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活血法联合甲钴胺片干预眼压控制后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王桃 贺小张 +4 位作者 兰婷 何琼 何建中 赖伟 邱艳飞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联合甲钴胺片干预眼压控制后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压控制后青光眼提供更多的临床手段和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并通过眼压检查确定为眼压控制后青光眼的6...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联合甲钴胺片干预眼压控制后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压控制后青光眼提供更多的临床手段和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并通过眼压检查确定为眼压控制后青光眼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肾活血中药组方,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视力、眼压、视野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中完成观察28例(45只眼),治疗组完成观察26例(44只眼)。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野平均敏感度(MS)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平均缺损(MD)、丢失方差(LV)、视野缺损计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MD、LV、视野缺损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联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眼压控制后青光眼,有助于提高视力及视觉敏感度,有效控制视野缺损,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为青光眼眼压控制后患者后期的视功能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控制后青光眼 补肾活血 甲钴胺 视功能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桃 贺小张 +5 位作者 兰婷 何琼 何建中 赖伟 邱艳飞 黄俊武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78-82,87,共6页
目的评估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DME提供更多的临床手段和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的70例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治疗周期中... 目的评估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DME提供更多的临床手段和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的70例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治疗周期中行单眼药物注射,均为单眼入组。随访脱失6例,共64例患者计入统计。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1次联合口服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组方3个月;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RT)、中医证候评分、需要重复眼内药物注射次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CVA、CRT及中医证候评分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CVA、CRT及中医证候评分的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3个月以及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的BCVA、CRT及中医证候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及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BCVA、CRT及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检查CRT较治疗后1个月反弹,其中治疗组有5例需要再次注射康柏西普,少于对照组的15例(χ^(2)=4.844,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BCVA、CRT及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的平均变化比较,治疗组BCVA、CRT及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始终优于对照组。此外,治疗期间两组均没有发生重大的安全问题。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组方联合康柏西普治疗DME,有助于提高BCVA,延缓黄斑水肿复发,疗效优于单独康柏西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 康柏西普 黄斑水肿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邱艳飞 何建中 +3 位作者 兰婷 王丽华 赖伟 钟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4期146-147,共2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眼科对眼轴≥26 mm的高度近视合并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患者156例(168只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结果术后3个月,161只眼(9...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眼科对眼轴≥26 mm的高度近视合并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患者156例(168只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结果术后3个月,161只眼(96%)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7只眼(4%)因合并严重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病灶故视力无提高。术中并发症:后囊膜破裂5只眼(3.0%)。术后并发症:17只眼角膜可逆性内皮水肿(10.1%);8只眼前房有渗出反应(4.8%);5只眼前房积血(3.0%);22只眼后囊膜混浊(13.1%);2只眼术后视网膜脱离(1.2%)。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患者视力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高度近视 硬核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邱艳飞 何琼 +2 位作者 何建中 赖伟 钟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547-354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92例(98眼)葡萄膜炎并发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7例(7眼)对侧眼已失明的单眼患者均未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积极抗炎治疗,并... 目的探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92例(98眼)葡萄膜炎并发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7例(7眼)对侧眼已失明的单眼患者均未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积极抗炎治疗,并观察术后视力、瞳孔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98眼中93眼视力均有提高,5眼视力无恢复,术后视力(矫正后末次随诊视力)恢复情况:51眼(52.0%)〉0.3,32眼(32.7%)0.12-0.3,12眼(12.2%)0.02-0.1,3眼(3.1%)〈0.02。