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内道德创伤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基于NVivo12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邵嵘青
王彧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7,共9页
目的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平台检索道德创伤相关研究论文并进行梳理分析,以了解国内道德创伤研究现状,为未来相关内容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并为后续研究道德创伤奠定基础。方法对2012—2023年道德创伤的相关文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运...
目的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平台检索道德创伤相关研究论文并进行梳理分析,以了解国内道德创伤研究现状,为未来相关内容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并为后续研究道德创伤奠定基础。方法对2012—2023年道德创伤的相关文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运用Nvivo12分析工具,基于内容分析法,从道德创伤的研究主题、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三个维度回顾国内道德创伤的研究现状。结果研究发现,国内道德创伤的研究主题主要概括为概念、机制、测量与评估、症状与表现、预防与治疗五个方面;研究对象主要为战争相关人员、医务人员、教师等高危职业群体;研究主要基于伦理学、医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视角开展。结论国内道德创伤研究未来需深化理论体系,推动实证研究;拓展研究视野,丰富跨学科、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提高重视度,关注特殊从业人群的身心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创伤
质性研究
内容分析法
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怀伦理视域下医务人员的道德创伤与应对思考
2
作者
邵嵘青
王彧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8-1386,共9页
临床实践中的道德困境是造成医务人员道德创伤的重要因素。关怀伦理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关怀和被关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这对防治医务人员道德创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梳理关怀伦理理论的基本思想,对医务人员的道德创伤进行解释和分析,...
临床实践中的道德困境是造成医务人员道德创伤的重要因素。关怀伦理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关怀和被关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这对防治医务人员道德创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梳理关怀伦理理论的基本思想,对医务人员的道德创伤进行解释和分析,剖析造成创伤的主要原因为:医务人员个体具有脆弱性,自我关怀水平较低;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医患双方关怀关系的不对称;组织支持水平较低,缺乏关怀型伦理氛围。因此,以关怀为目标,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关怀素养和道德韧性,构建医患之间和谐的关怀关系,建立关怀环境、形成关怀型组织伦理氛围等途径能够缓解道德两难困境,这也是防治医务人员道德创伤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创伤
关怀伦理
道德困境
自我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损伤视角下医师专业精神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彧
邵嵘青
+1 位作者
尹梅
吴雪松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8期933-940,共8页
医学的目的是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坚守并发展治疗。医师专业精神是医师临床能力、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及价值观念的综合表达。实践中,正是通过高水准的专业精神,在具体诊疗行为中践行医学的宗旨和目标———始终以患者利益为中心。与此同...
医学的目的是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坚守并发展治疗。医师专业精神是医师临床能力、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及价值观念的综合表达。实践中,正是通过高水准的专业精神,在具体诊疗行为中践行医学的宗旨和目标———始终以患者利益为中心。与此同时,兑现着医学对社会公众的承诺和期待。为此,无私奉献、自我牺牲、单向纯粹利他都被内化成专业精神的基本要求:医生不仅要在技术上达到至效,还要在德性上达到至真、至善、至美。而当这些特质因不可抗的原因可能会被夸大或不能达成时,根深蒂固的价值体系同现实需求之间便会产生裂隙。近几年,疫情给医疗系统和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医生的道德信仰、角色期望、价值体系也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形成道德损伤。国际上关于医疗领域道德损伤的相关研究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因此,借鉴国际上道德损伤的相关研究,重新审视强调单向纯粹利他、奉献而弱化甚至忽视个人福祉的医师专业精神与当前的医疗实践的关系,着手建构医生—患者—医疗团队—医疗机构—执业环境—卫生系统—其他利益相关者为主的道德损伤预警—修复系统,并确保它良性运转,不仅在极端时期,更能在普通的诊疗日常中支持医生积极、安全、健康地执业,践行救死扶伤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损伤
医师专业精神
利他
奉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彼方尚有荣光在
4
作者
邵嵘青
王彧
《中国医学人文》
2022年第12期67-68,共2页
2022年5月11日,国际护士节5.12的前一天,我有幸作为核酸采样医护人员从深圳前往北京支援一线。彼时心情激越,不只是梦想的实现,更是因为一身白袍所赋予的使命。年少时,我迷恋医疗类的电视剧,看着那些身穿白袍的医护人员驰骋在属于他们...
2022年5月11日,国际护士节5.12的前一天,我有幸作为核酸采样医护人员从深圳前往北京支援一线。彼时心情激越,不只是梦想的实现,更是因为一身白袍所赋予的使命。年少时,我迷恋医疗类的电视剧,看着那些身穿白袍的医护人员驰骋在属于他们的战场上,我的心情一如监护仪上的心电图,跌岩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护士节
监护仪
白袍
医护人员
心电图
电视剧
原文传递
再多采一个
5
作者
邵嵘青
《大学生》
2022年第10期23-23,共1页
2022年5月11日,国际护士节5月12日的前一天,我作为核酸采样医护工作者前往北京,身披白袍,支援一线。5月中旬的北京渐渐被高温包裹,我们工作的采样站点刚刚建成,降温设备还未完善,烈日下的工作集装箱和采样大棚犹如一个个庞大的蒸笼将我...
