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膜保护剂预防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邬芳玉 雷东明 +1 位作者 张克勤 李涛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黏膜保护剂修复糜烂面的疗效,探索其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168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6例),均接受EVL,术后予生长抑素降门脉压3d及奥美拉唑抑制胃酸14d。观察1组56例... 目的通过分析黏膜保护剂修复糜烂面的疗效,探索其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168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6例),均接受EVL,术后予生长抑素降门脉压3d及奥美拉唑抑制胃酸14d。观察1组56例患者在术后2d开始服L-谷氨酰呱仑酸钠颗粒,观察2组服磷酸铝凝胶,对照组不服用任何黏膜保护剂。结果两观察组的(治愈+好转)率及术后早期再出血率均较对照组高,而两观察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黏膜保护剂对EVL后糜烂面的修复有显著疗效,对早期再出血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酰呱仑酸钠颗粒 磷酸铝凝胶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糜烂面 早期再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邬芳玉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626-628,共3页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以下简称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后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探讨PSE的安全性。方法 92例肝硬化并脾亢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A、B、C 3组,分别为32例、41例、19例,均...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以下简称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后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探讨PSE的安全性。方法 92例肝硬化并脾亢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A、B、C 3组,分别为32例、41例、19例,均接受PSE治疗(控制脾栓塞面积在50%-70%),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有发热及脾区疼痛,其余并发症以腹水及腹膜炎最常见,分别为32例及23例。C组腹水及腹膜炎的发生率最高,与A组及B组相比均有差异(P<0.05),但A组与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肝硬化并脾亢患者术前充分保肝降低Child-pugh评分、术中控制栓塞面积及部位、术后预防感染,可以减少PSE的并发症,继而提高PSE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EX技术及核酸适配子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
3
作者 邬芳玉 张贝 张焜和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6年第11期489-492,共4页
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是一种新的组合化学技术,它利用人工合成的随机寡核苷酸文库,通过体外多轮筛选与扩增,获得能与靶物质特异性结合的寡核苷酸适配子。适配子的靶分子广泛,与靶物质结合的亲和力高、特异性强,在制备及稳定性等... 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是一种新的组合化学技术,它利用人工合成的随机寡核苷酸文库,通过体外多轮筛选与扩增,获得能与靶物质特异性结合的寡核苷酸适配子。适配子的靶分子广泛,与靶物质结合的亲和力高、特异性强,在制备及稳定性等方面优于抗体。基于适配子的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分子信标等检测新技术已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人类疾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 核酸适配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PSE后予PR方案抗病毒治疗观察
4
作者 邬芳玉 余海滨 +2 位作者 刘金明 李涛 张克勤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716-718,721,共4页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部分脾栓塞术(PSE)后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PR方案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7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8)。观...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部分脾栓塞术(PSE)后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PR方案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7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8)。观察组患者PSE1个月后开始予PegIFNα-2a135μg/w+RBV600mg/d抗病毒治疗,每4周评价疗效,无禁忌症时尽早加量至PegIFNα-2a180μg/w+RBV900mg/d,全疗程48周,停药后24周评价疗效。对照组患者抗病毒方案同观察组。结果 PSE有效地消除了脾功能亢进,32例观察组患者均以标准剂量完成了48周疗程,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率为90.63%,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为84.38%。对照组13例以标准剂量PegIFNα-2a和RBV抗病毒完成48周疗程,18例以小剂量PegIFNα-2a及RBV完成48周疗程,7例因无法耐受PegIFNα-2a终止治疗,ETVR率、SVR率分别为48.39%、38.71%,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方案一直是抗HCV的首选方案,丙型肝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使用IFN存在安全隐患,患者经PSE消除脾功能亢进后,采用PR方案抗病毒治疗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部分脾栓塞术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邓茜 肖影群 +10 位作者 邹正宇 章萍 钟青梅 雷延昌 谢南 梁青 熊晓晴 朱龙川 邬芳玉 王武 姚迪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592-2595,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的变化情况。方法慢性乙肝患者30例(干扰素组),经干扰素α1b(50μg)治疗6个月;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0例...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的变化情况。方法慢性乙肝患者30例(干扰素组),经干扰素α1b(50μg)治疗6个月;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0例(正常对照组);尸检正常肝组织10例(尸检组)。采集干扰素组和正常对照组6个月前后的抗凝外周血,收集干扰素组抗病毒前和尸检组的肝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的频率(Treg/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Foxp3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Foxp3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HBV DNA的相关性。结果干扰素组治疗前Treg的频率为(1.18±0.4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55±0.13)%(P<0.01),Treg的频率与ALT、AST的变化均呈正相关(r=0.69、0.72,均P<0.01),而与HBV DNA无明显的相关性(r=-0.06,P>0.05);干扰素组治疗6个月后Treg的频率为(0.74±0.19)%,明显低于治疗前。