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标准化肝脏表观弥散系数值评价肝纤维化程度及其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兴荣 胡启托 +4 位作者 崔显念 陈军 张峻 邱妮妮 张丽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肝脏ADC值定量分析肝纤维化的能力,同时分析其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MRDWI检查回顾性分析54例肝纤维化患者资料,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CⅢ和Ⅳ-C,测量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下肝脏ADC值、脾脏ADC值,... 目的探讨标准化肝脏ADC值定量分析肝纤维化的能力,同时分析其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MRDWI检查回顾性分析54例肝纤维化患者资料,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CⅢ和Ⅳ-C,测量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下肝脏ADC值、脾脏ADC值,并计算标准化肝脏ADC值。分析肝纤维化分期与标准化肝脏ADC值之间的相关性,比较肝纤维化各期标准化肝脏ADC值间的差异,并对血清学指标和标准化肝脏ADC值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学指标HA、LN、PCⅢ和Ⅳ-C随肝纤维化分期进展依次升高,标准化肝脏ADC值(b=700s/mm2)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生化指标与标准化肝脏ADC值相关性分析,标准化肝脏ADC值与LN、PCⅢ、HA、Ⅳ-C呈负相关。结论 MRDWI是有效检测和定量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影像学方法。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标准化肝脏ADC值在肝纤维化的诊断中均具有一定价值,两种方法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增强三维时间飞跃法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在三叉神经痛神经血管压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兴荣 邱妮妮 +2 位作者 向海波 陈华东 张丽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3D-FIESTA、3D-TOF-SPGR及3D-CETOF-SPGR序列显示颅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的能力。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三叉神经痛...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3D-FIESTA、3D-TOF-SPGR及3D-CETOF-SPGR序列显示颅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的能力。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9例,术前行MRTA扫描,观察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并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对照,评价3D-FIESTA、3D-TOF-SPGR及3D-CE-TOFSPGR序列在术前评估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的能力。结果 MRTA能清晰且同时显示三叉神经和责任血管,3D-FIESTA、3DTOF-SPGR和3D-CE-TOF-SPGR序列显示症状侧三叉神经与血管有密切关系,即阳性分别为55例(79.7%)、58例(84.1%)和65例(94.2%),显示非症状侧三叉神经与血管有密切关系分别为4例(5.8%)、6例(8.7%)和15例(21.7%)。3D-FIESTA与3D-TOFSPGR显示三叉神经痛症状侧、非症状侧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FIESTA与3D-CE-TOF-SPGR、3D-TOF-SPGR与3D-CE-TOF-SPGR序列显示三叉神经痛症状侧、非症状侧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能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TA技术对三叉神经痛的术前病因诊断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3D-CE-TOF-SPGR序列能提高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临近血管的关系;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接触是三叉神经痛的重要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三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邱妮妮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1期137-137,共1页
目的探究X线和多层螺旋CT放射影像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应用。方法选取本院4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X线检查小儿气管、支气管中的异物;B组采用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中的异物,... 目的探究X线和多层螺旋CT放射影像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应用。方法选取本院4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X线检查小儿气管、支气管中的异物;B组采用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中的异物,观察两组的影像资料中异物征象显示结果。结果 A组检查共发现异物34处,检出异物33例,直接提示异物14例,间接提示异物19例;B组检查共发现异物42处,直接提示异物38例,间接提示异物2例。结论应用放射影像技术检查少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其诊断结果具有辅助诊断价值,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异物大小、形态、位置,可作为临床参考依据,对降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检查 螺旋CT扫描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腹部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邱妮妮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8期158-158,共1页
