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局部胶结破损热力学行为的结构性黄土二元介质本构模型
1
作者 王番 郅彬 +4 位作者 刘恩龙 王小婵 邓博团 李金华 张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9,共13页
建立考虑局部胶结破损机制的本构模型是黄土力学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黄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关键理论基础。基于热力学方法和岩土破损力学,建立了一个宏-细观热力学本构模型,它能够定量描述局部胶结破损的热力学行为及细观尺度应力-... 建立考虑局部胶结破损机制的本构模型是黄土力学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黄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关键理论基础。基于热力学方法和岩土破损力学,建立了一个宏-细观热力学本构模型,它能够定量描述局部胶结破损的热力学行为及细观尺度应力-应变非均匀分布特征,提高了模型对变形的预测精度,其在数学形式上同剑桥模型类似。首先,通过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确定结构性黄土压缩变形过程中的结构破损功数学表达式,并发现结构性黄土局部损伤耗散的热力学行为主要来源:(1)破损集合体与未破损集合体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2)未破损集合体向破损集合体转换时,部分细观结构破损的不可逆热力学行为。基于此认识,建立了考虑胶结破损热力学行为的宏-细观本构模型框架,并通过分析结构性黄土变形机制(摩擦+胶结+破损共同作用),确定其自由能、耗散能和破损耗散能表达式;推导了一个考虑体积破损和剪切破损演化规律的损伤屈服函数及本构关系。通过所建立本构关系对已有试验数据进行预测,验证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本构模型 局部破损 热力学 二元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循环下黄土力学特性及损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郅彬 王尚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2-1102,共11页
为深入研究干湿-冻融循环对原状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及细观损伤演化规律,通过不同次数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consolidation drainage triaxial sheartest,CD)和核磁共振试验,从宏-细观角度分析其应力-应变曲线及强... 为深入研究干湿-冻融循环对原状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及细观损伤演化规律,通过不同次数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consolidation drainage triaxial sheartest,CD)和核磁共振试验,从宏-细观角度分析其应力-应变曲线及强度指标变化规律和细观孔隙的损伤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之上,假定黄土微元强度分布服从复合函数,建立了黄土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并验证其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并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大软化程度逐渐减弱。偏应力峰值随循环次数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在循环2次时其衰减程度最大,不同围压下分别衰减了17.6%、23.2%、24.5%和18.1%。土体内胶结块在循环作用下发生破损,使得内部孔隙面积逐渐增大,主要为小孔隙向中大孔隙的转变,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大,内部结构逐渐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冻融循环 黄土 力学特性 细观损伤 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达罗他胺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3
作者 郅彬 于栓宝 +3 位作者 崔渴科 范雅峰 陶金 张雪培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达罗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02月至2023年10月在我...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达罗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02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达罗他胺联合ADT的38例mHSPC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药物不良反应及随访结果,分析真实世界条件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的缓解率。结果:该研究共纳入38例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其中22(58%)例患者行机器人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3%)例患者行经会阴前列腺不可逆电穿孔治疗术,其余15(39%)例患者未行手术治疗。骨扫描示38例患者均存在骨转移,术后病理示21例患者淋巴结转移。使用达罗他胺并雄激素受体阻断剂3个月后,PSA_(50)和PSA_(90)的缓解率分别为100%(38/38)和97%(37/38);随访期间,PSA的不可测率为92%(35/38);1(3%)例患者出现PSA进展。不良反应主要有疲乏7(18%)例、潮热5(13%)例、血脂升高3(8%)例、血糖升高2(5%)例、四肢疼痛1(3%)例,无Ⅲ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达罗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具有良好的PSA缓解率和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达罗他胺 真实世界研究 前列腺特异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卸荷试验及其微结构
4
作者 刘昌旺 郅彬 任毅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11826-11833,共8页
