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品种以及施肥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邵可声 环境模拟和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分室 李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05-513,共9页
1994年4月至10月,在北京稻田试验田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甲烷排放的影响以及施肥措施对降低甲烷排放和提高水稻产量的匹配关系。实验表明稻田甲烷排放在品种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实验中品种间甲烷排放通量最大差异可达到五倍。... 1994年4月至10月,在北京稻田试验田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甲烷排放的影响以及施肥措施对降低甲烷排放和提高水稻产量的匹配关系。实验表明稻田甲烷排放在品种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实验中品种间甲烷排放通量最大差异可达到五倍。以有机肥混合硫酸铵作底肥并配合不同时间和不同用量的硫酸铵作追肥与仅施混合底肥不施硫酸铵作追肥的相比较可减少甲烷排放约58%,水稻产量提高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排放通量 水稻 品种 分蘖肥 施肥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与农业管理措施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邵可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19-22,58,共5页
1990至1992年对北京地区的麦后稻区及单季稻区进行了三年的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测定,麦后稻区的甲烷排放通量约17.5mg/m^2·h;单季稻小区约在8.5-10mg/m^2·h。有机底肥的用量是影响甲烷排放通量的首要因素,旱直播及仅使用化肥... 1990至1992年对北京地区的麦后稻区及单季稻区进行了三年的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测定,麦后稻区的甲烷排放通量约17.5mg/m^2·h;单季稻小区约在8.5-10mg/m^2·h。有机底肥的用量是影响甲烷排放通量的首要因素,旱直播及仅使用化肥可降低甲烷排放通量。在一定量有机底肥的条件下,采用间歇灌溉的方法既可保持或提高水稻的产量,又可抑制或降低甲烷的排放通量,但也观测到干干湿湿的状态下温室气体N_2O的排放通量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甲烷 氧化亚氮 排放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气OH自由基测量结果及其特征 被引量:28
3
作者 任信荣 王会祥 +2 位作者 邵可声 缪国芳 唐孝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27,共4页
利用 2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大气OH测量方法测定了北京城市大气中OH自由基 ,得到了其浓度水平和日变化情况 .测得夏季日间最大OH浓度为~ 8× 1 0 7cm- 3,秋季日间最大浓度为 2× 1 0 7~ 4× 1 0 7cm- 3,并根据同步测... 利用 2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大气OH测量方法测定了北京城市大气中OH自由基 ,得到了其浓度水平和日变化情况 .测得夏季日间最大OH浓度为~ 8× 1 0 7cm- 3,秋季日间最大浓度为 2× 1 0 7~ 4× 1 0 7cm- 3,并根据同步测量光强和其它污染物的浓度 ,分析了OH浓度与这些条件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OH浓度与UV B相对强度、O3和HNO2 的浓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而与NOx 浓度具有反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测量结果 特征 OH自由基 日变化 相关性 大气化学 大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研究 被引量:266
4
作者 张远航 邵可声 +1 位作者 唐孝炎 李金龙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92-400,共9页
根据在兰州西固石油化工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区、北京地区和广州地区开展的光化学烟雾研究,讨论我国城市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状况及其污染特征,探讨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并预测城市光化学烟雾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上述地区存在严重... 根据在兰州西固石油化工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区、北京地区和广州地区开展的光化学烟雾研究,讨论我国城市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状况及其污染特征,探讨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并预测城市光化学烟雾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上述地区存在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控制我国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有效途径是降低NOx排放;北京中关村大气O3最大小时浓度不仅逐年递增,而且出现O3最大值的时间也提前,说明大气光化学活性增强;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加,一些大城市的大气污染已逐渐由煤烟型转向机动车尾气污染型,或成为具有二者综合的污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烟雾 中国 城市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气气溶胶部分无机组分及相关气体的浓度变化 被引量:22
