波 +6 位作者 梁龙 刘官树 Kannie W.Y. Chan 李宇国 郑君惠 梁长虹 张水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0-185,共6页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DWI技术评估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肾功能动态变化的可行性。方法27只雄性SD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泛影葡胺成功制作CI-AKI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6只SD大鼠,分别在注射对比...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DWI技术评估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肾功能动态变化的可行性。方法27只雄性SD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泛影葡胺成功制作CI-AKI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6只SD大鼠,分别在注射对比剂前24h及注射对比剂后30min、12h、24h、48h、72h、96h行肾脏IVIMDWI检查。测量肾皮质、内髓、外髓各参数,包括真实扩散系数(D值)、ADC值、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和灌注分数(f值)。在对应MRI检查的7个时间点任意分别选取3只大鼠,处死后获取右肾标本观察病理表现。采用两个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时间点MRI参数的差异,并与病理表现对照。结果注射对比剂前24h,肾皮质ADC值、D值分别为(1.74±0.06)×10^-3、(1.63±0.05)×10^-3mm2/s,注射对比剂后30min,分别降至(1.59±0.06)×10^-3、(1.58±0.06)×10^-3mm2/s,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D值轻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皮质D值、ADC值于12~48h持续下降,至72h回升;内髓及外髓D值、ADC值下降持续时间更长,至96h回升。肾皮质、内髓及外髓D*值在注射对比剂后30min即有不同程度下降,24h达最低值,而后于48h回升;在皮质及外髓,f值下降(12h)稍晚于D。值,回升(72h)亦稍晚于D*值。注射对比剂后不同时间的病理切片显微镜下可见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萎缩甚至坏死,以及间质充血、毛细血管扩张等。结论IVIMDWI技术可有效评估对比剂急性。肾损伤肾功能动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造影剂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在兔肝纤维化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秋实 刘辉 +4 位作者 梁长虹 刘再毅 郑君惠 曾琼新 张明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9-792,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评价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以四氯化碳诱导产生的肝纤维化模型兔和对照组兔行1H-MRS检查,获得肝脏主要含氢代谢物的波峰下面积,包括脂质(lipid)、胆碱(Cho)、糖原/葡萄糖复合物(G...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评价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以四氯化碳诱导产生的肝纤维化模型兔和对照组兔行1H-MRS检查,获得肝脏主要含氢代谢物的波峰下面积,包括脂质(lipid)、胆碱(Cho)、糖原/葡萄糖复合物(Glyu),同时计算代谢物与脂质的波峰下面积比值(Cho/lipid、Glyu/lipid)。以病理学肝纤维化分期为基础将兔划分为无纤维化组(S0)、轻中度纤维化组(S1~S2)和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组(S3~S4),比较不同组间1H-MRS参数变化情况,同时观察透射电镜下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Cho、Glyu和lipid在轻中度纤维化组降低,在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组升高;Cho/lipid和Glyu/lipid随肝纤维化的加重而升高。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组与另两组Cho/lipi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指标在纤维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在轻中度纤维化时以肝细胞损伤为主,在重度纤维化/肝硬化时肝细胞损伤与细胞外纤维基质沉积并重。结论肝纤维化时肝细胞损伤引起代谢物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阻碍代谢物排出,1H-MRS变化是对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综合反映。Cho/lipid是检测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磁共振波谱 显微镜检查 电子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曹希明 黄美萍 +2 位作者 郑君惠 巫梓斌 温孟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5期757-760,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需接受冠状动脉CT(CTA)检查者,按照对比剂注射方案个体化原则,对比剂总量(ml)=患者体重(kg),对比剂流率ml/s=对比剂总量/(扫描时间+8)ml/s,... 目的探讨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需接受冠状动脉CT(CTA)检查者,按照对比剂注射方案个体化原则,对比剂总量(ml)=患者体重(kg),对比剂流率ml/s=对比剂总量/(扫描时间+8)ml/s,同样流率追加30ml生理盐水}进行冠脉CTA检查,测量升主动脉根部左冠开口处CT值并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进行评分,分析对比剂注射方案个体化的可行性。结果按照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行冠脉CTA检查后,100例检查者升主动脉根部左冠开口处平均强化程度为(420.19±56.59)HU,冠状动脉显示评分得3分比例为88.78%,得2分比例为11.22%,无得1分者。结论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对比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