术后瞳孔均保持圆形或近圆形,18眼(18.4%)瞳孔缘与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局部小粘连。并发症:前房及人工晶状体表面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15眼(15.4%),眼压偏高7眼(7.1%),角膜后弹力层皱褶或角膜水肿13眼(13.2%),少许前房积血11眼(11.2%),后囊膜混浊23眼(23.5%)。结论葡萄膜炎并发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手术效果良好。该手术对设备要求不高,患者手术费用相对廉价,在基层医院或对于相对较贫困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粘连性小瞳孔 小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邱艳飞 何建中 +2 位作者 何琼 赖伟 钟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相关改进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的住院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213例(226只眼),在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中,...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相关改进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的住院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213例(226只眼),在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中,仅切断内眦韧带下方部分约1/3,鼻黏膜与泪囊做成相对应的“n”形切口。单纯吻合前瓣后悬吊于骨孔上方骨膜,吻合口处留置导尿管1周。术后观察泪道是否通畅并随访2个月-3年。结果随访2个月以内术眼泪道全部通畅。2个月以上随访观察:痊愈208只眼(92.03%),好转15只眼(6.64%),无效3眼(1.33%)。结论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明显地提高了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 泪囊鼻腔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邱艳飞 何建中 +2 位作者 何琼 赖伟 钟敏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8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TOPCON非接触型角膜内皮细胞计,对眼压控制的33例(仅单眼急性发作)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眼及对侧临床前期眼和23例(33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TOPCON非接触型角膜内皮细胞计,对眼压控制的33例(仅单眼急性发作)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眼及对侧临床前期眼和23例(33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眼组和对侧临床前期眼组比较,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有极显著性减少(P<0.01),最大细胞面积、最小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的标准差和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均有显著性增加,六角形细胞百分数显著性下降(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临床前期眼组比较,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显著性减少(P<0.05),最大细胞面积、最小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的标准差、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均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细胞平均密度明显下降和细胞的形态改变、六角形细胞百分数下降等显著损害,损伤程度与眼压急性增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仅造成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明显下降,并未影响细胞的形态改变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 青光眼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睫状体脱离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邱艳飞 何建中 +3 位作者 兰婷 王丽华 赖伟 钟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34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睫状体脱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2年12月本院眼科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138例共169只眼作为研究对象,积极降低患者眼压,并对UBM检查发...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睫状体脱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2年12月本院眼科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138例共169只眼作为研究对象,积极降低患者眼压,并对UBM检查发现的睫状体脱离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69只眼(急性发作期)中有43只眼并发睫状体脱离(25.44%);发生睫状体脱离者与未发生者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比较,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巩膜与睫状体夹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睫状体厚度、小梁与睫状体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睫状体脱离患者前房角镜检查示房角均未完全关闭,至少有2个时钟点未关闭。结论:UBM可以对睫状体脱离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指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的治疗并随访观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睫状体脱离 超声生物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后断巩膜缝线及眼球按摩调整眼压效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邱艳飞 胡锡彬 +2 位作者 何建中 钟敏 赖伟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2期1841-1843,共3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后断巩膜缝线及眼球按摩调整眼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眼科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诊治的52例(56眼)青光眼患者,均行边长为4 mm的三角形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如术后眼压偏高,应用术后断巩膜缝线及眼...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后断巩膜缝线及眼球按摩调整眼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眼科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诊治的52例(56眼)青光眼患者,均行边长为4 mm的三角形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如术后眼压偏高,应用术后断巩膜缝线及眼球按摩。结果术后第1-2 d:5眼浅前房;9眼眼压偏高(〉21 mm Hg,1 mm Hg=0.133 k Pa)行眼球按摩。术后第3-7 d:2眼浅前房;8眼眼压偏高(〉16 mm Hg),眼球按摩后眼压小于18 mm Hg;9眼经眼球按摩后眼压大于18 mm Hg,表面麻醉后断1根巩膜缝线,5眼断2根巩膜缝线。