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03年人大代表竞选的群体效应:北京与深圳比较 |
邹树彬
唐娟
黄卫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2
|
2003年人大代表竞选的群体效应:北京与深圳比较 |
邹树彬
唐娟
黄卫平
|
《人大研究》
|
2004 |
20
|
|
3
|
权益性参与的理性运作——对“月亮湾人大代表工作站”实践的考察 |
邹树彬
张旭光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4
|
城市业主维权运动:特点及其影响 |
邹树彬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6
|
|
5
|
行政区划改革:焦点、态势及走向 |
邹树彬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6
|
关于义乌外来工当选镇人大代表改革探索的调查报告 |
邹树彬
|
《人大研究》
|
2002 |
13
|
|
7
|
机遇与挑战——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民族国家的两难抉择 |
邹树彬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8
|
政务服务数字化发展影响因素与交叠效应分析——基于31个省级政府的质性比较分析(QCA) |
邹树彬
郑丽娜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5
|
|
9
|
民主实践呼唤制度跟进——深圳市群发性“独立竞选”现象观察与思考 |
邹树彬
|
《人大研究》
|
2003 |
3
|
|
10
|
乡镇长直选与乡镇人大的角色转换 |
邹树彬
|
《人大研究》
|
2003 |
2
|
|
11
|
廉租房建设的公共政策分析 |
邹树彬
|
《中国集体经济》
|
2013 |
1
|
|
12
|
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完善 |
邹树彬
吕红
|
《中国管理信息化》
|
2013 |
0 |
|
13
|
透过“引咎辞职”看“制度设计” |
邹树彬
|
《领导广角》
|
2003 |
0 |
|
14
|
2003年深圳市区级人大代表竞选现象的政治解读 |
黄卫平
唐娟
邹树彬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
2003 |
7
|
|
15
|
无领导小组讨论浅析 |
邹树彬
|
《管理观察》
|
2013 |
0 |
|
16
|
“深圳竞选”提供的启示 |
黄卫平
唐娟
邹树彬
|
《人大研究》
|
2003 |
1
|
|
17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创新——党的十六大精神研究 |
黄卫平
邹树彬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8
|
社区:悄然改变现代城市管理模式 |
康培
曹钰
黄卫平
邹树彬
金在宽
唐娟
|
《人民论坛》
|
2005 |
1
|
|
19
|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理想与现实的权衡 |
邹树彬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8 |
10
|
|
20
|
大鹏:“三轮两票制”改革悄然终止 |
邹树彬
|
《中国改革》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