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ansformer的前列腺癌血清拉曼光谱辅助诊断算法
1
作者 刘昌海 张恒 +3 位作者 邵晓光 潘家骅 陆小锋 刘书朋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5年第2期68-69,72,共3页
前列腺癌是全球范围内男性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对于提升治愈率和存活率至关重要。拉曼光谱作为肿瘤非侵入式诊断研究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已经显示出在区分癌症病人与正常人的多种生物样本方面具备很大... 前列腺癌是全球范围内男性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对于提升治愈率和存活率至关重要。拉曼光谱作为肿瘤非侵入式诊断研究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已经显示出在区分癌症病人与正常人的多种生物样本方面具备很大潜力。设计了基于Transformer的前列腺癌血清拉曼光谱辅助诊断算法,旨在以克服传统算法的局限性,提高前列腺癌辅助诊断的准确性。该算法将拉曼光谱数据点分割成块,并使用Transformer编码捕捉这些块之间的内部关联,能够有效区分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和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拉曼光谱,且经过对比实验分析,准确率优于其他常用算法模型,为非侵入式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更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拉曼光谱 TRANSFORMER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重载提升装置的液压同步回路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邵晓光 吴张永 +1 位作者 袁锐波 赵恩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9-100,共2页
设计了一种轧钢机机架提升装置的同步液压回路,该同步回路采用了双液压马达调速。本文介绍了使用这种回路的原因和工作原理。最后通过使用AMES im软件进行建模,分析了其性能。
关键词 同步回路 双液压马达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权利的历史建构与批判 被引量:3
3
作者 邵晓光 刘岩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3,共5页
自然权利产生和历史合理性论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自然法则对自然权利的约束,使之具有习俗性,而从特殊意义中抽象出权利概念,同时,权利的自然性使自然法则的限制成为必然;另一条线索是自然权利在抽象的习俗性中有偶然性,使之缺乏了普遍... 自然权利产生和历史合理性论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自然法则对自然权利的约束,使之具有习俗性,而从特殊意义中抽象出权利概念,同时,权利的自然性使自然法则的限制成为必然;另一条线索是自然权利在抽象的习俗性中有偶然性,使之缺乏了普遍的客观意义,所以,在经验根据之后以康德为开端找到了它的先验的理性根据。但两条线索的缺陷同样明显,现代正义原则下对自然权利的保护有其合理性。但是我们认为从洛克开始的"劳动论"对自然权利研究更有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权利 历史 建构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罗尔斯正义观评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邵晓光 白双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80,共6页
罗尔斯在他的正义理论体系中假设了一种"原始状态"和"无知之幕"的理想社会状态,认为只有在"无知之幕"的状态下,人类才可以实现绝对的正义。同时指出了两大正义原则及其优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理论价... 罗尔斯在他的正义理论体系中假设了一种"原始状态"和"无知之幕"的理想社会状态,认为只有在"无知之幕"的状态下,人类才可以实现绝对的正义。同时指出了两大正义原则及其优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理论价值的三个公正,即起点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罗尔斯正义论具有社会契约性、理论直觉性、集体道德性、有限自由性和正义至上性的特点。他的理论虽然开创了对自由平等关系理解的新境界、推动了政治哲学主题从自由向平等转变、修正了自由主义的个人优先性以及对弱势群体给予了人道主义关怀,但是他运用的是非历史主义的推演方法,其理论只是暂时性地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维护或改良了资本主义的价值框架,却没有从根本上指出资本主义的矛盾,其价值观依然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其理论中设想的社会形态是假设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具有较大的差距,难以实现,且在其正义论中过度地讲平等,患有绝对平均主义痹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正义理论 罗尔斯 正义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尔斯“公正制度”与阿马蒂亚·森“公正社会”的路径差异 被引量:4
5
作者 邵晓光 刘岩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9,共7页
