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对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宾冬梅 +4 位作者 周杰良 邵超华 黄伟 刘小娟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对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3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的35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TEG参数,包括凝血反...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对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3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的35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TEG参数,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液凝固时间K值、凝固角α角及最大血块强度MA值、血常规、血气分析及基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EG各项参数对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R值、K值、α角与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P均<0.05),R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95%CI 0.679~0.895),K值的AUC为0.758(95%CI 0.646~0.870),α角的AUC为0.689(95%CI 0.565~0.812),MA值的AUC为0.660(95%CI 0.533~0.787);4组数值联合预测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灵敏度及特异度更高(AUC=0.882,95%CI 0.796~0.969,P<0.001),截断值为0.436,灵敏度为94%,特异度为80%。结论TEG中R值、K值及α角是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形成的预测因素,R值、K值及α角均能良好预测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R值、K值、α角和MA四者联合预测灵敏度及特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栓弹力图 LOGISTIC回归分析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邵超华 王蔚浩 +2 位作者 付熠 胡浩荣 李少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脑钠肽前体水平(NT-proBNP)与泵功能的相关性及在诊断泵衰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其中心功能正常者4例,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55例,Ⅱ级32例,Ⅲ级15例,Ⅳ级14例。测定患者血NT-proBNP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脑钠肽前体水平(NT-proBNP)与泵功能的相关性及在诊断泵衰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其中心功能正常者4例,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55例,Ⅱ级32例,Ⅲ级15例,Ⅳ级14例。测定患者血NT-proBNP水平并分析NT-proBN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后血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Killip分级明显升高,NT-proBNP水平与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0.425,P<0.01);高NT-proBNP水平患者泵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低NT-proBNP水平患者,NT-proBNP水平与泵衰竭明显相关(r=0.333,P<0.05)。结论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泵衰竭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血脑钠肽前体 心脏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用于治疗室性早博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邵超华 王蔚浩 付熠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9期44-45,共2页
目的评价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连素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72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心律平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黄连素。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 目的评价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连素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72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心律平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黄连素。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5.00%,有统计学意义(χ2=7.4323,P<0.01,见表1);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χ2=0.0939,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连素治疗室性早搏疗效佳,而且也较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黄连素 疗效 心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邵超华 王蔚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评估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研究组)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卡托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为对照组,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进行随机、平行、活性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患... 目的评估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研究组)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卡托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为对照组,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进行随机、平行、活性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76.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9%和11.9%,主要是面红、头晕、干咳,双下肢轻度浮肿。心率(HR)、血生化、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替米沙坦降压疗效好,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一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卡托普利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邵超华 王蔚浩 付熠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8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缺血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30)在常规化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起始量为5mg/d,3d后加至10mg/d。对照组(n=30)接受常规药物标准...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缺血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30)在常规化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起始量为5mg/d,3d后加至10mg/d。对照组(n=30)接受常规药物标准化治疗(β受体阻滞剂、ACEI和利尿剂),均20w后结束。比较治疗前后的两组的差别,观测指标包括心功能指标与生化指标。结果合用辛伐他汀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CRP、LDL和T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LVEF,缩小了LVDD。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病,能明显提高非缺血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心脏病 辛伐他汀 慢性心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邵超华 付熠 王蔚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和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美托洛尔25~50 mg/d),连续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和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美托洛尔25~50 mg/d),连续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C反应蛋白(CRP);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斑块检出率。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CRP、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数值及斑块检出率显著降低(P值<0.05);治疗组的CRP、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数值及斑块检出率的降幅显著大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美托洛尔可以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并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及C-反应蛋白变化水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邵超华 王蔚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第24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2例不同类型的CHD患者的UA、CRP水平,并与35例健康组相比较。结果与健康人相比,CHD组的UA、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CHD患者中高血尿酸血症及...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2例不同类型的CHD患者的UA、CRP水平,并与35例健康组相比较。