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肺麻醉时低血氧症的原因和预防 被引量:1
1
作者 邵贵骞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38-638,W001,共2页
关键词 开胸术 单肺麻醉 低血氧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儿童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晓红 刘洋 +3 位作者 李巍 徐子龙 邵贵骞 孟丽巍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比较眼科手术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儿童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眼科手术患儿60例,年龄4~10岁,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相同,咪达唑仑0.05 mg.kg-1... 目的比较眼科手术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儿童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眼科手术患儿60例,年龄4~10岁,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相同,咪达唑仑0.05 mg.kg-1,芬太尼3μg.kg-1,丙泊酚2mg.kg-1,置入喉罩。麻醉维持:S组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设定为1.0 MAC。PR组瑞芬太尼0.10μg.kg-1.min-1复合丙泊酚10 mg.kg-1.min-1恒速输注,两组术中均未使用肌松药,均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喉罩置入即刻(T2)、手术开始即刻(T3)、手术5min(T4)、10 min(T5)、15 min(T6)、30 min(T7)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脑电双频谱指数及心率变异性指标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的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在T1时TP、LF、HF、LF/HF降低(P<0.05);T2时TP、LF、LF/HF升高(P<0.05或P<0.01),HFnu降低(P<0.05);T4~T7时,TP、LF、HF降低(P<0.05或P<0.01)。与S组比较,PR组在T3~T7时TP、LF、HF升高(P<0.05或P<0.01),LF/HF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均使儿童自主神经张力降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抑制副交感神经程度小于抑制交感神经程度,导致副交感神经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二异丙酚 心率变异性 儿童 喉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眼科手术喉罩气道患儿的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晓红 邵贵骞 +2 位作者 孟丽巍 许占宏 徐子龙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比较眼科手术患儿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恢复情况。方法择期行眼科手术(斜视矫正术、白内障摘除术、眶内肿物摘除术)患儿40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每... 目的比较眼科手术患儿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恢复情况。方法择期行眼科手术(斜视矫正术、白内障摘除术、眶内肿物摘除术)患儿40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相同,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插入喉罩。麻醉维持:S组吸入七氟醚,氧流量2.0 L/min,呼气末浓度1.0 MAC,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纯氧吸入,氧流量调整为5.0 L/min。PR组瑞芬太尼0.10μg/(kg.min)恒速输注,丙泊酚在静注2 mg/kg后6 min以9 mg/(kg.min)恒速输注,40 min后7 mg/(kg.min)恒速输注,两组术中均未使用肌松药。记录两组患儿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记录手术时间、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及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结果与PR组比较,S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缩短(P<0.05),但拔除喉罩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延长(P<0.05)。与诱导前比较,两组在插入喉罩即刻、手术开始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 SBP、DBP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组HR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手术喉罩气道患儿七氟醚麻醉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循环稳定;七氟醚麻醉患儿呼吸恢复较快,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患儿早期意识状态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二异丙酚 哌啶类 血流动力学 麻醉恢复期 儿童 喉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者维库溴铵净体重给药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继庆 段凤梅 +1 位作者 王义成 邵贵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肥胖患者 量效关系 维库溴铵 呼吸系统并发症 给药 体重 全身麻醉 残余肌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段凤梅 孙旭颖 +2 位作者 李玲 王海涛 邵贵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61-2163,共3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9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氢吗啡酮组(H组)和对照组(C组)(n=45)。全麻诱导前,...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9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氢吗啡酮组(H组)和对照组(C组)(n=45)。全麻诱导前,H组静脉注射氢吗啡酮2m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行PCIA,药物为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不佳时静注地佐辛0.1mg/kg。分别于术前(T0)、术毕(T1)、术后6h(T2)、术后24h(L)和术后3d(T4)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浓度;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价认知功能。记录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和地佐辛补救用药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H组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浓度降低,舒芬太尼用量和地佐辛补救用药率均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氢吗啡酮2mg超前镇痛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超前镇痛 认知功能 炎性细胞因子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注入阿片类药物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云安 边庆虎 +3 位作者 姚红娟 邵贵骞 王化民 刘铁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将阿片类药物与布比卡因配成重比重溶液用于单纯脊麻 ,观察阿片类药物的术后镇痛时间。方法 :选择ASAI~II级 ,适用于单纯脊麻的手术病人 6 0例 ,随机分为三组。