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硒酸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化疗增敏作用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邱万寿 唐勇 +2 位作者 刘威 吴珏堃 李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90-1993,共4页
目的:观察甲基硒酸(methylseleninic acid,MSA)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化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SA联合紫杉醇、阿霉素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共培养,分别应用CCK-8实验检测化疗药物单药和联合MSA用药时细胞增殖抑制率... 目的:观察甲基硒酸(methylseleninic acid,MSA)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化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SA联合紫杉醇、阿霉素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共培养,分别应用CCK-8实验检测化疗药物单药和联合MSA用药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并通过计算合用指数,探讨MSA对化疗药物疗效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不同浓度化疗药物联合MSA后细胞增殖率较单用化疗药物组均下降,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MSA与化疗药物具协同作用;紫杉醇联合MSA时G2/M期细胞较单药明显增多(P<0.05),阿霉素联合MSA时S期细胞较单药明显增多(P<0.05),提示MSA增强了抗肿瘤药物诱导的肿瘤细胞周期阻滞效应;与单用同一浓度的同一化疗药物相比,10nmol/L紫杉醇联合3.5μmol/L MSA后细胞凋亡率由41.1%上升至59.3%(P<0.05),0.5μmol/L阿霉素联合3.5μmol/L MSA后细胞凋亡率由30.2%上升至51.9%(P<0.01),提示MSA增强了抗肿瘤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效应。结论:MSA能增强化疗药物阿霉素和紫杉醇对三阴乳腺癌细胞的抗肿瘤效果,其机制之一可能是增强了抗肿瘤药物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硒酸 三阴性乳腺癌 化疗增敏 细胞周期阻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对腹部大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邱万寿 许瑞云 +1 位作者 汪壮流 杨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046-1047,共2页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腹部大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作用。方法 :对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在我院外科行腹部大手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 2 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12例 (A组 )采用空肠内营养治疗 ,11例 (B组 )采用肠外营养治疗 ,...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腹部大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作用。方法 :对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在我院外科行腹部大手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 2 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12例 (A组 )采用空肠内营养治疗 ,11例 (B组 )采用肠外营养治疗 ,分别比较两组病人的胃排空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体重减轻量。结果 :空肠内营养组的胃排空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体重减轻量分别为 ( 11 8± 4 3)d ,( 18 9± 6 1)d ,( 5 6± 0 5 )kg ,均显著少于肠外营养组 ( ( 18 2± 6 5 )d(P <0 0 5 ) ,( 2 6 4± 5 8)d(P <0 0 5 ) ,( 7 9± 0 5 )kg(P <0 0 1)。结论 :空肠营养能有效地促进胃排空障碍的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胃排空 肠营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邱万寿 许瑞云 杨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8期501-502,共2页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方法 观察5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聚四氟乙烯网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该术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率6.8%。91.4%的患者获得随访,复发率为1.8%。结论...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方法 观察5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聚四氟乙烯网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该术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率6.8%。91.4%的患者获得随访,复发率为1.8%。结论 对老年人原发性腹股沟疝和复发疝,用人工网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应用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邱万寿 许瑞云 +1 位作者 凌云彪 林楠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8-9,12,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优点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自 1994年 1月~ 2 0 0 0年 9月行胆囊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共 39例 ,其中LC组 18例 ,开腹胆囊切除术 (OC)组 2 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优点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自 1994年 1月~ 2 0 0 0年 9月行胆囊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共 39例 ,其中LC组 18例 ,开腹胆囊切除术 (OC)组 2 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C和OC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是 10 0± 2 8.8ml和 130± 4 2 .6ml(P <0 .0 5 ) ;手术时间是 4 9.6± 2 1.6min和 73.2± 2 8.5min(P <0 .0 5 ) ;住院时间为 6 .2± 3.13d和 9.3± 4 .2 1d(P <0 .0 5 ) ;切口感染率为 0 %和 9.5 % (P <0 .0 5 )。