结果与健康人相比,CHD组的UA、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CHD患者中高血尿酸血症及高C-反应蛋白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结论UA、CRP同CHD关系密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C-反应蛋白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反应蛋白 血尿酸 高尿酸血症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雾化吸入补钾治疗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邵超华 王蔚浩 +1 位作者 黄自娟 林轶雄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6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雾化吸入气道补钾治疗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测定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超声雾化前以及超声雾化吸入在不同时间的血清钾浓度以及心电图U波、T波高度,U/T比值的变化。结果:超声雾化吸入补钾在30min、60... 目的:观察超声雾化吸入气道补钾治疗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测定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超声雾化前以及超声雾化吸入在不同时间的血清钾浓度以及心电图U波、T波高度,U/T比值的变化。结果:超声雾化吸入补钾在30min、60min、120min血清钾浓度以及U、T高度,U/T比值均有显著性改变。结论:证实经气道超声雾化补钾可有效提高血清钾浓度和恢复U、T、U/T的正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雾化 低血钾 周期性瘫痪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肥厚对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蔚浩 林轶雄 +2 位作者 邵超华 杨风玲 春玉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对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 I)分为轻、中、重3型,分析无左室肥厚(NH)、向心性肥厚(CH)、离心性肥厚(EH)及扩张性肥厚(DH)4型患...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对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 I)分为轻、中、重3型,分析无左室肥厚(NH)、向心性肥厚(CH)、离心性肥厚(EH)及扩张性肥厚(DH)4型患者的性别、LVM I的分布情况并观察每型患者的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及E峰与A峰比值(E/A)。结果左室肥厚类型不同的患者FS、EF的均值及性别、LVM I分布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年龄、E/A≤1的发生率各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V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出现较早,且发生在LVH之前,随着病情的发展,EH、DH型患者LVH的收缩功能损害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左室肥厚 左室质量指数 左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邵超华 曾淑云 王蔚浩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5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普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同时符合高脂血症诊断的患者46例,给予普伐他汀10 mg/d,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期间均饮食治疗,其他常规治疗,观察24周后,抽血复查血脂水平,肝肾功能,肌... 目的:观察低剂量普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同时符合高脂血症诊断的患者46例,给予普伐他汀10 mg/d,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期间均饮食治疗,其他常规治疗,观察24周后,抽血复查血脂水平,肝肾功能,肌酸激酶,观察调脂疗效,肝肾功能,肌痛、肌溶解等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P<0.05),LDL-C总有效率91.3%,而BUN、Cr、GTP、CK均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低剂量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能明显降低TG、TC、LDL-C,无明显肝肾损害肌溶解等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冠心病 普伐他汀 低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proBNP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建 王蔚浩 +6 位作者 周柳嫦 皮红泉 付熠 林轶雄 邵超华 黄浩桂 陈德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57-2158,共2页
利尿钠肽中的脑钠肽(BNP)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解形成,在降解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种没有活性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脑钠肽主要储存于心房,心室肌内也有少量表达。心力衰竭时,心室壁张力增加,房壁受牵引时,BN... 利尿钠肽中的脑钠肽(BNP)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解形成,在降解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种没有活性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脑钠肽主要储存于心房,心室肌内也有少量表达。心力衰竭时,心室壁张力增加,房壁受牵引时,BNP分泌增加,其生理作用为扩张血管,增加排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高龄 充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建 王蔚浩 +6 位作者 周柳嫦 皮红泉 付熠 林轶雄 邵超华 黄浩桂 陈德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959-2960,共2页
目的观察75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80例为观察组与无心脏疾患者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功能(LVEF),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器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观... 目的观察75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80例为观察组与无心脏疾患者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功能(LVEF),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器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LVEF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随着NYHA分级逐渐升高,患者血清NT-proBNP逐渐升高(P<0.05)。LVEF、NYHA分级与NT-proBNP水平显著相关,而与性别则无相关性。结论 75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心衰严重程度正相关,因此可作为诊断、评估预后及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付熠 王蔚浩 +2 位作者 邵超华 杨帆 邓乐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906-908,共3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预后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东莞市常平医院心内科住院的NSTE-ACS患者17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85例,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预后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东莞市常平医院心内科住院的NSTE-ACS患者17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85例,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组(85例,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连续治疗2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用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2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周后,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4.8±5.2)%与(47.6±4.9)%,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60.4±5.8)%、(62.1±6.5)%]比较显著降低(P<0.05),且替普瑞洛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周期间,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7.1%(23/85)与12.9%(1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出血事件发生率为3.53%(3/85),替格瑞洛组为5.88%(5/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以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具有比氯吡格雷更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够降低NSTE-ACS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率 预后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2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管健 吴彪 +1 位作者 雷菊蕊 邵超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1期154-155,共2页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和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仅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为对照组(50例),联合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参附注射液为治疗组(52例),观察综合疗效及继...