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钙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邸晓辉 杨永革 +2 位作者 梅巍 刘静 许雪廷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阿托伐他汀钙胶囊与进口阿托伐汀钙片剂(立普妥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随机、单剂量、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空腹口服国产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和立普妥片20mg,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各时间点采集血样,用L... 目的评价国产阿托伐他汀钙胶囊与进口阿托伐汀钙片剂(立普妥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随机、单剂量、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空腹口服国产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和立普妥片20mg,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各时间点采集血样,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阿托伐他汀的浓度,并计算Cmax、Tmax、T1/2、AUC(0-t)、AUC(0-∞)等相关参数,利用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判断2种制剂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结果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受试及参比制剂后,血浆中阿托伐他汀的Cmax分别为7.98±3.25、8.47±3.36μg·L-1;Tmax分别为1.37±0.64、1.20±1.01h;T1/2分别为10.64±3.21、10.01±1.81h;AUC(0-t)分别为52.70±13.79、51.83±17.52μg·L-1·h;AUC(0-∞)分别为55.45±14.66、54.09±17.79μg·L-1·h;2组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0±23.8)%。结论国产阿托伐他汀钙胶囊与进口立普妥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立普妥 生物等效性 液质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和2B7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邸晓辉 许茜 +3 位作者 宋丽雪 许景峰 稽阳明 马建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测定我国健康人与结直肠癌患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和UGT2B7基因多态性分布及UGT1A1和UGT2B7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提取335例健康受试者和348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样标本的DNA,确定UGT1A1和UGT2B7基因型... 目的测定我国健康人与结直肠癌患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和UGT2B7基因多态性分布及UGT1A1和UGT2B7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提取335例健康受试者和348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样标本的DNA,确定UGT1A1和UGT2B7基因型,研究UGT1A1和UGT2B7基因多态性分布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受试者和结直肠癌患者的UGT1A1*6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8.07%和16.52%,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OR值(95%CI)为3.34(2.12~6.72);健康受试者组和结直肠癌患者组UGT1A1*28的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7.32%和11.50%,有显著性差异(P〈0.05),OR值(95%CI)为1.73(1.21~1.84);表明UGT1A1*28基因变异与结直肠癌有一定关联;UGT2B7-1和UGT2B7-2的基因突变频率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变异与结直肠癌相关联,UGT1A1*6基因变异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是结直肠癌高危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T1A1 UGT2B7 UGT基因多态性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离心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邸晓辉 郑绯 +2 位作者 徐娟 贾志玲 刘洋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947-949,共3页
目的采用亲和离心管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 Fetoprotein-L3,AFP-L3),分析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诊断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0例临床检测甲胎蛋白AFP阳性者(≥20 ng/ml),使用亲和离心管方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研究... 目的采用亲和离心管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 Fetoprotein-L3,AFP-L3),分析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诊断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0例临床检测甲胎蛋白AFP阳性者(≥20 ng/ml),使用亲和离心管方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研究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用于临床鉴别肝癌的作用。结果以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10%作为诊断指标,对78例临床确诊为肝癌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诊断灵敏度是91.03%(71/78);在72例临床诊断为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诊断特异性达到95.83%(69/72);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符合率为93.33%[(71+69)/150]。结论新型亲和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异质体 肝癌 亲和离心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检测新蝶呤试剂盒的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邸晓辉 贾志凌 +3 位作者 刘畅 柴丽娜 郑绯 徐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88-1689,共2页
