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分法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预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邵小暄 段小琢 +3 位作者 苏慧怡 康佳璇 吴苏校 袁婧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第3期67-69,71,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青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研究相关危险因素,建立计分法模型,通过评定其不同累计分值下的灵敏度、特异度,找到预测青年高危心梗人群的筛查临界值。方法:选取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痛中心2019-0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青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研究相关危险因素,建立计分法模型,通过评定其不同累计分值下的灵敏度、特异度,找到预测青年高危心梗人群的筛查临界值。方法:选取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痛中心2019-01~2019-09收入院的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AMI)者(年龄≤45岁)50例为心梗组,接受冠脉造影或冠脉CT检查排外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者50例(年龄≤45岁)为对照组。对其危险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计分法模型综合评定不同累计分值下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①经t检验或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心梗组高血压病、空腹血糖受损、吸烟、昼夜节律紊乱、暴饮暴食、负性情绪、男性人数超过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重、白细胞数、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建立计分法模型制定筛查临界阈值为6分,其灵敏度98%、特异度92%。结论:①高血压病、空腹血糖受损、吸烟、昼夜节律紊乱、暴饮暴食、负性情绪、男性,超重及白细胞数、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为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②当累计分值超过6分罹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极高,应积极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青年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