目的分析腹部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腹部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磁共振胰胆管... 目的分析腹部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腹部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肝外胆管结石阳性检出率高于腹部CT、B超,而CT检出率高于B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检测直径<8 mm的肝外胆管结石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高于腹部CT、B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部CT和B超的检出率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测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高于腹部CT、B超,具有更高的临床确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CT B超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肝外胆管结石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病变增强后磁敏感加权成像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邱妮妮 周昊 +1 位作者 张丽君 胡兴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增强后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肿瘤病变的诊断作用,以期为临床脑肿瘤病变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以2012-06以来入我院治疗的确诊为脑肿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对患者行常规MRI扫描、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常规MRI增强扫描及增强后... 目的探讨增强后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肿瘤病变的诊断作用,以期为临床脑肿瘤病变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以2012-06以来入我院治疗的确诊为脑肿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对患者行常规MRI扫描、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常规MRI增强扫描及增强后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分别测量扫描图像中脑组织的信号强度值磁敏感信号半定量分级,计算并对比增强前后磁敏感加权成像图像的病变实质部分的对比噪声比和正常脑组织的信噪比,比较对肿瘤的显示率、瘤周水肿、瘤内钙化、出血及供血血管的检出率。结果共纳入患者63例,增强前后磁敏感加权成像图像病变实质部分的对比噪声比及正常脑组织的信噪比以及磁敏感信号半定量分级对比,P>0.05。但较常规MRI结合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瘤内钙化、瘤内出血及瘤周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增强后磁敏感加权成像不仅可以显示部分病变的强化征象,且可显示病灶内磁敏感信号。增强扫描后行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是可行的,增强后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肿瘤病变的分级和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对比剂 对比噪声比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换血疗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内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戴万案 罗吉平 邱妮妮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094-3096,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应用全自动换血疗法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换血疗法对62例NHB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换血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血胆红素以及基本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换血治疗后患儿总胆... 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应用全自动换血疗法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换血疗法对62例NHB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换血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血胆红素以及基本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换血治疗后患儿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血钙水平以及血小板数量降低明显(P<0.05);血糖含量以及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升高明显(P<0.05);换血治疗前、后血浆pH值、血钠、血钾水平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应用全自动换血疗法治疗NHB,对新生儿机体内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其构成生命危险,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内环境稳定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研究
7
作者 邱妮妮 张丽君 +1 位作者 周昊 胡兴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24期3667-3670,共4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对恶性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鉴别作用。方法:回顾自2006年6月份以来,入我院治疗的确诊为恶性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患者,在不同的b值下应用扩散加权成像进行扫描,获取瘤体及瘤周和正常侧组织的信号值及ADC值,...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对恶性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鉴别作用。方法:回顾自2006年6月份以来,入我院治疗的确诊为恶性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患者,在不同的b值下应用扩散加权成像进行扫描,获取瘤体及瘤周和正常侧组织的信号值及ADC值,评价不同b值下,扩散加权成像对恶性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鉴别作用。结果:共纳入患者40例,其中恶性胶质瘤患者25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15例。通过对照发现,两组患者的瘤体区域信号值及瘤周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号值差异最佳b值、截点分别为5 000s/mm2、226.4×10-3mm2/s,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56%,阳性预测值为54.2%,阴性预测值为87.5%;ADC值差异最佳b值、截点分别为1 000s/mm2、1.40×10-3mm2/s,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79%,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随着b值的改变,扩散加权成像对恶性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鉴别作用有所改变,以ADC最佳b值和截点为1 000s/mm2、1.40×10-3mm2/s时鉴别作用最佳,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79%,阴性预测值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胶质瘤 脑转移瘤 B值 信号值 ADC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CE-TOF-SPGR对静脉性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兴荣 贵丹 +4 位作者 陈军 向海波 陈华东 黄治华 邱妮妮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3期560-565,共6页
