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二硝基水杨酸表面修饰纳米TiO_2吸附对硝基苯酚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凤英 钱沙华 +1 位作者 李顺兴 陈智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40-1143,共4页
化学吸附法合成3,5-二硝基水杨酸表面修饰的TiO2纳米粒子,TiO2表面修饰后呈浅黄色,Ti02表面羟基与3,5-二硝基水杨酸发生类似于醇和酸间的酯化反应.表层链接有苯环,极性减弱,非极性增强,在水、苯、乙醇中均分散性良好,与芳香族... 化学吸附法合成3,5-二硝基水杨酸表面修饰的TiO2纳米粒子,TiO2表面修饰后呈浅黄色,Ti02表面羟基与3,5-二硝基水杨酸发生类似于醇和酸间的酯化反应.表层链接有苯环,极性减弱,非极性增强,在水、苯、乙醇中均分散性良好,与芳香族污染物的亲合力增强,有利于吸附去除芳香族污染物.表面修饰的TiO2纳米粒子20mg,在最佳吸附pH值3、吸附时间10min,对100mL对硝基苯酚(3~10mg/L)的吸附率可由改性前的43%增至99.9%.该法吸附效率高,可直接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提供了深度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表面修饰 纳米粒子 吸附法 对硝基苯酚 芳香族污染物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对水中As(Ⅲ)吸附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凤英 李顺兴 +2 位作者 韩爱琴 汪春燕 钱沙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01-405,共5页
采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电热石英管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对水中As(Ⅲ)的吸附行为。探讨了蜈蚣草的前处理方法、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As(Ⅲ)浓度和溶液体积等因素对蜈蚣草吸附As(Ⅲ)的吸附率的影响。结果... 采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电热石英管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对水中As(Ⅲ)的吸附行为。探讨了蜈蚣草的前处理方法、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As(Ⅲ)浓度和溶液体积等因素对蜈蚣草吸附As(Ⅲ)的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0 mg经2 mol.L-1HCl洗脱处理后的蜈蚣草粉末为吸附剂,在pH为2.0、As(Ⅲ)浓度为20 ng.mL-1、溶液体积50 mL、吸附时间15 min条件下,蜈蚣草对As(Ⅲ)的吸附率可达86.1%,水中残余As(Ⅲ)仅为2.8 ng.mL-1。本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可望直接用于地下水中As(Ⅲ)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富集植物 蜈蚣草 吸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矮牡丹的分布格局及其生存群落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郑凤英 张金屯 +1 位作者 上官铁梁 张峰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8年第3期255-262,共8页
对山西稷山马家沟、永济水峪口,陕西延安万花山、华阴二仙桥4个地区矮牡丹生存群落进行了分类和排序研究,TWINSPAN分类将矮牡丹生存群落分为10类,分类结果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有效的验证。说明矮牡丹适应能力较强,但除了在地带... 对山西稷山马家沟、永济水峪口,陕西延安万花山、华阴二仙桥4个地区矮牡丹生存群落进行了分类和排序研究,TWINSPAN分类将矮牡丹生存群落分为10类,分类结果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有效的验证。说明矮牡丹适应能力较强,但除了在地带性顶级群落辽东栎林下矮牡丹能形成灌本层优势种外,在其它群落中,矮牡丹只属于群落的伴生成分;用Morisita指数法、负二项指数法和方差均值比法3种方法对矮牡丹种群进行了分布格局的判别,结果一致证明矮牡丹种群均呈集群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牡丹 分布格局 数量分析 生存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月水母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爆发 被引量:25
4
作者 郑凤英 陈四清 倪佳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32,共7页
介绍了海月水母的形态、生活习性、生活史、分布、生存条件、爆发及危害等基本情况,并分析了其爆发成因,最后提出了我国海月水母及其爆发研究的工作重点:确认在我国海域爆发的海月水母究竟是外来种还是本地种,了解其种群的生活史、食性... 介绍了海月水母的形态、生活习性、生活史、分布、生存条件、爆发及危害等基本情况,并分析了其爆发成因,最后提出了我国海月水母及其爆发研究的工作重点:确认在我国海域爆发的海月水母究竟是外来种还是本地种,了解其种群的生活史、食性及生活习性,掌握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规律并进行数量动态监测,分析其种群数量动态与海域环境的关系,开展其爆发的危害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月水母 生物学特征 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和5-磺基—水杨酸表面修饰纳米TiO_2吸附去除对硝基苯酚 被引量:7
5
作者 郑凤英 李顺兴 +1 位作者 钱沙华 邓南圣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8,共5页