结论 :在Child -PughA和B级的肝硬化病人 ,行LC是安全的 ,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术后肠道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邱万寿 许瑞云 凌云彪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术后肠道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自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月先后收治 2 2 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 ,行脾切除或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分层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n=116 )服用...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术后肠道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自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月先后收治 2 2 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 ,行脾切除或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分层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n=116 )服用微生态制剂 ,对照组 (n=10 4)服用安慰剂 ,分别观察其肠道真菌感染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真菌感染率分别是 2 .6 %和 8.7% (P<0 .0 5 ) ,血内毒素 (86 .8± 2 6 .3) pg/ml和 (10 1.5± 6 2 .4) pg/ ml(P<0 .0 5 ) ,血氨 (6 2 .6± 2 8.3)μmol/ L和 (83.0± 2 4.8)μm ol/ L (P<0 .0 5 )。结论 :对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微生态制剂 ,能防止二重感染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肝硬化 肠道真菌感染 术后并发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邱万寿 檀谊洪 +5 位作者 王劲 赖丽莎 潘卫东 许瑞云 王天宝 郑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30-1832,共3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图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30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头癌或壶腹周围癌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图像、术中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结合术中所见,MSCT...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图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30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头癌或壶腹周围癌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图像、术中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结合术中所见,MSCT对判断肿瘤可能侵犯血管部位和是否存在血管侵犯(结合病理)的准确率为90%(27/30),对迷走肝动脉、钩突形态显示的准确率为100%(30/30),根据胰颈大小判断能否行胰肠端端吻合的准确率为93%(28/30)。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显示的解剖信息对术中探察血管侵犯、保护迷走肝动脉、完整切除钩突、选择合理的胰肠吻合方式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多层螺旋CT 胰头癌 壶腹周围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边旗提取物5F对乳腺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邱万寿 刘威 +2 位作者 吴珏堃 李玺 龙梅珺 《今日药学》 CAS 2015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草药半边旗提取物5F(Ent-11a-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acid,5F)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5、10、20、40μg/m L)的5F分别处理3... 目的观察中草药半边旗提取物5F(Ent-11a-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acid,5F)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5、10、20、40μg/m L)的5F分别处理3种不同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以及SK-BR-3),用CCK-8法检测5F对不同乳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5F处理后的各乳腺癌细胞株的凋亡率;检测不同浓度的5F处理后的乳腺癌细胞内ROS的水平。结果 5F可抑制MDA-MB-231、MCF-7、SK-BR-3三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抑制效果与5F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经5F作用24 h后,MDA-MB-231细胞、MCF-7细胞及SK-BR-3细胞的凋亡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5F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ROS相对含量均较未处理组降低,且随5F浓度升高ROS水平降低越明显(P<0.05)。结论 5F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抑制效果与5F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5F能降低细胞内ROS的生成水平,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旗 5F 乳腺癌细胞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巨大疝与复发疝的手术治疗
8
作者 邱万寿 许瑞云 凌云彪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8期703-704,共2页
目的 利用高分子材料无张力修补老年人腹股沟巨大疝和复发疝。方法 老年人腹股沟巨大疝及复发疝共 42例 ,用人工网片 (膨体聚四氟乙烯网片 ,e -PTFE)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 该术式手术时间短 ,术后并发症低 ,随访率达 93% ,无复发... 目的 利用高分子材料无张力修补老年人腹股沟巨大疝和复发疝。方法 老年人腹股沟巨大疝及复发疝共 42例 ,用人工网片 (膨体聚四氟乙烯网片 ,e -PTFE)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 该术式手术时间短 ,术后并发症低 ,随访率达 93% ,无复发。结论 对老年人腹股沟巨大疝和复发疝应用人工网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疗效肯定 ,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 ,并能扩大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修补术 人工网片 巨大疝 复发疝 腹股沟疝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术后肠道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9
