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分析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邹颂婷 苏巧玲 周堪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3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认知康复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认知康复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开展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包括定向、识记、言语、回忆等内容的认知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分以及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在定向、识记、回忆和语言的认知功能评分上均得到一定的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显著性更好(P <0.05)。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总分为(21.33±4.07)分,比对照组患者的(23.41±4.14)分更低,表明改善效果越明显(P <0.05)。在生活活动能力管理方面,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能力接近,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更高,表明护理更有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更好(P <0.05)。结论认知康复护理是精神分裂患者护理工作中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减轻认知功能障碍,提升精神状态,改善临床症状,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障碍 精神状态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中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邹颂婷 周堪清 +2 位作者 周志勇 黎丽华 朱海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23期134-136,共3页
目的研究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抑郁症患者为客观分析对象。以患者住院床位奇偶数分配小组,共60例。30例分设常规组,开展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30例分设干预组,在常规组... 目的研究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抑郁症患者为客观分析对象。以患者住院床位奇偶数分配小组,共60例。30例分设常规组,开展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30例分设干预组,在常规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另开展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比对患者住院28d后两组患者应对方式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异同。结果干预组患者应对方式评分中的合理化与幻想部分得分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 0.05),自责、回避、求助和解决问题指标上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评分与抑郁自评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可提高患者的应对方式,同时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为精神科护理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症 护理 临床效果 患者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黄芸芳 周志享 邹颂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215-217,224,共4页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风险管理理念模式。比较两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及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意外事件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2.50%),试验组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理念不仅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还能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护理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理念 意外事件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陶丽丽 肖垚 +3 位作者 秦萍 邓敏妍 黄影霞 邹颂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8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双色球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依从性、住院...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双色球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依从性、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依从性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IPROS(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兴趣情况、卫生情况、工作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ADL评分(90.34±7.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8±6.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处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恢复期 精神分裂症 护理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焦虑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志勇 邹颂婷 +2 位作者 潘桂香 朱海斌 彭凌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2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焦虑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对象为医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研究纳入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小组,30例为对照组,开展精神科心理护理干预;30例为试验组,开展健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焦虑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对象为医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研究纳入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小组,30例为对照组,开展精神科心理护理干预;30例为试验组,开展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于护理干预实施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经由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调查问卷结果所示,护理干预前后,联合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经由精神科心理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1/3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7%(7/3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焦虑症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与心理功能,同时可提升患者对康复护理干预的依从性,为康复护理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焦虑症 康复 物质功能 躯体生活 心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谢健芬 秦萍 +1 位作者 邹颂婷 何婉仪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4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其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6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其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6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案,研究组实施综合的护理方案,统计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信息,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以及焦虑(SAS)和抑郁(SDS)情绪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比较,研究组患者SDSS评分以及MRSS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而患者药物治疗完全依从率则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改善其负性情绪,同时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海斌 刘淑贤 +2 位作者 周志勇 黎丽华 邹颂婷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5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社会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量表(the 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co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一般健康问卷(12-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12)评分分别为(17.62±3.11)分、(10.44±3.15)分、(1.93±0.84)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还能够提升其社会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慢性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对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苏巧玲 邹颂婷 周志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0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效果。方法 88例精神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以...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效果。方法 88例精神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以及护理后攻击行为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语言攻击、物品攻击、自身攻击、攻击他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语言攻击、物品攻击、自身攻击、攻击他人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攻击行为发生率为9.1%,低于对照组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攻击行为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精神病患者 攻击行为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周堪清 周志勇 +2 位作者 黎丽华 邹颂婷 朱海斌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6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综合护理的46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护理...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6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综合护理的46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护理后,比较两组的社会功能、康复状态、精神病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康复状态量表(morningside rehabilitation status scale,MRS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思维缓慢、焦虑抑郁及缺乏活力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综合护理 临床应用效果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舒适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对行为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邹颂婷 周堪清 苏巧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99-99,共1页
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对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人员选择在本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 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对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人员选择在本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患者健康评定量表结果。结果:参照组的健康评定量表结果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健康评定量表结果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社会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 健康评定量表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邹颂婷 周堪清 苏巧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09-109,111,共2页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的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各63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协同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的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各63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协同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有正面影响,能改善病人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职业康复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杨艳芬 王会娟 +2 位作者 邹颂婷 黎丽华 彭凌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56-56,58,共2页
研究并观察职业康复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住院期间的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5例,行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 研究并观察职业康复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住院期间的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5例,行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职业康复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韦氏成人智量表(WAIS-RC)以及威斯康辛分类检测卡片(WCST)各项目水平。结果:经对比后可知,研究组患者WAIS-RC和WCST中各项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职业康复疗法能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康复疗法 慢性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WAIS-RC WC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价值
13
作者 苏巧玲 苏小敏 邹颂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115-115,共1页
探讨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2020年7月这一期间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该时段内我院就诊的5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均分成25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探讨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2020年7月这一期间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该时段内我院就诊的5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均分成25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SGL-90各项指标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对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老年 护理干预 舒适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4
作者 刘淑贤 朱海斌 +2 位作者 邹颂婷 胡建平 黎丽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99-99,共1页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的时间基准,收集我院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及研究主体,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30例,参照组30例。研究组给予高质量护理干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的时间基准,收集我院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及研究主体,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30例,参照组30例。研究组给予高质量护理干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保证患者社会功能恢复,躯体功能康复以及情感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优质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效果
15
作者 黎丽华 周志勇 +1 位作者 邹颂婷 潘桂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144-144,146,共2页
研究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住院的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择6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增加人文关怀内容。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MGH... 研究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住院的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择6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增加人文关怀内容。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MGH-CPFQ评分、ADL评分以及护理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们关怀,可有效增强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恢复期 精神分裂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对心理状况的影响
16
作者 刘淑贤 朱海斌 +1 位作者 邹颂婷 黎丽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165-165,共1页
研究分析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的时间基准,收集我院8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及研究主体,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40例,参照组40例。研究组给予人... 研究分析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的时间基准,收集我院8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及研究主体,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40例,参照组40例。研究组给予人文关怀,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分析两 组护理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情况:参照组的 HAMD评分情况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 HAMD评分情况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过程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人文关怀 常规护理 HA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价值
17
作者 周志勇 潘桂香 +2 位作者 黎丽华 邹颂婷 刘淑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0期134-134,136,共2页
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然后研究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收治时间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按照双盲法的方式将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 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然后研究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收治时间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按照双盲法的方式将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施舒适护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本次研究中为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护理方式干预后,将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其中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要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差异较为显著,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后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感,从而能够提高患者对于各种治疗及护理措施的配合度,因此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值得广泛的运用在临床实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精神分裂症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周志勇 胡建平 +2 位作者 黎丽华 邹颂婷 朱海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115-115,共1页
研究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择5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依从性以及ADL生活... 研究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择5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依从性以及ADL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强其自理能力,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精神分裂症 依从性 生活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