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在小儿单眼眼底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李瑜 胡莹 邱永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期92-94,112,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在小儿单眼眼底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行单眼眼底检查的患儿,以麻醉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2μg/kg+等量生理盐水进行镇静处理,...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在小儿单眼眼底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行单眼眼底检查的患儿,以麻醉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2μg/kg+等量生理盐水进行镇静处理,观察组采用艾司氯胺酮0.25 mg/kg联合右美托咪定2μg/kg进行镇静处理,比较两组滴鼻首次成功率、镇静起效时间、检查时间、镇静复苏时间以及过程中心率下降、眼球震颤、呼吸抑制、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患儿苏醒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镇静首剂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镇静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的呼吸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段心率下降幅度较大,起伏变化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则相对稳定。观察组心率下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6.00%(P<0.05)。两组苏醒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单眼眼底检查中应用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有助于提高镇静成功率,缩短起效时间,保持镇静过程各项指标稳定,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单眼眼底检查 艾司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患儿静脉血栓形成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徐磊 齐金莲 +1 位作者 邱永升 贾英萍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构建和验证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CVC)患儿静脉血栓形成(VT)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388例2022-12—2023-05接受非隧道式CVC患儿的临床数据,按照2∶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260例)和验证集(128例)。通过多变量Logistics回归,发现并整合... 目的构建和验证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CVC)患儿静脉血栓形成(VT)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388例2022-12—2023-05接受非隧道式CVC患儿的临床数据,按照2∶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260例)和验证集(128例)。通过多变量Logistics回归,发现并整合CVC相关VT风险因素,开发一个有效的列线图工具,并进行内部验证。通过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列线图的校准能力和评估效能。结果经过多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到5个风险因素,包括月龄、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CVC部位和管腔数量(P<0.05)。将所有的风险因素整合到一个列线图中预测CVC相关VT的风险,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为0.857(95%CI,0.809~0.897)和0.846(95%CI,0.772~0.904)。校准曲线显示实际概率和预测概率高度吻合,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良好(P>0.05)。结论基于临床特征风险因素开发的列线图,可作为评估儿童非隧道式CVC相关VT的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形成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在扁桃体腺体肥大患儿围术期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
3
作者 郭丹 王玥 +1 位作者 邱永升 贾英萍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927-928,共2页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艾司氯胺酮应用于扁桃体腺体肥大患儿围术期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80例扁桃体腺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的麻醉效...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艾司氯胺酮应用于扁桃体腺体肥大患儿围术期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80例扁桃体腺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麻醉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麻醉后拔管时间、麻醉后睁眼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配合丙泊酚应用于扁桃体腺体肥大患儿可强化术中麻醉效果,缩短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瑞芬太尼 扁桃体腺体肥大 麻醉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腰方肌阻滞与腹直肌鞘阻滞在小儿单孔腹腔镜疝气手术中镇痛效果的比较
4
作者 田迪 齐金莲 +1 位作者 邱永升 贾英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3691-3693,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腰方肌(QL)阻滞与腹直肌鞘(RS)阻滞在小儿单孔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3月在我院拟行单孔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常规诱导后,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后路QL阻滞和RS... 目的:探讨后路腰方肌(QL)阻滞与腹直肌鞘(RS)阻滞在小儿单孔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3月在我院拟行单孔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常规诱导后,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后路QL阻滞和RS阻滞。记录两组患儿相关时间指标、疼痛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QL组麻醉时间明显长于RS组(P<0.05),但其术后2h、4h、8h疼痛评分及挽救性镇痛比例明显低于RS组(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单孔腹腔镜疝气手术中,与RS阻滞相比,后路QL阻滞可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小儿 单孔腹腔镜 疝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压呼吸模式机械通气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康佳静 邱永升 +1 位作者 贾英萍 葛晓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定压呼吸模式机械通气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行小儿手术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通气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行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联合容量控制通气,观察组联合定压... 