探讨3D-CE-TOF-SPGR序列在诊断静脉性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且行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检查的198例中7例静脉性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并与微血管减压术(MVD)中所见进行对照,其... 探讨3D-CE-TOF-SPGR序列在诊断静脉性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且行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检查的198例中7例静脉性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并与微血管减压术(MVD)中所见进行对照,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例、面肌痉挛2例。MRTA包括3D-FIESTA、3D-TOF-SPGR和3D-CE-TOF-SPGR序列,颅神经受压与责任静脉血管3D-FIESTA序列显示1例、3D-TOF-SPGR序列显示1例、3D-CE-TOF-SPGR序列显示6例,独立应用3D-CE-TOF-SPGR序列显示能力最佳(6/7,85.71%)。因此,MRTA成像技术中,3D-CE-TOF-SPGR序列能清楚显示目标颅神经及相应颅神经受压的静脉性责任血管,对指导临床MVD手术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神经 静脉性血管压迫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 微血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果浓缩物对大鼠免疫性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戴万案 邱妮妮 +3 位作者 李叶静 刘道伟 黄越琼 周煜炜 《微循环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石榴果浓缩物对大鼠免疫性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采用石榴果浓缩物灌胃治疗并与阳性药物5-氨基水杨酸(5-ASA)及空白组对照。10天后,参照有关标准评价各组大鼠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检测结肠髓... 目的:研究石榴果浓缩物对大鼠免疫性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采用石榴果浓缩物灌胃治疗并与阳性药物5-氨基水杨酸(5-ASA)及空白组对照。10天后,参照有关标准评价各组大鼠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检测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石榴果浓缩物300、500、1000mg/kg三种浓度和5-ASA均能不同程度降低结肠损伤大鼠CMDI、MPO活性、减少MDA含量,提高GSH-PX、SOD活性,使显著升高的TNF、IL-6水平下降、降低的IL-10水平升高,且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石榴果浓缩物通过免疫调节及抗脂质过氧化对免疫性损伤结肠进行修复,抑制结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损伤 石榴科 保护作用 免疫性 浓缩物 《本草经集注》 大鼠 木本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和经颅多普勒在短暂性脑缺血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顺振 胡兴荣 +1 位作者 陈华东 邱妮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3期3754-3756,3762,共3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及经颅多普勒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和经颅多普勒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短暂性脑缺血病例中磁共振血管成...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及经颅多普勒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和经颅多普勒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短暂性脑缺血病例中磁共振血管成像方法共检查出96例有血管狭窄或闭塞,狭窄或闭塞者250支动脉,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及颅内-颅外动脉多发狭窄或闭塞者分别占24.2%(29/120),26.7%(32/120)和29.2%(35/120)。经颅多普勒共检查出101例有血管狭窄或闭塞,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低于磁共振血管成像。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和经颅多普勒技术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血管的狭窄和闭塞情况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磁共振血管成像 经颅多普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效果及护理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祚雯 胡兴荣 +2 位作者 邱妮妮 张峻 李顺振 《现代临床护理》 2011年第2期38-39,47,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组织活检术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0月-2009年10月431例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428例患者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99.3%;3例患者未完...