术后6个月(3眼失访):49眼眼压9-21 mm Hg,4眼眼压大于21 mm Hg(滴降眼压滴眼液后眼压控制正常)。结论青光眼行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术后断巩膜缝线及眼球按摩,可有效调整眼压,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巩膜/外科学 小梁切除术/方法 眼内压 缝线 按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视神经间接损伤急症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邱艳飞 何建中 +1 位作者 赖伟 钟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23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药物治疗视神经间接损伤急症期的效果。方法对36例(37只眼)视神经间接损伤的急症期患者及时应用地塞米松、20%甘露醇、眼氨肽(眼明)、维生素B12、ATP、CoA、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观察7d后的视力情况。结果治疗第7天,视力光... 目的探讨临床上药物治疗视神经间接损伤急症期的效果。方法对36例(37只眼)视神经间接损伤的急症期患者及时应用地塞米松、20%甘露醇、眼氨肽(眼明)、维生素B12、ATP、CoA、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观察7d后的视力情况。结果治疗第7天,视力光感~手动者2例(2只眼),占5.6%;指数~0.1者6例(7只眼),占16.7%;0.12~0.3者11例(11只眼),占30.5%;>0.3者17例(17只眼),占47.2%。结论视神经间接损伤急症期的药物治疗,对视神经生理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间接损伤 急症期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G激光泪道疏通联合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艳飞 何建中 +1 位作者 赖伟 钟敏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12期994-995,共2页
目的探讨YAG激光泪道疏通联合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效果。方法1%地卡因表面麻醉结膜、泪道及下鼻道,扩张泪点后将探针按常规泪道探通法插至鼻泪管阻塞部位,引入导光纤维,击穿阻塞处,将硬膜外麻醉导管插入泪道并留置1~2个月。结果本... 目的探讨YAG激光泪道疏通联合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效果。方法1%地卡因表面麻醉结膜、泪道及下鼻道,扩张泪点后将探针按常规泪道探通法插至鼻泪管阻塞部位,引入导光纤维,击穿阻塞处,将硬膜外麻醉导管插入泪道并留置1~2个月。结果本组病例35例(40只眼)随访3个月,治愈率为92.5%。结论YAG激光泪道疏通联合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操作简单,创伤小,能恢复近似鼻泪管的管状结构,远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泪管阻塞 激光 疏通 置管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患者术后随访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邱艳飞 何建中 +1 位作者 赖伟 钟敏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3期372-373,共2页
目的统计并分析青光眼术后患者随访状况及失访原因,评价影响青光眼术后患者随访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93例青光眼术后患者有计划地连续随访6年,观察内容包括视力、眼压、眼底、视野及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对失访患者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坚持... 目的统计并分析青光眼术后患者随访状况及失访原因,评价影响青光眼术后患者随访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93例青光眼术后患者有计划地连续随访6年,观察内容包括视力、眼压、眼底、视野及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对失访患者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坚持随访6年者仅162例(23.4%),术后失访率在3、6、12、24、36、48、60及72个月分别为13.1%、32.2%、44.7%、59.7%、65.9%、70.3%、73.2%及76.6%,在失访的患者中以经济条件差、高龄、文化程度偏低及交通不便利者为多。结论在国内有相当数量的青光眼术后患者不能坚持长期随访,应引起眼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术后随访 失访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G激光治疗眼睑良性小肿物39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艳飞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6期537-537,共1页
临床上眼睑良性小肿物是眼科的常见病,以往以手术切除为主.我院眼科自2001年至2004年对39例眼脸小肿物采用YAC激光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YAG激光治疗 上眼睑 肿物 良性 手术切除 常见病 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
13
作者 邱艳飞 何建中 +3 位作者 何琼 王丽华 赖伟 钟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42例(51眼),分为治疗组(21例26眼)与对照组(21例25眼)。治疗组采用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术,对照... 目的探讨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42例(51眼),分为治疗组(21例26眼)与对照组(21例25眼)。治疗组采用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两组视力、眼压、滤过泡情况及并发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组手术后眼压明显下降,至随访12个月时眼压为(14.46±1.92)mmHg(1kPa=7.5mmHg)。对照组手术后眼压亦明显下降,至随访12个月时眼压为(19.27±1.7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功能性滤过泡发生率所占比例为88.5%,对照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6眼中7眼出现浅前房,对照组仅3眼术后出现浅前房。治疗组Ⅰ级前房积血3眼,对照组Ⅰ级前房积血3眼,术后3~5d可完全吸收。治疗组5眼出现低眼压,对照组3眼出现低眼压,术后8d内眼压缓慢回升。结论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操作相对简单,手术安全,远期降眼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层间巩膜瓣切除 小梁巩膜条转移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筛窦过度向前发育6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艳飞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4期335-335,共1页
关键词 泪囊鼻腔吻合术 筛窦过度向前发育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
15
作者 邱艳飞 何建中 付桂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6-396,共1页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术后 疗效观察 治疗 转移 成纤维细胞增生 青光眼患者 巩膜层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手术治疗角巩膜穿通伤的临床体会
16
作者 邱艳飞 何建中 +2 位作者 兰婷 赖伟 钟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5期175-177,共3页