目的:探讨定压呼吸模式机械通气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行小儿手术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通气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行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联合容量控制通气,观察组联合定压呼吸模式机械通气,比较两组呼吸参数、血气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及T3时点动态肺顺应性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平台压和气道峰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1、T2时点阻力指数(R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及T3三个不同时点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氧合指数(OI)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时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且T3时点R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感染、肺不张、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及血压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压呼气模式机械通气用于小儿手术中,有助于改善其呼吸参数,稳定患者血气水平,未增加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手术 机械通气 定压呼气模式 容量控制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体外循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对S-100β蛋白及NSE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邱永升 徐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100-3101,共2页
体外循环(CPB)引起的脑损伤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婴幼儿在体外循环后体内的星形胶质细胞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会升高,二者是脑损伤早期的标志。右美托咪啶(DEX)为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体外循环(CPB)引起的脑损伤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婴幼儿在体外循环后体内的星形胶质细胞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会升高,二者是脑损伤早期的标志。右美托咪啶(DEX)为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加强全麻患者的麻醉深度[1],本研究旨在观察婴幼儿体外循环下DEX对S-100β蛋白和NSE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蛋白 体外循环后 右美托咪啶 婴幼儿 NSE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白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NF-κB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邱永升 魏巍 +5 位作者 宗小川 周锐 陈夜茜 王帅 姚东东 贾英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4-109,共6页
目的评价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核因子-κB(NF-κB)、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90只SD雄性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缺... 目的评价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核因子-κB(NF-κB)、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90只SD雄性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C组)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干预组(D组),每组再根据大鼠伤后的生存时间,随机平均分为5个亚组,每组均为6只,即术后2、6、12、24和48 h 5个亚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照改良Longa法制造。S组仅做线栓,不做其他处理。D组栓塞成功后于缺血后2 h拔线,至颈外动脉残端内再灌注,在缺血前30 min经腹腔注射α2-AR激动剂右美托咪定100μg/kg(4μg/mL)。C组给予等体积的0.9%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在伤后相应时间点断头取脑采用免疫印迹分析测定NF-κB,酶联免疫法测定脑组织中TNF-α及IL-1β水平。在模型制备以后24 h、48 h时,分别取出6只大鼠,将其随机放到一个象限之内,测定逃避潜伏期,即大鼠都面向池壁,记录它们在60 s之内找到平台的时间,如果90 s内大鼠未还未找到平台,则认定逃避潜伏期为90 s,每只大鼠测定5次,并取平均值;在模型制备之后24 h、48 h时,分别取6只大鼠,测试警觉性、反应以及协调运动能力。结果脑组织NF-κB、TNF-α及IL-1β含量S组在伤后2、6、12、24、4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组间比较,C组以上指标比S组高(P<0.05),D组比S组高(P<0.05),比C组低(P<0.05)。模型制备后24 h、48 h,C组、D组高于S组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P<0.05),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且D组的评分高于C组(P<0.05)。结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能够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NF-κB、TNF-α及IL-1β的表达,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脑缺血再灌注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体外循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邱永升 贾英萍 徐庆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8-881,共4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手术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3月随机选择40例紫绀型CHD患儿,年龄0~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行麻醉诱导...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手术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3月随机选择40例紫绀型CHD患儿,年龄0~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行麻醉诱导后给予Dex 1μg/kg(药物质量浓度为0.5μg/mL),注射时间>10min,术中经静脉泵注射速度为0.2μg·kg^(-1)·h^(-1),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注射速度、麻醉处理与试验组一致。监测患儿围术期的心率、血压。在输注Dex前(T_0)、给药后10min(T_1)、劈胸骨后(T_2)、CPB结束时(T_3)、手术结束时(T_4)各时间点,采集患儿动脉血检测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糖水平。记录手术时间、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术后所有患儿均存活,两组间手术时间、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的ICU停留时间显著长于试验组(P<0.05),有3例患儿的ICU停留时间>10d。试验组在T_2至T4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较同组T_0和T_1时间点,以及对照组同时间点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T2至T4时间点的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0和T1时间点(P值均<0.05),试验组在T2至T4时间点的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结论术中连续输注Dex能够降低紫绀型CHD婴幼儿行心内直视手术CPB时应激激素水平的上升幅度,减轻由此导致的应激反应,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婴幼儿 体外循环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右旋美托咪啶在不同年龄患儿滴鼻镇静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邱永升 徐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经鼻滴入右旋美托咪啶可使患儿达到镇静状态。