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日槐花香
1
作者 邱璐琦 《健康博览》 2024年第5期61-61,共1页
每年四五月,春夏交替,槐花盛开,一簇簇白色小花星星点点地点缀在绿色蜷曲的树叶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清香,绘出春日的益然景象,看得人心旷神怡。槐花不仅外形雅致、气味芬芳,吃起来也是清新香甜,槐花炒鸡蛋、槐花饼、槐花饭等佳肴... 每年四五月,春夏交替,槐花盛开,一簇簇白色小花星星点点地点缀在绿色蜷曲的树叶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清香,绘出春日的益然景象,看得人心旷神怡。槐花不仅外形雅致、气味芬芳,吃起来也是清新香甜,槐花炒鸡蛋、槐花饼、槐花饭等佳肴都称得上是这个时节的时令美食。同时槐花还是广东凉茶的代表之一——五花茶中的一个主角,用作泡茶饮也是十分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花茶 广东凉茶 槐花 春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又养人的洛神花
2
作者 邱璐琦 《健康博览》 2024年第6期64-64,共1页
说起洛神花,总会联想到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的描绘:“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一个仙气十足的神女形象浮现在眼前。而洛神花与洛神一样,拥有迷人的风采。远看一簇簇洛神花颜色鲜红似玫瑰,如火焰一般。
关键词 《洛神赋》 翩若惊鸿 洛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风引汤治疗癫痫作用机制
3
作者 邱璐琦 丁舒飞 +1 位作者 蒋东晓 阮叶萍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5期6-14,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风引汤治疗癫痫的潜在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预测靶点的可靠性。方法:结合文献,借助TCMSP、CTD数据库,获取风引汤的活性成分及其相关分子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TTD和OMIM数据库检索...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风引汤治疗癫痫的潜在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预测靶点的可靠性。方法:结合文献,借助TCMSP、CTD数据库,获取风引汤的活性成分及其相关分子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TTD和OMIM数据库检索癫痫相关的基因,运用Cytoscape3.7.0软件构建风引汤治疗癫痫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成分-靶点网络,筛选出风引汤治疗癫痫的关键靶点;利用R软件将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进行半柔性对接反向验证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风引汤治疗癫痫的活性成分134个,与癫痫的共有靶点46个,其中风引汤抗癫痫的关键靶点主要包括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转录因子AP-1(JUN)、Myc原癌基因蛋白(MYC)、前列腺素G/H合成酶2(PTGS2)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涉及信号通路有AGE-RAGE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神经退行性信号通路等。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证明风引汤能降低癫痫大鼠海马中CASP3、JUN mRNA表达(P<0.05),升高CAT mRNA表达(P<0.05)。结论:风引汤治疗癫痫主要作用靶点与CASP3、JUN、CAT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GE-RAGE、p53、神经退行性等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风引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中药治疗癫痫的成方规律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兰济乐 丁舒飞 +1 位作者 邱璐琦 阮叶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56-2160,共5页
目的分析抗癫痫中药成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的抗癫痫方剂,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统计中药频次,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Statistics 25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决策树分析... 目的分析抗癫痫中药成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的抗癫痫方剂,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统计中药频次,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Statistics 25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决策树分析。结果得到有效方剂669首,涉及495味中药,核心药物有朱砂、麝香、牛黄、人参、全蝎,常用类型为平肝熄风药、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7个药对、8个药组,聚类分析得到2个药对、11个药组,因子分析提取17个公因子,朱砂为因变量的决策树筛选出麝香、雄黄、琥珀3味中药。结论数据挖掘技术能全面探究抗癫痫方剂的成方规律,有助于开发相关药物和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癫痫 成方规律 数据挖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萝卜 冬日小人参
5
作者 邱璐琦 《健康博览》 2023年第12期57-57,共1页
白萝卜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素有“小人参”之称。萝卜在古文中早有记载,中国两千年前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称其为“芦菔”,唐代苏恭所著《本草》中谈到“莱菔”有“消谷,去痰癖,肥健人”的药用价值。明代李时珍更是对萝卜赞誉有... 白萝卜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素有“小人参”之称。萝卜在古文中早有记载,中国两千年前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称其为“芦菔”,唐代苏恭所著《本草》中谈到“莱菔”有“消谷,去痰癖,肥健人”的药用价值。明代李时珍更是对萝卜赞誉有加:“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 消谷 白萝卜 痰癖 《尔雅》 明代李时珍 小人参 解释词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束茉莉 清香解郁