湿陷性黄土在卸荷状态下的湿陷量与恒压下不同,通过试验从宏观与微观角度研究了卸荷作用下黄土湿陷量与微观结构变化情况。对铜川地区黄土进行湿陷性试验,测得不同埋深处恒压与卸荷的湿陷性系数,对比恒压与卸荷、湿陷系数的差异性,并结... 湿陷性黄土在卸荷状态下的湿陷量与恒压下不同,通过试验从宏观与微观角度研究了卸荷作用下黄土湿陷量与微观结构变化情况。对铜川地区黄土进行湿陷性试验,测得不同埋深处恒压与卸荷的湿陷性系数,对比恒压与卸荷、湿陷系数的差异性,并结合电镜扫描(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与图像分析系统PCAS(particles and cracks analysis system)观测分析湿陷性黄土微观结构变化,得到不同埋深、卸荷量下微观参数孔隙面积占比、概率熵与平均形状系数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卸荷将有效提高湿陷起始压力,减少湿陷性的发生,相较于恒压条件下改变了湿陷性黄土孔隙面积、颗粒分布、排列方式等;微观结构主要以片状和蜂窝结构为主,随埋深与卸荷量增加,孔隙由疏到密、细小孔隙占比增加;概率熵逐渐增大、颗粒排列混乱且定向性变差,均一化程度降低;卸荷作用下黄土的湿陷系数、埋深与卸荷量有很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卸荷 湿陷系数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作用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机制 被引量:9
5
作者 郅彬 武李和乐 +2 位作者 王番 王永鑫 李戈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88,共8页
为探究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在高应力下的承载变形机制,基于西安市高新区拟建场地CFG桩复合地基高应力现场试验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场地CFG桩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不小于1 666kPa;褥垫层在高应力作用下发生... 为探究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在高应力下的承载变形机制,基于西安市高新区拟建场地CFG桩复合地基高应力现场试验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场地CFG桩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不小于1 666kPa;褥垫层在高应力作用下发生破坏,其协调桩土共同作用能力降低;桩顶向上刺入褥垫层,荷载向桩顶集中,致使桩承担上部荷载的96.5%;桩间土发挥作用能力受限,复合地基相当于单桩承载;褥垫层的厚度与桩土应力比的增长呈现负相关;桩间土与桩顶的沉降差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褥垫层厚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当单桩承载力满足要求时,为保证高应力下桩间土不因荷载过大而造成复合地基的破坏,应适当减小褥垫层的厚度,降低其流动补偿能力;所得结论可为CFG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复合地基 高应力试验 褥垫层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湿减湿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郅彬 郭洁 +3 位作者 彭敏 张新蕾 吴长炎 陈文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273-276,287,共5页
黄土湿陷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狭义浸水饱和后的最终沉降量;但实际工程中常遇到的是不同增湿减湿含水率产生的广义湿陷,所以研究不同增湿减湿含水率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通过验测定由同一土桶制备的原状、增湿和减湿试样的含... 黄土湿陷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狭义浸水饱和后的最终沉降量;但实际工程中常遇到的是不同增湿减湿含水率产生的广义湿陷,所以研究不同增湿减湿含水率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通过验测定由同一土桶制备的原状、增湿和减湿试样的含水率、湿陷系数和压缩量,并结合现有相关理论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得出不同含水率的增湿、减湿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湿陷系数随增湿后含水率的增大而有明显的减小,初始含水率较低比初始含水率较高对湿陷性影响大;试验所取土样的峰值压力为100 k Pa左右,增湿界限含水率大概为26%;在相同条件下,增湿减小了黄土的湿陷量,却增大了压缩量;减湿减小了黄土的压缩量却增大了湿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湿 减湿 黄土 湿陷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路径下饱和黄土应力应变及孔压特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郅彬 王番 +2 位作者 胡梦玲 吴长炎 任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44-248,共5页
通过GDS多应力路径试验仪,对饱和重塑黄土开展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固结不排水试验。分析和探讨了常规三轴压缩、增p、减p和等p应力路径下饱和黄土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和孔压特性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固结方式所得到的应力峰值和稳定的... 通过GDS多应力路径试验仪,对饱和重塑黄土开展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固结不排水试验。分析和探讨了常规三轴压缩、增p、减p和等p应力路径下饱和黄土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和孔压特性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固结方式所得到的应力峰值和稳定的孔隙压力明显不同。在等压固结方式下,减p、等p和增p路径所对应的应力峰值和稳定孔隙压力值依次增大;且减p、等p和增p三种路径下的应力峰值和稳定时的孔隙压力值均随初始固结应力增大;在偏压固结方式下,减p、等p和增p路径所对应的应力峰值依次减小,减p、增p路径所对应的稳定孔隙压力值大于等p路径,减p路径下的稳定孔隙压力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应力路径 三轴试验 孔压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下覆结构性黄土次固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郅彬 王番 +2 位作者 王永鑫 武李和乐 焦航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47-1453,共7页