免疫组化和RT-PCR可以对该结果鉴定和印证。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Treg的频率升高,干扰素α1b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Treg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CD4+CD25+Foxp3+ 免疫表型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涛 邬芳玉 +1 位作者 饶健锋 李娅娅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11期1392-1393,共2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套扎术(EVL)联合硬化剂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至2013年期间收治的9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且曾破裂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EVL治疗,实验组采用EVL联合硬化剂治... 目的分析内镜下套扎术(EVL)联合硬化剂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至2013年期间收治的9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且曾破裂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EVL治疗,实验组采用EVL联合硬化剂治疗,分别于治疗后l个月、3个月及6个月复查内镜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可降低近期出血风险,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内镜下套扎术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国产乙氧硬化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贾克东 李涛 +2 位作者 雷东明 邬芳玉 饶剑锋 《肝脏》 2011年第2期170-171,共2页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终末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有效地减少出血的发生以及有效地预防首次出血后再出血的发生是延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终末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有效地减少出血的发生以及有效地预防首次出血后再出血的发生是延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关于"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胃镜下套扎或硬化治疗技术是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防治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氧硬化醇治疗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 乙型肝炎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疗效观察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的影响
8
作者 李璇 喻飞雪 +1 位作者 邬芳玉 饶建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14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的影响,方法:采用观察、交谈、具体讲解、指导等方法获取资料信息、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有关TACE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TACE的情绪反应,实...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的影响,方法:采用观察、交谈、具体讲解、指导等方法获取资料信息、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有关TACE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TACE的情绪反应,实验组较松弛,对照组较紧张,2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上述指标证实,健康心理护理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康复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肝癌介入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聚桂醇联合普萘洛尔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评价
9
作者 贾克东 李涛 +2 位作者 邬芳玉 饶建锋 李娅娅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聚桂醇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80例急性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或者胃镜下显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预期近期有出血风险的晚期肝硬化患者,血... 目的评价国产聚桂醇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80例急性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或者胃镜下显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预期近期有出血风险的晚期肝硬化患者,血管内注射国产聚桂醇,同时患者术前1周开始常规口服治疗剂量普萘洛尔并长期维持,分别于治疗后1、3、6、9个月行胃镜复查,根据胃镜下静脉曲张消失情况评价疗效,并对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80例患者先后共进行164次治疗,其中68例患者完成系统硬化治疗并连续观察3~9个月。胃镜复查结果显示静脉曲张完全消失24例,显效率为35.2%(24/68),静脉曲张转为轻度37例,转为中度7例。治疗后3—9个月,胃镜下可见全部患者原曲张静脉红色征均消失,治疗有效率100%(68/68)。10例患者出现治疗后短期的进食时胸骨后不适或者疼痛感,其中8例于治疗后1周消失,1例持续至治疗后2周逐渐消失;有1例患者于治疗后1个月出现食管狭窄症状,未行特殊治疗,于治疗后第3个月复诊时症状消失。164次硬化治疗中,有16次出现术后低热,发生率10.4%(16/164),发热均于治疗后1~2d消退。2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后5d、7d出现胸腔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胃镜下硬化治疗是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手段。国产聚桂醇疗效可靠、安全性较好,能够满足临床需要。普萘洛尔联合胃镜下硬化治疗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疗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硬化疗法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核酸适配子及其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贝 邬芳玉 张焜和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756-759,共4页
核酸适配子是采用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SELEX)技术从随机单链寡核苷酸库中筛选出的能与靶物质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配体,其特性在很多方面优于抗体,在分子识别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可用于靶物质的测定、阻断靶物质的生物活性,在... 核酸适配子是采用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SELEX)技术从随机单链寡核苷酸库中筛选出的能与靶物质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配体,其特性在很多方面优于抗体,在分子识别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可用于靶物质的测定、阻断靶物质的生物活性,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诊断 治疗 核酸适配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