关键词 新碟呤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氮酮促氨茶碱透皮吸收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邸晓辉 强增芬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月桂氮酮对氨茶碱小鼠离体皮肤渗透性的影响。方法:测定和计算药物累积释放量(Q),稳态流量(J),渗透系数(Kp)。结果:表明含不同浓度氮酮的氨茶碱乳膏均能增加药物的皮肤渗透性。结论:药物从乳膏基质...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月桂氮酮对氨茶碱小鼠离体皮肤渗透性的影响。方法:测定和计算药物累积释放量(Q),稳态流量(J),渗透系数(Kp)。结果:表明含不同浓度氮酮的氨茶碱乳膏均能增加药物的皮肤渗透性。结论:药物从乳膏基质向皮肤的渗透符合Higuchi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氮酮 氨茶碱 透皮吸收 实验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胶囊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邸晓辉 杨永革 +2 位作者 刘静 许雪廷 梅巍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胶囊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计算其参数,为临床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自身对照,分别单次及多次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采用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方法测定其活性代谢产物阿德福韦的血药...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胶囊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计算其参数,为临床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自身对照,分别单次及多次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采用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方法测定其活性代谢产物阿德福韦的血药浓度。结果单次及多次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后,其活性代谢产物阿德福韦的Cmax分别为(27.560±10.836)、(27.271±6.695)μg·L-1;Tmax分别为(1.75±0.267)、(1.688±0.259)h;AUC(0-24)分别为(161.798±51.324)、(173.486±38.359)μg·h·L-1;AUC0-∞分别为(170.582±57.067)、(185.713±45.058)μg·h·L-1;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1.019±0.252)、(1.081±0.377)h-1;消除速率常数K10分别为(0.324±0.105)、(0.307±0.127)h-1;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7.117±1.345)、(8.044±2.489)h;清除率CL/F分别为(61.994±18.628)、(55.854±11.794)L·h-1;表观分布容积V/F分别为(218.998±122.07)、(203.457±76.736)L。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经配对t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单次和多次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后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该给药方式连续多次给药时未出现蓄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 药代动力学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左氢氟沙星口服液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7
作者 邸晓辉 张梅 +4 位作者 杨永革 郑绯 姜楠 许雪廷 徐娟 《武警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754-757,共4页
目的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设计,空腹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液(受试制剂)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参比制剂)200mg,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各时间点采集血样,... 目的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设计,空腹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液(受试制剂)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参比制剂)200mg,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各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并计算C_(max)、T_(max)、T_(1/2)、AUC_((0-t))、AUC_((0-∞)等相关参数,利用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判断2种制剂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结果口服含左氧氟沙星200mg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测得血浆中左氧氟沙星的T_(max)分别为(0.66±0.18)h和(0.82±0.34)h,C_(max)分别为(2.80±0.59)μg/ml和(2.64±0.56)μg/m1,T_(1/2)分别为(6.60±1.37)h和(7.26±1.20)h,AUC_((0-t))分别为(14.97±2.32)μg.h/ml和(15.04±2.32)μg·h/ml,AUC_(0~∞)分别为(15.66±2.38)μg·h/ml和(15.92±2.35)μg·h/ml。左氧氟沙星口服液对左氧氟沙星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1±10.6)%。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液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葛根及其近缘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38
8
作者 曾明 马雅军 +2 位作者 郑水庆 许景峰 邸晓辉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葛根及其近缘种的分类地位及系统发育关系 ,同时为葛根的指纹图谱鉴别提供分子标记。方法 测定并分析葛属 3种植物的内转录间隔区 (ITS)序列及 5 .8SrRNA基因序列。结果 测得该属 3种植物的片段包括ITS1,5 .8S和ITS2全... 目的 探讨中药葛根及其近缘种的分类地位及系统发育关系 ,同时为葛根的指纹图谱鉴别提供分子标记。方法 测定并分析葛属 3种植物的内转录间隔区 (ITS)序列及 5 .8SrRNA基因序列。结果 测得该属 3种植物的片段包括ITS1,5 .8S和ITS2全长序列以及 18S ,2 6S部分序列。野葛与粉葛的ITS1,ITS2的差异性分别在 2 .10 %和 2 .0 9%以内 ,而山葛与野葛、粉葛在ITS1,ITS2的差异性则分别达到 8.14%和 12 .82 %以上。根据ITS序列特征构建的系统树 ,不同产地的野葛首先聚类 ,然后与粉葛聚在一起 ,山葛最后聚类。结论 根据分子性状特征 ,粉葛作为野葛的变种 ,山葛独立成种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核糖体DNA 内转录间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9