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组织活检术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0月-2009年10月431例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428例患者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99.3%;3例患者未完成穿刺,其中2例出现大咯血、1例出现张力性气胸;术后并发气胸27例,咯血2例,痰中带血19例,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诊断方法,穿刺过程中严密的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肺穿刺活检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CT影像特点与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丽君 周昊 邱妮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9期25-27,50,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CT影像特点与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9例早期DAI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例随访过程中失联脱落研究。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与CT影像特点,并于入院后6个月... 目的研究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CT影像特点与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9例早期DAI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例随访过程中失联脱落研究。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与CT影像特点,并于入院后6个月随访预后情况,按照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37例)、预后不良组(40例),对两组病例资料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DAI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结果 CT影像分析显示,77例患者中58例患者有病灶检出,19例患者未检出病灶;其中27例出现微出血病灶,24例检出水肿灶,另7例为非出血性病灶;11例出现中间微出血低信号、外围水肿高信号影像。24例患者的出血灶位于大脑皮质、白质、灰白质交界处、胼胝体、脑干、小脑、基底节等组织界面,直径均在2mm以下。18例患者急性期合并脑肿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散性脑萎缩等非典型表现。因素分析显示瞳孔变化、入院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CT病灶个数、昏迷时间为影响DA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微出血灶、水肿灶的形成为DAI患者的典型CT影像特征,瞳孔变化、入院GCS评分、CT病灶个数、昏迷时间为影响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可为DAI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CT影像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5
13
作者 胡兴荣 张家权 +3 位作者 张峻 李顺振 李祚雯 邱妮妮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8期911-913,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134例经临床和影像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先行射频热凝治疗,后行椎间盘内、盘外注射臭氧。结果:134例患者治疗后3~6个月随访,按改...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134例经临床和影像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先行射频热凝治疗,后行椎间盘内、盘外注射臭氧。结果:134例患者治疗后3~6个月随访,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分级,优85例,良36例,可8例,差5例,总有效率96.3%,优良率为90、3%,无1例并发症。结论:CT引导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臭氧 射频热凝术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多发性结核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兴荣 张家权 +2 位作者 李顺振 邱妮妮 李祚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分析脑内多发性结核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为脑多发性结核瘤的MRI表现。MRI采用T1flair、FrfseT2WI、T2flair及Gd-DTPA增强T1WI检查。结果:病灶绝大多数位于灰白质交界区及基底节区,未成熟... 目的:分析脑内多发性结核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为脑多发性结核瘤的MRI表现。MRI采用T1flair、FrfseT2WI、T2flair及Gd-DTPA增强T1WI检查。结果:病灶绝大多数位于灰白质交界区及基底节区,未成熟结核结节呈长T1长T2信号,灶周水肿明显,结节状强化;成熟结核结节呈典型"环靶征",灶周水肿较轻,环形强化。T2flair和增强扫描病灶显示较佳。结论:脑多发性结核瘤是颅内结核的一种特殊表现,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全身弥散在淋巴结肿瘤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兴荣 李顺振 +3 位作者 张家权 张峻 邱妮妮 陈华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MR弥散加权(WB-DWI)对全身淋巴结肿瘤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淋巴结肿瘤性病变患者19例,1.5THDeMR进行全身MR-DWI轴位分段扫描,利用软件包将各段图像拼接重建呈全身图像。结果所有患者全身WB-DWI检查顺利,且全身W... 目的探讨全身MR弥散加权(WB-DWI)对全身淋巴结肿瘤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淋巴结肿瘤性病变患者19例,1.5THDeMR进行全身MR-DWI轴位分段扫描,利用软件包将各段图像拼接重建呈全身图像。结果所有患者全身WB-DWI检查顺利,且全身WB-DWI对肿瘤淋巴结的显示较敏感。结论对全身淋巴结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是一种快速、行之有效的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全身弥散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兴荣 李顺振 +1 位作者 谭必勇 邱妮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5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对胰腺内分泌肿瘤(PETs)的诊断及分级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的DWI检查结果,在ADC图上测量肿瘤的ADC值,分析胰腺不同组织之间ADC值结果。结果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对胰腺内分泌肿瘤(PETs)的诊断及分级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的DWI检查结果,在ADC图上测量肿瘤的ADC值,分析胰腺不同组织之间ADC值结果。结果 21例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中,11例位于胰体尾部,8例位于胰头颈部,2例为多发病灶;17例为高分化内分泌肿瘤(G1);4例伴肝或淋巴结转移,病理证实为中分化内分泌肿瘤(G2)。