各组麻醉药物 :对照组 (C组 ,n =2 0 )布比卡因 15mg ;芬太尼组 (F组... 目的 :将阿片类药物与布比卡因配成重比重溶液用于单纯脊麻 ,观察阿片类药物的术后镇痛时间。方法 :选择ASAI~II级 ,适用于单纯脊麻的手术病人 6 0例 ,随机分为三组。各组麻醉药物 :对照组 (C组 ,n =2 0 )布比卡因 15mg ;芬太尼组 (F组 ,n =2 0 )布比卡因 15mg +芬太尼 2 5 μg ;吗啡组 (M组 ,n =2 0 )布比卡因 15mg +吗啡 5 0 μg。于术后随访病人镇痛情况 ,并记录不良反应。疼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有效镇痛时间 (DEA)为从注药时到病人术后VAS评分≤3。结果 :有效镇痛时间C、F、M组分别为 3.0 4± 0 .5 0h、8.2 5± 1.71h和 10 .5 0± 1.6 8h。F、M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各组不良反应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蛛网膜下腔注入芬太尼 2 5 μg或吗啡 5 0 μg均有明显的早期术后镇痛作用 ,而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注药 阿片类药物 术后镇痛 布比卡因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征 邵贵骞 +1 位作者 于宏志 吕传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0-292,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40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生理盐水组(S组)(n=20),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和等...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40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生理盐水组(S组)(n=20),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和等量的生理盐水,输注时间为10min。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TIVA)。术中D组给予0.4μg/(kg·h)的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S组给予与等量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泵注。分别记录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前(T0)、诱导前(T1)、置入喉罩前(T2)、置入喉罩后1min(T3)、股动脉插管时(T4)、动脉瘤栓塞时(T5)、术毕时(T6)、拔出喉罩前(T7)、拔出喉罩后1min(T8)的血压、心率,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及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与T0时比较,在T1时D组MAP,HR明显减低(P﹤0.05);与T2相比,T3时S组HR升高(P﹤0.05);与T7相比在T8时S组MAP、HR明显升高(P﹤0.05)。在T1,T4,T7,T8时间点,与S组相比D组MAP、HR明显减低(P<0.05)。D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S组(P<0.05)。D组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喉罩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麻醉中围麻醉期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质量高,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手术效果的早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右美托咪定 介入治疗 喉罩 全凭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段凤梅 孙旭颖 +1 位作者 李玲 邵贵骞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4402-4404,共3页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将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行择期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分为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A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组(B...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将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行择期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分为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A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和全身麻醉组(C组),每组30例。记录3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术后认知功能评分及术后镇痛评分。结果 A组术后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A组比B组和C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P<0.05),A组和B组术后镇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胸外科手术后能很好地降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术后认知功能 术后镇痛 老年 开胸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七氟醚、异氟醚和安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邹玉梅 张英茹 +2 位作者 严伟丽 邵贵骞 李志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94-195,共2页
目的 :为了观察七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4例颅内肿瘤病人 ,测定七氟醚麻醉时颅内压变化并与异氟醚和安氟醚进行比较。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及维持的静脉用药相同。于L3~ 4穿刺蛛网膜下腔测脑脊液压 (代表颅内压 ,ICP)。依吸... 目的 :为了观察七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4例颅内肿瘤病人 ,测定七氟醚麻醉时颅内压变化并与异氟醚和安氟醚进行比较。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及维持的静脉用药相同。于L3~ 4穿刺蛛网膜下腔测脑脊液压 (代表颅内压 ,ICP)。依吸入药不同随机分为七氟醚 (S)组、异氟醚 (I)组和安氟醚 (E)组 ,监测BP、MAP、ECG、SpO2 、PETCO2 和MAC ,调整VT 和RR使PaCO2 维持在 4~ 4 66kPa。三组病人分别吸入三种醚 0 5、1 0和 1 5MAC时在钻颅孔前记录ICP。结果 :三组病人麻醉前ICP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三组间相同MAC时的ICP比较亦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每组内不同MAC时ICP比较及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七氟醚影响颅内压不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 七氟醚 异氟醚 安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娜 邵贵骞 +1 位作者 刘艳 于洪志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10期81-85,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PHCD)在全身静脉麻醉中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 ~ 50岁,体重指数(BMI) 18~25kg/m2,拟在全身静脉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妇科手...