作者 邱万寿 许瑞云 凌云彪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56-58,27,共4页
日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术后肠道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先后收治2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病患者,行脾切除或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分层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116... 日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术后肠道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先后收治2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病患者,行脾切除或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分层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116)服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n=104)服用安慰剂.分别观察其肠道真菌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真菌感染率分别是2.6%和8.7%(P<0 .05),血内毒素86.8 ±26.3 pg/ml和101.5±62.4pg/ml(P<0.05)血氨62±28.3μmol/L和83±24.8μmol/L(P<0.05)。匐论对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能防止二重感染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有利于息者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肝硬化 真菌感染 术后并发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露喉返神经技术在困难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威 吴珏堃 +3 位作者 李梅 陈伟光 梁蓉 邱万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4-865,共2页
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轻则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则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大部分研究^[1]认为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RLN可以降低RLN损伤的发生率。但是,对于困难甲状腺手术,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laryngeal 胸骨后甲状腺肿 巨大甲状腺 甲状腺肿物 低钙血症 甲状软骨下角 声带运动 甲状腺中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下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 被引量:13
11
作者 许瑞云 邱万寿 +5 位作者 邓美海 汪壮流 刘波 凌云彪 汤照峰 杨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 :总结在手助腹腔镜下施行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教训。方法 :患者取平仰卧位。经腹白线作长 6~ 8cm的手助小切口。先经此切口在直视下离断部分脾结肠韧带和脾胃韧带 ,并结扎脾动脉。切口安装自制的充气式切口开... 目的 :总结在手助腹腔镜下施行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教训。方法 :患者取平仰卧位。经腹白线作长 6~ 8cm的手助小切口。先经此切口在直视下离断部分脾结肠韧带和脾胃韧带 ,并结扎脾动脉。切口安装自制的充气式切口开关。脐下和左上腹部适当部位安置 3个 10mm(或 12mm)Trocar。切脾方法有两种 ,一是先离断脾周所有韧带 ,待脾蒂完全游离后再以Endo -GIA切断 (方法A) ;二是在直视手术的基础上 ,先以Endo -GIA切断脾蒂 ,后将脾肾韧带、皮膈韧带、剩余的脾胃韧带和胃短血管离断 (方法B)。自 2 0 0 0年 3~ 12月 ,先后对 5例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此种手术。手术时间 12 5~ 180min ,平均 149min。术中失血 70~ 46 0ml,平均 2 2 2ml。采用方法A的 3例术后恢复均顺利 ,未发生任何并发症。采用方法B的 2例均发生胰尾损伤。结论 :手助腹腔镜下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创伤比开腹手术小。但由于此类病人凝血机制差 ,术中避免胰尾损伤至关重要。采用上述方法A可能较为稳妥。不过因例数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3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黄江龙 卫洪波 +7 位作者 郑宗珩 魏波 陈图锋 郑峰 邱万寿 胡宝光 陈桂丽 黄群爱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82-584,共3页
目的:总结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治体会。方法:对326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326例患者中,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242例(74.2%),胃溃疡急性穿孔84例(25.8%)。患者以青年人居多,但呈减少趋势,老年患... 目的:总结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治体会。方法:对326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326例患者中,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242例(74.2%),胃溃疡急性穿孔84例(25.8%)。患者以青年人居多,但呈减少趋势,老年患者则呈增加趋势。服用非甾体消炎药与老年患者(37/41)的发病关系密切(r=0.96,P<0.05)。326例中病理诊断为溃疡恶变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5例、姑息性胃大部分切除术1例;余320例,行保守治疗33例(其中6例中转手术治疗),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并发症10例;行单纯穿孔缝合术228例,无死亡,并发症为4例;行胃大部切除术48例,死亡1例,并发症为7例;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加穿孔缝合术17例,无死亡,并发症为2例。单纯穿孔缝合术的并发症明显较其他两种术式少(分别为P<0.05),其术后1、3、5年的复发率与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加穿孔缝合术相似(P>0.05)。单纯穿孔修补术的创伤轻、麻醉时间短、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可作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 穿孔 急性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例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玺 邱万寿 +3 位作者 郭卫平 黄勇 姜华 刘仁斌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TMC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彩超发现可疑TMC 62例(75.6%),主要表现为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和瘤内微钙化。