作者 黄祥 梅巍 邸晓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50-752,共3页
目的 :促进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药动学与药效学等进行阐述 ,结合临床应用情况 ,分析比较了目前供用的 3个品种之间的不同特点。结果 :本组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对β 内... 目的 :促进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药动学与药效学等进行阐述 ,结合临床应用情况 ,分析比较了目前供用的 3个品种之间的不同特点。结果 :本组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对β 内酰胺酶稳定等特性 ,经临床抗感染治疗应用 ,疗效肯定。结论 :对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的混合性严重感染病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药动学 药效学 抗感染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莲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40
10
作者 张梅 邸晓辉 刘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615-615,共1页
关键词 旱莲草 黄酮类 免疫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莲草中旱莲甙D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梅 陈雅妍 +1 位作者 邸晓辉 刘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633-634,共2页
旱莲草中旱莲甙D的分离和鉴定张梅陈雅妍邸晓辉刘梅(北京军区总医院临床药理室,北京100700;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北京100083)旱莲草[E.alba(L.)Hassk]系鳢肠属植物的药用全草,中医用其滋补肾阴... 旱莲草中旱莲甙D的分离和鉴定张梅陈雅妍邸晓辉刘梅(北京军区总医院临床药理室,北京100700;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北京100083)旱莲草[E.alba(L.)Hassk]系鳢肠属植物的药用全草,中医用其滋补肾阴,凉血止血,乌须发[1]等。对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莲草 旱莲甙刀 分离 鉴定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酯胶囊(片)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曾明 邸晓辉 +1 位作者 赵维娟 杨永革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五酯胶囊(片)对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五酯胶囊(片)与FK506合用治疗肝肾移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2004年1月—2014年1月。由2... 目的系统评价五酯胶囊(片)对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五酯胶囊(片)与FK506合用治疗肝肾移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2004年1月—2014年1月。由2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491例患者。根据干预时间的长短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1)干预1个月后:与FK506组相比,合用组血药浓度显著增加〔SMD=0.75,95%CI(0.54,0.97),P<0.001〕,FK506剂量减少〔SMD=-1.52,95%CI(-1.78,-1.26),P<0.001〕;(2)干预3个月后:合用组血药浓度显著增加〔SMD=0.44,95%CI(0.25,0.64),P<0.001〕,FK506剂量减少〔SMD=-1.71,95%CI(-1.95,-1.47),P<0.001〕;(3)药代动力学主要参数:峰浓度Cmax〔SMD=1.57,95%CI(0.26,2.09),P=0.00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h)〔SMD=1.66,95%CI(1.10,2.23),P<0.001〕和达峰时间(tmax)〔SMD=1.03,95%CI(0.52,1.55),P<0.001〕有显著差异。结论五酯胶囊(片)对FK506组的血药浓度有显著影响,可提高其血药浓度,降低其用量,提高生物利用度。受限于纳入研究数量,上述结论尚需今后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酯胶囊(片)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舒胶囊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NF-κB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曾明 王金萍 +2 位作者 丁媛媛 王占庆 邸晓辉 《东南国防医药》 201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可舒胶囊对酒精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酒精灌胃辅以高脂饲料法复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组、可舒胶囊低、中及高剂量(3.06、6.12、... 目的探讨可舒胶囊对酒精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酒精灌胃辅以高脂饲料法复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组、可舒胶囊低、中及高剂量(3.06、6.12、12.24 g/kg)组,每组10只。测定并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可舒胶囊各剂量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NF-κB和血清TNF-α的含量降低(P<0.01)。结论舒胶囊通过抑制NF-κB和TNF-α,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对酒精性肝损伤的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舒胶囊 肝损伤 核转录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复方对创伤应激大鼠神经内分泌的调整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金萍 曾明 +3 位作者 边佳明 邸晓辉 梅巍 许景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创伤应激(PTSD)对大鼠神经内分泌和行为学的影响以及葛根复方制剂的调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创伤应激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醇(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以旷场实验和鼠尾悬挂实验研究创伤应... 