研究结构性黄土的次固结特性及机制,已成为黄土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计算和控制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结构性黄土的压缩试验,研究了其次固结特性及变形机制,建立了描述次固结系数时间效应的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性黄土存在明显的次... 研究结构性黄土的次固结特性及机制,已成为黄土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计算和控制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结构性黄土的压缩试验,研究了其次固结特性及变形机制,建立了描述次固结系数时间效应的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性黄土存在明显的次固结效应;荷载-次固结系数曲线(P-Cα)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 Cα峰值对应荷载大于Pc,且高荷载将不是次固结系数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岩土破损力学框架内,分析了荷载、含水率对次固结系数影响的机制;水对土颗粒胶结作用的弱化使得高含水率结构性黄土的P-Cα曲线只呈现下降段和稳定段;建立了一种描述次固结系数时间效应的关系式,可对计算高填方下覆原有黄土地基的工后沉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次固结系数 机制 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形状对粒状材料破碎演化规律及强度准则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郅彬 王小婵 刘恩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9-662,833,共15页
为探讨颗粒形状对粒状材料的颗粒破碎演化规律及强度特征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粒状材料颗粒形状量化参数,设计了一种考虑三维颗粒形状的人工试样制备方法,随即进行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并分析了颗粒破碎和强度特征,最终建立了一个二元... 为探讨颗粒形状对粒状材料的颗粒破碎演化规律及强度特征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粒状材料颗粒形状量化参数,设计了一种考虑三维颗粒形状的人工试样制备方法,随即进行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并分析了颗粒破碎和强度特征,最终建立了一个二元介质强度准则,具体的研究成果为:建立颗粒形状量化参数——球形模量G_(M),在此基础上制备了5种不同形状的可破碎粒状材料三轴试样,并发现球形模量影响着粒状材料的三轴压缩强度特征;通过筛分确定试样的颗粒破碎情况,对试样的颗粒破碎演化规律和临界状态进行探讨,发现颗粒形状通过影响颗粒破碎规律而控制着宏观强度的非线性演化特征;以二元介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考虑颗粒形状的可破碎粒状材料强度准则,并通过试验对其适用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形状 颗粒破碎 临界状态 二元介质模型 强度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郅彬 韩晓雷 杨更社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338,共6页
以西安地铁盾构施工为背景,研究了盾构施工时开挖面的稳定性,借鉴粘性土坡稳定分析方法中的费连纽斯条分法的基本原理,推导出了三维情况下无限条分法计算开挖面稳定性的解析公式,并通过算例,引用生物遗传进化法的思想,搜索出了最危险滑... 以西安地铁盾构施工为背景,研究了盾构施工时开挖面的稳定性,借鉴粘性土坡稳定分析方法中的费连纽斯条分法的基本原理,推导出了三维情况下无限条分法计算开挖面稳定性的解析公式,并通过算例,引用生物遗传进化法的思想,搜索出了最危险滑裂面,确定了保证开挖面稳定的盾构施工最小支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开挖面稳定 无限条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挖隧道与邻近桥桩距离对桥梁的影响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郅彬 武李和乐 +2 位作者 李金华 秦立科 王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27,共4页
为探究暗挖隧道与邻近桥桩距离对桥梁的影响,以西安地铁某标段为背景,结合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对比模拟结果,验证模型合理性。通过逐步缩小地铁隧道与桥桩的距离,分别模拟出地铁隧道与... 为探究暗挖隧道与邻近桥桩距离对桥梁的影响,以西安地铁某标段为背景,结合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对比模拟结果,验证模型合理性。通过逐步缩小地铁隧道与桥桩的距离,分别模拟出地铁隧道与桥桩在不同距离下的桥面倾斜变化。模拟结果表明:临近隧道开挖一侧的位移量大于另一侧的位移量;且随着隧道与桥桩距离的减小,这种倾斜差异现象愈发明显;桥梁与隧道临界安全距离为15 m,当隧道与桥桩的距离小于临界安全距离后,随着隧道与桥桩距离的减少,对桥梁可能造成的危害会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隧道 既有桥桩 临界安全距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次曲线模型CFG桩复合地基中性点位置计算 被引量:2
12
作者 郅彬 李戈 +2 位作者 武李和乐 郭洁 任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0-354,374,共6页