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PHCD)在全身静脉麻醉中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 ~ 50岁,体重指数(BMI) 18~25kg/m2,拟在全身静脉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低剂量组(P1组)、中剂量组(P2组)、高剂量组(P3组)、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kg,舒芬太尼0.3μg/kg,靶控输注(TCI)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3min后插入SLIPA喉罩,采取容量控制机械通气;诱导完毕后分别给予盐酸戊乙奎醚P1组0.005mg/kg、P2组0.01mg/kg、P3组0.015mg/kg、C组等容量生理盐水.麻醉维持:丙泊酚TCI、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术中持续输注.监测HR、SBP、DBP、MAP、SpO2、气道压(Peak)、肺顺应性(Cd)、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术后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①4组患者与To点相比T1~T3 HR、SBP、DBP、MAP均减低,与T3相比,T4~T9 HR、SBP 、DBP、MAP均升高(P<0.05);②与C组相比,T3时P3组Peak明显降低、Cd明显增高(P<0.05).T4~T8时,P2组P3组Peak数值均低于C组同时低于P1组,Cd数值均高于C组且同时高于P1组(P<0.05),但P2与P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术后口干评分及复视发生率,P3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可以改善人工气腹引起的气道压升高和肺顺应性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可作为推荐剂量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腹腔镜 呼吸力学 全身麻醉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晓丽 李全成 +2 位作者 吕传宝 王佳斌 邵贵骞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神经外科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麻醉镇痛药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输注硫酸镁组(M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记录和比较两组在基础时刻(T1)、诱导前(T2)、诱导后(T3)、气管...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神经外科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麻醉镇痛药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输注硫酸镁组(M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记录和比较两组在基础时刻(T1)、诱导前(T2)、诱导后(T3)、气管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3 min(T5)、手术开始(T6)、肿瘤切除(T7)、缝皮(T8)和气管拔管(T9)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中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每分钟的的平均使用量,术后l、4、8、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M组T3、T4、T8、T9时的MAP值显著低于S组(P<0.05);T5、T6、T7时组间MAP值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M组T4、T6、T8和T9时的HR值均显著低于S组(P<0.01)。M组麻醉性镇痛药舒芬太尼和肌松药维库溴铵的平均输注速度均显著低于S组(P<0.01)。术后4 h和8 h,M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S组(P<0.05)。结论硫酸镁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不仅可稳定血流动力学,而且能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镇痛 血流动力学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磊 刘娜 +1 位作者 邵贵骞 李恩有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3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顺式阿曲库铵用量及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行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30例。应用字母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右美托咪定Ⅰ组(DⅠ组)、右美托咪定Ⅱ组(DⅡ组)及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顺式阿曲库铵用量及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行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30例。应用字母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右美托咪定Ⅰ组(DⅠ组)、右美托咪定Ⅱ组(DⅡ组)及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10例。DⅠ组和DⅡ组均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 5μg/kg,时间15min,继以0. 17μg/(kg·h)和0. 33μg/(kg·h)持续输注; N组在相同时间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中3组均血浆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并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和舒芬太尼,根据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调节丙泊酚的靶浓度,根据肌松监测仪TOF值调节顺式阿曲库铵的输注速度。记录3组患者顺式阿曲库铵平均用量及起效时间、TOF比值(TOFR)恢复至25%、75%、90%的时间、恢复指数及不良反应。记录入室时、负荷剂量输注后及拔管期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 3组中顺式阿曲库铵平均用量、起效时间、TOFR恢复至25%、75%、90%的时间、恢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拔管期间SBP、DBP和HR与入室时比较,DⅠ组和DⅡ组无明显变化,N组HR显著升高(P <0. 05)。DⅠ组拔管期间HR和DⅡ组拔管期间HR、SBP、DBP均明显低于N组(P <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顺式阿曲库铵用量及肌松效应无影响,但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抑制拔管等操作所诱发的应激反应,降低心肌耗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顺式阿曲库铵 肌松效应 全凭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对维库溴铵神经肌肉传导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传宝 邵贵骞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9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讨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硫酸镁对维库溴铵神经肌肉传导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颅内肿瘤占位病变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年龄20~50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硫酸镁组)和B组(对照组).A组于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4... 