术中冰冻切片确诊率为93.1%。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次...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TMC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彩超发现可疑TMC 62例(75.6%),主要表现为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和瘤内微钙化。术中冰冻切片确诊率为93.1%。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全切除术等,35例行改良颈清扫术或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证实淋巴结转移15例。术后2例复发。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因素有病灶较大和包膜侵犯。结论 TMC主要依靠彩超诊断;首选手术治疗,切除范围应规则彻底;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有必要进行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小细胞 淋巴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活血补益方影响肝脏胶原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凌云彪 许瑞云 +5 位作者 何勇 邱万寿 杨宏志 林楠 谈智 马会慧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09-711,共3页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中药复方清热活血补益方 (肝纤方 )如何影响大鼠肝脏的胶原合成及降解。方法 :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中药含药血清 ,将之作用于从SD大鼠肝脏分离培养的肝星状细胞 ,并测定Ⅰ型胶原含量、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中药复方清热活血补益方 (肝纤方 )如何影响大鼠肝脏的胶原合成及降解。方法 :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中药含药血清 ,将之作用于从SD大鼠肝脏分离培养的肝星状细胞 ,并测定Ⅰ型胶原含量、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和胶原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含药血清组Ⅰ型胶原含量降低 ,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 ,胶原酶的活性增加 (P <0 .0 5 )。结论 :清热活血补益方通过抑制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来减少胶原的合成 ,通过提高胶原酶的活性来促进胶原的降解 ,这可能是其多位点抗肝纤维化的部分分子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基因表达 胶原酶 血清药理学 胶原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含抗肝纤维化中药的血清对肝星状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凌云彪 许瑞云 +4 位作者 邱万寿 褚中华 杨宏志 谈智 区庆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49-1652,共4页
目的 :观察抗肝纤维化中药复方“肝纤方”(本单位自拟科研方 )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其胶原合成的影响 ,并探讨中药抗肝纤维化研究中的一些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方法 :以 16倍、8倍、4倍成人剂量肝纤方水煎液给大鼠灌... 目的 :观察抗肝纤维化中药复方“肝纤方”(本单位自拟科研方 )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其胶原合成的影响 ,并探讨中药抗肝纤维化研究中的一些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方法 :以 16倍、8倍、4倍成人剂量肝纤方水煎液给大鼠灌胃 ,于 0 5、1、2、4h后制备两类血清 -门静脉血清和下腔静脉血清 ,将之作用于从SD大鼠肝脏分离培养的HSC ,以 [3 H]TdR和 [3 H]Pro同位素掺入试验测定其对HSC增殖、胶原合成量的影响。结果 :灌胃 0 5、1、2h后制备的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含药血清均能减少 [3 H]TdR的掺入量 (P <0 0 5 ) ;以 16倍和 8倍成人剂量灌胃制得含药血清的作用强于 4倍者 (P <0 0 5 ) ,但前二者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灌胃给药后 1h制得的含药血清作用最强 (P <0 0 5 )。门静脉含药血清亦能减少 [3 H]Pro的掺入量 ,情况类似于上述对 [3 H]TdR的作用 (P <0 0 5 ) ;但下腔静脉含药血清无此作用 (P >0 0 5 )。结论 :肝纤方能抑制HSC增殖、减少其胶原合成 ,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一些具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星状细胞 胶原 中草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GH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肝功能和营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瑞云 汪壮流 +2 位作者 邱万寿 凌云彪 杨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9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 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肝功能和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1996 年6 月至1999 年8 月收治的39 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rhGH 组(17) 例和对照组(22 ...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 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肝功能和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1996 年6 月至1999 年8 月收治的39 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rhGH 组(17) 例和对照组(22 例) ,术后7d 内分别每日肌肉注射rhGH 0 .2iu/kg 或安慰剂( 生理盐水) ,术前和术后1 、3 、7 、14 天分别测定体重、营养指标和肝功能。结果:rh GH 组表现为正氮平衡,体重、营养指标、肝功能的改善均比对照组明显( P < 0 .05) 。结论:rh GH 可抑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的分解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肝硬变 门静脉血压 氮平衡 营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 被引量:89
17
作者 许瑞云 凌云彪 +4 位作者 林楠 邱万寿 潘卫东 刘波 方和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6年第3期165-166,共2页