为更好的体现桩侧摩阻力变化,将桩侧摩阻力随深度的关系变化曲线用三次曲线方程z=kτ^3+C代替,考虑桩土变形协调,建立平衡方程推导出CFG桩复合地基含有中性点位置的表达式与极限承载力表达式;依据现场CFG桩复合地基高应力静载荷试验数... 为更好的体现桩侧摩阻力变化,将桩侧摩阻力随深度的关系变化曲线用三次曲线方程z=kτ^3+C代替,考虑桩土变形协调,建立平衡方程推导出CFG桩复合地基含有中性点位置的表达式与极限承载力表达式;依据现场CFG桩复合地基高应力静载荷试验数据对表达式进行对比验证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三次曲线模型并考虑桩土变形协调下计算结果具有合理性;结合表达式,探究不同褥垫层厚度与桩径对中性点位置的影响并讨论其影响机制结论可为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曲线模型 CFG桩复合地基 中性点 褥垫层厚度 桩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制备结构性黄土抗拉强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郅彬 王番 +1 位作者 吴长炎 李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5-268,共4页
近年来,随着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黄土由于拉伸破坏而造成的灾害越来越多,使得人们认识到研究黄土抗拉强度的重要性。通过对人工制备结构性黄土的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了含水率、干密度对黄土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及机理... 近年来,随着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黄土由于拉伸破坏而造成的灾害越来越多,使得人们认识到研究黄土抗拉强度的重要性。通过对人工制备结构性黄土的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了含水率、干密度对黄土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性黄土抗拉强度最大值出现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处,抗拉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干密度的增大,抗拉强度表现出一直增大的趋势;结构性黄土受拉时主要表现为脆性破坏;含水率及干密度主要通过改变颗粒间滑动摩擦力、黏聚力等作用,进而影响土体抗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抗拉强度 含水率 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中溶盐作用下的结构性黄土强度准则 被引量:2
14
作者 郅彬 李睿妮 +2 位作者 张晟博 王永鑫 任毅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以西安地区Q_2~(eol)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和理论研究的方法探究以CaSO_4为代表的中溶盐含量对原状黄土结构性强度的影响。通过对4种不同含量(0、0.476、0.952、1.904 g/L)的CaSO_4溶液饱和下的黄土试样进行不同围压(50、100、20... 以西安地区Q_2~(eol)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和理论研究的方法探究以CaSO_4为代表的中溶盐含量对原状黄土结构性强度的影响。通过对4种不同含量(0、0.476、0.952、1.904 g/L)的CaSO_4溶液饱和下的黄土试样进行不同围压(50、100、200、400 kPa)的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测定并分析结构性黄土试样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土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均呈硬化型,且在同一围压作用下,黄土强度随中溶盐含量的增大呈先快增再缓增的趋势。基于岩土体的二元介质模型,对结构性土体的强度准则进行修正,得到与中溶盐含量相关的剪切抗力分担率参数,建立了适用于西安地区考虑中溶盐含量的结构性黄土强度准则,为具有该特性的黄土区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中溶盐含量 二元介质 剪切抗力分担率 强度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超深基坑复合土钉支护受力分析及优化建议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郅彬 武李和乐 +2 位作者 王晟博 焦航 王帅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26-132,共7页
为探究黄土地区复合土钉超深基坑适用性与受力特征,以陕西渭南某复合土钉超深基坑工程为背景,依据现场实测数据,判断复合土钉应用于黄土深基坑的支护效果,探究支护结构受力规律;基于数值模拟手段,对比纯土钉与复合土钉受力变形差异,并... 为探究黄土地区复合土钉超深基坑适用性与受力特征,以陕西渭南某复合土钉超深基坑工程为背景,依据现场实测数据,判断复合土钉应用于黄土深基坑的支护效果,探究支护结构受力规律;基于数值模拟手段,对比纯土钉与复合土钉受力变形差异,并提出相应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复合土钉能有效抑制黄土超深基坑变形,适用性良好;土钉最大轴力点位置随着基坑开挖向土钉尾部移动,因此可依据土钉轴力监测判断基坑安全性;与纯土钉支护结构相比,复合土钉支护可降低土钉轴力52.3%,同时由于锚杆(索)限制了基坑水平位移作用,使得土钉最大轴力点位置前移,滑裂面规模减小;由于基坑顶部土钉轴力较小,且基坑顶部水平位移量较小,土钉+锚索支护体系可优化为仰斜式挡土墙+锚索支护,基坑上部支护能力未完全发挥,有一定优化空间。所得结论可为复合土钉超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应用提供理论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土钉 超深基坑 支护结构 锚索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介质模型的高应力结构性黄土强度准则 被引量:1
16
作者 郅彬 王永鑫 +1 位作者 邓博团 刘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45,共5页
结构性黄土的力学性能、工程特性与重塑土有显著区别,特别是在高应力作用下黄土的结构性对抗剪强度的发挥有显著影响。因此基于陕北某高填方工程黄土地基,对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进行了室内高围压固结排水三轴试验。通过分析原状与重塑黄... 结构性黄土的力学性能、工程特性与重塑土有显著区别,特别是在高应力作用下黄土的结构性对抗剪强度的发挥有显著影响。因此基于陕北某高填方工程黄土地基,对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进行了室内高围压固结排水三轴试验。通过分析原状与重塑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偏应力差值曲线,研究了结构性黄土的强度变化机理,结果表明黄土在低围压下结构性强度迅速发挥,并随着围压的增大、胶结物质持续破坏,内摩阻力发挥开始逐渐增强;基于结构性岩土材料破损机理的二元介质模型,通过引入抗剪贡献率ξv,修正并建立了高应力下结构性黄土的抗剪强度准则;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强度准则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结构性黄土在不同围压作用下粘聚分量与摩擦分量分步发挥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结构性 高应力 抗剪强度 二元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施工隧道开挖面上覆土压力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郅彬 杨更社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46-248,共3页