目的 探讨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硫酸镁对维库溴铵神经肌肉传导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颅内肿瘤占位病变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年龄20~50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硫酸镁组)和B组(对照组).A组于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40mg/kg的硫酸镁,然后以10mg/(kg)的速度持续输注直至手术结束.B组静脉注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肌松起效时间[即维库溴铵开始输注至TOF=0(即插管时间)的时间],肌松维持时间[即于停药(TOF=3)至TOF恢复为25%的时间],术中维库溴铵的平均用量,记录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输注硫酸镁/生理盐水前及手术结束后抽取血标本测量血清镁、钙离子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肌松起效时间1.99±0.37min短于B组肌松起效时间4.08±0.38min,而肌松维持时间方面A组30.27±3.60min长于B组21.67±2.19min,维库溴铵的平均用量A组0.32±0.05μg/(kg·min)少于B组0.44±0.06μg/(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内插管后和缝皮、拔管时硫酸镁组MAP和HR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镁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浓度均较术前有所降低,其中对照组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血清钙离子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硫酸镁可以使维库溴铵神经肌肉传导阻滞起效时间缩短,肌松效应维持时间延长,减少肌松药维库溴铵的用量,并且可以减轻插管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升高术后血清镁离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维库溴铵 神经肌肉传导 神经外科手术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对术中瑞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14
作者 刘洋 邵贵骞 《黑龙江医学》 2010年第9期653-656,共4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给予静脉持续输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瑞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三磷酸腺苷组(ATP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给予静脉持续输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瑞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三磷酸腺苷组(ATP组)和对照组(NS组)。入室后,监测ECG、NBP、MAP、HR、SpO2、BIS,10 min后,记录MAP、HR为基础值。全麻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0μg/kg、维库溴铵0.1 mg/kg、丙泊酚1.0 mg/kg,待BIS值达50时,行气管内插管,连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维持:调节新鲜气流量1.0 L/min,潮气量8.0~10 mL/kg,呼吸频率12~14次/min,维持PETCO2在35~40 mmHg之间,吸入七氟烷,并维持MAC值为0.8,术毕停止吸入。两组均于手术开始时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同时ATP组静脉输注ATP 70μg/(kg.min),NS组按ATP组的注射容积速度0.007 mL/(kg.min)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至术毕。术中根据BIS值以0.01~0.05μg/(kg.min)的幅度调整瑞芬太尼,使BIS值维持在40~50之间。记录:麻醉前(T0)、切皮即刻(T1)、切皮后15 min(T2)、切皮后30 min(T3)及术毕即刻(T4)的MAP和HR值;术中瑞芬太尼的平均用量;是否追加血管活性药及其用量;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平均用量:ATP组0.049 2±0.007 1μg/(kg.min)〈对照组0.085 2±0.011 1μg/(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0~T4各时点,两组间MAP和HR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BIS值40~50时,静脉持续输注ATP 70μg/(kg.min)可以减少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三磷酸腺苷 瑞芬太尼 用量 静脉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五官科短小手术的应用
15
作者 严伟丽 邵贵骞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4-606,609,共4页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remifentanil)联合输注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术中情况及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五官科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丙泊酚与芬太尼组(F)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组(R)组。观察两组...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remifentanil)联合输注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术中情况及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五官科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丙泊酚与芬太尼组(F)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组(R)组。观察两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及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副反应;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全程监测麻醉深度指数(CSI)。结果 ①两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血压、心率变化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②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③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诱导平稳,苏醒快,质量高。但瑞芬太尼停药时间不宜过早,否则可能因切口疼痛导致苏醒过程不顺利;应用其他阿片类止痛药应紧密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全凭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肺麻醉期间非通气侧肺吹入氧化亚氮对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邵贵骞 李志学 +2 位作者 李继学 张云安 曲仁海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单肺麻醉期间对非通气侧肺吹入氧化亚氮 ( N2 O)对减少肺内分流、预防低氧血症的作用。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病人 2 2例 ,随机分两组 :观察组、对照组各 11例。在单肺麻醉期间非通气侧肺吹入 N2 O,并在单肺通气后 3 0及 60分 ,... 目的 探讨单肺麻醉期间对非通气侧肺吹入氧化亚氮 ( N2 O)对减少肺内分流、预防低氧血症的作用。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病人 2 2例 ,随机分两组 :观察组、对照组各 11例。在单肺麻醉期间非通气侧肺吹入 N2 O,并在单肺通气后 3 0及 60分 ,分别采动脉血作血气分析 ,计算分流率 ( Qs/Qt)。在单肺麻醉期间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开口于大气中 ,并在单肺通气 3 0及 60分分别采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计算 Qs/ Qt。结果 在单肺麻醉 3 0、60分时 ,A组 Qs/ Qt显著低于 B组 ( P<0 .0 5 )。结论 单肺麻醉期间 ,对非通气侧肺吹入 N2 O可以明显减少肺内分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吸入 肺内分流 麻醉 单肺麻醉
原文传递