利用化学吸附法合成了水杨酸和5-磺基—水杨酸表面修饰的TiO2纳米粒子.对表面修饰前后的TiO2纳米粒子,采用红外光谱法、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电子光谱法比较其官能团和吸光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经水杨酸和5-磺基—水杨酸改性后的TiO2分... 利用化学吸附法合成了水杨酸和5-磺基—水杨酸表面修饰的TiO2纳米粒子.对表面修饰前后的TiO2纳米粒子,采用红外光谱法、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电子光谱法比较其官能团和吸光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经水杨酸和5-磺基—水杨酸改性后的TiO2分别呈浅黄色、土黄色,吸收带边发生了明显的红移,吸收边起始点分别延伸至420nm和450nm处,出现—COOTi—和芳香羧酸酯的特征吸收峰;这说明TiO2表面羟基与水杨酸或5-磺基—水杨酸间发生类似酸和醇之间的酯化反应,分别形成的稳定六元环化合物;在最佳吸附pH值4.0和吸附平衡时间100min的条件下,水杨酸和5-磺基—水杨酸表面修饰的TiO2纳米粒子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率可由改性前的43%分别提高至89%和94%,突破了TiO2吸附去除芳香族污染物的瓶颈——在吸附剂表面的低覆盖率;同时表层链接苯环的极性减弱,非极性增强,并在水、苯和乙醇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表面修饰 纳米粒子 吸附法 芳香族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土壤系统地下部分碳流通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郑凤英 彭少麟 李跃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7-60,共4页
Carbon flow into soil increased due to enhanced plant production under elevated atmospheric CO 2 concentration.Rhizosphere physiological procedures deciding carbon allocation under ground has changed:Root turnover and... Carbon flow into soil increased due to enhanced plant production under elevated atmospheric CO 2 concentration.Rhizosphere physiological procedures deciding carbon allocation under ground has changed:Root turnover and root exudation increased;symboints activity,and soil microorganisms biomass enhanced,etc.But the quantity of carbon flux to soil cannot be determined exac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植物-土壤系统 地下部分 碳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硅石中微量铁锰钙镁 被引量:7
7
作者 郑凤英 李顺兴 +3 位作者 林路秀 黄艺娟 王桂林 钱沙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7-450,共4页
本文提出硅石消解新技术——微波消解法。于聚氯乙烯消解罐中加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程序加压升温分解硅石。微波消解法与冰浴法、加热消解法相比,可避免待测元素在分解过程带来的损失,且分解完全,酸用量少,操作简单、可靠。硅石... 本文提出硅石消解新技术——微波消解法。于聚氯乙烯消解罐中加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程序加压升温分解硅石。微波消解法与冰浴法、加热消解法相比,可避免待测元素在分解过程带来的损失,且分解完全,酸用量少,操作简单、可靠。硅石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铁、锰、镁、钙,铁、锰、镁、钙的回收率分别为97.3%~99.0%、104.4%~106.5%、95.7%~98.0%、103.1%~106.6%,与国家标准方法分析结果比较,相对误差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微量元素 硅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矮牡丹无性系分株种群的结构 被引量:8
8
作者 郑凤英 张金屯 +1 位作者 上官铁梁 张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15,共5页
矮牡丹 (PaeoniasuffruticosaAndr.var.spontaneaRehd .)无性系分株种群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 :7个样地矮牡丹的年龄结构可划分为 4类 :强增长型、平缓增长型、稳定适应型和波动型 ,前 3类种群的数量动态符合负指数方程y =ea -bx。表现结... 矮牡丹 (PaeoniasuffruticosaAndr.var.spontaneaRehd .)无性系分株种群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 :7个样地矮牡丹的年龄结构可划分为 4类 :强增长型、平缓增长型、稳定适应型和波动型 ,前 3类种群的数量动态符合负指数方程y =ea -bx。表现结构为单株高度不超过 12 0cm ,基径不超过 2cm。适宜生境为地带性顶极群落辽东栎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矮牡丹 无性系分株 种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度上植物叶气孔导度对升高CO_2的响应 被引量:25
9
作者 郑凤英 彭少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30,共5页