以隧道上覆土压力为研究对象,对隧道上覆土压力的3种经典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松动土压力理论较适合土质浅埋隧道上覆土压力的计算;确定了盾构开挖面上覆土体松动区域,推导了三维松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给出了开挖面上覆土体不同松动程... 以隧道上覆土压力为研究对象,对隧道上覆土压力的3种经典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松动土压力理论较适合土质浅埋隧道上覆土压力的计算;确定了盾构开挖面上覆土体松动区域,推导了三维松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给出了开挖面上覆土体不同松动程度下的土压力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为后续研究开挖面失稳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隧道施工 开挖面 上覆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挤密桩桩周土体挤密模型的确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郅彬 韩晓雷 戚明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58-1160,共3页
研究分析了邓肯-张模型在挤密桩周土体应用中的不足。通过室内试验及对黄土地区挤土桩成孔对桩周土挤密原理的分析,认为桩周挤密黄土变形模量在破坏前符合邓肯-张模型,破坏后可用重塑土室内压缩试验的压缩模量与建议的转换系数β确定,... 研究分析了邓肯-张模型在挤密桩周土体应用中的不足。通过室内试验及对黄土地区挤土桩成孔对桩周土挤密原理的分析,认为桩周挤密黄土变形模量在破坏前符合邓肯-张模型,破坏后可用重塑土室内压缩试验的压缩模量与建议的转换系数β确定,并进一步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式,提出了黄土成孔挤密模型并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此模型为以后对桩周土体的应力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进一步完善挤密桩设计理论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成孔挤密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承载力端承摩擦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郅彬 任毅龙 +1 位作者 周宁 武李和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9-675,共7页
以银川某超高层项目为背景,采用现场静载荷试验方法,探究端承摩擦桩在高应力作用下承载性状,结果表明:桩长45 m、直径1 m的大承载力端承摩擦桩在该地区极限承载力可达30000 kN.应力分级加载下侧阻沿桩身长度发挥曲线近似呈抛物线状;侧... 以银川某超高层项目为背景,采用现场静载荷试验方法,探究端承摩擦桩在高应力作用下承载性状,结果表明:桩长45 m、直径1 m的大承载力端承摩擦桩在该地区极限承载力可达30000 kN.应力分级加载下侧阻沿桩身长度发挥曲线近似呈抛物线状;侧阻最佳发挥范围约为桩身2/3段;单桩侧阻的发挥程度与土层性质相关,该地区土层摩阻力较规范建议值提高1.81~2.39倍.大承载力端承摩擦桩承载机制为侧阻初期承担全部上部荷载,随着应力增大,端阻逐渐发挥,而侧阻发挥至到极限值后,由端阻承担上部剩余荷载直至极限,即端阻与侧阻共同承担上部荷载,达到极限承载力时侧阻作用占比74%,端阻作用占比26%.上述结论为日后该地区工程建设乃至大承载力端承摩擦桩桩基研究提供参考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承摩擦桩 单桩极限承载力 桩侧摩阻力 端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ibull分布的高温结构性黄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郅彬 王成 +2 位作者 王尚杰 李曾乐 白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8-125,共8页
能源桩是利用地热能的一种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工作时会使桩周土温度发生变化,在黄土地区施作时,会直接影响黄土结构性,进而影响黄土的力学特性,因此研究变温条件下结构性黄土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结构性黄土进行三... 能源桩是利用地热能的一种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工作时会使桩周土温度发生变化,在黄土地区施作时,会直接影响黄土结构性,进而影响黄土的力学特性,因此研究变温条件下结构性黄土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结构性黄土进行三轴剪切试验和核磁共振试验,研究温度对结构性黄土变形和强度的影响;基于现有黄土统计损伤理论,假定黄土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利用应变等效性假说,构建了结构性黄土在高温作用下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利用室内试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Weibull分布参数m和F 0影响结构性黄土损伤本构模型的曲线形状;建立的黄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结构性黄土颗粒骨架的损伤,有效预测结构性黄土在剪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变形。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WEIBULL分布 温度变化 围压 结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