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和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仅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为对照组(50例),联合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参附注射液为治疗组(52例),观察综合疗效及继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率、治疗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继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并能明显减少继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及复发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参附注射液 阿托品 异丙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L-6、MMP-9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付熠 王蔚浩 +2 位作者 邵超华 杨帆 关丽卿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IL-6、MMP-9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56例UAP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78例,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20mg,qn)和强化治疗组(78例,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qn),连续治疗24周。...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IL-6、MMP-9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56例UAP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78例,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20mg,qn)和强化治疗组(78例,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qn),连续治疗24周。在治疗前后测定2组患者的IL-6、MMP-9水平。随访24周,观察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24周后,2组IL-6、MMP-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强化治疗组的IL-6、MMP-9降幅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UAP患者IL-6、MMP-9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 IL-6 MMP-9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语文阅读“作用题”解答思路例说
16
作者 邵超华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第11期44-45,共2页
近年高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中,"作用类、好处类"题目出现的频率较高,仅2015年高考就至少有5套试卷出现此类题目。由于"作用、好处"范围广泛,出题的角度多变,学生面对此类题目时或茫然无知、一筹莫展,或听凭感觉、任意作答,得分... 近年高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中,"作用类、好处类"题目出现的频率较高,仅2015年高考就至少有5套试卷出现此类题目。由于"作用、好处"范围广泛,出题的角度多变,学生面对此类题目时或茫然无知、一筹莫展,或听凭感觉、任意作答,得分率非常低。因此,认真探究"作用类、好处类"的设题角度、答题思路和方法,有助于考生解答此类题目时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茫然无知 得分率 选文 整体感知 整体阅读 中间段 四堡 散文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2015年高考看语文阅读中的“作用题”如何作答
17
作者 邵超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5年第11期134-135,共2页
作用题的命题表达式一般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请说说这一段话(或这一句话,或在某方面)的作用”等等。如全国卷一《马兰花》:“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上... 作用题的命题表达式一般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请说说这一段话(或这一句话,或在某方面)的作用”等等。如全国卷一《马兰花》:“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上海卷《雪天》:“对第4、5段描写大雪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江苏卷《比邻而居》:“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山东卷《四堡雕版》:“请概括第二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湖北卷《头脑中的旅行》:“文中第二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片断,有何作用”。本文就此谈谈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题”,探讨这种题型的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阅读 高考 命题特点 《马兰花》 现代文阅读 波德莱尔 解题技巧 表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杰良 邵超华 +1 位作者 宾冬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8-38,共1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病例纳入时间范围为2017年5月~2019年11月,均为因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到我院接受治疗患者,共计42例,常规抗凝治疗(对照组)、抗凝+小剂量尿激酶...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病例纳入时间范围为2017年5月~2019年11月,均为因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到我院接受治疗患者,共计42例,常规抗凝治疗(对照组)、抗凝+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均为21例,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D-D、NT-proBNP指标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检验显示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1.4%,前者较后者高,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D-D、NT-proBNP指标改善作用显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溶栓 抗凝治疗 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 D-D、NT-proBNP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不同呼气末正压对腹腔内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浩荣 +3 位作者 高东奔 李少明 邵超华 《新医学》 2015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仰卧位机械通气状态下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不同的PEEP值对腹腔内压力(IAP)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方法,对 ICU 中12例因急性呼吸衰竭接受机械通气并最终确诊 ARDS 的患者,观察在上呼吸机前和 PEEP 0、3、6、9... 目的:探讨仰卧位机械通气状态下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不同的PEEP值对腹腔内压力(IAP)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方法,对 ICU 中12例因急性呼吸衰竭接受机械通气并最终确诊 ARDS 的患者,观察在上呼吸机前和 PEEP 0、3、6、9、12、15 cm H2O 时 IAP 的变化,同时测定心率、平均动脉压(MAP)、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每小时尿量。结果当PEEP 由0逐步增加至9 cm H2O 时,不同 PEEP 间的 IA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EP增加至12、15 cm H2O 时,其 IAP 高于0-9 cm H2O 时的 IAP (P 均<0.05),部分数值达到腹腔内高压分级Ⅱ级标准。不同 PEEP 间的心率、MAP、SpO2及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仰卧位机械通气状态下,短期内不影响心率、MAP、SpO2及每小时尿量,但较高的 PEEP 值(≥12 cm H2O)可增加 ARDS 患者 IAP 水平,应动态监测 IAP 变化,避免持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腹腔内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胰岛素抵抗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付熠 邵超华 +1 位作者 王蔚浩 吴彪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10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PPI)、胰岛素抵抗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对2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空腹血糖(FSG)、空腹血胰岛素浓度(INS)及血压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脉压指数(PPI)。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PPI)、胰岛素抵抗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对2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空腹血糖(FSG)、空腹血胰岛素浓度(INS)及血压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脉压指数(PPI)。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LVH组收缩压(SBP)、PPI、INS、年龄、高血压病程高于非LVH组,舒张压(DBP)、ISI低于非LVH组(均P<0.05)。高PPI组LVMI、INS高于低PPI组,ISI低于低PPI组(均P<0.05)。高胰岛素组LVMI高于正常胰岛素组,ISI低于正常胰岛素组(均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示LVMI与PP、PPI、INS、年龄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PPI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最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PPI、胰岛素抵抗与LVH密切相关,PPI、ISI可作为LVH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脉压指数 胰岛素抵抗 左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