目的:观察创伤应激(PTSD)对大鼠神经内分泌和行为学的影响以及葛根复方制剂的调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创伤应激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醇(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以旷场实验和鼠尾悬挂实验研究创伤应激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创伤应激大鼠血浆CORT和ACTH含量分别为(16.76±2.33)ng/mL和(101.21±22.07)pg/mL,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分别为(26.2±8.4)次和(8.5±3.5)次,悬尾不动时间(227.00±50.13)s;葛根复方高、中、低剂量组血浆CORT含量为(8.69±2.47),(10.32±2.12)和(12.03±3.06)ng/mL,ACTH含量为(66.63±15.34),(77.49±14.63)和(87.93±12.16)pg/mL,水平运动次数分别为(60.3±13.6),(47.0±11.6)和(34.3±8.2)次,垂直运动次数分别为(24.0±5.5),(20.9±5.8)和(11.5±4.4)次,悬尾不动时间(164.60±46.50),(178.30±38.05)和(195.10±50.61)s。结论:创伤应激可使大鼠神经内分泌及行为发生异常改变,葛根复方制剂对此具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应激 葛根复方制剂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皮质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舒胶囊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Caspase-3与Caspase-8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曾明 丁媛媛 +2 位作者 王金萍 邸晓辉 赵维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7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可舒胶囊对酒精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酒精灌胃辅以高脂饲料法复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以血清谷酰转肽酶(GGT)、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为模型参考指标。50只雄性昆明... 目的探讨可舒胶囊对酒精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酒精灌胃辅以高脂饲料法复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以血清谷酰转肽酶(GGT)、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为模型参考指标。5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可舒胶囊低、中、高剂量(0.78、1.56、3.12 g/kg)干预组,每组10只。检测小鼠肝组织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8活性。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GGT[(4.52±0.26)U/L]、ALT[(173.09±8.79)U/L]、AST[(141.90±7.82)U/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可舒胶囊高、中、低剂量干预组小鼠血清GGT水平分别为(1.42±0.10)、(2.65±0.41)、(3.25±0.56)U/L;ALT分别为(72.19±8.19)、(78.52±9.72)、(98.95±10.70)U/L;AST水平分别为(70.27±8.19)、(77.46±5.94)、(94.57±5.26)U/L;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小鼠肝组织Caspase-3活性为(6.54±0.43)U/mgpro,Caspase-8活性为(2.71±0.23)U/mgpro,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可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肝组织Caspase-3活性分别为(2.57±0.33)、(3.20±0.30)、(4.32±0.35)U/mgpro;Caspase-8活性分别为(1.13±0.25)、(1.43±0.29)、(1.98±0.31)U/mgpro,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酒精肝损伤小鼠肝组织Caspase-3与Caspase-8活性显著升高,可舒胶囊对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舒胶囊 酒精性肝损伤 Caspse-3 CASPASE-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在中国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永革 张梅 +6 位作者 姜楠 宋丽雪 许雪廷 邸晓辉 徐琳 徐娟 赵钢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评价受试制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爱普瑞乐)与参比制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在中国健康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受试者双周期交叉空腹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受试制剂和波立维片参比制剂75mg,用LC-MS/MS法测定氯吡格雷的羧... 目的:评价受试制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爱普瑞乐)与参比制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在中国健康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受试者双周期交叉空腹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受试制剂和波立维片参比制剂75mg,用LC-MS/MS法测定氯吡格雷的羧酸代谢物氯吡格雷酸的血药浓度;用DAS 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氯吡格雷酸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来间接反应氯吡格雷的药代特征及生物等效性。结果:氯吡格雷的代谢物氯吡格雷酸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1351.1±654.9)、(1184.6±607.7)ng/mL,AUC0-24h分别为(2642.0±1093.8)、(2780.6±1283.1)ng·h·mL-1,AUC0-∞分别为(2867.8±1238.9)、(3003.3±1291.2)ng·h·mL-1,t1/2分别为(3.81±2.54)、(4.62±2.88)h,tmax分别为(0.80±0.32)、(0.95±0.63)h,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4±34.8)%。结论:本检测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简便等特点,适合人血浆中氯吡格雷酸浓度测定。AUC和Cmax经对数转换后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tmax经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酸 LC—MS MS 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复方对创伤应激障碍大鼠单胺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金萍 曾明 +3 位作者 边佳明 邸晓辉 梅巍 许景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创伤应激大鼠血浆和下丘脑内单胺递质的变化及葛根复方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创伤应激的动物模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分析血浆和下丘脑内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创伤应... 