植物叶气孔导度对大气CO2 浓度升高的响应可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在叶水平上 ,叶气孔导度和气孔密度下降 ;在植物个体水平上 ,单位叶面积蒸腾下降 ,植株的水分利用率升高 ;在生态系统水平上 ,蒸散降低 ,土壤泾流和土壤水分含量增加 ;在... 植物叶气孔导度对大气CO2 浓度升高的响应可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在叶水平上 ,叶气孔导度和气孔密度下降 ;在植物个体水平上 ,单位叶面积蒸腾下降 ,植株的水分利用率升高 ;在生态系统水平上 ,蒸散降低 ,土壤泾流和土壤水分含量增加 ;在全球尺度上 ,扩大了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 ,同时也降低了全球降雨量增加的趋势。正是因为植物叶气孔导度的变化会影响全球水循环 ,所以它在全球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 植物叶 气孔导度 升高CO2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山黄麻属植物在近一世纪里气孔密度和潜在水分利用率的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凤英 彭少麟 赵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统计了狭叶山黄麻 (Trema angustifolia BL .)和光叶山黄麻 (Trema cannabina L our)腊叶标本在近一世纪里的气孔密度 ,并利用叶中 δ1 3 C值推算了它们在这段时期的潜在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 ,从 2 0世纪 2 0年代到 90年代 ,狭叶山黄... 统计了狭叶山黄麻 (Trema angustifolia BL .)和光叶山黄麻 (Trema cannabina L our)腊叶标本在近一世纪里的气孔密度 ,并利用叶中 δ1 3 C值推算了它们在这段时期的潜在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 ,从 2 0世纪 2 0年代到 90年代 ,狭叶山黄麻和光叶山黄麻的气孔密度分别降低 2 8.1%和 40 .0 % ;潜在水分利用率分别增加 19.5 %和42 .2 %。相关分析表明 ,在这 70年里 ,两种植物的气孔密度与大气 CO2 浓度成显著负相关 ,而它们的潜在水分利用率与大气 CO2 浓度成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增加 气孔密度 潜在水分利用率 植物 地球环境 山黄麻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郑凤英 彭少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8-452,共5页
应用 Meta 分析方法,探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捕食效应随地带性而变化,热带效应值最大,亚热带、温带和寒带也有效应,亚热带最小。按分类划分成两个级别时,脊椎动物级别属于大效应,而无脊椎动物级别... 应用 Meta 分析方法,探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捕食效应随地带性而变化,热带效应值最大,亚热带、温带和寒带也有效应,亚热带最小。按分类划分成两个级别时,脊椎动物级别属于大效应,而无脊椎动物级别为小效应,级别间差异不显著。按所在生态系统划分级别分析,陆生生态系统级别为中效应,淡水生态系统为小效应。总体上表明捕食者导致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降低;但不同标准划分的级别里几个级别的效应大小有差别。通过本例研究,表明 Meta 分析可有效地应用于大尺度的生态学问题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捕食者 被捕食者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对大气CO_2浓度倍增响应的整合分析 被引量:59
12
作者 郑凤英 彭少麟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11期1101-1109,共9页
对 8 4篇文献有关植物对大气CO2 浓度倍增响应进行整合分析(一种对同一主题下多个独立实验进行综合的统计学方法),发现环境因素(土壤水分亏缺、土壤低氮、高温和高浓度O3 )显著地影响植物对高CO2 浓度的响应。无任何环境胁迫时,高CO2 ... 对 8 4篇文献有关植物对大气CO2 浓度倍增响应进行整合分析(一种对同一主题下多个独立实验进行综合的统计学方法),发现环境因素(土壤水分亏缺、土壤低氮、高温和高浓度O3 )显著地影响植物对高CO2 浓度的响应。无任何环境胁迫时,高CO2 浓度对C3 植物的 12个植物生理生态指标产生负效应,对另 12个则表现正效应,负响应最强的前 5个指标为:气孔导度(gs) >暗呼吸速率(Rd) >单位叶重中的氮含量(Nm) >单位叶重中蛋白质含量(Prm) >单位叶结构重量中氮含量(Ns);正响应最强烈的前 5个指标为:根生物量(Br) >地上部生物量(Bs) >单位叶重中淀粉含量(St) >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A) >总生物量(Bt)。可见植物的气体交换和生物量受高CO2 浓度影响较大,叶化学成分的变化则以淀粉、单位叶重含氮量和单位叶重蛋白质含量较为明显。无任何胁迫时,C3 植物的总生物量和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分别提高 30.0 1%和 40.36 %;气孔导度下降 3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生态指标 大气CO2浓度升高 整合分析 倍增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郑凤英 时青云 吴姗姗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病理类型分析。方法:分析190例绝经后经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4 mm,并行诊断性刮宫及(或)子宫切除妇女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①190例患者中,应用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 lacem ent t...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病理类型分析。方法:分析190例绝经后经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4 mm,并行诊断性刮宫及(或)子宫切除妇女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①190例患者中,应用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 lacem ent therapy,HRT)者68例占35.8%,高血压者37例占19.5%,应用他莫西酚者15例占7.9%。