目的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动痔疮套扎器对156例轻中度痔疮患者施行自动痔疮套扎术,观察手术疗效、并发症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共施行套扎治疗287例次,平均每人1.8次。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症状均有... 目的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动痔疮套扎器对156例轻中度痔疮患者施行自动痔疮套扎术,观察手术疗效、并发症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共施行套扎治疗287例次,平均每人1.8次。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症状完全消除者143例(91.7%),以便血为主要症状者术后便血全部停止。术后主要不适有急便感或坠胀感51例(32.7%);术后痔块回缩不全8例(5.1%);无出血、感染、肛门狭窄等并发症。问卷调查病人的满意度,表示满意者149例(95.5%),基本满意6例(3.9%),不满意1例(0.6%)。结论RPH对轻中度痔疮不仅具有极好的疗效,而且无需麻醉和住院,操作简便,术后痛苦轻微,几无并发症,病人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痔 混合痔 痔疮套扎术 自动痔疮套扎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晕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操作空间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檀谊洪 杜国能 +5 位作者 肖玉根 陈庞州 严国标 谭东兴 王昆 邱万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在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建立操作空间的解剖平面。方法2012年6—12月45例行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注水针顶住胸骨柄在胸大肌浅筋膜的深面注射膨胀液,经胸骨上间隙进入颈深筋膜浅层后方建立操作空间。结果45例... 目的探讨在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建立操作空间的解剖平面。方法2012年6—12月45例行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注水针顶住胸骨柄在胸大肌浅筋膜的深面注射膨胀液,经胸骨上间隙进入颈深筋膜浅层后方建立操作空间。结果45例手术操作成功,分离操作空间的时间平均为6.8min(4~12min)。无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无一例术后要求药物止痛;无皮肤灼伤、皮下瘀斑、皮下积液、颈部皮肤麻木;2例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术后2周内治愈。术后颈部皮瓣水肿表现为胸骨上凹消失(38例)或隆起(7例),1个月后均恢复正常,43例随访6~12个月,平均7.3月,诉颈部和胸壁皮肤绷紧感分别有24例和3例,在术后3~6个月内消失。结论在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经胸大肌浅筋膜深面进入颈深筋膜浅层后方的方法建立操作空间简单、快速、暴露好,术后疼痛轻,皮肤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乳晕入路 胸大肌筋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中间入路方法及其优势 被引量:5
19
作者 檀谊洪 杜国能 +4 位作者 李玺 肖玉根 严国标 陈庞洲 邱万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30-2031,共2页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切除术中,中间入路的操作方法及其优势。方法:2011年2-10月,我科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中间入路组(n=54)和外侧入路组(n=56),分别由两组资历相当的医师完成手术。比较术中切断颈前带状肌的例数、切口...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切除术中,中间入路的操作方法及其优势。方法:2011年2-10月,我科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中间入路组(n=54)和外侧入路组(n=56),分别由两组资历相当的医师完成手术。比较术中切断颈前带状肌的例数、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切断颈前带状肌的例数在中间入路组和外侧入路组分别为3例和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入路组和外侧入路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4.9±0.7)cm和(6.5±1.1)cm,手术时间分别为(66.4±12.6)min和(87.5±10.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观察到有并发症。结论:与外侧入路的方法相比,中间入路的甲状腺手术所需的切口小、时间短,操作更安全、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韧带 手术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1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威 吴珏堃 +5 位作者 陈伟光 李梅 梁蓉 龙梅珺 李玺 邱万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0-413,共4页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 enase 1,ALDH1)在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n=100)及正常乳腺组织(n=10)中ALDH1的表达情况;收集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 enase 1,ALDH1)在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n=100)及正常乳腺组织(n=10)中ALDH1的表达情况;收集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ALDH1表达情况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10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ALDH1的阳性表达率为59%,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χ2=4.130,P=0.042),乳腺癌中ALDH1的表达与肿瘤分级、激素受体状况、分子分型显著相关(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LDH1-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ALDH1+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0,P=0.032);单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ALDH1与患者5年生存率之间存在关联,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显示:ALDH1、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低分化、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组织高表达ALDH1;ALDH1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ALDH1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ALDH1 免疫组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