2022年5月11日,国际护士节5月12日的前一天,我作为核酸采样医护工作者前往北京,身披白袍,支援一线。5月中旬的北京渐渐被高温包裹,我们工作的采样站点刚刚建成,降温设备还未完善,烈日下的工作集装箱和采样大棚犹如一个个庞大的蒸笼将我们牢牢罩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温设备
医护工作者
国际护士节
集装箱
采样
北京
原文传递
题名
国内道德创伤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基于NVivo12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邵嵘青
王彧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7,共9页
基金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专项“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应急能力建设:以黑龙江为例”(HMURW20210101)。
文摘
目的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平台检索道德创伤相关研究论文并进行梳理分析,以了解国内道德创伤研究现状,为未来相关内容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并为后续研究道德创伤奠定基础。方法对2012—2023年道德创伤的相关文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运用Nvivo12分析工具,基于内容分析法,从道德创伤的研究主题、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三个维度回顾国内道德创伤的研究现状。结果研究发现,国内道德创伤的研究主题主要概括为概念、机制、测量与评估、症状与表现、预防与治疗五个方面;研究对象主要为战争相关人员、医务人员、教师等高危职业群体;研究主要基于伦理学、医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视角开展。结论国内道德创伤研究未来需深化理论体系,推动实证研究;拓展研究视野,丰富跨学科、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提高重视度,关注特殊从业人群的身心福祉。
关键词
道德创伤
质性研究
内容分析法
伦理学
Keywords
moral injury
qualitative research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ethics
分类号
R-05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怀伦理视域下医务人员的道德创伤与应对思考
2
作者
邵嵘青
王彧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8-1386,共9页
基金
哈尔滨医科大学骨干教师培育项目“医师道德损伤预警修复系统:福利视角下医师专业精神建设策略研究”(JJ2023LH1154)
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生科研和实践创新项目“关怀伦理视域下医务人员道德创伤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思考”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专项“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应急能力建设:以黑龙江为例”(HMURW20210101)。
文摘
临床实践中的道德困境是造成医务人员道德创伤的重要因素。关怀伦理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关怀和被关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这对防治医务人员道德创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梳理关怀伦理理论的基本思想,对医务人员的道德创伤进行解释和分析,剖析造成创伤的主要原因为:医务人员个体具有脆弱性,自我关怀水平较低;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医患双方关怀关系的不对称;组织支持水平较低,缺乏关怀型伦理氛围。因此,以关怀为目标,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关怀素养和道德韧性,构建医患之间和谐的关怀关系,建立关怀环境、形成关怀型组织伦理氛围等途径能够缓解道德两难困境,这也是防治医务人员道德创伤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道德创伤
关怀伦理
道德困境
自我关怀
Keywords
moral injury
caring ethics
moral distress
self-care
分类号
R-05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损伤视角下医师专业精神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彧
邵嵘青
尹梅
吴雪松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8期933-940,共8页
基金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专项“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应急能力建设:以黑龙江为例”(HMURW20210101)。
文摘
医学的目的是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坚守并发展治疗。医师专业精神是医师临床能力、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及价值观念的综合表达。实践中,正是通过高水准的专业精神,在具体诊疗行为中践行医学的宗旨和目标———始终以患者利益为中心。与此同时,兑现着医学对社会公众的承诺和期待。为此,无私奉献、自我牺牲、单向纯粹利他都被内化成专业精神的基本要求:医生不仅要在技术上达到至效,还要在德性上达到至真、至善、至美。而当这些特质因不可抗的原因可能会被夸大或不能达成时,根深蒂固的价值体系同现实需求之间便会产生裂隙。近几年,疫情给医疗系统和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医生的道德信仰、角色期望、价值体系也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形成道德损伤。国际上关于医疗领域道德损伤的相关研究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因此,借鉴国际上道德损伤的相关研究,重新审视强调单向纯粹利他、奉献而弱化甚至忽视个人福祉的医师专业精神与当前的医疗实践的关系,着手建构医生—患者—医疗团队—医疗机构—执业环境—卫生系统—其他利益相关者为主的道德损伤预警—修复系统,并确保它良性运转,不仅在极端时期,更能在普通的诊疗日常中支持医生积极、安全、健康地执业,践行救死扶伤的使命。
关键词
道德损伤
医师专业精神
利他
奉献
Keywords
Moral Injury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Altruism
Dedication
分类号
R-05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彼方尚有荣光在
4
作者
邵嵘青
王彧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医学人文》
2022年第12期67-68,共2页
文摘
2022年5月11日,国际护士节5.12的前一天,我有幸作为核酸采样医护人员从深圳前往北京支援一线。彼时心情激越,不只是梦想的实现,更是因为一身白袍所赋予的使命。年少时,我迷恋医疗类的电视剧,看着那些身穿白袍的医护人员驰骋在属于他们的战场上,我的心情一如监护仪上的心电图,跌岩起伏。
关键词
国际护士节
监护仪
白袍
医护人员
心电图
电视剧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再多采一个
5
作者
邵嵘青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
出处
《大学生》
2022年第10期23-23,共1页
文摘
2022年5月11日,国际护士节5月12日的前一天,我作为核酸采样医护工作者前往北京,身披白袍,支援一线。5月中旬的北京渐渐被高温包裹,我们工作的采样站点刚刚建成,降温设备还未完善,烈日下的工作集装箱和采样大棚犹如一个个庞大的蒸笼将我们牢牢罩住。
关键词
降温设备
医护工作者
国际护士节
集装箱
采样
北京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内道德创伤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基于NVivo12的质性研究
邵嵘青
王彧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怀伦理视域下医务人员的道德创伤与应对思考
邵嵘青
王彧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道德损伤视角下医师专业精神建设的启示
王彧
邵嵘青
尹梅
吴雪松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彼方尚有荣光在
邵嵘青
王彧
《中国医学人文》
2022
0
原文传递
5
再多采一个
邵嵘青
《大学生》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