5
作者 周福民 邵可声 +1 位作者 胡敏 唐孝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利用SJAC MOBIC在 2 0 0 0 0 5~ 2 0 0 0 0 9的 3个采样时段测量了北京大气中的气溶胶SO4 2 - 、NO3- 、NO2 - 、Cl- 及相关气体组分 ,得出了这些污染组分的逐时变化 .结果表明气溶胶Cl- 、NO2 - 、NO3- 及气体HCl、HNO2 和HNO3有明... 利用SJAC MOBIC在 2 0 0 0 0 5~ 2 0 0 0 0 9的 3个采样时段测量了北京大气中的气溶胶SO4 2 - 、NO3- 、NO2 - 、Cl- 及相关气体组分 ,得出了这些污染组分的逐时变化 .结果表明气溶胶Cl- 、NO2 - 、NO3- 及气体HCl、HNO2 和HNO3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SO2 和气溶胶SO4 2 - 的变化取决于SO2 的排放 ,SO4 2 - 的峰值一般比SO2 的峰值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喷射 移动离子色谱 气溶胶 大气环境 北京 相关气体 浓度变化 无机组分 大气监测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业管理方式对北京地区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陈宗良 高金和 +4 位作者 袁怡 邵可声 张剑波 禹仲举 王步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7,共7页
1990年7月4日到9月28日,对北京朝阳区洼里乡的麦茬稻田甲烷排放进行了测定研究,取得了不同农业管理条件下的一些初步结果。其中按农民常规管理方式的麦茬稻田甲烷平均排放通量为17.5mg/(m^2·h)。该值可代表北京地区一般麦茬稻田甲... 1990年7月4日到9月28日,对北京朝阳区洼里乡的麦茬稻田甲烷排放进行了测定研究,取得了不同农业管理条件下的一些初步结果。其中按农民常规管理方式的麦茬稻田甲烷平均排放通量为17.5mg/(m^2·h)。该值可代表北京地区一般麦茬稻田甲烷排放水平。实验表明,水稻田甲烷排放受到灌溉方式、施肥类型及用量、气温等多种因子的影响,其中农业管理措施的影响是显著的。在农民传统施肥方式下,采用间歇灌溉的方式,比传统的淹灌能有效地提高水稻产量并减少稻田甲烷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甲烷 排放通量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血红素模拟过氧化物酶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过氧化氢和水溶性有机过氧化物 被引量:21
7
作者 齐斌 齐斌 +4 位作者 唐孝炎 张远航 邵可声 胡敏 陈忠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041-1046,共6页
研究了氯化血红素(Hemin)模拟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对羟基苯乙酸(PHPAA)作 底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后衍生荧光法测定H2O2和水溶性有机过氧化物的方法。采用 Hemin作催化剂柱后衍生反应的最佳p... 研究了氯化血红素(Hemin)模拟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对羟基苯乙酸(PHPAA)作 底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后衍生荧光法测定H2O2和水溶性有机过氧化物的方法。采用 Hemin作催化剂柱后衍生反应的最佳pH值约为11,与荧光检测pH值一致,使得以往HPLC 柱后衍生方法所需的高压泵从3台减少到2台,而一些不能作为HRP底物的羟烷基过氧化 物在pH值≥10的溶液中迅速水解为H2O2从而得到测定。优化了测定H2O2和甲基过氧化 氢(CH3 OOH, MHP)的条件。最佳条件下 Hemin方法测定 H2O2的检测限为 9.0 × 10-9 mol/L, 测定 MHP的检测限为 2.0 × 10-7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有机过氧化物 氯化血红素 测定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OH自由基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24
8
作者 任信荣 邵可声 +1 位作者 缪国芳 唐孝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利用水杨酸浸渍膜捕集大气OH自由基,生成的主要荧光产物2,5-二羟基苯甲酸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推算得到大气OH自由基浓度,根据此原理建立了大气OH自由基测量方法,对北京市夏季晴朗条件下大气OH自由基浓度进行了测定,得到其浓度范围... 利用水杨酸浸渍膜捕集大气OH自由基,生成的主要荧光产物2,5-二羟基苯甲酸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推算得到大气OH自由基浓度,根据此原理建立了大气OH自由基测量方法,对北京市夏季晴朗条件下大气OH自由基浓度进行了测定,得到其浓度范围为0.4′107~5.5′107个/cm3,最大值为5.5′107 个/ cm3,并讨论了污染大气中较高OH自由基浓度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OH自由基 浸渍膜捕集 高效液相色谱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H自由基引发的甲烷光化学氧化体系中有机过氧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忠明 邵可声 +3 位作者 唐孝炎 胡敏 张远航 齐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9-314,共6页