文中旨在比较经鼻滴入不同剂量的右旋美托咪啶在不同年龄患儿的镇静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气手术的患儿90例,年龄1~8岁,其中1~4岁52例,5~8岁38例, ASAⅠ-Ⅱ级,分为3组... 目的:经鼻滴入右旋美托咪啶可使患儿达到镇静状态。文中旨在比较经鼻滴入不同剂量的右旋美托咪啶在不同年龄患儿的镇静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气手术的患儿90例,年龄1~8岁,其中1~4岁52例,5~8岁38例, ASAⅠ-Ⅱ级,分为3组:右旋美托咪啶1μg/kg组、右旋美托咪啶2μg/kg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术前35 min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 MAP)。右旋美托咪啶1μg/kg组经鼻滴入右旋美托咪啶1μg/kg;右旋美托咪啶2μg/kg滴入右旋美托咪啶2μg/kg;对照组滴入等渗盐水0.4 mL;30 min后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建立静脉通路,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放入喉罩,术中七氟烷维持麻醉,术毕恢复室观察2 h。记录用药前、用药后10 min、用药后20 min、用药后30 min、术毕时、清醒时的心率、MAP、RR、SpO2,应用Ramsay评分评估镇静满意度,记录镇静起效时间、术毕苏醒时间。结果在1~4岁年龄段,右旋美托咪啶1μg/kg组、右旋美托咪啶2μg/kg组的镇静满意率、镇静起效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右旋美托咪啶1μg/kg组、右旋美托咪啶2μg/kg组的镇静满意率(52%、53%)明显高于对照组(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5~8岁年龄段,右旋美托咪啶2μg/kg组的镇静满意率(77%)明显高于右旋美托咪啶1μg/kg组(45%)和对照组(22%),右旋美托咪啶1μg/kg组的镇静满意率(45%)明显高于对照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围术期的MAP、心率和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岁的患儿术前经鼻滴入1μg/kg或2μg/kg的右旋美托咪啶产生镇静的效果接近,5~8岁的患儿经鼻滴入2μg/kg的该药可达到更高的镇静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啶 滴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脐膨出、腹裂患儿的围术期管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永升 贾英萍 +2 位作者 梁郑 李骥 陈忠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脐膨出和腹裂患儿的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对38例先天性脐膨出和腹裂患儿采取气管内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麻醉,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异丙酚、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注入,根据手术情况辅助吸入安... 目的探讨先天性脐膨出和腹裂患儿的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对38例先天性脐膨出和腹裂患儿采取气管内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麻醉,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异丙酚、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注入,根据手术情况辅助吸入安氟醚。术后保留气管导管,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5h~3d。术后均禁食、胃肠减压5~12d,行静脉高营养治疗(TPN)6~10d。结果2003年以前的12例患儿应用呼吸囊辅助呼吸,4例因呼吸衰竭而死亡。2003年以后的26例患儿均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5h~3d。除2例术后放弃治疗外,21例成活,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先天性脐膨出、腹裂患儿病情危重,适宜的围术期管理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膨出 腹裂 机械通气 麻醉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脐膨出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永升 贾英萍 +2 位作者 梁郑 李骥 陈忠建 《职业与健康》 CAS 2007年第22期2111-2112,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膨出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32例患儿均采取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诱导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异丙酚、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滴注,根据手术情况辅助吸入七氟醚。术后均不拔气管插管,送回S...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膨出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32例患儿均采取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诱导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异丙酚、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滴注,根据手术情况辅助吸入七氟醚。术后均不拔气管插管,送回SICU,采用呼吸囊或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均禁食、胃肠减压5~12 d,完全肠道外营养(TPN)6~10 d。结果2003年以前的8例患儿应用呼吸囊辅助呼吸,3例均因呼吸衰竭而死亡。2003年以后的24例患儿均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5 h^3 d不等。除2例术后放弃治疗外,21例成活,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先天性脐膨出、虽然是危重的急症,经合适的手术、呼吸机的支持、TPN的治疗,有较高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膨出 机械通气 麻醉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腺样体切除术采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王露露 康佳静 +1 位作者 贾英萍 邱永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4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手术过程中采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患儿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采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患儿,根据术中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手术过程中采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患儿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采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患儿,根据术中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术中采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躁动情绪和疼痛程度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插管即刻(T1)、手术结束时(T2)、拔管5 min(T3)时,观察组患儿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12 h,观察组患儿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患儿而言,在术中采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不仅可以有效稳定其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还可以减轻其躁动情绪和疼痛程度,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小儿腺样体切除术 纳布啡 丙泊酚 血流动力学 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新生儿麻醉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永升 梁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2-212,共1页