目的:观察创伤应激大鼠血浆和下丘脑内单胺递质的变化及葛根复方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创伤应激的动物模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分析血浆和下丘脑内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创伤应激大鼠血浆和下丘脑DA、5-HT含量明显降低,血浆NE,AD含量明显升高,葛根复方可以升高应激大鼠下丘脑和血浆中DA,5-HT含量,并能降低血浆中NE,AD含量,升高下丘脑和血浆5-HT/NE以及血浆5-HT/AD。结论:葛根复方制剂可增强创伤应激状态大鼠的抗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复方制剂 创伤后应激障碍 单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氨酚羟考酮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梅巍 杨永革 +2 位作者 许雪廷 刘静 邸晓辉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479-1481,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氨酚羟考酮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氨酚羟考酮片国产制剂或进口制剂1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别测定血清中羟考酮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结果:国产与进口羟考酮片的Cmax分...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氨酚羟考酮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氨酚羟考酮片国产制剂或进口制剂1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别测定血清中羟考酮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结果:国产与进口羟考酮片的Cmax分别为(10.4±2.2)、(11.1±3.3)μg/L,tmax分别为(1.05±0.35)、(0.92±0.40)h,t1/2ke分别为(5.36±0.91)、(5.53±1.25)h,AUC0~t分别为(44.2±7.9)、(44.5±8.3)(μg·h)/L,AUC0~∞分别为(49.3±9.4)、(51.0±11.6)(μg·h)/L,国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8±27.4)%;对乙酰氨基酚的Cmax分别为(4612±696)、(4592±825)μg/L,tmax分别为(0.94±0.28)、(0.96±0.23)h,t1/2ke分别为(3.99±0.77)、(4.05±0.83)h,AUC0~t分别为(15732±3450)、(16265±3858)(μg·h)/L,AUC0~∞分别为(16618±3545)、(17205±4194)(μg·h)/L,国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6±10.3)%。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羟考酮片 羟考酮 对乙酰氨基酚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卢利沙星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永革 许雪廷 +1 位作者 邸晓辉 张梅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普卢利沙星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12名健康成年受试者按3×3拉丁方随机分组,分别单次口服100、200、400mg普卢利沙星片,采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普卢利沙星代谢产物NM394的血药浓度,应用DAS ...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普卢利沙星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12名健康成年受试者按3×3拉丁方随机分组,分别单次口服100、200、400mg普卢利沙星片,采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普卢利沙星代谢产物NM394的血药浓度,应用DAS ver2.0软件进行房室拟合及参数计算。结果血样中未检测到普卢利沙星,只能测定其代谢产物NM394。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符合二室模型,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男女受试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试验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普卢利沙星片单次3剂量口服给药后,其代谢产物NM394的Cmax和AUC呈良好的剂量依赖性,主要代谢参数在我国健康成人中无性别差异。检测方法灵敏、准确、可靠、特异性强,可满足普卢利沙星临床药动学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卢利沙星 NM39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丽雪 许茜 +3 位作者 邸晓辉 许景峰 江琳 马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UGT1A)1和UGT1A3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提取北京市3所医院347例健康新生儿(健康新生儿组)和97例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组)、13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 目的探讨新生儿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UGT1A)1和UGT1A3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提取北京市3所医院347例健康新生儿(健康新生儿组)和97例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组)、13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组)患儿血标本的DNA,确定UGT1A1和UGT1A3基因型,研究UGT1A1和UGT1A3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结果健康新生儿组的UGT1A突变基因频率分别与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组和高胆红素血症组进行比较,UGT1A1*6、UGT1A1*28、UGT1A3*2突变基因频率(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组和高胆红素血症组上述各型基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UGT1A3其他基因型突变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GT1A1*6、UGT1A1*28和UGT1A3*2基因变异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是高胆红素血症的易感基因,但与高胆红素血症的严重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 基因表达调控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