6
作者 邱璐琦 《健康博览》 2023年第7期59-59,共1页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著人茉莉花如雪,不醉花前花奈何”,自汉朝以来,就有众多诗句表达人们对茉莉花的欣赏与喜爱。特别是在炎炎夏日,茉莉花淡雅清幽之芬芳,仿佛冰雪之花,清新消暑,着实令人身心愉悦。但你可知道,茉莉除...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著人茉莉花如雪,不醉花前花奈何”,自汉朝以来,就有众多诗句表达人们对茉莉花的欣赏与喜爱。特别是在炎炎夏日,茉莉花淡雅清幽之芬芳,仿佛冰雪之花,清新消暑,着实令人身心愉悦。但你可知道,茉莉除了具有怡人清香之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身心愉悦 保健功能 清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前草的妙用
7
作者 邱璐琦 《健康博览》 2021年第4期41-41,共1页
"车轱辘前一棵草,大大耳朵随风摇"。在过去,车前草作为一种野菜,不仅招人喜爱,猪羊牛马也喜欢食用,故有"牛舌菜"之称。由于其生有肥厚的叶片,嫩时匍匐于地,渐大时直愣愣竖起来,像极了猪八戒的招风耳,因此又被称为&q... "车轱辘前一棵草,大大耳朵随风摇"。在过去,车前草作为一种野菜,不仅招人喜爱,猪羊牛马也喜欢食用,故有"牛舌菜"之称。由于其生有肥厚的叶片,嫩时匍匐于地,渐大时直愣愣竖起来,像极了猪八戒的招风耳,因此又被称为"猪耳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草 招风耳 妙用 牛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查尔酮A对结肠癌细胞中氧化还原稳态调控的影响
8
作者 丁舒飞 蒋东晓 +2 位作者 邱璐琦 张苏宏 阮叶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67-2874,共8页
目的研究甘草查尔酮A对结肠癌细胞氧化还原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结肠癌细胞活性的影响;经甘草查尔酮A或活性氧(ROS)抑制剂处理后,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癌细胞凋亡率、凋亡蛋白和ROS水平;... 目的研究甘草查尔酮A对结肠癌细胞氧化还原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结肠癌细胞活性的影响;经甘草查尔酮A或活性氧(ROS)抑制剂处理后,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癌细胞凋亡率、凋亡蛋白和ROS水平;酶学实验和试剂盒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影响;分子对接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TrxR1蛋白的作用;沉默结肠癌细胞中TrxR1蛋白,经甘草查尔酮A处理后,检测ROS水平及凋亡率变化;经甘草查尔酮A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抑制剂处理后,检测细胞GSH水平及凋亡率。结果甘草查尔酮A能抑制结肠癌细胞活性(P<0.05,P<0.01),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凋亡(P<0.05,P<0.01),并上调其ROS水平;ROS抑制剂能逆转甘草查尔酮A引起的ROS水平上升和促凋亡作用(P<0.01);甘草查尔酮A能选择性抑制TrxR1活性(P<0.05,P<0.01),对TrxR1蛋白表达则几乎无影响(P>0.05);沉默TrxR1和GSH抑制剂均能协同甘草查尔酮A的促凋亡作用(P<0.01),甘草查尔酮A对GSH水平几乎无影响(P>0.05)。结论甘草查尔酮A可能通过抑制TrxR1蛋白活性、上调ROS水平的方式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查尔酮A 结肠癌细胞 活性氧(ROS)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益肾活血方治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姚玲 程靖 邱璐琦 《中南药学》 2023年第7期1786-1793,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结合动物实验,探讨益肾活血方治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益肾活血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s、OMIM、PharmGkb和TTD数据库获取肾纤维化的疾病靶点,构建“益肾活血方...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结合动物实验,探讨益肾活血方治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益肾活血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s、OMIM、PharmGkb和TTD数据库获取肾纤维化的疾病靶点,构建“益肾活血方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使用R软件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动物实验采用腺嘌呤灌胃制备肾纤维化小鼠模型,给予益肾活血方灌胃治疗,连续2周。Masson染色检测小鼠肾脏胶原纤维沉积水平。ELISA法测定肾脏组织Col-I和FN蛋白水平。qRT-PCR法验证分子对接结果。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肾组织E-cadherin、α-SMA、TP53和STAT3蛋白水平。结果发现关键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丹参酮ⅡA等。核心靶点网络显示其关键靶点为STAT3、TP53、HSP90AA1等。富集分析发现益肾活血方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AGE-RAGE、TNF等信号通路改善肾纤维化。分子对接结果验证了槲皮素、木犀草素和丹参酮ⅡA等与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动物实验表明,益肾活血方能有效改善肾纤维化小鼠肾脏胶原纤维沉积,降低Col-I和F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促进α-SMA表达,还可显著下调TP53、STAT3的表达。结论益肾活血方可能是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和丹参酮ⅡA等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STAT3、TP53等靶点改善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活血方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肾纤维化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GEO芯片探讨肾气丸治疗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潘蛟 周小杰 邱璐琦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7期8-16,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GEO芯片差异基因分析方法探讨肾气丸治疗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机制,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肾气丸治疗EMT的作用靶点。