此3项是影响子宫内膜增厚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有吸烟、不育、糖尿病;②子宫内膜厚度4 mm者48例,以萎缩性子宫内膜表现为主,未见有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子宫内膜厚度57 mm者62例,以内膜增生、内膜增殖症为主,不典型增生2例,内膜癌6例;子宫内膜厚度89 mm者42例,其中内膜癌11例,非典型增生4例;子宫内膜厚度≥10 mm者38例,其中内膜癌15例,不典型增生6例,内膜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结论: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的增厚有密切相关性。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4 mm者应行诊断性刮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子宫内膜增厚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藻形态及生长发育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凤英 韩晓弟 +2 位作者 张伟 金艳梅 赵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9-46,共8页
对威海双岛湾大叶藻的形态及生长发育特征进行了实地观察和精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大叶藻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营养枝具4-8片叶,互生,具管状叶鞘,叶片线型;根状茎匍匐于底泥;每节生两簇不定根;雌雄同株异花,佛焰苞花序,两... 对威海双岛湾大叶藻的形态及生长发育特征进行了实地观察和精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大叶藻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营养枝具4-8片叶,互生,具管状叶鞘,叶片线型;根状茎匍匐于底泥;每节生两簇不定根;雌雄同株异花,佛焰苞花序,两雄一雌单性无花被花交互排列于花序轴两侧,花粉胶质丝状;瘦果。其主要生长发育特征表现为:叶和节间的基部具有分生组织,叶和节间生长主要体现为基部的生长;腋芽的发育具有明显的窗口期;先出叶先于侧枝萌发;实生苗或克隆分株的端枝经过近一年的生长分化为成生殖枝,开化结果后即死亡;同一花序内的雌花先于雄花开放,水中受精,果实败育率较高。大叶藻营养、生殖器官形态结构的特化和它们生长发育的时序优化充分体现了该种对海洋水生环境的高度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 ) 形态 生长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草地资源及合理利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凤英 张金屯 +2 位作者 张峰 上官铁梁 周恩芳 《山地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33-38,共6页
对山西省草地的类型、产量、质量以及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证实山西省草地资源丰富而且质量较好.山西省草地可分为六个生态类群,按草地质量可分为五等,按草地产量可分为八级.目前,山西省草地的利用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 对山西省草地的类型、产量、质量以及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证实山西省草地资源丰富而且质量较好.山西省草地可分为六个生态类群,按草地质量可分为五等,按草地产量可分为八级.目前,山西省草地的利用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对草地进行掠夺式利用等,针对此现状,提出了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应该采用草地建设新技术,实施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草地资源 合理利用 草本植物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分析在生态学应用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郑凤英 陆宏芳 彭少麟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7-421,共5页
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是对同一主题下多个独立实验结果进行综合的统计学方法,被认为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数量综合方法。结合实例讨论了整合分析在生态学应用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明确的选择文献标准... 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是对同一主题下多个独立实验结果进行综合的统计学方法,被认为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数量综合方法。结合实例讨论了整合分析在生态学应用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明确的选择文献标准、给出了测量指标…效应值、设计严密,分析结果客观性强是其优点;在生态学应用中最严重的问题是选择效应值时面临的生物学意义和统计学特性不能兼顾,其它不足之处主要有选择文献时面临的数据缺失、原文献数据的非正态分布、文章的发表偏见、非随机性选择独立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分析 生态学 优点 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区黑松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郑凤英 杜伟 苟学文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65-1969,共5页
