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译史研究的“虫眼”与“鸟眼”--邹振环教授访谈录 |
邹振环
周慧
许磊
|
《东方翻译》
|
2020 |
3
|
|
2
|
清末的国际移民及其在近代上海文化建构中的作用 |
邹振环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1
|
|
3
|
西餐引入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空间的开拓 |
邹振环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2
|
|
4
|
郑和下西洋与明朝的“麒麟外交” |
邹振环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7
|
|
5
|
土山湾印书馆与上海印刷出版文化的发展 |
邹振环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7
|
|
6
|
晚清史书编纂体例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以汉译西史《万国通鉴》和东史《支那通史》、《东洋史要》为中心 |
邹振环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7
|
《职方外纪》:世界图像与海外猎奇 |
邹振环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8
|
近代最早百科全书的编译与清末文献中的狄德罗 |
邹振环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8
|
|
9
|
晚清同文馆外语教学与外语教科书的编纂 |
邹振环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0
|
|
10
|
康熙朝贡狮与利类思的《狮子说》 |
邹振环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11
|
戢元丞及其创办的作新社与《大陆报》 |
邹振环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12
|
慕维廉与中文版西方地理学百科全书《地理全志》 |
邹振环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2
|
|
13
|
利玛窦《交友论》的译刊与传播 |
邹振环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14
|
清代书札文献的分类与史料价值 |
邹振环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5
|
晚清书业空间转移与中国近代的“出版革命” |
邹振环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6
|
麦都思及其早期中文史地著述 |
邹振环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17
|
马相伯与《拉丁文通》 |
邹振环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18
|
神和乃囮:利玛窦世界地图的在华传播及其本土化 |
邹振环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9
|
侨易学理论体系建构——以《变创与渐常》为中心 |
邹振环
刘宏
张慧梅
韩子奇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20
|
“五四”前后江浙地区的“杜威热”及其与江南文化的关联 |
邹振环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