罗尔斯的"公正制度"是解决正义问题的一种方式,其出发点是先验的,以理性推论方式建构"公正制度"。不同的理论对"公正制度"的先验出发点的质疑,产生了理性推论方式的变化,使"公正制度"建构呈现... 罗尔斯的"公正制度"是解决正义问题的一种方式,其出发点是先验的,以理性推论方式建构"公正制度"。不同的理论对"公正制度"的先验出发点的质疑,产生了理性推论方式的变化,使"公正制度"建构呈现出诸种理论样式并出现明显分歧,不可避免地显露出各种缺陷。阿马蒂亚·森的"公正社会"理论与之相对,提出了以实质自由、可行能力为目的的正义论方案,把"公正制度"作为解决正义问题的工具,以期实现正义的真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 “公正制度” 阿马蒂亚·森 “公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批判正义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邵晓光 刘岩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2,共6页
正义的核心是自由和平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的批判是在自由和平等的框架基础上完成的。资本主义正义与以往的社会正义有所不同,它使自由从形式转向实质,并切入现实的平等问题。而对正义的概念"析分"中,可以认定人性、物... 正义的核心是自由和平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的批判是在自由和平等的框架基础上完成的。资本主义正义与以往的社会正义有所不同,它使自由从形式转向实质,并切入现实的平等问题。而对正义的概念"析分"中,可以认定人性、物和制度是其三个组成要素,这三个要素构成了资本主义正义的轮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中包括的不自由、不平等因素作了批判,认为自由主义对正义的修正和完善没有从根本上完成实质性正义的建构,进而指出了废除私有制度在实现实质性正义中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批判 资本主义 正义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水液压传动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6
7
作者 邵晓光 马军 +2 位作者 吴张永 袁锐波 李健锋 《流体传动与控制》 2006年第5期45-46,共2页
用淡水作为工作介质的纯水液压传动是液压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介绍了纯水液压传动需要解决的一些重点问题。
关键词 液压技术 纯水液压传动 重点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尔斯平等视野下的善理论 被引量:1
8
作者 邵晓光 张爽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72-76,共5页
在罗尔斯的平等思想体系中,两个正义原则是其得以建构的重要理论支点。与两个正义原则紧密相关的概念当中,罗尔斯的善理论在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论及到强、弱两种善理论,它们在罗尔斯的平等和正义理论体系中... 在罗尔斯的平等思想体系中,两个正义原则是其得以建构的重要理论支点。与两个正义原则紧密相关的概念当中,罗尔斯的善理论在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论及到强、弱两种善理论,它们在罗尔斯的平等和正义理论体系中与正义观之间的关系是有所不同的。善的弱理论具有合理性解释的工具意义,它的功能在于为论证正义原则提供必备的基本善;善的强理论具有一定的道德性价值及意义,其作用体现在以证得的正义原则去规定其他相关的道德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 平等视野 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共同体认同——对查尔斯·泰勒认同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邵晓光 刘岩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5,共7页
查尔斯·泰勒认为共同体认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理性之后对自我的认识;二是由人与人关系确定的日常生活;三是社会中共同善形成的道德根源。三方面不可分割,共同体认同是人们共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它涉及自我的理性发展和对自我的认... 查尔斯·泰勒认为共同体认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理性之后对自我的认识;二是由人与人关系确定的日常生活;三是社会中共同善形成的道德根源。三方面不可分割,共同体认同是人们共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它涉及自我的理性发展和对自我的认识,人会带着理性的自知参与社会,共同作用于日常,形成生活本身,要追寻它真正的来源就要从道德层次给予理解和推断,由此也形成了经验与先验、习俗和实践、多样与共同之间矛盾,需要理论上加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认同 自我 日常生活 道德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学科教育的基点思考——由可持续发展主题引发的探讨
10
作者 邵晓光 王平易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2年第4期73-76,共4页
从人类建设物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简约回顾建筑学科在漫长的人类建设活动中所走过的历程 .揭示了当今人类在其生存、生活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思考建筑学科和建筑学科教育中所面临的新冲击 ,提出建筑学科教... 从人类建设物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简约回顾建筑学科在漫长的人类建设活动中所走过的历程 .揭示了当今人类在其生存、生活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思考建筑学科和建筑学科教育中所面临的新冲击 ,提出建筑学科教育发展的新基础、新内涵、新支撑 ,以期为建筑学科的教学改革做一些准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学科定位 建筑学科教育 教学改革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理论实质
11
作者 邵晓光 付威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71,共6页