全凭静脉麻醉期间右美托咪定对靶控输注丙泊酚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程磊 刘娜 +2 位作者 刘艳 于洪志 邵贵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3期6524-6528,共5页
目的:探讨右关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行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丙泊酚用量及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30例(ASA I~II级),随... 目的:探讨右关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行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丙泊酚用量及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3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试验组(D组)给予DEX负荷剂量0.5μg·kg-1,注药时间15rain,继以0.3μg·kg-1·h-1持续输注至修补硬膜时;对照纽(N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为麻醉深度监测指标,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记录拔管期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并计算心肌氧耗指数(RPP);记录丙泊酚平均用量、用药前后BIS值、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不良反应。结果:①D组给予负荷剂量后,BIS值由(95±3)降至(7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N组相比,D组丙泊酚用量减少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⑧拔管期间SBP、DBP和HR与入室时比较,D组无明显变化,N组HR显著升高(P〈0.05);D组拔管期间SBP、DBP、HR和RPP明显低于N组(P〈0.05);④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两组不良反应(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中持续静脉输注DEX可减少TCI丙泊酚用量,能使BIS值进一步降低,产生良好镇静效应;同时可有效减轻拔管期间循环变化,降低RPP,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拔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关托咪定 丙泊酚 全凭静脉麻醉 气管拔管 靶控输注
原文传递
单肺通气与非通气侧肺不同给氧方式对开胸食管手术病人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孟丽巍 邵贵骞 +2 位作者 陆祖绚 李继学 王静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37-538,共2页
双腔管可以使左右肺分开以保护健侧肺,且健侧肺通气与麻醉[以下简称单肺麻醉(OLV)]保持术野安静,故而给开胸手术带来极大方便,但由于非通气侧肺仍被灌注,分流率(Qs/Qt)增加,结果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本研究探讨单肺麻醉时非通气侧肺... 双腔管可以使左右肺分开以保护健侧肺,且健侧肺通气与麻醉[以下简称单肺麻醉(OLV)]保持术野安静,故而给开胸手术带来极大方便,但由于非通气侧肺仍被灌注,分流率(Qs/Qt)增加,结果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本研究探讨单肺麻醉时非通气侧肺高频喷射通气(HFJV)和持续气流吹氧对Qs/Qt的影响,探讨胸外科麻醉预防低氧血症的最佳通气方法,以保障病人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食管手术 单肺通气 非通气侧肺 高频喷射通气 持续气流吹氧 肺内分流
原文传递
硫酸镁在产科麻醉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艳 刘娜 +2 位作者 于洪志 吕传宝 邵贵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6期1198-1200,1130,共4页
镁离子是人体内最丰富的阳离子之一,在机体许多的细胞功能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物合成过程。硫酸镁是一种传统药物,在预防和治疗母亲与胎儿相关的各种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子痫发作及先兆早产中的作用... 镁离子是人体内最丰富的阳离子之一,在机体许多的细胞功能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物合成过程。硫酸镁是一种传统药物,在预防和治疗母亲与胎儿相关的各种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子痫发作及先兆早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能够降低产妇及胎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其在麻醉领域中的作用愈加突出,能够与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麻醉镇痛药等产生协同作用,可作为术中安全的麻醉辅助用药。本文阐述了硫酸镁对于产科麻醉医生的重要性,硫酸镁在产科麻醉中的应用,并查找其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早产儿的神经保护、麻醉辅助镇痛、预防应激反应以及稳定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应用的最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先兆子痫 麻醉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盐酸戊乙奎醚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洋 程磊 +2 位作者 刘娜 吕传宝 邵贵骞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D)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年龄25~55岁,体重指数(BMI)18~28 kg/m^2,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D)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年龄25~55岁,体重指数(BMI)18~28 kg/m^2,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P组静注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C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3μg/kg,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初始靶浓度(CP)设定为3.5μg/mL,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肌松药起效后插入气管插管,采用容量控制模式机械通气;麻醉维持:TCI丙泊酚、舒芬太尼术中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术中间断推注。监测气管插管即刻(T0)、气腹建立前5 min(T1)、气腹建立即刻(T2)、气腹建成后10 min(T3)、气腹建成后30 min(T4)、关闭气腹后10 min(T5)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d)、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对应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气腹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1)两组患者HR、MAP、Sp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与T1相比,T2~T5 HR、MAP均升高(P<0.05)。(2)与C组相比,P组中T1~T5各时间点Ppeak、Pplat均降低(P<0.05),Cd均升高(P<0.05),PETCO2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与T1相比,T2~T4时的Ppeak、Pplat、PETCO2均显著高于T1(P<0.05),Cd均明显低于T1(P<0.05);与T4相比,T5时的Ppeak、Pplat均明显降低(P<0.05),Cd明显升高(P<0.05),PETCO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可改善气腹引起的气道压升高和肺顺应性降低,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腹腔镜 呼吸力学 全身麻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