在1.01325×10^5Pa,298K,O2-N2气氛下,采用长光路付立叶红外光谱仪跟踪反应进程,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反应产物中有机过氧化物,研究了OH自由基基引发的甲烷光化学反应体系,证实反应产物中有H2O2、... 在1.01325×10^5Pa,298K,O2-N2气氛下,采用长光路付立叶红外光谱仪跟踪反应进程,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反应产物中有机过氧化物,研究了OH自由基基引发的甲烷光化学反应体系,证实反应产物中有H2O2、甲基过氧化氢(CH3O2H,MHP)和过氧甲醚(CH3O2CH3),并发现羟甲基过氧化氢(HOCH2OOH,HMHP)和一未知有机过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光化学 有机过氧化物 大气污染 污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春季稻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剑波 邵可声 +2 位作者 李智 唐孝炎 禹仲举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3-26,共4页
观测不同农业管理条件下,北京地区春季稻稻田甲烷的排放通量。以当地农民所惯用的管理方式为代表,排放通量为8.7mg/(m2·h)。甲烷排放有季节性变化,以分蘖期和扬花期为峰值,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与甲烷排放有很好... 观测不同农业管理条件下,北京地区春季稻稻田甲烷的排放通量。以当地农民所惯用的管理方式为代表,排放通量为8.7mg/(m2·h)。甲烷排放有季节性变化,以分蘖期和扬花期为峰值,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与甲烷排放有很好的相关性。施用过量的有机肥会增加排放,采用科学的间歇灌溉方式可以增产并降低甲烷的排放。旱直播技术虽可大大降低甲烷排放但影响水稻产量,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甲烷 排放通量 空气污染 间歇灌溉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中N_2O的GC-ECD方法和环境浓度及来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姚荣奎 禹仲举 +3 位作者 徐学武 邵可声 李智 唐孝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2-29,共8页
本文讨论了大气中N_2O的GC-ECD测定方法.对影响色谱分离效能的动力学因素(操作变置):载气流速、检测器和分离柱的温度进行了选择研究.方法有高的灵敏度和好的选择性,检测极限达到2.48×10^(-11)g·ml^(-1).由于采用了两个样品... 本文讨论了大气中N_2O的GC-ECD测定方法.对影响色谱分离效能的动力学因素(操作变置):载气流速、检测器和分离柱的温度进行了选择研究.方法有高的灵敏度和好的选择性,检测极限达到2.48×10^(-11)g·ml^(-1).由于采用了两个样品连续进样的程序,使样品的分析时间节省了约30%.本法不仅适用测量大气中N_2O,也能同时测量CO_2.应用本法对北京大学周围地区和河北省的一些典型环境中N_2O的浓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北京大学校园地区(采暖期)浓度均值为349ppbv(s·d=3ppbv,n=40),(2)有机堆肥场均值高达362ppbv(s·d=7ppbv,n=4),(3)稻田的均值为352ppbv(s·d=10ppbv,n=10),(4)林-农生态系统均值为345ppbv(s·d=18ppbv,n=192).比较这些数据可看出,有机堆肥是N_2O较强的排放源,稻田和燃烧过程也是大气N_2O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氧化二氮 GC-ECD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光路FTIR研究HCFC22大气光化学反应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忠明 张远航 +2 位作者 唐孝炎 邵可声 李金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用长光路FTIR技术模拟研究氟里昂替代物HCFC22(CHCIF_2)在对流层中的光化学反应,氯原子作反应的引发剂.HCFC22在对流层中的主要含氟光解产物为COF_2.讨论了有关反应机理,并对HCFC22的环境影响和工业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HCFC22 FTIR 对流层 大气 光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杨酸及其羟基化产物 被引量:23
13
作者 任信荣 邵可声 唐孝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1-192,共2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检测器建立了水杨酸及其主要的羟基化产物 2 ,3 二羟基苯甲酸和 2 ,5 二羟基苯甲酸的测定方法 ,并对水杨酸和H2 O2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 水杨酸 羟基化产物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稻田甲烷排放的农业管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宗良 邵可声 +1 位作者 李德波 王步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10,共10页
1990~1992年连续3a,对北京和南京具有代表性稻田进行了甲烷排放通量测定。结果表明,甲烷排放日变化规律受土壤理化性质、农业管理措施、气候变化等影响而变化,在下午15:00~18:00出现高峰值 ̄(1-6),甲烷... 1990~1992年连续3a,对北京和南京具有代表性稻田进行了甲烷排放通量测定。结果表明,甲烷排放日变化规律受土壤理化性质、农业管理措施、气候变化等影响而变化,在下午15:00~18:00出现高峰值 ̄(1-6),甲烷排放季节变化规律在分蘖期和孕穗期两次出现高峰。采取不同的农业管理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显著:间歇灌溉对烤田后的稻田能降低甲烷排放又可增加水稻产量;南方地区垅作栽培有利于减少冬水田甲烷排放,北方地区旱种可减少甲烷排放;有机肥能促进甲烷排放,稻田分蘖期和孕穗期施用硫酸铵和尿素能抑制甲烷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甲烷 排放通量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铁盐缓冲水溶液脱硫法原理 被引量:8
15
作者 魏雄辉 戴乾圜 +2 位作者 陈忠明 邵可声 张晨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8-58,共11页
