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大分割同步瘤床补量放疗致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邵瑞雨 王建廷 王晓红 《新医学》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大分割同步瘤床补量放疗致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大分割同步瘤床补量放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放射性皮炎严重程...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大分割同步瘤床补量放疗致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大分割同步瘤床补量放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放射性皮炎严重程度分为对照(0度)组60例、轻度(1~2度)组62例、重度(≥3度)组60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病理分度、卡培他滨用药情况、CD3+T及CD8+T胞凋亡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T2分期、三阴性乳腺癌比例及CD4+T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高于轻度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8 kg/m^(2)[OR(95%CI)=2.413(1.206~4.829)]、肿瘤分期为T2期[OR(95%CI)=3.830(1.768~8.296)]、三阴性乳腺癌[OR(95%CI)=2.399(1.188~4.844)]及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OR(95%CI)=1.526(1.218~1.912)]是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在乳腺癌大分割瘤床同步补量放疗的患者中,BMI、T分期、CD4+T细胞凋亡率及三阴性乳腺癌是皮肤放射性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影响其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保乳术 全乳放疗 大分割放疗 同步瘤床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邵瑞雨 《学语文》 2008年第6期16-16,34,共2页
语文阅读指用多种阅读方法达成阅读能力的过程。而阅读办法要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导引和思维导引才能逐渐掌握。这里的阅读能力一般指准确理解原文、正常的阅读速度、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这三方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为培养学... 语文阅读指用多种阅读方法达成阅读能力的过程。而阅读办法要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导引和思维导引才能逐渐掌握。这里的阅读能力一般指准确理解原文、正常的阅读速度、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这三方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为培养学生熟悉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导引.具体应抓好以下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策略 语文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 阅读速度 导引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发散思维
3
作者 邵瑞雨 《学语文》 2006年第4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发散思维 农村初中 教学条件 学习效果 语文教学 自信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乳腺癌术后内乳放疗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
4
作者 李娜 王晓红 +3 位作者 王建廷 王雨薇 邵瑞雨 周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81-686,共6页
目的 探讨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患者行内乳电子线放射照射的近期疗效及放射性肺炎的风险因素研究。方法 选择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患者100例,其中N2期66例,N3期34例。所有患者接受规范的... 目的 探讨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患者行内乳电子线放射照射的近期疗效及放射性肺炎的风险因素研究。方法 选择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患者100例,其中N2期66例,N3期34例。所有患者接受规范的新辅助或术后辅助化疗、靶向及内分泌治疗。放疗方案右侧锁骨上下区采用调强X线放疗,右侧胸壁野及右侧内乳区采用电子线,放疗剂量均为50 Gy/25次。观察患者近期疗效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探索放射性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患者清扫腋窝淋巴结的中位数为22枚,而淋巴结阳性的中位数为7枚。中位随访39.5个月,区域淋巴结复发1例,胸壁复发2例,远处转移4例,死亡1例。1级放射性肺炎38例(38%),2级放射性肺炎2例(2%)。Logistic分析显示,放疗后2级淋巴细胞降低是导致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因素。结论 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内乳区电子线放疗安全可行,并未额外增加不良反应。放疗后发生2级及以上淋巴细胞降低是发生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乳腺肿瘤 内乳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割放射治疗不同瘤床补量技术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性损伤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建廷 邵瑞雨 +3 位作者 王晶 李娜 熊伟 王晓红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7期22-2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大分割放射治疗中瘤床同步补量与序贯瘤床补量两种技术发生急性和(或)晚期乳房相关放射性损伤、美容效果及近期疗效的差异性,以提高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在医院行...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大分割放射治疗中瘤床同步补量与序贯瘤床补量两种技术发生急性和(或)晚期乳房相关放射性损伤、美容效果及近期疗效的差异性,以提高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在医院行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的109例女性患者,根据瘤床补量技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行瘤床同步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对照组行全乳调强放射治疗(IMRT)后序贯瘤床电子线补量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治疗结束2年后皮肤及皮下组织放射性损伤、放射治疗结束1个月和2年后美容效果以及近期疗效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放射治疗后109例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主要为≤1级(占91.7%),放射治疗结束2年后皮肤及皮下组织放射性损伤主要为≤1级(占86.2%),放射治疗结束1个月和2年后美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7.2%(95/109)和90.8%(99/109),2年局部肿瘤控制率、无疾病生存率均为100%。两组患者在放射治疗结束2年后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放射性损伤、放射治疗结束1个月和2年后美容效果及近期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8%(1/56),明显低于对照组[15.1%(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67,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较好,应用瘤床同步补量技术更能够降低2级以上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可优先选择该方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大分割放射治疗 瘤床补量 技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建廷 邵瑞雨 +3 位作者 王晶 李娜 熊伟 王晓红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12期1266-1271,共6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保乳切除术的17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70例患者按7∶3分为模型组(119例)和验证组(51...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保乳切除术的17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70例患者按7∶3分为模型组(119例)和验证组(51例)。根据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将模型组患者进一步分为损伤组(89例)和无损伤组(30例)。比较损伤组和无损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有糖尿病史,肿瘤T分期为T 2期,三阴性乳腺癌,放疗形式为序贯瘤床电子线补量放疗,以及较高的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及血红蛋白(Hb)水平是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这些指标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模型组,该模型预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95%CI:0.890~0.974),灵敏度为97.14%,特异度为86.24%;对于验证组,该模型预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的AUC为0.926(95%CI:0.880~0.966),灵敏度为86.36%,特异度为90.40%。结论BMI、糖尿病史、肿瘤T分期、三阴性乳腺癌、放疗形式、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及Hb水平均是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大分割放疗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