通过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与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理论实质——实践性、革命性与创造性,也就是从唯物性、否定性、推动性与历史性等角度对实践辩证法作具体的阐述;其根本的立足点始终根植于现实的实践... 通过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与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理论实质——实践性、革命性与创造性,也就是从唯物性、否定性、推动性与历史性等角度对实践辩证法作具体的阐述;其根本的立足点始终根植于现实的实践活动本质,即通过对实践辩证法理论实质的考察,来揭示在历史的全部社会生活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规律之中产生出新的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否定的辩证法 马克思 实践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平等观研究
12
作者 邵晓光 高天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9-11,共3页
平等的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平等观一直贯穿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从古希腊雅典城邦到当今现代社会,对于平等的追求一直没有中断。有必要从平等观的起源及其发展入手,深入分析马克思平等观以及其对于以往平等观的超越,对于更加深刻理解马... 平等的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平等观一直贯穿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从古希腊雅典城邦到当今现代社会,对于平等的追求一直没有中断。有必要从平等观的起源及其发展入手,深入分析马克思平等观以及其对于以往平等观的超越,对于更加深刻理解马克思的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平等观 批判性 阶级性 实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性、历史和自由:马克思实践范畴的三重维度
13
作者 邵晓光 郑丽娜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62-66,共5页
马克思的实践范畴,蕴含了"感性、历史和自由"三重维度。在感性维度中,现实的个人活动出场预设了实践哲学的转向,物质基础确定了实践的普遍性原则,感性活动总体性运动保证了感观世界的统一;在历史维度中,解释了劳动生产过程中... 马克思的实践范畴,蕴含了"感性、历史和自由"三重维度。在感性维度中,现实的个人活动出场预设了实践哲学的转向,物质基础确定了实践的普遍性原则,感性活动总体性运动保证了感观世界的统一;在历史维度中,解释了劳动生产过程中内在物质关系以及生产所释放的人与人的关系,发现了人受物质形成的资本控制的现实,历史的展开也是生产过程的展开过程;在自由维度中,面对世界本身的感性起点的确定,以及对实践生产过程的肯定和生产积累过程中实现人对生产资料的真正占有。整体性地把握马克思实践范畴的三重维度,实践范畴的内在意蕴便能够完全地展现出来,自由的实践过程也随之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 历史 自由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实践特点与哲学应用
14
作者 邵晓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33,共3页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 ,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无论是观念层面 ,还是实践层面 ,中国均进行着重要的转型。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 ,面对生动新异的社会实践 ,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旨趣 ,或围绕哲学理论体系本身、哲学元问题进...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 ,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无论是观念层面 ,还是实践层面 ,中国均进行着重要的转型。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 ,面对生动新异的社会实践 ,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旨趣 ,或围绕哲学理论体系本身、哲学元问题进行争论和建构 ,或试图走出纯思的、“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就哲学在现实社会的功用进行探究 ,即应用哲学研究。应用哲学自上世纪 80年代提出后 ,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多年来 ,应用哲学研究成果纷呈 ,观点林立 ,许多学者或提出应用哲学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或尝试建立应用哲学的学科体系 ,或探究应用哲学的基本原理 ,新见迭出 ,争鸣不断。本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就应用哲学展开研讨 ,这无论对哲学理论自身来说 ,还是对应用哲学来说 ,都是一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哲学关怀 实践 特点 哲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转型发展时期经济体制的特征
15
作者 邵晓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5-87,共3页