用3个丰富度指数、2个多样性指数和3个均匀度指数对威海市区11个黑松林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并用相关分析研究了这些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黑松混交林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黑松纯林群落,但均匀度却无此规律;(2)生境最优的黑松... 用3个丰富度指数、2个多样性指数和3个均匀度指数对威海市区11个黑松林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并用相关分析研究了这些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黑松混交林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黑松纯林群落,但均匀度却无此规律;(2)生境最优的黑松+刺槐+麻栎林(位于仙姑顶的样地11)在11个样地中的物种多样性表现最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都最大。而生境最差的位于火炬大厦的黑松纯林(样地2)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都最小;(3)除样地2外,其余样地群落的草本层丰富度和多样性都最大,灌木层次之,乔木层最小,均匀度无此规律;(4)3个丰富度指数之间、2个多样性指数之间以及两个Pielou均匀度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但Alatalo均匀度指数和其它7个指数之间相关性都不显著,同时对8个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后发现丰富度指数中Patrick指数(S)最优,而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ener(H)最优,均匀度指数中以H为基础计算出的Pielou(JH)指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 黑松林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区黑松沿海防护林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凤英 罗伟雄 +1 位作者 李乐 冯叶萍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90-1594,共5页
对威海市区9个样地两种林型的黑松沿海防护林的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9个样地的有机质、铵态N、速效K、速效P质量分数具有较为明显的层次性,表层养分质量分数最高,向下逐渐降低,但含水量层次性不明显。海边的海... 对威海市区9个样地两种林型的黑松沿海防护林的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9个样地的有机质、铵态N、速效K、速效P质量分数具有较为明显的层次性,表层养分质量分数最高,向下逐渐降低,但含水量层次性不明显。海边的海滨沙土比较贫瘠,9个样地的有机质、铵态N、速效K、速效P及含水量平均值都偏低,分别为0.76g/kg、5.20mg/kg、11.74mg/kg、7.53mg/kg和3.19%,平均pH值为5.76,为偏酸性土壤。5种微生物在土壤中密度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细菌>真菌>放线菌>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细菌在土壤微生物中占绝对优势,占微生物总数的99.9%。黑松麻栎混交林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和土壤微生物数量都高于黑松纯林,表明混交林下土壤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土壤有机质和水分质量分数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林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分析中几种常用效应值的介绍 被引量:21
19
作者 郑凤英 彭少麟 《生态科学》 CSCD 2001年第1期81-84,共4页
效应值是定量Meta分析中的结合统计量 ,其计算方法主要依赖于对原文献数据的获取程度 ,介绍并比较适合 3种原文献数据报道形式的几种效应值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效应值 META分析 生态学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分析中两种假设模型的介绍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郑凤英 彭少麟 《生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292-294,共3页
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是对同一主题下多个独立实验结果进行综合的统计学方法,被认为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数量综合方法。在进行整合分析时,首选应提出统计假设,根据假设的不同可将整合分析分为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 model)和随机... 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是对同一主题下多个独立实验结果进行综合的统计学方法,被认为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数量综合方法。在进行整合分析时,首选应提出统计假设,根据假设的不同可将整合分析分为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 model)和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前者假定有相似的多个研究在同一分组里有一个共同的真实效应值,由于取样误差,导致在实际效应值的测定中各研究间存在差别;在后者中,假定各研究间有随机变量,因此,不共享一个真实效应值。介绍了两种假设模型下整合分析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分析 固定效应模型 随机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