为消除气体中硫化氢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提出用氢氧化铁(亚铁)的“醋酸─醋酸钠(钾)-氨”的缓冲水溶液,在对苯二酚或水杨酸的催化下,脱除气体中的硫化氢、少量二氧化碳和部分氧气;脱硫液自动再生,产生... 为消除气体中硫化氢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提出用氢氧化铁(亚铁)的“醋酸─醋酸钠(钾)-氨”的缓冲水溶液,在对苯二酚或水杨酸的催化下,脱除气体中的硫化氢、少量二氧化碳和部分氧气;脱硫液自动再生,产生单质硫.脱硫后气体中硫化氢含量可降至1.52mg·m^(-3)以下,成本低,操作稳定,腐蚀轻,无环境污染.同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经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数学模型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氢氧化亚铁 氢氧化铁 缓冲溶液 硫化氢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蒎烯与臭氧的大气化学行为的初步实验室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兆荣 陈忠明 +1 位作者 邵可声 李金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3,共6页
使用长光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系统对β-蒎烯与臭氧的大气化学行为进行初步的实验室模拟研究,测定了β-蒎烯及其与臭氧氧化反应的主要产物下蒎酮的气态红外谱图,确定了特征峰的红外吸光系数,研究了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的衰减情况。
关键词 蒎烯 不蒎酮 臭氧化 红外光谱 大气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中关村地区气溶胶的酸性测量 被引量:15
17
作者 周福民 孙庆瑞 +1 位作者 王美蓉 邵可声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11,共6页
为了研究大气气溶胶的酸性及其粒径分布,笔者利用自制环状扩散管和三级撞击式组合采样器采样,pH测量和傅利叶红外光谱技术测量相结合,于1994年冬季至1995年冬季在北京中关村地区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中关村地区... 为了研究大气气溶胶的酸性及其粒径分布,笔者利用自制环状扩散管和三级撞击式组合采样器采样,pH测量和傅利叶红外光谱技术测量相结合,于1994年冬季至1995年冬季在北京中关村地区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中关村地区气溶胶存在酸性组成,且酸性主要分布于粒径1.5μm以下的细粒子中,测得的细粒子最大酸度(以H+计)为56.6nmolm-3,各季节中1994年冬季和1995年夏季气溶胶酸性较强,日平均一般在5nmolm-3以上.FTIR法直接测量了气溶胶中的HSO-4,并表明HSO-4是气溶胶中的主要致酸因素之一,细粒子中HSO-4约占SO2-4的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北京 酸性 测量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氟烃替代物与OH自由基光化学反应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忠明 李金龙 +2 位作者 张远航 唐孝炎 邵可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8-394,共7页
用长光路FTIR技术研究氟里昂替代物HFC152a(CH3CHF2)和HCFC22(CHClF2)与OH自由基的大气光化学反应,研究了反应产物和反应机理,并对它们的环境影响和工业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HCFC22只能作... 用长光路FTIR技术研究氟里昂替代物HFC152a(CH3CHF2)和HCFC22(CHClF2)与OH自由基的大气光化学反应,研究了反应产物和反应机理,并对它们的环境影响和工业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HCFC22只能作为过渡性的替代物使用,而HFC152a可以发展成为非常有价值的永久性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氟烃 替代物 自由基 光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FTIR跟踪β-蒎烯与OH自由基气相反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雪松 邵可声 +2 位作者 刘兆荣 陈忠明 李金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0-276,共7页
利用LP-FTIR系统跟踪β-蒎烯和OH自由基的气相反应,研究了反应混合物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初步确定了反应中主要羰基产物诺蒎酮、甲醛、甲酸等随反应时间的生成情况,定性讨论了反应的可能机理,为进一步定量分析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LP-FTIR 蒎烯 OH自由基 气相反应 环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戊二烯与O_3的大气化学反应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爽 陈忠明 +1 位作者 邵可声 唐孝炎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0-14,共5页
研究室温下石英玻璃反应器中异戊二烯与O3的暗反应.长光路FTIR法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模拟反应条件下异戊二烯-O3反应体系中,主要产物甲基丙烯醛、甲基乙烯基酮和HCHO的产率分别为37.4%、20.2%和55.1... 研究室温下石英玻璃反应器中异戊二烯与O3的暗反应.长光路FTIR法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模拟反应条件下异戊二烯-O3反应体系中,主要产物甲基丙烯醛、甲基乙烯基酮和HCHO的产率分别为37.4%、20.2%和55.1%.通过红外谱图的分析可确定反应中的其它产物为HCOOH、CO和CO2等.对异戊二烯与O3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O3 大气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