新生儿是特殊群体,对手术耐受、自身调节及应变能力都较差。为此,本文观察了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新生儿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异丙酚 新生儿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管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永升 梁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新生儿腹腔镜手术30例,先予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行气管插管,术中微量泵注入异丙酚、维库溴胺,静注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监测HR、MAP、CVP、Paw、PETCO2、PaCO2、PaO2、血气电解...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新生儿腹腔镜手术30例,先予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行气管插管,术中微量泵注入异丙酚、维库溴胺,静注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监测HR、MAP、CVP、Paw、PETCO2、PaCO2、PaO2、血气电解质和体温。以观察人工气腹后各项结果的变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节呼吸参数和输液速度来维持麻醉的稳定。结果建立气腹后,HR、MAP先增加后下降,Paw明显增高,PETCO2、PaCO2逐步增高,血气电解质无明显变化,体温逐渐下降。结论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显著,新生儿术前需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术中要注意补液、保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腹腔镜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嘧啶滴鼻与口服在婴幼儿镇静效果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邱永升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3期197-198,共2页
右美托咪啶为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交感神经抑制等作用,呼吸抑制和药物依赖的发生率较低,故很多医疗机构都将其用于儿科患者[1],以减轻患儿与家长分离而导致的焦虑,有人认为口服右美托咪... 右美托咪啶为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交感神经抑制等作用,呼吸抑制和药物依赖的发生率较低,故很多医疗机构都将其用于儿科患者[1],以减轻患儿与家长分离而导致的焦虑,有人认为口服右美托咪定的生物利用度差,建议采用经鼻滴入的方式给药。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滴鼻与口服右美托咪啶两种方式用于婴幼儿术前用药之后的意识状态、与父母分离时情绪状态以及对面罩吸入诱导的耐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嘧啶 口服 镇静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嘧啶在预防小儿Nuss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永升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3期139-140,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嘧啶在预防小儿Nuss手术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60例接受Nuss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嘧啶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静脉推注瑞芬太尼2μg·kg-1、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1,D组给予右美... 目的观察右美托嘧啶在预防小儿Nuss手术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60例接受Nuss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嘧啶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静脉推注瑞芬太尼2μg·kg-1、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1,D组给予右美托嘧啶1μg·kg-1,待BIS为60时行气管插管。术中右美托嘧啶维持速度为0.2μg·kg-1·h-1,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输注;N组静注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所有患儿均拔管,接镇痛泵送入恢复室观察2h。记录患儿的手术时间,停药至清醒时间,右美托嘧啶注入前(T1)、注射后5min(T2)、10min(T3)、患儿清醒时(T4)、拔管后1min(T5)、拔管后10min(T6)、拔管后30min(T7)的MAP、HR、SPO2及烦躁评分,记录躁动时间大于10min的发生率。结果 D组与N组比较,T4~T6时的D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D组4例(13%)、N组21例(70%)有躁动,N组明显高于D组(P<0.01),N组所需要PCA次数明显高于D组(P<0.01)。结论在小儿Nuss手术麻醉苏醒期右美托咪啶可以产生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明显减少麻醉后疼痛、躁动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嘧啶 小儿 NUSS手术 苏醒期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羟丁酸钠、安氟醚应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查术麻醉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永升 梁郑 《中原医刊》 2005年第15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对89例患儿采用异丙酚加羟丁酸钠静吸复合麻醉,喉头1%丁卡因喷雾,麻醉完善,插入支气管镜,保留自主呼吸。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异丙酚、羟丁酸钠、安氟醚...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对89例患儿采用异丙酚加羟丁酸钠静吸复合麻醉,喉头1%丁卡因喷雾,麻醉完善,插入支气管镜,保留自主呼吸。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异丙酚、羟丁酸钠、安氟醚三种药物联合应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查术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羟丁酸钠 安氟醚 儿童 支气管镜检查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永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096-1097,共2页
关键词 唇裂/外科学 腭裂/外科学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性胸腹连体儿分离手术的围术期管理
19
作者 邱永升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26-727,共2页
连体双胎是一种较罕见的先天畸形,仅发生在单绒毛膜单羊膜的双胎中,受精卵在妊娠21d时未完全分离,在发育过程中,两个胎儿身体的部分结构相互连接,导致复杂畸形,发生率一般为1/5万~1/10万,大多数于胚胎期死亡,活产者约为1/2... 连体双胎是一种较罕见的先天畸形,仅发生在单绒毛膜单羊膜的双胎中,受精卵在妊娠21d时未完全分离,在发育过程中,两个胎儿身体的部分结构相互连接,导致复杂畸形,发生率一般为1/5万~1/10万,大多数于胚胎期死亡,活产者约为1/20万,而能成功进行手术分离且术后均存活的病例更是罕见。郑州市儿童医院最近为1例面对面胸腹连体儿成功实施了分离手术,现将围术期的管理和治疗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管理 分离手术 连体儿 胸腹 对称性 先天畸形 单绒毛膜 发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全凭吸入在新生儿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邱永升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21期151-152,共2页
新生儿是个特殊群体,对手术耐受、自身调节及应变能力都较差,以往国内多采用静脉全麻,麻醉深度很难精准控制,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七氟醚全屏吸入全麻取得了较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七氟醚 新生儿 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