MR-DWI上均扩散受限呈高信号,其中3例中分化内分泌肿瘤(G2)呈明显高信号,测得正常胰腺、PET(G1)和PET(G2)的ADC值分别为(1.321±0.049)×10-3mm2/s、(1.135±0.059)×10-3mm2/s、(0.987±0.064)×10-3mm2/s,且正常胰腺、PET(G1)和PET(G2)的ADC值两两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腺内分泌肿瘤在DWI上扩散受限呈高信号,且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分级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内分泌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4%碘海醇精粉糊状造影螺旋CT扫描诊断食管癌113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兴荣 崔显念 邱妮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2940-2943,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4%碘海醇精粉糊状造影剂螺旋CT扫描结合内镜检查在诊断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30%碘海醇注射液10mL用95℃以上开水稀释成4%低浓度碘剂75mL,加入魔芋精粉10g充分搅拌,即制成4%碘海醇精粉黏稠糊剂.患者先口服1/2量糊... 目的:探讨口服4%碘海醇精粉糊状造影剂螺旋CT扫描结合内镜检查在诊断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30%碘海醇注射液10mL用95℃以上开水稀释成4%低浓度碘剂75mL,加入魔芋精粉10g充分搅拌,即制成4%碘海醇精粉黏稠糊剂.患者先口服1/2量糊状造影剂,再将剩下造影剂嘱咐患者大口含于口中,定位像准备好后,嘱患者快速咽下后立即屏气扫描.结果:113例食管癌患者全部行4%碘海醇精粉糊状造影螺旋CT扫描.其中初诊食管癌71例,诊断准确64例,准确率90.1%,显著高于常规CT平扫68%;术后复查15例,出现吻合口狭窄2例,局部复发1例;放疗后复查21例,13例可见管壁僵硬,其中11例伴有肿块及管壁增厚,支架植入术后6例;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37例,肺内转移23例.螺旋CT造影对腔内外病变,肿块形态、大小,邻近侵犯及肿块与大血管的关系,纵隔淋巴结和肺转移等均显示清楚.但对管壁增厚不明显、肿块形成不明显的早期食管癌显示有限.对内镜插管困难和食管外压性病变所示食管梗阻,螺旋CT扫描明显优于内镜检查.结论:4%碘海醇精粉糊可用作螺旋CT扫描结合内镜检查诊断食管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造影剂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肿瘤患者放疗后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动态改变与其神经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顺振 胡兴荣 +1 位作者 陈华东 邱妮妮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研究眼眶肿瘤患者放疗后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动态改变与其神经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在我院应用γ刀放射外科治疗治疗眼眶肿瘤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为放疗前组(n=25),B组为放疗后1个... 目的研究眼眶肿瘤患者放疗后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动态改变与其神经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在我院应用γ刀放射外科治疗治疗眼眶肿瘤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为放疗前组(n=25),B组为放疗后1个月组(n=25),C组为放疗后6个月组(n=25),D组为放疗后12个月组(n=25)。各组分别行γ刀放射治疗措施,所有受试者均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结果比较4组MMSE评分发现,放射治疗前的患者MMSE评分最高,放射治疗后1个月时MMSE评分最低,到放射治疗后12个月基本恢复正常(P<0.05)。比较4组各向异性比值(FA)发现,放射治疗前的患者各向异性比值(FA)最高,放射治疗后1个月时各向异性比值(FA)最低,到放射治疗后12个月基本恢复正常(P<0.05)。各组患者MMSE评分与各向异性比值的关系:两者间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眼眶肿瘤患者放疗后脑白质微观结构的损伤与其神经认知功能的障碍,而且两者具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脑白质 微观结构 动态改变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多参数成像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鉴别良恶性前列腺病变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向海波 邹小琴 +3 位作者 胡兴荣 谭必勇 邱妮妮 陈华东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MRI多参数成像(MP-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良恶性前列腺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学结果分为良性组(n=240)和恶性组... 目的探讨MRI多参数成像(MP-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良恶性前列腺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学结果分为良性组(n=240)和恶性组(n=60)。所有患者均行MP-MRI、PSA密度检测,探讨MP-MRI、PSA密度检测及两种方法结合对良恶性前列腺病变的鉴别价值。结果恶性组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容量转移常数、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初始曲线下面积、PSA密度明显高于良性组,恶性组表观弥散系数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在鉴别良恶性前列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MP-MRI联合PSA密度明显高于MP-MRI、PSA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I-PADSv2的MP-MRI、PSA密度是鉴别良恶性前列腺病变的重要方法,且MP-MRI联合PSA密度的鉴别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多参数成像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良恶性前列腺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兴荣 邱妮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8-228,共1页
患者女,24岁。因左上前牙龈区溢脓3年入院,3年前自觉左上前牙龈区溢淡白色、无臭味脓液,未治,1年前溢脓味臭,2个月前自行口服消炎药无效,遂到医院行颌面部CT示双侧上、下颌骨多发低密度灶,边界清楚,考虑多发囊肿,后转我院就诊。体检:... 患者女,24岁。因左上前牙龈区溢脓3年入院,3年前自觉左上前牙龈区溢淡白色、无臭味脓液,未治,1年前溢脓味臭,2个月前自行口服消炎药无效,遂到医院行颌面部CT示双侧上、下颌骨多发低密度灶,边界清楚,考虑多发囊肿,后转我院就诊。体检:面部、四肢及躯干见多发、散在、大小不等的褐色皮肤痣,小者芝麻大小,较大者约3.0cm×2.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