目的:观察急诊手术治疗角巩膜穿通伤的应用效果。方法角巩膜穿通伤患者56例(56只眼),清创缝合术时,联合色素膜复位术29只眼,虹膜根部离断缝合修补术3只眼,前房形成术19只眼,前房冲洗术8只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20只眼,白内障囊... 目的:观察急诊手术治疗角巩膜穿通伤的应用效果。方法角巩膜穿通伤患者56例(56只眼),清创缝合术时,联合色素膜复位术29只眼,虹膜根部离断缝合修补术3只眼,前房形成术19只眼,前房冲洗术8只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20只眼,白内障囊内摘除+前段玻璃体切割术4只眼,玻璃体磁性异物取出术3只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晶状体异物取出术4只眼。结果56例(56只眼)患者中5只眼视力无恢复,其中包括术前视力无光感2只眼,光感3只眼;51只眼均恢复了部分视力。术后视力院无光感者2只眼,光感~0.02者18只眼,0.02~0.1者23只眼,0.1~0.3者9眼,0.3以上者4只眼。结论急诊手术时娴熟技术水平和恰当手术方案可提高患者伤眼视功能恢复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巩膜穿通伤 急诊手术 临床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Ets-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琼 何建中 +1 位作者 赖伟 邱艳飞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677-679,694,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E26转录因子-1(Ets-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治疗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60mg/kg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将20只造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成糖尿病组(10只),姜黄素...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E26转录因子-1(Ets-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治疗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60mg/kg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将20只造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成糖尿病组(10只),姜黄素治疗组(10只),取等量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治疗组在大鼠出现糖尿病表现后按姜黄素200mg/(kg·d)灌胃,姜黄素用质量分数1%羧甲基纤维素配成混悬液后给药,共8周。糖尿病组及治疗组同期给予等量的1%羧甲基纤维素灌胃,连用8周。8周后取大鼠眼球分别行免疫组化、用ELISA法测定Ets-1浓度。结果 ELISA法测得糖尿病组的Ets-1浓度比正常组增加(P<0.05),治疗组Ets-1浓度比糖尿病组低(P<0.05),但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免疫组化显示正常对照组视网膜中Ets-1阳性细胞微量表达,糖尿病组及姜黄素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Ets-1阳性细胞大量表达,且姜黄素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Ets-1阳性细胞表达程度低于糖尿病组。电镜结果提示糖尿病组及姜黄素治疗组均可看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改变,但姜黄素治疗组的病理改变程度比糖尿病组要轻。结论姜黄素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ETS-1的表达,从而缓解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ETS-1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mm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硅油取出5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赖伟 何建中 邱艳飞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770,共3页
目的评价3.2 mm切口并发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56例(56眼),行3.2 mm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硅油取出及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3~14个月... 目的评价3.2 mm切口并发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56例(56眼),行3.2 mm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硅油取出及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3~14个月,观察分析术后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56例患者中48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前指数者3例,0.01~0.05者5例,0.06~0.1者6例,0.2~0.3者19例,0.4~0.6者10例,0.6以上者5例。4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无明显提高,4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视网膜脱离。术中出现后囊破裂2例,将晶体植入睫状沟内。术中玻璃体腔出血1例,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后囊膜混浊10例,均行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4例患者出现眼压升高,降眼压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3.2 mm切口并发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易掌握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mm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 折叠型人工晶体 硅油取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断外直肌巩膜帽式覆盖羟基磷灰石肌锥内植入术32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敏 邱艳飞 何建中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0-841,共2页
目的探讨眼内容物剜除术后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的方法。方法眼内容物剜除术后切断外直肌,将义眼台植入肌锥内,对位缝合外直肌。结果手术时间40~60 min,无一例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球结膜水肿在术后3~7 d逐渐消退。随访6~12个月,术... 目的探讨眼内容物剜除术后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的方法。方法眼内容物剜除术后切断外直肌,将义眼台植入肌锥内,对位缝合外直肌。结果手术时间40~60 min,无一例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球结膜水肿在术后3~7 d逐渐消退。随访6~12个月,术后未发生义眼台暴露。术后义眼台活动度好,眼球运动优良率87.5%。所有患者术后眼窝饱满,双眼基本对称。结论切断外直肌后双层巩膜帽式覆盖羟基磷灰石肌锥内植入术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效果较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直肌切断 羟基磷灰石 肌锥内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具卖场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艳飞 朱毅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9年第10期106-107,共2页
本文从家具卖场设计中的平面、天花及陈设布局三方面入手,阐述了设计之初应满足其功能需求,然后在此前提下,结合实际设计经验提出了家具卖场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 家具卖场 设计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