中国转型发展时期经济体制的特征辽宁大学经济学博士邵晓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中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本文试图探讨中国现行经济体制所具有的“转型发展特征”。一、财... 中国转型发展时期经济体制的特征辽宁大学经济学博士邵晓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中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本文试图探讨中国现行经济体制所具有的“转型发展特征”。一、财产关系多元化单一的国有经济所有制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转型发展时期 经济体制 财产关系 决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整体性原则与全面改革
16
作者 邵晓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71-73,共3页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日益深入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邓小平同志称之为“中国大地上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场社会系统的整体运动,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这场革命,才能更有力地推动其前进的步伐。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社会系统 相互作用 历史潮流 文化要素 经济要素 政治 马克思恩格斯 三要素 历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否定性正义的生成路径与结构性困境
17
作者 邵晓光 刘岩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3-18,共6页
否定性正义是要为自由市场秩序提供可以依赖的规则。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为正当的社会秩序提供的是肯定性规则,也就是只要遵循这些规则,正当性秩序也就建构起来了。否定性规则则与之相反,它没有规定人的行为领域,而是通过限制非正当性行... 否定性正义是要为自由市场秩序提供可以依赖的规则。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为正当的社会秩序提供的是肯定性规则,也就是只要遵循这些规则,正当性秩序也就建构起来了。否定性规则则与之相反,它没有规定人的行为领域,而是通过限制非正当性行为为自由行动提供边界,实质上,它是在为非限制性寻找正义性的依据。但是,对自由唯一性的重视和对平等意义的忽视,使它仍然无法摆脱功利化的指责,其理论结构中的困境也在现实中不断被呈现,需要我们在探究中发现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性 正义 生成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价值指向
18
作者 邵晓光 杨庐峰 刘岩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44,共6页
马克思在区分道德和非道德两个领域矛盾的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的正义性做出了价值判断。从马克思对资本结构和生产关系论证中反映出的道德真假性,让我们看到他的目的并不停留于正义与否的具体问题中,而是在道德与政治的特殊性返照到人类正... 马克思在区分道德和非道德两个领域矛盾的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的正义性做出了价值判断。从马克思对资本结构和生产关系论证中反映出的道德真假性,让我们看到他的目的并不停留于正义与否的具体问题中,而是在道德与政治的特殊性返照到人类正义的总体性中把握社会制度现实,以资本主义道德否定资本主义的非正义,以政治的正义摆脱道德禁锢而获得政治解放,以废除宗教、道德而实现制度结构的变革,其目的是回归到"自我实现"的人类社会发展要求中。马克思正义的价值正是指向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正义 价值 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耶克对人造秩序的批判
19
作者 邵晓光 王欣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7-12,共6页
哈耶克通过对启蒙运动的梳理,将产生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分为演进论理性主义与建构论理性主义,并进一步加以分析。通过二者根本立场的不同和型构社会秩序基本命题的冲突,明确了自己的立场。从思想史和思维习惯两个角度来对建构论理性主... 哈耶克通过对启蒙运动的梳理,将产生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分为演进论理性主义与建构论理性主义,并进一步加以分析。通过二者根本立场的不同和型构社会秩序基本命题的冲突,明确了自己的立场。从思想史和思维习惯两个角度来对建构论理性主义谬误的解释,得出"人之行动而非人之意图的结果"的结论。进而引出了自发秩序和人造秩序两种社会秩序,并通过分析得出:自发秩序较人造秩序而言人类更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进论理性主义 建构论理性主义 自发秩序 人造秩序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正义的多重理解和去蔽之意
20
作者 邵晓光 杨庐峰 刘岩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56-62,共7页
对马克思正义的理解,一是决定论的方式,另一是道德论的方式。决定论方式内部存在着生产方式决定论和阶级关系决定论的不同理解,且它们还针锋相对。正义被认为是道德领域的元素,道德论把马克思理论放在了正义之下考查,得到的是"似... 对马克思正义的理解,一是决定论的方式,另一是道德论的方式。决定论方式内部存在着生产方式决定论和阶级关系决定论的不同理解,且它们还针锋相对。正义被认为是道德领域的元素,道德论把马克思理论放在了正义之下考查,得到的是"似是而非"的结论,以平等、权利、分配解释马克思正义存在的方式,而把除此之外的东西认作是非道德的,如自我实现和人类共同体等,它们应该作为人的道德出现在马克思正义的核心位置。马克思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未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作为联结人与人的"物",遮蔽了它们的真实存在,去蔽之后它们就会实现这种真实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正义理论 自由 道德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