方法: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出肾气丸的...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GEO芯片差异基因分析方法探讨肾气丸治疗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机制,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肾气丸治疗EMT的作用靶点。方法: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出肾气丸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利用GEO数据库获取疾病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3.7.0软件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3.7.0软件绘制核心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R语言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肾气丸对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0(CDC2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NCOA1)、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mRNA的影响。结果:共得到肾气丸活性成分229个,预测作用靶点共1331个,与EMT GEO芯片共同靶点共221个。肾气丸治疗EMT主要作用于AKT1、CDC20、EGFR、NCOA1、CCNB1等靶点。GO富集分析涉及到营养物质反应、金属离子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等多种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得到cAMP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催产素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证明肾气丸治疗可升高腺嘌呤造模小鼠肾组织中AKT1 mRNA表达,降低CDC20、EGFR和CCNB1 mRNA表达(P<0.05)。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实验验证,初步阐明肾气丸可通过调节AKT1、CDC20、EGFR、CCNB1 mRNA表达来改善E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MP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 肾气丸 网络药理学 GEO芯片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壳聚糖神经毒素纳米粒鼻腔给药对血脑屏障开放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沈淼山 张苏宏 +1 位作者 邱璐琦 阮叶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61-2465,共5页
目的制备壳聚糖神经毒素纳米粒(CS-NT-NP),研究其鼻腔给药对大鼠血脑屏障(BBB)开放性及小鼠血清中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甲酰胺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神经毒素(NT)制剂给药后大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的浓度;... 目的制备壳聚糖神经毒素纳米粒(CS-NT-NP),研究其鼻腔给药对大鼠血脑屏障(BBB)开放性及小鼠血清中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甲酰胺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神经毒素(NT)制剂给药后大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的浓度;荧光显微镜定性分析EB在脑组织中的荧光强度及分布;ELISA法测定不同NT制剂鼻腔给药后小鼠血清中S100β蛋白量的变化。结果分别与壳聚糖(CS)组和NT水溶液组比较,CS-NT-NP能明显增加大鼠脑内EB浓度,有一定时效关系,且在120 min时达到高峰(P<0.01);而鼻腔给药相较于ip和im给药,EB入脑量明显增加(P<0.01),且达峰时间短,荧光检测结果表现出相同的趋势,CS-NT-NP鼻腔给药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CS-NT-NP鼻腔给药能显著增加BBB的开放性,进一步提高脑内NT的浓度,壳聚糖纳米粒是大分子药物入脑的良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素 纳米粒 壳聚糖 鼻腔给药 血脑屏障 伊文思蓝 S100Β蛋白
原文传递
基于BAS-GA-BP神经网络结合熵权法多指标优化风引汤提取工艺 被引量:17
12
作者 兰济乐 阮叶萍 邱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5686-5693,共8页
通过正交试验和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BAS)-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多指标优化风引汤的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乙醇体积、提取... 通过正交试验和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BAS)-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多指标优化风引汤的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乙醇体积、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作为正交试验考察因素,运用熵权法计算芦荟大黄素、甘草酸铵、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桂皮醛、6-姜酚、浸膏得率及指纹图谱相似度的综合得分,再建立BAS-BP神经网络模型,以遗传算法进行寻优,预测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BAS-BP神经网络优化得到风引汤醇提工艺为提取温度87℃,加9倍75%乙醇,提取47 min,综合得分为1.0529;正交设计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80℃,加10倍量75%乙醇,提取30 min,综合得分为1.0037;BAS-BP神经网络模型所得工艺的综合评分略优于正交试验,说明其优化所得工艺更加理想,故最终确定为风引汤最佳提取工艺。基于BAS-GA-BP神经网络优选所得工艺提取效率高、稳定性良好,为风引汤后续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引汤 提取工艺 BP神经网络 天牛须搜索算法 遗传算法 正交试验 熵权法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